明·李時珍稱:“粟米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粟米煮飯,《食醫心鏡》中說:“治消渴口幹,粟米炊飯,食之良。”秋季采收成熟果實,曬幹去皮殼用。味甘、咸,性涼。能益脾胃,養腎氣,除煩熱,利小便。用於脾胃虛熱,反胃嘔吐或脾虛腹瀉;煩熱消渴,口幹;熱結膀胱,小便不利等。到底粟米粉是什麼呢?又有什麼功效呢?讓我們具體瞭解一下吧

粟米粉的制作過程

就是黃米粉 下面是制作過程

米粉是指以大米為原料,經浸泡、蒸煮、壓條等工序制成的條狀、絲狀米制品,而不是詞義上理解的以大米為原料以研磨制成的粉狀物料。米粉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水煮不糊湯,幹炒不易斷,配以各種菜碼或湯料進行湯煮或幹炒,爽滑入味,深受廣大消費者(尤其南方消費者)的喜愛。米粉品種眾多,可分為排米粉、方塊米粉、波紋米粉、銀絲米粉、濕米粉、幹米粉等。它們的生產工藝大同小異,一般為:大米 — 淘洗 — 浸泡 — 磨漿 — 蒸粉 — 壓片(擠絲)—復蒸 — 冷卻 — 幹燥 — 包裝 — 成品。

粟米粉的功效及粟米粥的做法

粟米是不僅含有豐富的營養,而且具有一定的食療價值。

粟米粉粥具有調中開胃、益肺寧心的功效。

粟米粉粥適用於高脂血癥、冠心病、動脈硬化、心肌醒塞等心血管疾病患者。

長期服用粟米粉粥對軟化血管功效尤著。

制作粟米粉粥的原料:粟米粉和粳米各50克。

制作粟米粉粥的方法:將粟米粉加入適量清水,並且調勻;等待粳米粥將要煮成時,把調勻的粟米粉倒入同煮至稠即可食用。

粟米粉的功能主治

和中,益腎,除熱,解毒。治脾胃虛熱,反胃嘔吐,消渴,泄瀉。陳粟米:止痢,解煩悶。

①《別錄》:"主養腎氣,去胃脾中熱,益氣。陳粟米:主胃熱,消渴,利小便。"

②陶弘景:"陳粟米:作粉尤解煩悶。"

③孟詵:"陳粟米:止痢。"

④《本草拾遺》:"粟米粉解諸毒,水攪服之;亦主熱腹痛,鼻衄,並水煮服之。"

⑤《日用本草》:"和中益氣,止痢,治消渴,利小便,陳者更良。"

⑥《滇南本草》:"主滋陰,養腎氣,健脾胃,暖中。治反胃,小兒肝蟲,或霍亂吐瀉,肚疼痢疾,水瀉不止。"

⑦《綱目》:"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

粟米粉與玉米粉

栗粉屬於玉米淀粉,淀粉是植物經光合作用而形成的碳水化合物。它是由單一類型的糖單元組成的多糖,依靠植物體天然合成。淀粉大量存在於植物的種子、塊莖及根裡。淀粉的品種包括玉米、稻谷、小麥、馬鈴薯、紅薯、木薯淀粉等,除以上主要品種外,還有橡子、芭蕉芋、葛根、首烏淀粉等。生粉(即太白粉)又稱豆粉豆菱粉,是用蠶豆或菱角制成。生粉的用途很廣,可以作炒菜時的調料,也可以做涼粉,還能用來攤煎餅。主要用於肉類原料加工時上漿、勾欠等 。生粉並不是專指哪一種淀粉,生粉是在大陸菜譜和港式食譜中常出現的名詞,多是用來勾茨的。在大陸和香港使用的生粉為玉米粉,而在臺灣慣用的茨粉則為太白粉。生粉在中式烹調上除瞭勾茨使食物產生滑潤的口感之外,亦常用來做為軟化肉質的醃肉料之一。

粟米粉肉的做法

1.五花肉切塊、蔥切段、薑切小粒。

2.將肉置於炒鍋中,炒至表面變色出油。

3.下薑粒略炒,再依次下醬油、蔥、鹽、紅糖,然後放米粉,加清水(水的多少視米粉的多寡而定,宜稀一些,因為米粉很吸水)。

4.將拌(炒)好的原材料盛入大碗內,入高壓鍋蒸。上氣後蒸約30~40分鐘即可。

將肉先炒瞭一下,這樣可以去去腥味。在老傢的時候,我們都是將所有材料直接拌勻上鍋蒸的,比在這兒做的香多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