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我們每天都需要攝入的物質。很多人都知道鹽吃多瞭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而且還會患肝臟類的疾病,更會導致骨質疏松和腎結石。那麼,少吃鹽就會更健康嗎?如何正確吃鹽呢?下面為大傢介紹一下如何吃鹽才健康。我們一起看看吧。

食鹽過多有損健康

1.限鹽可以降血壓

通過對群體調查結果進行分析,高鹽飲食的人群,其高血壓的發病率遠遠高於低鹽飲食的人群。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年均約77%,而且呈北高南低的明顯差異,這和地區間鹽分攝入量的高低分佈變化呈現出明顯的相關關系。

2.鹽多導致鈣流失

食鹽量過大是導致骨質疏松的罪魁禍首。因為腎臟每天都會將過多的鈉隨尿液排出體外,每排泄1000毫克的鈉,同時損耗大約26毫克的鈣。人體需要排掉的鈉越多,鈣的消耗量也越大,最終必然會影響到骨骼的正常生長。

如何吃鹽才健康

選鹽,也分人群

一般來說,老年人以吃低鈉鹽為主,可以適當換換鈣鹽和硒鹽;孕產婦和兒童以鋅鹽為主,並可以不定期吃些鈣鹽、硒鹽;青少年以鈣鹽為主,配合一些鋅鹽、硒鹽;中年人最好幾種鹽交替吃。

菜肴九成熟時再放鹽

炒菜時,菜熟九成再放鹽。如此,鹽分僅附在菜肴表面,尚未深入到食品內部,吃起來咸味不減,卻可以減少1/2~2/3 的用鹽量。如果較早放鹽,則鹽分已經深入食品內部,在同樣的咸度感覺下不知不覺攝入瞭更多的鹽分。

忌高溫

在炒菜做湯時忌高溫時放碘鹽。炒菜爆鍋時放碘鹽,碘的食用率僅為10%,中間放碘鹽食用率為60%;出鍋時放碘鹽食用率為90%;涼拌菜時放碘鹽食用率就可以達到100%。

忌在容器內敞口長期存放

碘鹽如長時間與陽光、空氣接觸,碘容易揮發。最好是放在有色的玻璃瓶內,用完後將蓋蓋嚴,密封保存。

六個方法幫你控鹽

NO1:

少在外就餐,讓你的“重口味”回歸清淡

“湘菜”、“川菜”、“東北菜”……各種地方菜的菜館,讓你的口味越來越重。當人習慣這種重口味後,再吃清淡的飯菜就覺得不開胃、沒味道,於是哪怕是在傢吃飯,菜中的鹽不由自主就要多加兩勺,才夠味。

少在外就餐的意義,不隻是減少在外吃的那幾頓飯攝入的鹽,更重要的意義是讓你的“重口味”回歸清淡,口味是可以培養,逐漸習慣成自然的。改變口味,是減鹽最重要方法。

NO2:

吃低鈉鹽

鹽過量對健康的危害主要是鹽中鈉離子搞的鬼。現在市場上已經有瞭另一種選擇,叫做“低鈉鹽”,雖然鈉含量減少35%~40%,但咸味減少得並不多,比較適合不願意改變口味的人群。

我國不少地區已經率先啟動“限鹽行動”,如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西藏等地已向集體食堂、餐館、傢庭推廣使用低鈉鹽。

要註意的是,一般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冠心病、中風後遺癥等人群適宜吃低鈉鹽。不過,由於低鈉鹽中鉀離子的含量高過普通鹽,尿毒癥、腎功能受損等腎臟病患者,以及正在服用某些特定降壓藥物患者則不適宜吃。

NO3:

做菜放鹽別憑手感、估摸

很多人做菜放鹽都是憑手感、估摸,這也是不可取的,很容易放鹽過量。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指引,人均日攝鹽量應少於5克;而中國營養學會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標準,每人每日的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6克以內。

據介紹,一個啤酒瓶的蓋子,去掉那層膠墊,裝滿鹽就正好是6克。有專傢還支招:現在很多礦泉水、飲料瓶的瓶蓋,都削薄瞭一半,這種瓶蓋盛滿瞭,就是4到5克。

如果你的口味能夠接受,飲食結構均衡、健康的話,完全可以不需要放6克鹽,放3克,甚至不放也可以。因為除瞭面包、饅頭、咸菜、油條、生抽等等都是有(鈉)鹽的外,我們吃的大多數天然食物中都含有(鈉)鹽,足以滿足身體的需要。

NO4:

