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異常是引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甚至腦梗死的主要原因,周雨這麼重視是很有道理的。不過,血脂異常主要是因為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的,通過飲食調理可以取得很好的功效。而且,我國傳統醫藥領域的食療在治療血脂異常方面有一定的特色,下面就介紹4款經典的調脂藥粥。

血脂異常的病因

從原因上分,一類是由遺傳因素所決定;另一類則取決於後天的環境因素。後一類占大多數。主要由四方面因素造成:

①生活方式,包括膳食營養、體力活動、精神應力、情緒變化、煙酒嗜好等;

②藥物作用,諸如噻嗪類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腎上腺皮質激素、口服避孕藥等;

③內分泌代謝障礙,主要有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肥胖、高尿酸血癥等;

④某些疾病,如腎病綜合紅斑狼瘡、骨髓病等。

此外,血脂(蛋白)的測定可明顯受實驗室和受檢者取血時狀況的影響。抽血應在保持平素飲食半個月、禁食12小時後進行,前一天不飲酒和作劇烈活動;正常情況下,血脂(蛋白)水平可有增減10%的波動,實驗室允許有3%-5%的變異。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伴肥胖癥者,血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載脂蛋白a降低。

腎病綜合征:腎病綜合征時血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明顯升高,甘油三酯也升高。

與肥胖的關系 肥胖人的脂肪代謝特點是:血漿遊離脂肪酸升高,膽固醇、甘油三酯、總脂等血脂成分普遍增高。說明脂肪代謝紊亂。肥胖人的血漿膽固醇水平在5.2毫摩爾/升以上的可占55.8%。男子在60歲以後,女子在50歲以後,血漿膽固醇水平都將顯著升高。

患肥胖病時,機體對遊離脂肪酸的動員利用減少,血中的遊離脂肪酸積累,血脂容量升高。碳水化合物引起的高甘油三酯血癥的病人容易肥胖。當這類病人進食的碳水化合物較多或正常時,血漿的甘油三酯升高;而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高脂血癥就可好轉甚至消失。同樣,體重下降也能使這些病人的血漿甘油三酯下降至正常水平。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升高與肥胖程度成正比。血脂水平的下降對於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都具有重要意義。所以說肥胖者控制飲食、減輕體重是十分必要的。

4款養生粥治療血脂異常

山楂粳米粥

配方及制法:取山楂30~40克,砂糖適量。先將山楂入沙鍋內煎取濃汁後,再入粳米、砂糖共同煮粥,每天早晚食用。7~10天為1療程。

功效:健脾消食,祛淤調脂。

適宜:適用於有高血壓和(或)冠心病的血脂異常者。

三七首烏粥

配方及制法:取制首烏30克,三七粉5克,粳米30克,加水適量,共同煮粥。每天早晚食用。7~10天為1療程。

功效:補腎抗衰,活血調脂。

適宜:適用於老年血脂異常者。

(三七以生用為好,最好待粥煮好後再加入)

麥冬玉竹粥

配方及制法:取麥冬、玉竹各10克,五味子3克,粳米30克。先將中藥加水煎煮2次,每次沸後再煎20分鐘,濾取藥汁,再在藥汁中加入粳米共同煮粥。每天早晚食用。7~10天為1療程。

功效:滋陰補腎。

適宜:適用於因肝腎陰虛引起的血脂異常者。

一味燕麥粥

制法:取白燕麥50克,加水適量,煮粥食用。每天1次。

功效:補益脾胃,調脂減肥,潤腸通便。

適宜:適用於伴有糖尿病的血脂異常者。

血脂異常無癥狀卻能致傷殘

在我國,高血脂擁有非常廣泛的發病群體,已經嚴重的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防范高血脂對於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顯的非常重要,大傢又對高血脂有多少的瞭解呢,接下來為大傢介紹一下,加深對於高血脂的認識會有利於病情的恢復。

