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西方人不吃動物內臟的說法。我們覺得美味的東西,他們很懼怕。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他們就是覺得動物的內臟很惡心,隻能丟棄,不能吃的。他們到底吃還是不吃?如果不吃,到底是什麼原因?即使去過西方國傢的人給出的答案都互相相反。本人沒有去過西方國傢,沒有真實調查過,不敢妄下結論。

健腦需七種營養素

脂肪

是腦細胞所必須的營養物質,在腦的成分中,50%~60%是由脂肪組成,腦需要的必需脂肪中,主要有亞油酸、亞麻酸,也就是不飽和脂肪酸是構成腦的最主要的營養素。

最好的脂肪健腦食物是:魚類及水產品,在自然條件下飼養的動物及產品。各種堅果及植物油、橄欖油都是很好的補腦食物等。

蛋白質

蛋白質是腦細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在腦的成分中,30%~35%是由蛋白質組成,腦中蛋白質的功能是控制腦神經細胞的興奮與抑制,主宰腦的智能活動,幫助記憶與思考。在語言、運動、神經傳導等方面也起主要作用。

最好的蛋白質健腦食物是:非養殖的魚、蝦、貝類,在自然條件下飼養的動物,各種豆及其制品,各種堅果等食物。

又稱碳水化合物,是熱量的能源,也是腦活動的能源,是腦活動的燃料,人從食物中攝取的糖分,進入體內先分解成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被身體吸收,葡萄糖由血液輸送到身體各部位,成為活動時所需要的能源,腦是消耗量最多的器官,也就是消耗葡萄糖最多的器官,腦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全身能量消耗總數的20%。

糖的最好來源是以沒被嚴重污染的土壤、水源、空氣而施有機肥料種植的,又沒經過精加工的糙米、胚芽米及國傢規定的八五面、九二米、小米、黃米、糯米、玉米、高梁、大麥、小麥、蕎麥、燕麥、鋒蜜、山薯、紅糖等。每人每天食入的糧食中糖的分量已經足夠瞭,如過多的補充糖分,會使腦進入過度疲勞狀態,影響腦的功能。在某種意義上說,應限制糖分的食入。

維生素C

能促進腦細胞結構堅固,消除腦細胞結構的松馳或緊縮,起到潤滑油的作用。維生素C在腦內能使腦細胞敏銳地發揮功能,使腦機敏靈活。如維生素C供應不足,會使腦細胞的結構松馳或緊縮,使腦神經細管發生堵塞、變細,導致腦細胞活動能力降低和腦功能低下,影響智商。

含維生素C高又能健腦的食物有:各種蔬菜和水果,以及維生素C補充劑等。 因維生素C很容易氧化,遇高溫也易破壞,在烹調新鮮蔬菜時,一定要做到先洗後切,切後再炒,炒熟就起鍋,否則維生素C就破壞瞭。吃帶皮水果時,也應洗後再削皮,皮削好馬上吃,不能擺放,因去皮後擺放維生素C見光就氧化,損失維生素C。

維生素E

對腦的作用是防止不飽合脂肪酸的過氧化,防止腦陷入酸性狀態。造成腦細胞的脂肪發生氧化狀態以後,腦組織含有多量易於氧化的不飽合脂肪酸,使腦開始衰老,維生素E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防止腦內產生過氧化脂質,預防腦疲勞,延緩腦的衰老。

含維生素E高又能健腦的食物有:谷胚、麥胚、小麥、胚芽油、棉籽油、米糠油、植物油、黃油、禽蛋、粗米、粗面、高梁、玉米、花生、芝麻、大豆、青豆、菠菜、芹菜、青菜、薺菜。

維生素B族

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煙酸、泛酸、維生素B12等。它們在腦內的共同作用是幫助蛋白質的代謝。例如,蛋白質代謝過程中,從γ-氨酪酸制造陽性物質時,維生素B1和維生素B12是必不可少的輔酶,而在從氨酪酸制造陰性物質時,維生素B6和泛酸又是不可缺少的。

