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切記不能帶皮吃,紅薯是比較常見的美食,可以作為主食吃,也可以作為餐後小點食用,紅薯的做法多樣,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滋味,且每一樣的非常美味,但是,紅薯雖然美味有營養,可是,在食用的時候,也是有一定的禁忌需要遵守的。

雪蓮果是地瓜嗎

從果實來看兩者很像,看不出什麼區別,但味道卻不一樣, 紅薯的主要成份是淀粉,而雪蓮果卻是地下水果,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雪蓮果不僅可以生吃,還可以燉排骨、煲湯、榨果汁。肉質上也有所不同。

雪蓮果的學名叫菊薯,屬於菊科植物,因形似薯塊而得名,歸屬於薯芋類蔬菜;屬低熱量食品,適合糖尿病人及減肥者食用。香蕉和芋艿一起入胃會引發酸脹,和馬鈴薯一起吃會使面部起斑。雪蓮果是否也與香蕉相克,不得而知。 個人多次食用雪蓮果、香蕉和其他水果拼盤,並未出現任何不適感覺,也許隻要食用不過量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雪蓮果,學名"yacon"(亞貢,或者阿貢),即"神果"之意,在中國四川被稱作"萬根苕",屬菊科,是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薯屬植物,故又稱為菊薯,原產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是當地印第安人的一種傳統根莖食品,已有500年歷史。安地斯山脈的居民栽種這種植物做為根莖類蔬菜食用,菊薯的塊根含有豐富的水份與果寡糖,嘗起來即甜又脆,也可以當做水果食用。

地瓜能帶皮吃嗎

1、紅薯皮

紅薯長期生長在地下,其表皮與土壤直接接觸,很多有害物資被吸收在紅薯皮中。且紅薯皮含堿多,食用過多會引起胃腸不適。一些經營烤紅薯的攤主為節儉本錢而選用焦炭作為燃料,發生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資也很輕易沉積在紅薯皮中,連皮吃易致癌。

2、柿子皮

成熟的柿子皮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這種物資吃起來會感到“澀澀的”。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會與食品中的蛋白質起化合作用天生沉淀物,即柿石。這種物資很輕易引起上腹部不適、飽脹、食欲不振等癥狀。因此,不要吃未往皮的柿子,也不要空腹吃柿子。

3、土豆皮

土豆裡含有配糖生物堿,這種有毒物資幾乎全部集中在土豆皮裡。假如大量食用,可引發嘔吐、頭暈、腹瀉等癥狀。有些人愛好用帶皮土豆燒牛肉吃,而帶皮土豆即使煮熟後,仍然存留配糖生物堿。就算是熟後剝皮吃,有毒物資也會滲進到土豆內,同樣會引發食品中毒。

拔絲地瓜的做法

拔絲地瓜的做法?拔絲地瓜,屬於魯菜系甜菜,此菜瓜塊大小均勻、色澤金黃、牽絲不斷、甜香適口、入口酥脆、吃完口齒留香。年幼老少都喜歡吃,那拔絲地瓜的做法是怎樣的?

材料:

地瓜500克調料:白糖150克 清水100克 香油30克 花生油1000克

主料:紫心地瓜(3隻)、白砂糖(2/3杯)、清水(1/2杯)、生菜(1棵)

調料:油(1碗)

做法一:

(1)地瓜洗凈去皮,切成滾刀塊。

(2)勺內加花生油燒至90℃時,把地瓜塊放入油內炸熟透至色澤金黃色時撈出控油。

(3)勺刷凈加清水、白糖,用慢火熬糖,從水大泡變成水小泡;從糖大泡變成糖小泡至濃稠變色時,倒入炸好的地瓜離勺、顛勺,使糖液完全沾在地瓜上;倒入抹過香油的盤內,上桌的時候要上碗白水,沾著吃,才不沾牙。

提示:如果是做拔絲蘋果或香蕉什麼的,就要裹蛋白糊,或者生粉。

做法二:

1、地瓜去皮,切成滾刀塊;生菜掰開,洗凈瀝幹水,鋪於盤中待用。

2、燒熱1碗油,放入地瓜塊,以中火炸5分鐘,炸至能被筷子捅穿,撈起瀝幹油待用。

3、燒熱5湯匙油,先倒入2/3杯白砂糖,以小火炒至糖融化,呈微黃色。

4、澆入1/2杯清水炒勻,開中小火不斷攪拌至糖漿起大泡。

5、糖漿要經過起大泡和變小泡且色變深和再起大泡變黏稠的過程,並能拉出細絲來。

6、倒入地瓜塊翻炒幾下,讓其均勻地裹上糖漿。

7、將拔絲地瓜放在生菜葉上,便可趁熱食用。

做法三:

(1)將地瓜去皮洗凈,切成滾刀盛在小盆裡;將雞蛋打破,蛋清倒入盛地瓜的盆裡,均勻撒上幹淀粉並攪勻。

(2)在炒鍋內倒入一斤油,當油燒至7成熟時將地瓜放入鍋內油炸

。待地瓜炸熟時將其撈出控幹油。準備一個盤底抹一層熟油的盤子,防止糖粘在盤底。

(3)將鍋內炸剩的油倒出另盛一個碗裡,把鍋洗凈,摻入一湯勺水,將白糖放入鍋內攪化,再加一瓶蓋熟油(加油的目的是使菜色澤鮮亮,絲持續得長一些),中火熬糖。這倒菜的關鍵之處就是看糖熬得是否成功。待糖汁沸騰後改小火熬(註意,一邊熬要一邊用勺攪糖汁)。待糖汁用勺舀起來起細絲時,把炸好的地瓜放入鍋內攪勻,再盛入盤底抹滿熟油的盤子裡,吃時準備一小碗清水即可。

做法四:

1、地瓜切塊,入油炸為金黃色。

2、鍋裡放油,油溫適中後,倒入100克左右的白砂糖,用小火,慢慢攪拌,大約攪拌到糖汁變濃顏色變重,用鏟子可以提絲為止,將炸好的地瓜塊放入,迅速攪拌,出鍋。

做法五:

1、鍋裡加油,油熱後地瓜塊下鍋,炸成金黃色。

2、鍋裡加水,倒白糖進去,小火熬,先起大泡,不要管,繼續熬,熬到起密密麻麻的小泡,糖液微微發黃,將炸好的地瓜倒入糖液中,快速顛勺,使糖液完全沾在地瓜上。

3、將掛上糖的地瓜倒入抹過油的盤內,上桌的時候要上碗白水,沾著吃,才不沾牙。

地瓜的存儲方法

地瓜的存儲方法

存放時間長的地瓜水分會散失,糖分相對增多,因此老年人還應該盡量吃新鮮的地瓜。

地瓜就是我們所說的地瓜,它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經常食用對身體非常有益,秋季地瓜采收結束,開始儲藏。地瓜含水量高,組織幼嫩,皮薄易破損,易受冷害和感染病害而發生腐爛,貯藏時尤其要註意腐爛。

爛窖原因

冷害是指薯塊長期處於9℃以下低溫,新陳代謝活動受到破壞。一般在窖溫8℃至9℃下10天,或窖溫5℃至6℃下6天,或窖溫2℃至3℃下3天,均易產生冷害;凍害,溫度下降到-1.3℃至2℃時,就易產生凍害,受凍害或冷害後,易引起病菌侵入,造成大量爛窖;濕害,貯藏初期氣溫較高,薯體呼吸旺盛,薯堆內水汽上升,遇冷時凝結成水珠,受濕害易使薯體腐爛,病害,貯藏期造成爛窖的主要病害有黑斑病、軟腐病、幹腐病和線蟲病4種。