最新的調查顯示,我國18歲以上血脂異常人群已達1.6億。每年有250萬至300萬人死於心血管病,這類疾病已經成為危害我國城市和農村人群健康的主要死亡原因。在35歲以上的人群中有2500萬人同時患有高血壓和高脂血癥。血脂異常對國人的危險也上升到原來的3~5倍。在我國12個大城市、25傢三甲醫院對2136例高膽固醇血癥患者的調查中顯示,血脂控制達標率僅為26.5%,其中冠心病患者達標率隻有16.6%,這與人群血脂水平異常率的節節升高,形成瞭明顯的反差。

同樣形成強烈反差的還有公眾對血脂異常的認識。日前,廣州一名記者在該市的某大醫院對33名市民進行瞭問卷調查。結果顯示:39.4%的市民表示不知道或未聽說過高血脂。其餘60%的市民都認為食用油膩且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會導致高血脂,肥胖也是導致高血脂的主要因素,並表示化驗單上顯示血脂正常就認為自己的血脂是正常的。在心血管專科有60%的市民認為吸煙是導致高血脂的危害因素,20%的市民認為高血脂與遺傳有關,20%的市民認為高血脂與體育鍛煉和煙酒無關,20%的市民能夠說出檢查高血脂的各項指標。

專傢介紹,雖然血脂異常無明顯癥狀,一旦發病卻可能造成傷殘或死亡。但我國居民對血脂異常的重視度卻還遠不夠,沒有意識到血脂異常的危害性,大量患有血脂異常的人未能被及時發現,多數確診患者的血脂控制並不理想。可以說,動脈硬化、血栓等眾多血管危機,以及引發侯耀文、高秀敏等名人猝死的冠心病都與高血脂有關。

認識血脂

血脂,人體內必備的物質之一。它在人體的血管內隨血液流動,與人和平共處相安無事。那麼這個本和平的小傢夥是怎麼成為健康殺手的呢?原來,當這小小的血脂顆粒一旦穿過血管上皮細胞,到達“不該到的地方”——血管壁,沉積下來,就導致血管壁增厚,發生粥樣改變(即血管壁積聚瞭一層粘粘糊糊的臟東西,像粥一樣)這樣就可能會對人體造成極大危害。因為,粥樣動脈硬化恰恰是眾多我們所熟知的致死、致殘疾病的“制造者”。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心臟,就引起冠心病;發生在腦,就會出現腦中風;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將導致視力下降、失明;如果發生在腎臟,就會引起腎動脈硬化,腎功能衰竭;發生在下肢,會出現肢體壞死、潰爛等。此外,高血脂可引發高血壓,誘發膽結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導致男性性功能障礙、老年癡呆等疾病。最新研究還提示高血脂可能與癌癥的發病有關。

血脂“成員”剖析

血脂是血漿中脂類的統稱,包含膽固醇、甘油三酯,以及磷脂等類脂。其中膽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壞”膽固醇升高危害最大,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基本條件。

“壞”膽固醇危害大,因為它會在血管裡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斑塊不斷增大,使動脈逐漸狹窄甚至阻塞,引起心絞痛、心肌缺血、腦梗死、腦軟化。更可怕的是,這些斑塊就像“不定時炸彈”,會在沒有任何先兆時破裂,迅速堵塞血管,引發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據調查,北京1984~1999年成年人膽固醇水平增加瞭40mg/dL,而15年間冠心病死亡的增加77%是由膽固醇升高引起的。

“壞”膽固醇升高被稱為心肌梗死的“元兇”和腦血栓的“幫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大量臨床研究表明,膽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事件發生的危險降低2%,被稱為1=2公式。在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的“壞”膽固醇每降低10%,偏癱的發生減少15.6%。

血脂疾病的誤解

高血脂就是血中脂肪多一點?

對高血脂人們還存在著一些誤解,認為高血脂就是血中的脂肪多一點,沒什麼關系。而事實上,高血脂並不是一種“不要緊”的疾病,而是一種嚴重影響健康,可以致殘、致死的疾病。科學研究表明:高血脂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元兇,而動脈硬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偏癱)最主要的罪魁禍首。全世界每年有1500萬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遠遠高於癌癥死亡人數,占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在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高達總死亡率的50%。

有感覺的才叫病?