為瞭使頭腦能同時具有很多陽性物質和陰性物質,除瞭多吃富含谷氨酸的食物之外,還要註意同時攝入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物。糧食是維生素B族的最好來源,也可攝入一些維生素B族補充劑。

礦物質

礦物質是構成人體組織和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元素。礦物質作為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每天都需要有一定量的攝入,過高可引起機體中毒,過低可明顯地使人的智力下降。

礦物質最好的來源是各種肉類、骨頭湯,以及各種礦物質補充劑。

年輕人一天最好隻吃半個蛋黃

去健身房健身的人常聽到這樣的話:“補充蛋白質就要多吃蛋清,一天10個,別吃蛋黃。”很多人也照這話去做。而且,吃飯時還要吃蛋白粉,其實這並不科學。

蛋白質的補充,要看兩方面。一是年齡,青年人一天1—2個雞蛋,老年人每周3—4個,並且最好隻吃半個蛋黃。二是運動量,國際上一般認為健康成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0.8克的蛋白質。18—45歲男性,從事極輕體力勞動,每日蛋白質供給量為70克;若從事極重體力勞動,則需要110克。

醫生說,“我們總認為雞蛋營養豐富,可以多吃,這一觀念源自三年自然災害,蛋白質攝入來源極為匱乏”。現在物質豐富瞭,太多的食物能提供蛋白質。比如,2兩牛肉或魚肉含蛋白質約20克,2兩豆腐約含10克,1個雞蛋或一杯牛奶的蛋白質含量在10克。另外,主食裡,2兩面條也含8—10克蛋白質。一天三頓飯,很容易就達到人體需要量。“以現在的飲食結構,每人一周4—5個雞蛋足夠瞭。

七種食物功效賽人參

動物人參——鵪鶉 它肉鮮味美,營養豐富,除高蛋白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卵磷脂及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鵪鶉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特別適合中老年人以及高血壓和肥胖者食用。鵪鶉肉和蛋是營養滋補佳品,也是治療多種疾病的良藥。鵪鶉肉可補益五臟,強筋壯骨,止泄痢,消疳積,養肝清肺。

果蔬人參——胡蘿卜 它富含維生素A,具有突出的防癌、抗癌作用。常食胡蘿卜可大大降低肺癌發病率。胡蘿卜中還含有槲皮素、山奈酚、琥珀酸鉀等,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降低血脂,促進腎上腺素合成,因而對治療高血壓、心臟病和胃病均有一定療效,同時胡蘿卜還有養肝明目、補氣健胃、養腎健脾以及解毒、降血糖等作用。

水中人參——泥鰍它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所含營養成分比鯉魚、帶魚、龍蝦以及對蝦等都要高得多。中醫認為,泥鰍具有補中氣、祛濕邪之功用,可作為治消渴、陽痿、時疫發黃、小兒盜汗、痔疾、疥癬等癥的輔助品,因此被稱為“水中人參”。

海中人參——海參它除瞭含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及各種維生素外,還含有碘質、膠原纖維、多糖體和硫酸軟骨素,具有補腎、潤燥、養血及補胃等功效。常食用還有滋陰降火、補腎健陽、益智補鈣等作用。

魚類人參——銀魚它的可食率達100%,被譽為“魚參”。經幹制後的銀魚營養價值更高,其中以鈣含量為最高,居群魚之冠。據美國科學傢研究顯示,食用高鈣食品,能有效地預防大腸癌的發生,所以,銀魚是不可多得的抗衰老、防癌美食。

茶中人參——絞股藍

它又名五葉參,在我國有“南方人參”之美譽。絞股藍對人體有滋補、鎮靜、催眠、降血脂、降膽固醇、降轉氨酶、延長細胞壽命、抗疲勞、抗衰老等作用,對肝癌、肺癌、子宮癌的增殖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一般人飲用絞股藍茶可助消化,促食欲;中老年人飲用後可安神入睡;慢性氣管炎、長期失眠患者服用療效也極佳。