炒菜後放鹽好過先放鹽

要減少鹽的攝入量,傢中掌勺人還可以掌握一個技巧就是不要早早放鹽,而在起鍋時再放鹽。

如果早早的放鹽,鹽就可能滲入食物中,吃菜的時候把放的鹽都吃到肚子裡瞭,等起鍋時放鹽的好處就在於鹽多數還在菜的湯汁中,一般傢庭吃菜都不吃湯汁,這樣既能起到調味的作用,又可以少攝入鹽。

NO5:

老火靚湯別喝太頻、太多

很多傢庭都有煲老火靚湯的習慣,有的兩三天煲一次,有的甚至每天都煲。老火靚湯的烹制中為增加它的鮮甜感,一般都會放鹽。少喝一點還好,有的人一次就喝好幾碗,不知不覺中飯菜還沒吃,鹽的攝入就可能已經超標瞭。

專傢建議:老火靚湯不要喝得太頻,一次不要喝太多。一個月喝兩三次即可。

NO6:

少吃醃制食物

醃制食品在醃制過程中,需要大量放鹽,這會導致此類食物鈉鹽含量超標,造成常常進食醃制食品者腎臟的負擔加重。

此外,醃制食品中有較多量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可與肉中的二級胺合成亞硝胺,具有致消化道腫瘤的危險性,是致胃癌的直接原因。

吃鹽太多會給人體帶來這些傷害

損傷消化道黏膜

吃進過多鹽,消化道黏膜細胞會因缺水而受損。腸道對鹽中的鈉離子幾乎是百分之百吸收,等到鹽進入血液後,會導致血液滲透壓升高,全身組織中的水分子就會向血液方向移動。打個比方,人們吃太多鹽就是把自己做成醃蘿卜,隻不過這種醃制是從體內開始的。

惹來偏頭痛

攝入大量鹽是誘發頭疼的一個重要因素。有偏頭疼問題的人,如果少吃鹽,頭疼往往能有所緩解。

膚質變差

很多人愛吃質地幹燥的零食,它們不僅幹燥,還含有大量鹽(鈉),會奪走身體內的水分,所以即便不考慮營養價值,僅從補水角度來說,也不利於皮膚健康。吃鹽多的時候,由於滲透壓的作用,身體組織的水分會減少,排出身體的水分會增加,也不利於皮膚保水。因此,少鹽飲食是改善皮膚質量的重要措施。

身體水腫

吃鹽過多後,人體會感覺到渴,於是會多喝水,這些水分子很快進入血液,被血液裡的鹽牢牢吸引,使血管膨脹,血壓升高。這時,人也會看起來有點腫,因為身體會因鹽和水而暫時增重。

招致骨質疏松

吃鹽會增加尿液中鈣元素的排出量,對於膳食鈣攝入不足、骨質疏松危險很大的中老年人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損傷咽喉

吃咸味大的食物會讓咽喉感覺非常難受,組織脫水時更容易出現炎癥,也會降低黏膜對病毒和細菌的抵抗力。患咽喉炎的人更要避免吃過咸的食物。

如何挑選鹽

看色澤 優質食鹽應為白色,呈透明或半透明狀;劣質食鹽的色澤灰暗或呈黃褐色(硫酸鈣或雜質過多)。

看結晶 純凈的食鹽結晶很整齊,堅硬光滑,幹燥、水分少,不易返鹵吸潮;含雜質多的鹽,結晶不規則,易返鹵吸潮。

嘗咸味 純凈的食鹽應有正常的咸味,而含鈣、鎂等水溶性雜質過大時,鹽的咸味會稍帶苦、澀味。

目前我們常用的食鹽主要有以下幾種:

精鹽 以原鹽為原料,采用化鹽鹵水凈化,真空蒸發、脫水、幹燥等工藝,色潔白,呈粉末狀,氯化鈉含量在99.6%以上,適合於烹飪調味。

加碘鹽 為防治碘缺乏癥,在普通食鹽中添加一定劑量的碘化鉀和碘酸鉀。將鹽撒在淀粉或切開的土豆上。鹽變成紫色的是碘鹽,顏色越深含碘量越高;如果不變色,說明不含碘。

核黃素鹽 當人體缺乏維生素B2,也就是缺乏核黃素的時候,就會出現口腔潰瘍之類的癥狀。

竹鹽 竹鹽是一種制作工藝非常復雜的鹽。它是把天然海鹽放入新鮮竹子裡,經過多次高溫烤制而成的。實驗表明,竹鹽呈堿性,而堿性對於改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由於膳食搭配不合理造成的弱酸性體質起到瞭中和作用。在竹鹽燒制的過程當中,竹子的香味會滲到鹽裡,同時會有一部分氯變成氯氣跑掉瞭,這時候的鹽的鈉離子應該相對偏高。由於竹鹽中的氯離子減少,鈉離子相對偏高,所以,高血壓患者應該慎重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