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學名:Angelica sinensis,)別名幹歸、秦哪、西當歸、岷當歸、金當歸、當歸身、涵歸尾、當歸曲、土當歸,多年生草本,高0.4-1米。花期6-7月,果期7-9月。中國1957年從歐洲引種歐當歸。主產甘肅東南部,以岷縣產量多,質量好,其次為雲南、四川、陜西、湖北等省,均為栽培。國內有些省區也已引種栽培。其根可入藥,是最常用的中藥之一。具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包括什麼?下面就有詳細的介紹。

中藥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包括什麼

當歸的功效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可以很好地順通人體內部。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有的時候,如果感覺痛經的話,特別難受的話,可以選擇當歸使用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

當歸的作用

1、當歸抗缺氧作用;

2、當歸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

3、當歸護膚美容作用;

4、當歸補血活血作用;

5、當歸抑菌、抗動脈硬化作用。

小貼士

1、當歸主要以輔療形式添加到粥,湯中。

2、當歸一般生用,為加強活血則酒炒用,就是說這個時候,要把當歸和酒一塊兒使用,一塊兒選擇在一起。又通常補血宜當歸身,破血宜當歸尾,要是自己流血的話,就選擇使用當歸的尾巴的部分吧,這個是有很好的止血的功效的,止血宜當歸炭,酒制可增活力之力;和血(補血活血)用全當歸。

3、當歸心肝血虛而見面色萎黃、唇爪無華、就是看上去一點的血色也木有,沒有什麼好的地方,頭暈目眩、心悸肢麻者,要是經常會頭暈的人的話,可與熟地、白芍、川芎配伍

,則補血之力更強。

4、月經不調,屬肝鬱氣滯,經來先後無定期者,月經不好的,沒有什麼準兒的話,可與柴胡、白芍、白術等同用。

5、年老體弱、產後以及久病血虛腸燥便秘者,可與火麻仁、枳殼、生地等配伍。

中藥當歸的繁殖方式有哪些

栽培技術

一、選地、整地 選擇座南向北半陰半陽的緩坡地,要求土質疏松、結構良好。小滿前深翻1次,打碎土塊作苗床,床面寬1米,長因地形而異。床與床之間開排水溝寬30厘米、深15-20厘米。栽植地要深耕細耙,每畝施底肥2500-5000千克,同土壤倒翻均勻,作高畦,畦寬1.2-1.5米。畦間開排水溝寬30厘米、深約20厘米。

二、繁殖方式 生產上常采用育苗移栽。 播種期應根據各地海拔高度與氣溫而定,甘肅、四川、雲南約7月份,陜西8月份左右。播法為撒播,種子拌灰撒於畦面,稍加鎮壓,覆少量細濕土,覆草,做到透光、保濕,苗齡不超過110天。每畝播種量4-5千克。移栽分冬栽與春栽,株行距25厘米X25厘米。春栽以清明前後,冬栽宜於寒露後霜降前移栽。采用種子直播法生產,冬、春、秋季均可,可控制當歸早期抽薹,其中以冬直播稍好,但產量不高。

三、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 播後必須保持土壤濕潤,以利種子萌發。40天左右挑松蓋草。苗高約3厘米時,松土1次,即時拔除雜草,伏天過後,選陰天將蓋草全部揭去。苗期註意防旱排澇。

2、起苗貯苗 寒露至霜降氣溫下降至5℃左右苗葉開始枯萎時,將苗子挖起,稍帶些土紮成小把,晾去水分進行窖藏或堆藏,苗齡過大不宜堆藏,堆藏時註意頭朝外、根朝裡擺放。

3、補苗間苗 正常情況下,移栽後20天左右苗出齊後,進行間苗補苗,宜在陰雨天用帶土的小苗補栽。栽後約3月定苗,拔除病苗、弱苗,每穴保留1株。

4、中耕除草 5月中旬,進行第一次除草,宜淺鋤,土不埋苗。6月中旬,第二次鋤草,可深鋤,以促進根系發育。

5、拔薹 移栽後,當年開花結果的植株叫早期抽薹,根部不可藥用,宜全部拔除。

6、追肥 當歸為喜肥植物,6月下旬葉盛期和8月上旬根增長期,應追施磷、鉀和氨肥。

四、病蟲害防治

1、麻口病 移栽後的4月中旬、6月中旬、9月上旬、11月上旬為其發病高峰期,為害根部,地下害蟲多有利於發病。防治方法:

a每畝用3911顆粒劑3千克加細土 15千克拌勻或20%甲基異柳磷乳劑0.5千克加水2.5千克噴在15千克土上拌勻,撒施,翻入土中;

b定期用廣譜長效殺蟲劑灌根,每畝用40%多菌靈膠懸劑250克或托佈津600克加水150千克,每株灌稀釋液50克,5月上旬、6月中旬各灌1次。

2、菌核病 為害葉部、低溫高濕條件下易發生,7-8月為害較重。防治方法:不連作,在發病前半個月每IO天左右,連續3-4次用1000倍的50%甲基托市津噴藥。

3、蟲害 主要為金針成蟲和小地老虎為害。防治方法:鏟除田內外青草,堆成小堆,7-10天換鮮草,用毒餌誘殺。

采收與加工 當歸移栽後,於當年霜降前15天割去地上部分,在陽光下暴曬加快成熟。采挖時力求根系完整無缺,抖凈泥土,挑出病根,刮去殘莖,置通風處,待水分蒸發,根條柔軟後,按規格大小,紮成小把,堆放竹筐內,用濕草作燃料生煙烘熏,忌用明火,2-10天後,待表皮呈金黃色時,停火,待其自幹。當歸加工時不可太陽曬幹或陰幹。

留種技術 育苗移栽的當歸,在秋末收獲時,選擇土壤肥沃、植株生長良好、無病蟲害、較為背陰的地段作為留種田,不起挖,待第二年發出新葉後,拔除雜草,苗高15厘米左右時,進行根部追肥,待秋季當歸花軸下垂、種子表皮粉紅時,分批采收紮成小把,懸掛於室內通風幹燥無煙處,經充分幹燥後脫粒貯存備用。 直播的當歸在選留良種時,必須創造發育條件,促使早期抽薹,形成發育飽滿、充實、成熟度高的種子,但該種子隻能用於直播,不能育苗移栽。

中藥當歸的發展歷史是什麼

名字由來

1、古人娶妻為生兒育女,當歸調血是治療女性疾病的良藥,有想念丈夫之意,因此有當歸之當歸名,恰與唐詩“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又不歸”的意思相同。2、當歸治療妊娠婦女產後惡血上沖,其療效顯著;若發生氣血逆亂,服用之後即可降逆定亂,使氣血各有所歸,因而當歸之名也由此而來。3、出自地名:當歸的主產地原在甘肅岷縣。唐朝時,岷縣附近叫“當州”,因唐以前這一帶為“燒當羌”族居住之地。當地的特產有一種香草叫“蘄(qi)”,就是當歸,古代“蘄”與“歸”發音押韻相同,所以叫當歸。

文化故事

中藥當歸的得名有三種傳說。《藥學詞典》說:“當歸因能調氣養血,使氣血各有所歸,故名當歸。”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古人娶妻要嗣續也,當歸調血為女人要藥,有思夫之意,故有當歸之名。”正與唐詩“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又不歸”之旨相同。因為當歸為婦科要藥,引申“思夫歸來”而得名。《三國志》中有兩處記載和中藥當歸有關的故事。第一則是《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中說,曹操聽聞太史慈為東吳服務,知道他很有才華,要他棄吳北歸來魏,便給太史慈一封信,裡面放入一些當歸。第二則是《三國志·蜀書·薑維傳》中載:建興六年,魏國天水郡太守馬遵對薑維極不友善,懷疑他有異心,薑維便毅然投靠諸葛亮。魏國的謀臣知道薑維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便想方設法爭取他“回歸”。他們知道薑維是個孝子,便將他母親接到洛陽,誘逼她寫信給薑維,並在信封裡附上當歸,其意要薑維回歸魏國。薑維接信後,明白其意。但他公私分明,反復思量,認為蜀國是漢室正統,而且諸葛亮對自己十分信任和器重,認為統一中原之時,便是母子團圓之日,到那時辭官歸故裡侍奉老母,就可以忠孝兩全,豈不更好。於是他給母親回信,附上一些藥材述說志向:“良田百頃,不在一畝(母);但有遠志,不在當歸。”知子莫若母,薑母接到兒子的信,非常理解地說:“兒有遠志,母無它求。”魏國後來又多次逼薑母寫信勸薑維棄蜀投魏,都被薑母拒絕。薑維死後,蜀人對他十分景仰,並在他屯軍多年的劍閣建立一座薑維廟,又叫薑公祠,祠內有聯雲:雄關高閣壯英風,捧出熱心,披開大膽;剩水殘山餘落日,虛懷遠志,空寄當歸。