沙漠人參——肉蓯蓉它主要生長在內蒙古,寄生在沙漠植物梭梭樹的根部。因具有“滋腎壯陽、補益精血”之功能而被譽為“沙漠人參”。

肉蓯蓉具有補腎壯陽、潤腸通便之功效,常用於腰膝酸軟、陽痿早泄、宮寒不孕、腸燥、血枯、便秘等癥。現代研究表明,肉蓯蓉具有明顯的提高性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抗衰老、通便等作用。肉蓯蓉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燉肉、煲湯、熬粥、泡酒、泡茶、入藥等。

高原人參——紅景天它作為高原旅遊者的良藥,能快速糾正因缺氧導致的機體各器官功能紊亂,明顯提高機體的耐缺氧能力,緩解疲勞,減輕頭痛、心悸、惡心等高原反應癥狀。其性偏寒,又能清肺熱,適用於肺陰不足咳嗽痰黏,或伴咯血者。此外,紅景天還兼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用於跌打損傷等瘀血癥。

日常飲食常見的6大誤區

日常生活錯誤一:一次采購過多蔬菜

從采摘的那一刻起,水果和蔬菜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就開始減少瞭。也就是說,你采購回來的蔬菜存儲時間越久,它們所含的營養就越少。研究發現,在冰箱保存大約一周後,菠菜中有一半的葉酸和40%的葉黃素會自然流失。建議每次采購食物不要過多,一周買三次最為合適。

日常生活錯誤二:把食物貯藏在透明容器中

如果你現在喝的牛奶還是透明塑料袋裝奶,建議你考慮換成硬紙盒包裝的牛奶。牛奶富含的核黃素暴露在日光下易發生損失。應該盡量避免將牛奶和谷物放在透明容器裡,可以保留營養。

日常生活錯誤三:快炒大蒜

把大蒜拍碎、切片,放上至少10分鐘後再烹飪。拍碎大蒜會引發一種酶的化學反應,釋放出一種能抗癌的化合物;放上10分鐘再烹飪,就是要讓這種化合物有充足的時間全部形成。

日常生活錯誤四:給水果多剝幾層皮

研究發現,多數水果表皮中進行的抗氧化活動比水果果肉中進行的要高出2-27倍。營養學傢建議,土豆和胡蘿卜的皮隻要輕輕刮掉一層就夠瞭。如果有些果蔬必須剝皮才能入口,去掉盡可能薄的一層皮就可以。

日常生活錯誤五:把維生素和礦物質慢慢燉掉

一般人認為,煮食是一種簡單的烹飪方法,不用加油,又不損失營養。但實際上,這種烹飪方法最多可導致90%的營養成分流失。鉀和可溶性的維生素等混入水中就會溢出。加入少量的水燉煮,用微波爐慢煮或爆炒,可減少營養成分的流失。爆炒則適用於深綠色或橙色的蔬菜。

日常生活錯誤六:有些食物該洗不洗

吃李子或草莓的時候,我們都會先清洗一下。但吃香蕉、桔子或芒果的時候,很少有人把它們放進水沖洗。清洗剝皮吃的食物聽起來有些奇怪,但停留在食物表面的有害細菌可能會沾染到手上,切開水果時甚至會侵入水果內部。手拿剝皮水果前用肥皂或溫水洗手至少20秒,可有效防止細菌蔓延。

動物內臟到底能不能吃

從動物內臟本身的營養價值看,確實富含一些營養成分。比如,豬肝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和微量元素,尤其鈣、鐵、磷、鋅、硒、鉀等含量較高,而且豬肝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其維生素A遠遠超過魚肉蛋奶等食品。豬肝具有名目、補血、去除毒素、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所以大傢會問,既然有如此高的營養價值和功效,為什麼不吃?

