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可以說是伏案工作者的職業病,上班族當然也不例外會患上頸椎病。你知道上班族該如何預防頸椎病嗎?哪些方法能夠讓上班族不再受頸椎病的困擾,頸椎病的危害又有哪些呢?

頸椎病會有哪些地方疼痛

頸椎病的危害是極大的,我們一定要及時的發現及時的進行治療,同時要做好日常的護理工作,避免疾病帶來更大的危害。

有頸椎病會有哪些地方疼痛!局部性酸痛。頸椎局部多呈鈍痛或隱痛性質,少數刺痛,並與病變的椎節相一致。首先,當睡姿不當或椎間關節變位引起頸部肌肉平衡失調時,可引起局部性疼痛。其二,當竇椎神經末梢受刺激時,也可出現局部疼痛。其三,局部性疼痛也可能為頸椎骨質增生所致,此類型為頸型頸椎病較多。放射性麻痛。當脊神經根遭受刺激、壓迫或牽拉時,頸椎病患者可感覺到疼痛沿上肢向手部放射。

放射性疼痛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疼痛的分佈區與患者的脊神經分佈區相一致。其二,多為刺痛性質,常伴有麻木感。其三,凡涉及增加該脊神經的壓迫或牽拉性試驗,均可誘發或加重疼痛。此類型為神經根型頸椎病較多。

缺血性暈痛。血管性疼痛主要是由於椎動脈缺血所致,其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多為一側性,且局限於顳部(太陽穴部位在醫學上稱之為“顳”),呈跳痛或灼痛性質,常伴有頭暈頭痛耳鳴眼花記憶力減退和嚴重者出現嘔吐等現象,發作時間較短。其二,發作與旋頸或頸部側曲有著密切的聯系。再有,少數病例可伴有猝倒癥。此類型為椎動脈型頸椎病較多。

擴散性疼痛。擴散性疼痛貌似放射性麻痛或幾種類型存在的癥狀,擴散性疼痛實際上是某一神經的分支受累。當頸部的“脊腦膜返回神經支”受到刺激、壓迫時,該支支配區的頸部出現疼痛,而且反射地引起第6頸脊神經的整個分佈區出現疼痛(多為放射疼痛),即謂之擴散性疼痛。也可出現多種癥狀同時並存。

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傢對頸椎病會有哪項地方疼痛都瞭解瞭吧,頸椎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為瞭避免上述疼痛的發生,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大傢一定要積極的預防該病的發生!

10招遠離頸椎病

1.閱讀有關頸椎病的書,掌握用科學的手段防治疾病。

2.保持樂觀精神,樹立與疾病艱苦抗衡的思想,配合醫生治療,減少復發。

3.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間或工餘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4.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高枕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

5.註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6.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防止其發展為頸椎病。

7.勞動或走路時要防止閃、挫傷。

8.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按時做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9.註意端正頭、頸、肩、背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註視。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10中醫認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補腎髓之功,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強壯筋骨,推遲腎與關節退變的作用。

頸椎病耳鳴怎麼治療

一: 頸椎病為什麼會引起耳鳴

1: 在臨床上,很多耳鳴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頸椎疾病,並伴有眩暈、血管性頭痛、視力改變等腦血管神經癥狀。

2: 這是因為耳朵是由頸椎兩側的椎動脈的一個分支供血,當頸椎出現問題時,例如出現側彎,就會使椎動脈受到影響,導致分配給耳朵的血管分支供血不足,進而導致耳鳴。一般經過一段時間治療,耳鳴能基本好轉。如果頸椎得不到治療,耳鳴就可能發展為不可逆轉的耳聾。

3: 因此,老年人保護頸椎很重要。頸椎病患者最好仰睡,睡覺時不要把頭放在枕頭上,而是要把脖頸放在枕頭上,這樣可以減少頸椎的受力。另外,老年人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當頸椎不舒服時,自己可以用一個裝有溫水的瓶子墊在脖子上,這樣能起到熱敷和牽引的作用,對改善頸椎癥狀很有幫助。

二: 頸椎病耳鳴的治療方法

1: 在臨床上,由於頸椎病引起的耳鳴患者很多。您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取耳門、聽宮、聽會等穴位,通過一段時間的針灸治療改善癥狀。平時還應註意自身的生活和工作的節奏,註意勞逸結合,堅持體育鍛煉,合理安排時間,避免過勞,睡覺時應註意保證環境安靜。

2: 如果您在耳鳴的同時,還出現瞭聽力下降的先兆,如總感覺聽不清聲音,與人交談時會不自覺提高嗓門等現象時,應及時就醫治療。耳鳴和聽力不好者應少吃油膩的食物,尤其是含較多動物脂肪的食物,如肥肉、動物內臟;可以多吃些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豬肝、蛋黃、紫菜、木耳、韭菜等。

3: 此外,您平時也可以經常按摩耳朵來改善耳鳴癥狀。比如按摩耳廓、捏耳垂,也可以按摩頸後發際兩側凹陷處的“風池”穴位。同時註意,不要沒事就掏耳朵。掏耳朵時應用力輕柔,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稍不註意,掏耳勺還會傷及鼓膜,造成鼓膜穿孔等問題,影響聽力。