其實現在的眾多疾病已經開始讓公眾認識到,沒有感覺並不代表就沒有病,有些病是感覺不到的,恰是這些病潛在的危害才大。血脂疾病也是這樣一種無聲的疾病。高血脂在我們青年時代就開始侵蝕血管,但可能沒有任何感覺,到瞭中老年,其嚴重後果就會顯現出來。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特需醫療部主任祁哲介紹說,“血脂異常經常不能引起患者註意,是因為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所以多數血脂異常患者並無太大的異常表現,經常是在血液生化檢驗時才被發現。”

正常後靠食療即可?

在血脂降到目標值後,不少患者認為就不需要再進行治療或者隻需食療就可以瞭。但事實並非如此。專傢介紹,當血脂降到接近期望水平,應適當減少用藥劑量,而不應立即完全停藥。因為血脂異常除有外界原因如飲食、運動等,還有自身代謝、遺傳等原因,它們在體內長期影響著血脂。任何一種調脂藥物,都無法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一旦停藥血脂往往又恢復至治療前水平。長期堅持服藥,近期看到的是血脂指標的改善,遠期受益的將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死亡率的大幅度降低,所以長期服藥是有道理的。但是用藥量應該咨詢醫生,不能停藥,因為停藥可能會引起復發,二次治療會有很大的困難。

經過上面的介紹大傢對於高血脂血脂異常無癥狀的情況能瞭解多少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隻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積極配合治療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在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要及時的送醫院治療。這樣對於高血脂的治療以及病情的恢復起到積極的作用。

防血脂異常可以多吃魚

魚、禽、蛋和瘦肉均屬於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動物性食物中蛋白質不僅含量高,而且氨基酸組成更適合人體需要,尤其富含賴氨酸和蛋氨酸,如與谷類或豆類食物搭配食用,可明顯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但動物性食物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攝入過多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險。

魚類脂肪含量一般較低,且含有較多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有些海產魚類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對預防血脂異常和心腦血管病等有一定作用。禽類脂肪含量也較低,且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其脂肪酸組成也優於畜類脂肪。蛋類富含優質蛋白質,各種營養成分比較齊全,是很經濟的優質蛋白質來源。畜肉類一般含脂肪較多,能量高,但瘦肉脂肪含量較低,鐵含量高且利用率好。肥肉和葷油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往往會引起肥胖,並且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險因素,應當少吃。

目前我國部分城市居民食用動物性食物較多,尤其是豬肉,應適當增加魚、禽肉的攝入。相當一部分城市和多數農村居民平均吃動物性食物的量還不夠,應適當增加。推薦成人每日攝入量:魚蝦類50g~100g,畜禽肉類50g~75g,蛋類25g~50g。

血脂異常都會有哪些危害

血脂主要指血漿內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血脂雖僅占全身脂類的極小部分,但因其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有密切關系,故備受公眾關註。當血漿總膽固醇>5.7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64mmol/L,或甘油三酯>1.7mmol/L時,即稱為“高脂血癥”或“高脂蛋白血癥”。

然而,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0.91mmol/L)在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方面與“高脂血癥”具有同樣的危險性。 有研究指出,盡管很多人都聽說過高脂血癥,但在血脂異常者中能堅持治療,並治療達標者僅占10%;特別是冠心病人中達到治療目標值的更低,隻有5%。可見公眾對血脂異常危害性的認識還很不夠。

血脂代謝異常,其最重要、最突出的危害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後者造成相應器官或組織供血不足,導致冠心病,腦缺血性發作或腦梗死及周圍血管病變。對已患冠心病者,高脂血癥可促進冠心病事件(不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的發生。調整血脂水平則有助於改善冠心病進程,並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為此,在美國、歐洲和我國,均開展瞭針對專業人員、病人和公眾的防治血脂異常的教育活動。其目的是提高公眾對血脂異常及其危害性的知曉率;建議減少飲食脂肪的攝入量以降低人群血脂平均水平;在危險人群中積極推行長期、合理的降脂治療,並力求通過指導,合理選擇用藥而達到降脂治療的目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