但是我們又從安全角度看,近年來環境污染加劇,並對動物飼料的來源——農作物大量使用農藥和激素;現在飼養動物,都加飼料,而飼料中加入大量添加劑,包括最著名的、最主要的和最普遍的非法添加劑——瘦肉精。重金屬、非法添加劑等有毒有害物質隨飼料、水進入動物體內,肝臟是代謝器官,而腎臟是排泄器官,是有毒有害物質最容易蓄積的部位。肉中當然也會有,但一般比內臟少很多。食用動物內臟,這些有毒有害物質又“轉存”到人體內。因而,動物內臟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

大傢還記得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禁止單位食堂食用豬肝的規定嗎?其初衷正是出於以上的考慮。

另外,動物內臟中比如豬肝、豬腸、豬心、豬腦等所含的膽固醇成分很高。特別是豬肝和豬腦,100克豬肝含膽固醇288毫克,是瘦豬肉的3.5倍;100克豬腦含有的膽固醇約為2571毫克,相當於25份豬油(100克豬油含膽固醇100毫克)。食物中的膽固醇過高容易引起高血脂、高血壓,誘發或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現代人10個有9個是膽固醇過高,也許與吃這些食物有關。

綜上,從安全角度看,動物內臟不吃為好,至於營養成分可以通過其他食物和動物的其他部分來獲得。但一些人的飲食偏好,對吃動物內臟的口感有種享受感,習慣難除,這怎麼辦呢?

如果非想吃,要控制吃的頻率和總量,每月吃一兩次,每次別超過30~50克。糖尿病患者和膽固醇高的人要少吃,吃之前一定要洗幹凈,把內臟上的腺體去除幹凈,尤其是肺、肚、腸等部位,清洗時可以加一點醋、食用堿,能有效去除異味;烹飪時必須熟透,炒之前最好先在開水裡焯(chāo,放到沸水中略微一煮就撈出來)一下,可以搭配一些高纖維素的蔬菜,如海藻類、芹菜、豆芽、韭菜、白菜等,既可以降低膽固醇的吸收,又能起到營養互補的作用。

三葷四素或含毒

牲畜甲狀腺中毒

甲狀腺是一種分泌腺體,位於牲畜喉頭的後部和前幾個氣管環附近,能分泌甲狀腺激素。這些外來的甲狀腺激素隨血液進入人體各部,幹擾人體正常的內分泌功能,特別是嚴重影響下丘腦功能,破壞人體的生理平衡,引起一系列神經精神癥狀。人隻要吃2—3克就會出現中毒癥狀如頭痛、頭昏、惡心、興奮、心悸、多汗、發熱、手指震顫、抽搐等,嚴重者可致死亡。

預防措施:豬的甲狀腺呈深紅色,牛的呈淡紅色,羊的呈暗紅色。甲狀腺素化學性質穩定,需加熱到600℃才被破壞。有關部門出售的肉一般都摘除瞭甲狀腺,但在集貿市場購買豬、牛、羊頭頸時應多加註意識別,千萬不要將甲狀腺當肉吃。

有些人喜歡以豬頭等作為下酒菜,要特別註意。

魚類組織胺中毒

魚類組織胺中毒的發病特點是:發病快(潛伏期為0.5—1小時),癥狀輕,恢復快。多由青皮紅肉的海魚包括竹莢魚、藍圓、鮐魚、扁舵鰹、秋刀魚、鯖魚、沙丁魚、青鱗魚、金線魚等引起。因這類魚含組胺酸較高,當魚體不新鮮或發生腐敗,在細菌的作用下組氨酸變成組胺,當組胺達到一定量時,食後便有中毒的危險。

中毒主要癥狀為:臉紅、頭暈、頭痛、心跳加快、脈快、胸悶、呼吸窘迫等,部分病人出現眼結膜充血、瞳孔散大、視物模糊、臉發脹、唇水腫、口和舌及四肢發麻、惡心、嘔吐、腹痛、蕁麻疹、全身潮紅、血壓下降等。重癥者可能死亡。

預防措施:選購海魚時一定要註意其新鮮度,並要及時烹制。在處理時,要清除內臟並用水充分浸泡後再進行烹調,烹調時加適量的醋,以破壞組胺。

在醃制魚時除原料要新鮮外,還要加足量的鹽(25%以上)。

其他魚、蝦、蟹及甲魚等水產品不新鮮都可能引起組胺中毒。

河豚魚中毒

河豚魚又名魨魚、氣泡魚,肉質細嫩、味道十分鮮美,營養豐富,為群眾所喜愛。民間曾有“拼死吃河豚”、“吃瞭河豚,百味無鮮”之說,在日本是“舍命吃河豚”。但是河豚魚中含有兩種毒性極強的物質即河豚毒素和河豚酸,這兩種物質主要集中在卵巢、肝臟,其次是皮膚、血液、眼、腮,有的魚肉中也含有該物質。其化學性質穩定,能耐酸、耐高溫,不耐堿,一般烹飪方法無法將其破壞。一旦進入人體,會嚴重損害人體神經系統,死亡率極高。