三: 耳鳴雖然與衰老有關,

通過正確的飲食調理,也可以收到良好的預防效果。平時應減少脂肪的攝入,少吃過甜、過咸、含膽固醇過多、纖維素過少的食物,因這些食物可導致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可促進內耳血管病變而加速老年人耳鳴、耳聾的進展。

頸椎病癥狀

1、頸部癥狀:頸項部疼痛,頸部僵硬感、頸部強直、活動受限、頸部肌痙攣、頸活動困難、有捆綁感、“發紂”、頸部脹筋感、“落枕”感等。頭部常偏向一側、抬頭、低頭困難、旋轉困難。

2、上肢癥狀:肩部、手臂、背部的麻木、疼痛、運動和感覺障礙、痛覺過敏、有觸電感,手指麻木或蟻行感、手部無力、沉重感、持物不穩、震顫麻痹等癥狀、上肢肌萎縮、肩周活動受限。

3、下肢癥狀:下肢可出現放射性痛、冷、麻、涼、或熱竄痛、無力、不能站立、不能行走、不能下蹲,活動後加重,休息後減輕,或休息後剛起來加重,少有活動後好轉,再活動後又加重。與天氣變化有關,遇冷加重,遇熱減輕,或不明顯等。重則肌萎縮、跛行、功能下降。

4、眼部癥狀(頸眼綜合癥):不能睜眼,隻能閉目平臥,眼脹、眼沉、睜眼無力、伴視物不清、視力減弱、眼前閃光、暗點、視野缺損,在頸部過度活動時出現眼痛、眼肌痙攣、一過性失明、結膜充血等癥狀。

5、頭痛:放射痛、竄痛、麻痛、脹痛、沉痛、熱痛、涼痛、局部痛、前額痛、兩側痛、巔頂痛、輕痛、中痛、重痛,重則“碰墻”止痛,甚則嘔吐。

6、頭暈目眩:頭痛、眩暈、甚則惡心、嘔吐、一過性失明伴頭昏、頭沉等,甚則有欲暈倒的感覺或突然暈倒、過後蘇醒、已如常人。

7、記憶力障礙:記憶力明顯下降、丟三落四、到此位忘記做此事、昨天的事情記不清楚、甚則是否吃飯都不能記憶。

8、心臟(頸心癥):心悸、心慌、氣短、胸悶、憋氣、思想恐懼感、心前區疼痛等頸性冠心病的表現(心電圖無相應的改變)。

9、高血壓(頸高癥):血壓升高、頭暈、頭痛、視物模糊、甚則惡心、嘔吐等癥狀。血壓升高、沒有規律、忽高忽低、藥物降壓降之又升、升之又降、或治療後血壓降至過低等。

10、膽囊炎(頸膽癥):腹痛、腹脹、惡心、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肝膽區疼痛等癥狀。

11、慢性咽炎(頸咽癥):咽部稍有充血或變紫、進食無礙、口幹舌燥似有異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

12、半身不遂(頸性半身不遂):單側肢體偏癱、麻木、竄脹,甚則口角歪斜、語言功能障礙、穿鞋脫襪困難、行走不穩等,腦CT基本正常。

13、自汗癥(頸自汗):肢體發熱、發紅、單側肢體或一個肢體或頭部、雙手、雙足、四肢遠端出現多汗,過時自然消退,不定時的發作。

14、無汗癥(頸無汗):肢體發涼、怕冷、單側肢體或一個肢體或頭部、雙手、雙足、四肢遠端出現少汗,甚則全身絕對不出汗,幹燥不適,情緒不穩。

15、失眠(頸性失眠):失眠不能入睡,用鎮靜藥物逐漸加量才能入睡,短時間內不影響第二天的工作,久則影響工作和學習,各種方法治療效果差。做夢:惡夢、長夢、做事夢、工作夢、交友夢、無規律夢等。

頸椎病檢查診斷

一、頸椎的試驗檢查

頸椎病的試驗檢查即物理檢查,不需借助儀器,它包括:

1、前屈旋頸試驗:令患者頸部前屈、囑其向左右旋轉活動。如頸椎處出現疼痛,表明頸椎小關節有退行性變。

2、椎間孔擠壓試驗(壓頂試驗):令患者頭偏向患側,檢查者左手掌放於患者頭頂部、右手握拳輕叩左手背,則出現肢體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傳遞到椎間孔變小,有根性損害;對根性疼痛厲害者,檢查者用雙手重疊放於頭頂、間下加壓,即可誘發或加劇癥狀。當患者頭部處於中立位或後伸位時出現加壓試驗陽性稱之為Jackson壓頭試驗陽性。

3、臂叢牽拉試驗:患者低頭、檢查者一手扶患者頭頸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這稱為Eaten試驗。如牽拉同時再迫使患肢作內旋動作,則稱為Eaten加強試驗。

