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本身沒有錯,錯在我們習慣超標攝入,讓它成瞭影響身體健康的隱形殺手。最後,是要提醒所有的媽媽們,一個人的飲食習慣來源於最初對味道的感知。若過早讓寶寶們吃咸,就會種下高鹽這種重口味的不良飲食習慣,甚至影響終身。那麼,什麼是高鹽?怎麼吃鹽才健康?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什麼是高鹽

俗語有雲,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雖然鹽不居首位,但也可看出它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而宋代大文豪蘇軾也曾為鹽寫過這樣一首詩:“豈是聞韶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鹽”。意思即是說:如果在飯菜中不加鹽,即使是啖山珍海味也形同嚼蠟一般。可想而知,被稱為“百味之王”的鹽是多麼的名副其實。傢父以前最常說的一句話便是:好廚子,一把鹽。這句民諺實際也已高度概括瞭鹽在烹調中的重要性。

鹽作為調味品,不僅給我們帶來美味的享受,也是我們體內一種不可缺少的化學元素——鈉的來源。鈉有調節體內水分、增強神經肌肉興奮性、維持酸堿平衡和血壓正常的重要功能。這麼好的東西,卻變成瞭影響我們健康的“隱形殺手”,是不是太冤枉瞭些呢?

瞭解“隱形殺手”罪名的來歷

根據高血壓流行病學調查證實,居民血壓水平與高血壓患病率都與食鹽的攝入量密切相關。在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呈現北方高於南方、農村平均血壓水平高於城市的現象,這都與吃咸的飲食習慣緊密相關。我們體內的鈉主要來源是食物和水,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所需鈉含量為2200mg,在每日的食物攝入中能滿足1000mg,剩下的1200mg主要來源於鹽,也就是相當於3g的食鹽。

然而,據調查顯示,我國居民目前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平均在8-10g左右,而常吃醃菜、醬制品或加工類食品的人群,食鹽攝入量可達15g以上。中國營養學會根據中國人飲食習慣放寬瞭攝入量的標準,規定“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不超過6g食鹽(相當於一啤酒瓶蓋)”,而調查顯示的結果卻遠遠超出標準≥2倍,無形中,已經將帶來美味享受的“鹽”變成瞭危害我們健康的“隱形殺手”。

血壓對攝入鹽的高低變化特別敏感,它的變化規律會受到高鹽飲食的影響,從“晝高夜低”變成“晝高夜也高”。所以,傢族有高血壓病史的人、超重和肥胖者、年齡超過50歲的人都要特別註意。

就在今年5月17日“世界高血壓日”前夕,世界高血壓聯盟主席劉力生教授對外公佈瞭一組數據: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已超過3.3億人,平均3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是高血壓患者。而且患者越來越年輕化,25-34歲的年輕男性就占瞭20.4%。但是,很多人對此並未重視,加之自身對健康知識的匱乏,甚至因為“高血壓”現象趨向普遍而習以為常,認為隻要不是心肌梗塞和中風就沒那麼可怕。可是,人們不知,高血壓正是引發心肌梗塞和中風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導火索,而且我們身邊非意外死亡的5個人中至少有2人是與高血壓有關。相較發達國傢,我國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仍有較大差距。目前我國尚有1.3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而接受治療的患者中仍有75%沒有控制達標。

怎麼吃鹽才健康

1、太“鹽”重,不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人每日攝鹽量6克,實際上,我們一日三餐何止隻吃那兩勺鹽?據營養學會統計,我國人均每人每日食鹽量為12~14克,超標瞭200%以上。自然會危害健康!

鹽的成分是氯化鈉,過多的鈉不僅會增加腎臟的負擔,還可能提高血壓,增加鈣等其他礦物質的排泄,甚至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肥胖、糖尿病和骨質疏松者的膳食,都要求控鹽。

對女人來說,吃過多的鹽還容易加劇浮腫、黑眼圈、頭痛和經前期不適等問題。過多的鹽,已經成為身體必須忍受的一種“毒素”.

2、看懂食物標簽中的“鹽”

即使做菜時少放鹽,我們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攝鹽過量---因為我們買回來的食品,尤其是熟食和其他半成品食品本身都含鹽。

如何計算含量?在食品包裝上,通常標示鈉含量,找到它,用下面簡單的公式計算:鈉含量×2.5=含鹽量

有些食品成分裡雖然並沒有明確寫著“鈉”,但仍可能含有鈉,如海藻酸鈉、抗壞血酸鈉、碳酸氫鈉(小蘇打)、苯甲酸鈉、酪蛋白酸鈉、氯化鈉、檸檬酸鈉、氫氧化鈉、糖精鈉、亞硫酸鈉、磷酸氫二鈉、谷氨酸鈉(味精)等成分就是鈉的不同表現形式。

吃鹽的7大誤區

1、炒菜時第一個放鹽

在炒菜做湯時忌高溫時放碘鹽。炒菜爆鍋時放碘鹽,碘的食用率僅為10%,中間放碘鹽食用率為60%;出鍋時放碘鹽食用率為90%;涼拌菜時放碘鹽食用率就可以達到100%。

2、鹽敞口放置

碘鹽如長時間與陽光、空氣接觸,碘容易揮發。最好是放在有色的玻璃瓶內,用完後蓋蓋嚴,密封保存。 1、鹽放少瞭沒有味道

限制鈉鹽攝入量,並不等於無法享受美食。新鮮大蒜粉、洋蔥粉、黑胡椒粉、醋、檸檬汁及低鹽調味料同樣可以讓食物更加可口。

3、隻要血壓正常,吃鹽不必擔心

高血壓僅僅是多鹽食物的一種並發癥。吃鹽過多會導致鈉攝入過量,還會導致老年肥胖癥、糖尿病和心臟病危險更大。因此,即使血壓正常人群,每天鈉攝入量也應控制在1500毫克。