河豚毒素進入人體後,發病過程相當迅速,快者十幾分鐘,慢者不過3小時就會有明顯癥狀。開始腹部不適,口、唇、舌尖、指端麻木,眼瞼下垂,四肢乏力,繼而四肢麻痹,嘔吐、腹瀉、血壓下降、昏迷,最後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死亡率相當高,死亡通常發生在發病後4—6小時。

預防措施:政府有關部門為預防河豚魚中毒,采用三去(去頭、去內臟、去皮)以及用堿處理的方法,或鹽幹制品,並經檢驗合格後方能進入市場,以減少毒素的危害;水產部門應加強宣傳——河豚魚的形態、特征及毒性,不能將河豚魚與其他魚混放在一起或將其挑出任意擺放,防止誤食;對肌肉有毒的河豚魚禁食。

毒蕈中毒

每年夏季會陸續發生毒蕈(毒蘑菇)中毒,並有多人死亡。其原因是采摘蘑菇的人不會識別毒蕈,自食或賣出後引起中毒。如果在酒席上有蘑菇菜譜,尤其是野生鮮蘑菇,吃後如有不良反應,別誤認為是酒醉的反應。神經受損者可出現煩躁不安、幻覺、呼吸抑制、昏迷而死亡。

傢庭鑒別毒蕈的方法:蒸煮時能使銀器或大蒜變黑者為有毒蕈。

如發現以上癥狀,又有鮮蘑菇的菜譜,應及時就診。

四季豆中毒

四季豆中毒多因沒有炒熟而發生。因為生四季豆含有有毒物質——毒蛋白和皂素,前者具有凝血作用,後者是一種能破壞紅細胞的溶血素並對胃腸有強烈的刺激作用。特別是立秋後的四季豆含這兩種物質最多,如果沒有煮熟煮透,人吃瞭之後1—5小時就會引起中毒。中毒癥狀主要為:輕者頭痛頭昏,重者惡心、嘔吐、腹痛。

預防措施:在烹飪時煮熟煮透,使豆角原有的深綠色消失,食用時無生味和苦硬感,說明毒素已經被破壞。一般老四季豆更易引起中毒,豆角兩頭含毒素較高應去掉。

鮮黃花菜中毒

鮮黃花菜炒肉,味鮮色黃,是人們喜歡的蔬菜。但是鮮黃花菜裡含有秋水仙堿,它進入人體後被氧化成毒性很大的物質——秋水仙堿,能強烈刺激胃腸和呼吸系統。成年人如果一次攝入0.1—0.2毫克的秋水仙堿(相當於鮮黃花菜1—2兩),即可中毒。一旦中毒,便會出現咽幹、燒心、口渴、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血便、血尿或尿閉等現象。

預防鮮黃花菜中毒,每次不要多吃。吃時,應先將鮮黃花菜用開水焯一下,再用清水浸泡2小時以上,撈出後擠盡汁液,徹底炒煮後再吃。

土豆中毒

土豆中含有龍葵素,它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生物堿。平時土豆中含量極微,一旦發芽,其芽眼、芽根和變綠、潰爛的地方龍葵素的含量劇增,可高出平時的40—70倍。人吃瞭這種土豆,輕者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重者可出現脫水、血壓下降、呼吸困難、昏迷、抽搐等癥狀,嚴重者還可因心肺麻痹而死亡。

預防措施:如果土豆發芽不嚴重,可將芽眼徹底挖除幹凈,並剔除發綠的部分,然後放在冷水裡浸泡1小時左右,土豆中的龍葵素便溶解在水中。炒熟時再加點醋即可去掉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