4、上肢後伸試驗:檢查者一手置於健側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於患者腕部,並使其逐漸向後、外呈伸展狀,以增加對頸神經根牽拉,若患肢出現放射痛,表明頸神經根或臂叢有受壓或損傷。

二、頸椎病的X線檢查

正常40歲以上的男性,45歲以上的女性約有90%存在頸椎椎體的骨刺。故有X線平片之改變,不一定有臨床癥狀。現將與頸椎病有關的X線所見分述如後:

正位:觀察有無樞環關節脫位、齒狀突骨折或缺失。第七頸椎橫突有無過長,有無頸肋。鉤錐關節及椎間隙有無增寬或變窄。

三、側位

1、曲度的改變:頸椎發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彎曲。

2、異常活動度:在頸椎過伸過伸過屈側位X線片中,可以見到椎間盤的彈性有改變。

3、骨贅:椎體前後接近椎間盤的部位均可產生骨贅及韌帶鈣化。

4、椎間隙變窄:椎間盤可以因為髓核突出,椎間盤含水量減少發生纖維變性而變薄,表現在X線片上為椎間隙變窄。

5、半脫位及椎間孔變小:椎間盤變性以後,椎體間的穩定性低下,椎體往往發生半脫位,或者稱之為滑椎。

6、項韌帶鈣化:項韌帶鈣化是頸椎病的典型病變之一。

四、斜位

攝脊椎左右斜位片,主要用來觀察椎間孔的大小以及鉤椎關節骨質增生的情況。

五、頸椎病的肌電圖檢查

頸椎病及頸椎間盤突出癥的肌電圖是由於不論是頸椎病還是頸椎間盤突出癥都可使神經根長期受壓而發生變性,從而失去對所支配肌肉的抑制作用。這樣,失去神經支配的肌纖維,由於體內少量乙酰膽堿的刺激,可產生自發性收縮。因此,在一側或兩側上肢肌肉中出現纖維電位,偶而出現少數束顫位。小用力收縮時,多相電位正常,不出現巨大電位。大用力收縮時,呈完全於擾相。運動單位電位的平均時限和平均電位正常。振幅為1~2毫伏。頸椎病因椎間盤廣泛變性,引起骨質增生。損害神經根的范圍較廣,出現失神經支配的肌肉也多些。在病變的晚期和病程較長的患者,在主動自力收縮時,可以出現波數減少和波幅降低。而頸椎間盤突出癥往往為單個椎間盤突出,其改變多為一側上肢,失神經支配的肌肉范圍呈明顯的節段分佈。

六、頸椎病的CT檢查

CT業已用於診斷椎弓閉合不全、骨質增生、椎體暴破性骨折、後縱韌帶骨化、椎管狹窄、脊髓腫瘤所致的椎管擴大或骨質破壞,測量骨質密度以估計骨質疏松的程度。此外,由於橫斷層圖象可以清晰地見到硬膜鞘內外的軟組織和蛛網膜下腔。故能正確地診斷推間盤突出癥、神經纖維瘤。脊髓或延髓的空洞癥,對於頸椎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具有一定的價值。

【臨床檢查】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壓痛點椎旁或棘突壓痛,壓痛位置一般與受累節段相一致。

2、頸椎活動范圍即進行前屈、後伸、側屈及旋轉活動的檢查。神經根型頸椎病者頸部活動受限比較明顯,而椎動脈型頸椎病者在某一方向活動時可出現眩暈。

3、椎間紮擠壓試驗讓患.者頭向患側傾斜,檢查者左手掌平放於患者頭頂部,右手握掌輕叩擊左手臂背側,如出現根性痛或麻木則為陽性。在神經根癥狀較重者則雙手輕壓頭部即可出現疼痛、麻木表現或加劇。

4、椎間紮分離試驗對疑有根性癥狀者,患者坐位,雙手托住頭部並向上牽引,如出現上肢疼痛麻木減輕者則為陽性。

5、神經根牽拉試驗.又稱臂叢牽拉試驗,患者坐位,頭轉向健側,檢查者一手抵住耳後部,一手握住手腕向相反方向牽拉,如出現肢體麻木或放射痛即為陽性

6、霍夫曼民征檢查右手輕托患者之前臂,一手中食指夾住其中指,用拇指叩擊中指指甲部,若出現陽性即四指屈曲反射,則說明預部脊髓、神經損傷。

7、旋頸試驗又稱椎動脈扭曲試驗,病人坐位,做主動旋轉頸部活動,反復幾次。若出現嘔吐或突然跌倒,即為試驗陽性,提示為椎動脈型頸椎病。

8、感覺障礙檢查對頸椎病人做皮膚感覺檢查有助於瞭解病變的程度。不同部位出現的感覺障礙可確定病變頸椎的節段;疼痛一般在早期出現,出現麻木時已進入中期,感覺完全消失已處在病變的後期。

9、肌力的檢查頸椎病損傷神經根或脊髓者,肌力均下降,若失去神經支配則肌力可為零。根據各肌肉支配的神經不同可判斷神經損傷的部位及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