4、不吃太咸的食物,就不會攝入太多鈉

熟食、面包、三明治、奶酪、罐頭湯等不太咸的常見食物,也可能會含有大量的鈉。

5、吃鹽越少越健康

吃鹽太多(鈉攝入過量)不利健康,但是完全避開鈉鹽也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通過食鹽攝入足量的鈉有助於維持身體體液平衡,有益神經及肌肉健康。攝入過少易導致低鈉血癥,出現軟弱乏力、惡心嘔吐、頭痛嗜睡、肌肉痛性痙攣等癥狀。

6、炒菜不加鹽,鈉就不過量

日常飲食中,超過75%的鈉來自加工食品。超市中現成的湯料包、沙拉醬、罐裝或瓶裝食品等都含有很多鈉。食物標簽上“低鈉”定義為“不超過140毫克”,而“無鹽”或“不加鹽”也並不等於“無鈉”。

7、海鹽比食鹽含鈉少

61%的人認為,海鹽比食鹽含鈉更少。事實上,海鹽與食鹽的含鈉量相同,都為40%。蕾切爾·約翰遜博士表示,雖然海鹽富含鎂、鉀和鈣等微量元素,但是這些營養素也可通過其他食物獲得。

高鹽食物有哪些

1、披薩餅

在面餅、醬料和奶酪當中富含非常多的鹽分,正常大小的披薩含鹽量一般就達到瞭600毫克。

因此,艾克凱姆建議選擇蔬菜多的披薩餅,每餐別超過兩角,避免經常食用。

2、白面包

兩片半白面包含鈉就超過600毫克。如果再塗上花生醬,要不超量都難。而且巧克力面包、菠蘿面包、奶酥面包等奶油越多的,含鈉越高。

解決方法:不妨選雜糧面包,雖然含鈉高,但鉀也多,又有纖維、植化素等優質營養素。

3、早餐麥片

很多人心中的健康早餐都是谷類脆片。通過調查發現,市面上早餐麥片當中有一半都達到瞭英國的高鹽標準,其中有的含鹽量居然高達1030毫克。

解決方法:購買時看一下標示,有些廠牌含鈉量較低,差距達10倍以上。

4、檸檬夾心餅幹

因為制作過程中加入添加物,造成每100克就有700多毫克的鈉。巧克力夾心餅幹也有500多毫克。

解決方法:水果、煮玉米或酸奶是比較健康的零食,葡萄幹或蔓越莓幹也可以考慮。

5、運動飲料

1罐600毫升的運動飲料就可能含有252毫克鈉。

解決方法:除非長時間運動或出汗很多,否則不需要運動飲料。

6、果蔬汁

有些果蔬汁為瞭增加風味,在加工過程中會加鹽,1瓶可能就含162毫克鈉。

解決方法:白水是最好的飲料,或者選擇低鈉的飲品。

7、濃湯寶

每100克豬骨濃湯,含7、3克的鈉,每100克濃滑魚湯和老母雞湯,則分別含有6、5克、5、9克鈉。“這個鹽含量相當高,一袋下去,一天的鹽量都超標瞭。”

如果要用濃湯寶,建議做湯時多放水,多吃菜,少喝湯。因為大量的鈉鹽都溶解在湯水中。

8、主食拌醬

吃拌飯、拌面等主食時,通常會加入許多醬料,容易吃進過多的鈉。

解決方法:最好少吃油鹽拌主食,以免養成重口味的習慣。

9、涼面

根據衛生署調查,市面上不少涼面,幾乎都添加小蘇打來增加彈性。小蘇打就含很多鈉,加上麻醬本身含鈉也很高,導致每吃一碗涼面的鈉含量就相當於1天鈉攝取量的一半。

解決方法:煮彈性較大的面時可以加長時間,讓鈉溶出。麻醬則要減量隻用一半。

10、冷切肉

包括火腿、臘肉以及西式的培根、熏肉、醃肉等加工肉類,其含鹽量高到不可思議。90克冷切肉(約3片)中就含有450毫克~1克鈉鹽。

因此,最好的辦法是避免購買加工肉類,自己在傢做,鹽量才能更好地控制住。

鹽巴到底可以收縮毛孔嗎

一、鹽巴能收縮毛孔效果不是很大的,導致毛孔粗大的主要原因是皮脂分泌過度,這通常是由荷爾蒙分泌失調、生活壓力及污染、酷熱、潮濕等外界環境造成的。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膚逐漸失去彈性,毛囊四周支撐結構不足,很容易讓肌膚的外觀看起來有許多坑洞;加上外油內幹的肌膚狀況,也會使原本細致的毛孔變得粗大。

二、縮小毛孔方法:

1、冰敷--把冰過的化妝水用化妝棉沾濕,敷在臉上或毛孔粗大的地方,可以起到不錯的收斂效果。

2、毛巾冷敷--把幹凈的專用小毛巾放在冰箱裡,洗完臉後,把冰毛巾輕敷在臉上幾秒鐘。

3、用水果敷臉--西瓜皮、檸檬皮等都可以用來敷臉,它們有很好的收斂柔軟毛細孔、抑制油脂分泌及美白等多重功效。

4、檸檬汁洗臉--油性肌膚的人可以在洗臉時,在清水中滴入幾滴檸檬汁,除瞭可收斂毛孔外,也能減少粉刺和面皰的產生。(但註意濃度不可太濃,且不可將檸檬汁直接塗抹在臉上)

5、化妝棉+化妝水--事先準備1小瓶無油化妝水再裝上化妝棉,一小時後,以化妝棉噴上化妝水輕拭出油的部位,對於毛孔粗大的你來說是清爽又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