怎樣對當歸藥材進行鑒別

形狀鑒別

根頭及主根粗短,略呈圓柱形,長1.5-3.5cm,直徑1.5-3cm,下部有3-5條或更多的支根,多彎曲,長短不等,直徑0.4-1cm。表面黃棕色或棕褐色,有不規則縱皺紋及橢圓形皮孔;根頭部具橫紋,頂端殘留多層鱗片狀葉基。質堅硬,易吸潮亦軟,斷面黃白色或淡黃棕以,形成層環黃棕色,皮部有多數棕以油點及裂隙,木部射線細密。有濃鬱的香氣,味甜、辛,微苦。以主根根粗長、油潤、外皮色共同棕、肉質飽滿、斷面色黃白、氣濃香者為佳。

顯微鑒別

側根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木栓細胞。皮層為數列切向延長的細胞。韌皮部寬廣,多裂隙,有多數分泌腔(主為油室,也有油管),類圓形,直徑60-220μm,周圍分泌細胞數個至10多個,近形成層處分泌腔較小。木質部導管單個形成層處分泌受苦較小。木質部導管單個散在或數個相聚成放射狀排列,木射線寬至10鑫列細胞;木薄壁細胞較射線胞為小。粉末特征:米黃色。①韌皮薄壁細胞紡錘形,直徑18-34μm,壁稍厚,非木化,表面(切向壁)有微細斜向交錯網狀紋理,有時可見菲薄橫隔。②油室及油管碎片時可察見,油室內徑25-160μm,含揮發油滴。③梯紋、網導管直徑13-80μm,另有具緣紋孔及螺紋導管。此外,有木本細胞、淀粉粒,偶見木纖維。

理化鑒別

薄層層析:樣品液:取生藥粉末(過20目)100g,用揮發油提取器提取揮發油,吸收一定量,用乙酸乙酯稀釋成10%的溶液。對照品液:取丁烯呋內酯制成乙酸乙酯溶液作對照、展開:矽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石油醚(15∶85)展開,展距15cm。顯色:於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熒光或噴異羥肟酸鐵試劑顯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 顯相同的熒光或相同顏色的斑點。

中藥當歸禁忌是什麼

當歸是最常用的中藥之一,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的作用,能主治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等諸癥。那麼,? 當歸的功效很多,主要是補血活血。既有抗缺氧作用,又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還有護膚美容作用,更是有補血活血作用。除此之外,當歸泡酒是比較好的補藥,一般可以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燥滑腸。適用於痛經,腰痛,便秘,產後瘀血阻滯小腹疼痛等癥,用途廣泛,味道鮮美,深受人們喜愛。 當歸除瞭補血活血,還有美容功效。主要有三大美容功效,分別是,護發、祛皺、除斑。當歸通常研粉使用,是具有美容功效和醫療功效,性溫,味甘辛,無毒。用其敷臉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而當歸的水溶液有極強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作用,是對付黃褐斑、雀斑的“殺手鐧”,能使皮膚細嫩有光澤的功效。故而,當歸既可做面膜或加入面霜中使用,食療效果也相當不錯,是美容之佳品。 當歸的禁忌較多,服用要留意。可以吃當歸的人群很多,但是一定要適量服用,要不,很容易產生副作用。過量口服當歸煎劑、散劑偶有疲倦、嗜睡等反應,停藥後可消失。當歸揮發油穴位註射可使病人出現發熱、頭痛、口幹、惡心等反應,可自行緩解。大劑量給藥,會導致血壓下降,劑量再加大則血壓驟降,呼吸停止。當歸乙醚提出物毒性較強,少量即可造成死亡。臨床使用當歸不可過量,服藥後也應註意有無不良反應。因而,最好按醫囑服用。 當歸可以很好的補血活血,還有美容功效。隻要適量服用,不需要太害怕禁忌。適量吃當歸可以可以補血活血,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還能美容護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