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要堅持每天早晚用溫水刷牙,臨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此外,一日三餐後要用清水漱口,漱口時要借用水的沖力盡量將牙縫中的食物殘渣清除。如嵌得很緊,也可用牙簽除掉。應定期去醫院除去牙面上的結石,以防止牙周炎的發生。

牙周病才是掉牙的罪魁禍首

很多人認為,一到中老年,身體各個機能都開始老化,牙齒開始松動,並開始脫落也屬正常現象。那麼,是否真的老掉牙是必然的呢?其實不然,牙周病才是掉牙的罪魁禍首。

一、細菌侵蝕造成“水土流失”

牙為什麼會漸漸地脫離牙床而掉落?

原因是牙周組織被細菌產生的毒素“溶解”,與牙齒分離開瞭。

聚集於牙垢、牙菌斑、牙石“溫床”上而孳生的細菌,分解食物殘渣,釋放毒素。牙齦最容易受到細菌毒素的侵蝕,產生炎癥,並逐漸蔓延到牙根、牙槽骨。細菌在牙槽骨中生長繁殖,新陳代謝,破壞毛細血管,阻斷營養供給,降低成骨細胞活性,最終導致牙槽骨萎縮、骨質流失,牙床降低、牙齒根基變淺、牙齒變長。

小樹因水土流失,樹根暴露會倒塌;牙齒如果因牙周組織逐漸萎縮,牙根漸漸暴露,自然會松動而脫落。

二、“不良因素”促進“水土流失”

細菌感染引起的牙周病,是掉牙的直接病因,但是很多“全身因素”可以影響牙周組織破壞的嚴重程度和修復能力。

1、營養不良是高危因素

中老年人,是患牙周病的高危人群,原因是成年人腦垂體某些生長激素分泌的減少或停止,會導致口腔及牙齦對於維生素C的吸收出現嚴重障礙,造成牙齦的營養不良,發生牙齦萎縮生理退化現象。

其它原因造成的營養不良,也是高危因素,因為合理的營養可促進牙周結締組織的代謝和生理性修復。其中維生素C可調節牙周組織的營養,有利於牙周炎的康復。

2、春春期、更年期是高危期

牙周炎的患者“下丘腦-垂體-靶腺”不同環節、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亂,說明牙周炎與內分泌關系密切。

人在青春期、更年期,婦女在月經期、妊娠期,內分泌水平產生較大改變,造成口腔營養失衡,是牙周病特別是牙齦炎發生的高危期。

3、壓力、悲傷是不良刺激

有位女士說,一天她晚上加班到很晚,早上起來,牙疼得厲害。自此落下病根,以後一加班,一感到壓力大,牙就會疼。

科學傢發現,牙周病與壓力、悲傷、焦慮等心理問題存在密切聯系。原因是,人們在受到較大壓力的時候,會釋放出一種皮質醇激素,這種激素水平的升高,會增加牙齦和腭骨受到細菌毒素破壞的速度,引起牙周疾病,或加重病情,也就是說,牙周病癥狀也是人體對於長期精神壓力的一種應激反應。

強迫癥、抑鬱、焦慮、人際關系敏感、敵對等心理因素,都是精神壓力的一種情緒反應,都與牙周病關系密切。

老百姓中流傳著受涼瞭、累著瞭、著急瞭都會上火牙疼。所謂上火牙疼,其實就是你的口腔內存在的牙周病的慢性病灶,在壓力、受涼等作用下發作瞭。

4、牙周病是糖尿病並發癥

有位糖尿病患者反復出現牙齦紅腫、疼痛、出血癥狀,且久治不愈。

國際糖尿病組織已將牙周病列為糖尿病並發癥之一。原因是糖尿病引起糖代謝紊亂,導致機體組織,包括牙周軟組織抵抗力下降,使寄生於口腔的細菌大量繁殖,促進牙周組織形成牙菌斑和感染發生。

5、胖子容易掉牙

有位周先生,中年發福,而且喜歡吸煙,50多歲正當壯年時,牙齒已斷掉瞭6個。

這位周先生的體型較為肥胖。日本專傢調查發現,如果考慮到年齡和吸煙習慣等因素,男性肥胖者患牙周病的比例比正常體重者高出49%。

口腔微生物學傢研究證實,肥胖或超重可能增加人們患牙周病的幾率,原因可能是“肥胖會降低免疫系統抵抗細菌的能力,使免疫系統變得遲鈍”。

6、煙民容易掉牙

吸煙,是引起牙周疾病的最不利促進因素之一。因為煙草燃燒的熱和積聚的煙垢,對牙齦是不良刺激;而牙面出現煙焦油沉積物,更促進牙菌斑和牙石量的增多,按那位周先生自己的話說,他的牙根處和牙齒縫裡長滿瞭“珊瑚礁”(牙石)。

另外,血液病及遺傳性疾病等患者都是高危人群。

三、牙周病促成瞭“老掉牙”

為何有老掉牙之說?