防治爛窖的綜合措施

地瓜收獲應掌握在當地旬平均氣溫降至14℃至15℃時為宜,一般在11月上旬立冬前後收獲,搶晴天收挖。在操作時,要註意精收細運,盡量防止挖傷、擦傷、撞傷。進窖前,刮去窖壁舊土,用石灰漿塗抹處理。窖底鏟除陳土15厘米厚,清除陳土後,撒上層石灰,用硫磺熏窖。每立方米用硫磺50克,點燃後封閉窖口熏1至2天,再打開通氣孔。窖內噴灑黃瓤地瓜和白瓤地瓜。黃瓤地瓜體形較長,皮呈鉀混合,密閉熏蒸。地瓜進窖後,切忌封窖過早,註意通風散熱,防止燒窖,保持15℃至20℃的溫度和90%的相對濕度。冬至以後,寒潮頻繁,氣溫較低,應註意保溫防寒,使窖內堆溫保持12℃至13℃左右為宜。立春後,天氣時冷時熱,氣溫變化無常,而此時地瓜開始萌動,抗性減弱,容易腐爛,因此,天氣轉暖時應及時通風降溫。

井窖貯藏:選擇地勢高、土質堅實、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向下挖一井筒,一般直徑1米左右,井筒深5~6米。貯藏室的大小可根據貯藏量多少而定。貯藏室內要墊10~15厘米厚的幹沙,其上放置地瓜。地瓜隻能裝七成滿,以便留出換氣的地方,否則會因濕、熱而加重腐爛。

棚窖貯藏:一般挖寬約2米,長3~4米,深2米左右的地窖。將地瓜由底向上逐塊堆積,應避免地瓜與窖壁直接接觸。

屋窖貯藏:屋窖的結構與普遍房屋相似,但墻壁屋頂很厚,四周密封,窗戶打開,有加溫用的火道,可進行高溫愈傷處理。屋窖有大屋窖(貯1萬~5萬千克)和小屋窖兩種。小屋窖的窖體小,省工省料,適合農戶貯藏用,一般每窖可貯1500~3000千克。

室內存儲法:地瓜怕冷,當溫度過低時,就會受凍,形成硬心,蒸不熟、煮不爛;如溫度過高時,又會生芽,最好把室溫控制在15℃左右。地瓜受瞭潮濕,很容易引起病菌侵害,造成腐爛,最好放在透氣的木板箱內保存。如果沒有木箱,在堆放地瓜的地方和靠墻處,應墊上木板,薯堆上再蓋些東西,以防受潮。在溫暖的白天裡,要適當打開窗口換換氣,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應防止冷風吹入。從市場上買回的地瓜最好放在太陽下曬幾小時,以減少傷口水分,促使愈合,在取用時,要輕拿輕放,避免碰傷。

地瓜的功效與作用

一、食用功效

番薯塊根味甘、性平、微涼,入脾、胃、大腸經;可補脾益胃,生津止渴,通利大便,益氣生津,潤肺滑腸;莖葉味甘、淡、性微涼,入肺、大腸、膀胱經;具有潤肺,和胃,利小便,排腸膿去腐;應用於腸燥便秘:紅薯數個,煮熟,去皮,蘸蜂蜜吃。

二、地瓜的作用

1、和血補中:

紅地瓜薯營養十分豐富,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質、脂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能有交往地為人體所吸收,防治營養不良癥,且能補中益氣,對中焦脾胃虧虛、小兒疳積等病癥有益;

2、寬腸通便:

紅薯經過蒸煮後,部分淀粉發生變化,與生食相經可增加40%左右的食物纖維,能有效刺激腸道的蠕動,促進排便。人們在切紅薯時看見的紅薯皮下滲出有一種白色液體,含有紫茉莉甙,可用於治療習慣性便秘;

3、增強免疫功能:

紅薯含有大量黏液蛋白,能夠防止肝臟和腎臟結締組織萎縮,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膠原病發生。紅薯中所含有礦物質對於維持和調節人體功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含的鈣和鎂,可以預防骨質疏松癥;

4、防癌抗癌:

紅薯中含有一種抗癌物質,能夠防治結腸癌和乳腺癌。此外,紅薯還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活性氧是誘發癌癥的原因之一,故紅薯抑制癌細胞增殖的作用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