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老人吃什麼食物?老人是生活中被關註的對象,老人的鍛煉方式不恰當,容易導致膝關節受傷,容易引發關節炎。骨關節炎相信大傢都不陌生,一般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帶給瞭老人很多痛苦。而最近研究發現,飲食也可以治療關節炎。那麼,關節炎老人吃什麼食物?

老人關節炎飲食禁忌

1、過酸、過咸類:

如花生、白酒、白糖以及雞、鴨、魚、肉、蛋等酸性食物攝入過多,超過體內正常的酸堿度值,則會使體內酸堿度值一過性偏高,使乳酸分泌增多,且消耗體內一定量的鈣、鎂等離子,而加重癥狀。同樣,若吃過咸的食物如咸菜、咸蛋、咸魚等,會使體內鈉離子增多,而加重患者的癥狀。

2、高脂肪類:

脂肪在體內氧化過程中,能產生酮體,而過多的酮體,對關節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幫患者不宜多吃高脂肪類食物,如牛奶、肥肉等,炒菜、燒湯也宜少放油。

3、海產類:

病人不宜多吃無鱗魚及海產品,如鯰魚、泥鰍、黃鱔、海帶、海參、海魚、海蝦等,因其中含有尿酸,被人體吸收後,能在關節中形成尿酸鹽結晶,使關節癥狀加重。

老人哪些食物應對關節炎

1、香蕉

是含鉀最豐富的水果,同時也是一種能治療關節炎的食品。香蕉中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6、葉酸和維生素C,而且還容易消化,是人們飲食中可溶性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

2、大豆制品

豆腐和豆豉等大豆制品通常會被擺放在健康食品貨架最顯眼的位置上。它們富含大豆異黃酮、維生素E和鈣,除瞭能保護心血管外,其強健骨骼的作用也可以跟牛奶相媲美。不少亞洲人都有乳糖不耐癥,因此,豆漿就當之無愧地成為瞭牛奶的最佳替代品。

3、綠茶

這種溫和的收斂性茶含有非常豐富的抗氧化劑——茶多酚,研究顯示,綠茶可以有效緩解風濕性關節炎。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傢誘導小鼠罹患關節炎之後再進行治療,結果顯示,綠茶可以使關節疼痛的發生比例減少50%。

此外,需要註意的是沖綠茶時,時間過短,有益物質無法充分溶出;時間太長,茶則容易變苦。因此,用沸水沖泡3—5分鐘最為適宜。一些科學傢還指出,袋泡茶可能比普通茶效果更好,因為茶葉被磨碎後,更有利於營養物質的溶出。

關節炎最好的護理方法就是良好的生活習慣

關節炎的出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瞭很多困擾,所以我們首先要重視關節炎的護理,這是最關鍵的一個部分,隻有做好瞭關節炎的護理才能讓病魔遠離我們,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關節炎的護理。

除思想壓力,適當休息:幫助病人正視疾病,樹立信心。做好關節炎的護理不可使關節過度負重、受潮、受涼。避免久站、久坐,不要讓關節處於某一體位時間過長。

消除關節勞損的因素:肥胖病人適當減肥,多坐車,少行走,少登山、爬樓梯等。根據具體情況在病情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正確、適當的體育鍛煉,以改善神經、肌肉與骨關節的新陳代謝,延緩其衰老進展的速度。這是因為進行有關肌肉鍛煉以增加關節穩定性,這不僅能緩解關節疼痛,還能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並有利於病情的恢復。作關節炎的護理時絕對不能以為隻有休息不活動才能保護關節。這對負重關節膝關節尤為重要。應避免在睡眠時為減輕疼痛在膝下墊枕頭。穿戴護膝或彈性繃帶,關節炎的護理對保護膝等關節十分有益。

關節炎患者適合做哪些運動呢

在這裡重點給大傢推薦兩種鍛煉方法:

1.勾腳抬腿鍛煉:主要是鍛煉大腿前部肌肉(股四頭肌)的方法。具體做法:勾腳尖;蹬腳後跟,盡量將膝關節繃直; 抬起下肢(不需要抬太高,臥位時腳後跟距離床面約10~20厘米即可,坐位時大腿稍離開座椅即可);堅持5~10秒鐘後放松。一組5~20個,每天視情況 完成5~10組,可坐位或臥位進行。

2.五步走路法。第一步:熱身,甩開胳膊慢速走3~5分鐘。

第二步:拉伸運動(3~5分鐘)。做四肢和脊柱的拉伸有助於防止疼痛、肌肉拉傷和其他損傷,特別是長時間走路時。切記左半身和右半身都要做拉伸運動。保持拉伸的姿勢20~30秒鐘。

第三步,步速逐漸加速(5~30分鐘或更長)。適度收緊腹部肌肉,保持背部的良好支撐。這屬於有氧運動部分,應逐漸加速,直到達到中等步速,並確保心 率在中等強度水平。一個簡單方法可以測試你的步速是否適中:在快步走時,依然能夠跟旁邊的人順暢地交談;如果說話時喘得厲害,說明你走得太快瞭。

第四步:降低速度(3~5分鐘)。在走路的結尾,逐漸降低速度,直到心率回歸到正常水平。逐漸降低速度會讓你的身體慢慢恢復,立即停止容易出現頭痛、頭暈等不適。

第五步,拉伸運動(3~5分鐘)。這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環節。運動後的拉伸有助於增加關節的柔韌性,保持活動度。拉伸時千萬不要屏住呼吸,一定要均勻呼吸。

運動中如果有以下癥狀,如抽筋、面色蒼白、大量出汗等應立即降低運動強度;如果出現嚴重的疼痛、胸痛、胸悶、惡心、呼吸困難、眩暈、頭痛等應立即停止。

產後關節炎的檢查

由於關節炎種類繁多、病因復雜、治療原則各異,因此對關節炎進行鑒別非常重要。

1、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是產婦生產後最容易患的病癥。該病是慢性關節炎最常見的類型之一。與遺傳、細菌及病毒感染、環境因素包括吸煙有關。產婦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40-60歲女性更多見。以雙手小關節(手指關節、腕關節)受累多見,並表現為雙側受累。患者同時伴有晨起關節僵硬感持續大於1小時及關節活動受限。病情嚴重時可出現全身臟器受累。抗環瓜氨酸肽抗體為其特異性抗體。絕大多數患者類風濕因子陽性,但類風濕因子水平的高低與病情的活動度無絕對的相關性。

2、骨關節炎:又稱退行性關節病、骨關節病,民間俗稱骨質增生。骨關節炎的發生與年齡和肥胖密切相關。45歲以下人群骨關節炎患病率僅為2%,而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68%。臨床可見患者遠端指間關節出現骨性突起。患者也可出現晨僵,但時間小於半小時。該類患者血中類風濕因子常為陰性。

3、痛風性關節炎:該病與體內尿酸產生過多和排出減少有關。過多的尿酸在關節局部沉積引起關節炎。其發病非常急,常由飲食過量或應激誘發,表現為關節紅腫熱痛。單關節受累多見,最常見的發病部位為大腳趾旁的骨性突起部位。

4、感染性關節炎: 與細菌感染有關。常見的病原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雙球菌、淋球菌、鏈球菌、結核桿菌。

5、反應性關節炎:起病急,發病前常有腸道或泌尿系感染史。外周大關節(尤其是下肢)非對稱性受累。骶髂關節及脊椎也可累及。關節外可表現為眼炎、尿道炎、龜頭炎,80%以上患者HLA-B27陽性,類風濕因子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