(1)老化萎縮

人到一定年紀,牙齦自然老化萎縮,對牙槽骨輸送營養的能力日趨下降,牙槽骨隨之萎縮變短,口腔醫學稱為“骨吸收現象”,這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但這並不足以使“水土流失”到牙齒脫落的地步。

但是這種“老化萎縮”,卻讓牙周病有機可乘。因為牙齦萎縮後,不能再像從前那樣緊緊地包裹住牙根,導致牙齒周圍的牙齦、牙槽骨直接受到口腔中各種細菌及牙結石的侵襲,形成慢性牙周炎,牙周炎又反過來加劇牙齦萎縮,加速牙槽骨被吸收,形成惡性循環。

(2)雪上加霜

如果以往就患有牙周病,則會加重惡性循環的程度。

而實際情況是,年輕人一般都會患牙齦炎,因僅表現為齦緣紅腫易出血,僅是在進食時或多或少有些出血,一般不太引人註意,不為人重視。

人到中年後,牙齦炎多半會發展為慢性牙周炎,一般情況下,牙周病沒有疼痛,也不被人註意。到瞭牙周病的晚期,牙周組織嚴重萎縮,牙齒晃動要掉瞭,再救治已為時太晚。

因為牙周病的發病率高達90%以上,病情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加重,“人老掉牙”的假象,其實從年輕時就開始瞭。那位報社老同志就說,他早年刷牙時,時有出血現象,沒當回事,65歲時第一顆牙開始掉落,現在搖搖欲墜的是第二顆牙。

(3)根面齲

上邊那位周先生的牙怎麼斷掉的呢?原因是他患牙周病後,隨著牙周組織的萎縮,本來該埋在牙齦裡的牙根部暴露出來。而牙根部沒有牙釉質這層盔甲的保護,根面直接袒露,更容易被侵蝕,這種病叫“根面齲”,當牙根的牙本質被“蛀”光瞭,牙根就斷瞭。說到底,其主因還是牙周病。

四、治牙病要“內外兼修”

(1)預防:防掉牙要從年輕時開始,要內因外因一起抓。

內因:要全身調理,盡量去除引起牙周病的內因因素,如消除壓力、合理營養、減肥戒煙等。

外防:保持口腔清潔,減少細菌感染:一天至少早晚兩次刷牙,中午飯後漱口,不讓細菌堆聚成斑;使用牙線清除牙間牙垢;每半年或一年去醫院洗一次牙,及時除掉牙結石。

內分泌改變較大的高危期,以及糖尿病、營養代謝病的患者更要註意口腔衛生。一些傳統的保健方法如叩齒、中藥煎水含漱等方法也有益於牙周健康。

(2)及時治療:

A、病起之初:別放過刷牙出血等蛛絲螞跡,重視牙齦炎的治療。

B、牙要掉時:報社的那位老同志,第一顆牙晃悠悠一兩年掉下來瞭,不治,現在旁邊那顆牙又晃悠悠地要掉瞭。

掉牙的過程,就是“水土流失”的過程,任其自然脫落,其實就是聽任“水土流失”。如果及早地拔掉再裝上新牙,讓牙敢於受力咀嚼食物,牙在咀嚼的過程中,改善牙周組織的血流,並對牙槽骨產生生理性的良性刺激,有利“水土保持”。

那位50多歲牙斷掉6顆的先生,如果及早發現,牙根暴露,可以給牙根塗上保護層,出現缺損後也可以用補牙的材料修補。這樣就可避免患“根面齲”而掉牙瞭。

有一位遠洋輪上的船長,10年前,他50歲剛出頭時滿口牙都開始松動,並向外漂移,牙齒之間出現越來越大的縫隙。陳亞民博士用夾板為其進行固定,並將牙齒內收,牙齒間隙減小很多,松動程度大為改善,至今未掉一顆牙。

兒童應每半年一次,成人至少每年一次,進行牙齒健康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老年人如何預防掉牙

1.保持口腔清潔

老年人要堅持每天早晚用溫水刷牙,臨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此外,一日三餐後要用清水漱口,漱口時要借用水的沖力盡量將牙縫中的食物殘渣清除。如嵌得很緊,也可用牙簽除掉。應定期去醫院除去牙面上的結石,以防止牙周炎的發生。

2.叩齒咽津

每天早晨醒來和臨睡堅持做上下牙之間相互叩擊。開始時輕叩十幾下,以後還日增加叩擊次數和力量,達到每次叩擊五十次左右。此法能增強牙周組織纖維結構的堅韌性,促進牙齦及顏面血液循環,使牙齒保持堅固。叩齒後咽下唾液也有利於養生。

3.用力咬合

每次排尿時,滿口牙齒用力咬合,每溺必做而不間斷。這樣可促進口腔粘膜的新代謝及牙齦的血液循環,鍛煉咀嚼肌,增強牙齒的功能。

4.鼓肋漱口

每天做一兩次閉口鼓腮漱口動作,並將舌頭左右轉動,這樣能使唾液分泌增多,使牙面、牙縫和口腔粘膜受到一定的沖洗和刺激,可使口腔自潔,保護牙齒健康。

5.按摩牙齦

用拇指和食指順著一定的方向按摩牙齦,每次10分鐘,可促進牙齦、牙槽和牙髓的血液循環,防止牙床過早萎縮。

6.正確咀嚼

咀嚼的正確方法是交替使用兩側牙齒。如經常使用單側牙齒咀嚼,則不用一側缺少生理性刺激,易發生組織的雇用性萎縮,而常咀嚼的一側負荷過重,易造成牙髓炎,且引起面容不端正,影響美觀。

7.茶水漱口

每次飯後用茶水漱口,讓茶水在口腔內沖刷牙齒及舌兩側。這樣可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輪匝肌和口腔粘膜的生理功能,增強牙齒的抗酸防腐能力。

中年開始掉牙的男性中風幾率高57%

俗話說,牙齒好,身體健。這的確不無道理,日本一項研究顯示:50歲左右的中年男性,不足25顆牙齒的男性,中風發病率比其他男性高57%;而隻有11~16顆牙齒的男性中風發病率比其他人高74%。

男性從中年開始掉牙 日後易中風

這一項為期12年,隨訪超過41000名男性的研究顯示:50、60歲的中風患者現有牙齒數量明顯少於其他疾病的同齡患者,並且明顯低於同齡人的牙齒數量。同時,研究人員還綜合分析瞭4項研究結論,結果發現,與牙齒至少25顆的人相比,牙齒數少於等於24顆(正常成年人應為32顆牙齒)的人,中風危險增加57%,而隻有11~16顆牙的男性中風發病率比其他人高74%。專傢認為,導致中風的原因很復雜,不能簡單地歸結於牙齒的多少,但某些口腔疾病確實與動脈硬化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而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中風發生的主要原因。

專傢進一步解釋,中風的病因除常見的高血壓、高血脂外,還有一部分與炎性因素有關。比如,口腔疾病很容易產生口腔細菌和黴菌感染。這些引起口腔疾病的細菌和毒素不會隻停留在口腔內,而是隨著血流進入人體內,造成動脈內膜層的慢性炎癥,進而導致動脈變硬變窄,為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打下根基,從而使腦卒中發病成為可能。

另外,牙周炎和牙周膿腫患者的口腔內有大量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和厭氧菌。牙周細菌侵入人體血液系統後,可以引起血管的炎癥反應,導致血管狹窄,從而阻礙血流,引發中風。

由此可見,口腔疾病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有一定的影響。積極治療口腔疾病,保持口腔清潔衛生也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乃至中風的重要一環。除堅持早晚刷牙外,每餐飯後都應該漱口,避免食物殘渣引起口腔感染。戴假牙者,飲食完畢,要將取下的假牙用牙刷刷幹凈,口腔清潔後再戴上。睡覺前應取下假牙,並放在盛有涼開水的容器內。

對老年人來說,人體各種組織,包括牙組織都在退化,但並不一定意味著掉牙屬正常現象,而應積極尋找病因,對癥治療,以免發展成導致中風發生的炎性因素。除保持口腔衛生外,平時生活中如突然發生眩暈,尤其在快速扭轉頸部時出現眩暈,可能是腦動脈硬化所引起的一過性腦組織供血不足,應及時去醫院診治,以防止中風的發生。

你留意過孩子掉牙的順序嗎

寶寶換牙是一件讓全傢高興的事兒。因為這意味著寶寶又一個成長的裡程碑。如果寶寶的牙齒過早松動,則又會讓爸媽的心跟著緊張起來。究竟這樣的現象正常嗎?除瞭孩子牙齒松動或掉牙的時間,你是否還留意過孩子掉牙的順序?今天,我們來談談這些話題。

一般說來,出牙較早的孩子 (早於4-7個月)往往乳牙掉得也早。同樣,那些在12個月後才出牙的孩子通常到8歲時還長著乳牙。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兒童口腔科教授丹尼斯oJo麥克泰格曾指出,雖然孩子第一次掉牙的平均年齡可能在5歲半或6歲,但4歲的寶寶掉牙其實也是有的。所以,對此不必過度擔心。

比起牙齒松動的時間,孩子掉牙的順序更為重要。通常最先脫落的牙齒是下面的一對門牙。因此,如果4歲孩子掉瞭一顆下門牙,那很可能是正常的。這雖然早瞭一些,但如果掉的是別的牙齒,比如說後面的一顆牙,就要引起重視。因為那多半說明有其他問題存在,如蛀牙等。當然,如果你對孩子松動的牙齒感到擔心,也可帶他去看牙醫。檢查一下,就能知道是否有問題瞭。

常吃夜宵易掉牙

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丹麥和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人經常在半夜進食有害牙齒健康,增加掉牙危險。

警惕!常吃夜宵易掉牙

研究對象是丹麥一項醫學研究2217名參與者,年齡在30歲至60歲間,男女各占一半。

研究人員經過6年跟蹤調查,並且綜合考慮研究對象年齡、受教育程度、吸煙習慣、身高體重指數、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暴飲暴食和糖尿病等因素後發現,夜食者與其他人的口腔健康具有顯著區別,即不管吃何種食物,半夜進食者掉落牙齒較多。

研究人員認為,關鍵因素在於唾液,夜間唾液分泌大為減少,而唾液對於帶走口腔中食物殘渣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