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當中,人在冬季的血糖水平最容易升高,這是因為寒冷的刺激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多,促進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同時抑制胰島素的分泌,使血糖代謝減慢,從而使血糖升高。所以除瞭用藥之外,糖尿病患者們還應該重視運動,用好運動這個控糖利器。什麼樣的糖尿病患者適合運動呢?

引發糖尿病的根本原因

1、肥胖。肥胖是誘發糖尿病的原因之一,是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發生與發展的一個重要環境因素,大多數i型糖尿病患者的體型都屬於肥胖,據統計約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發病前均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和糖尿病的發病率呈正比。肥胖者由於脂肪細胞膜和肌肉細胞膜上胰島素靶細胞的胰島素受體數量減少,或者是胰島素與受體結合後細胞內反應的缺陷,對胰島素的親和能力降低、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導致糖的利用障礙,體內產生胰島素抵抗從而使血糖升高而出現糖尿病,同等的肥胖者持續的時間越長,越容易發生高血糖,糖尿病的幾率就增加,肥胖的起因與傢族性遺傳有關。

2、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後可嚴重破壞胰腺細胞而發生糖尿病。感染在糖尿病誘發原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特別是i型糖尿病的主要誘發原因就是病毒感染,幼年型糖尿病與病毒感染也有顯著關系。病毒感染可能引發胰腺炎,導致分泌不足而產生糖尿病。經b細胞膜病毒受體進入b細胞後,病毒核酸編入宿主b細胞基因,使b細胞中胰島素基因發生變異,合並異常胰島素。另外,病毒感染還可使潛在的糖尿病加重而成為顯性糖尿病。

3、體力活動。根據調查表明農民工和礦工得糖尿病的幾率比城市居民要低很多,由此推測可能是農民工和礦工的體力勞動要比城市居民大。上面我們說到瞭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原因之一,體力活動大從而很大程度上降低瞭肥胖,從而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血糖也就會被充分的來利用,也就不會出現糖尿病。相反如果體力活動減少,就很容易發胖,降低瞭胰島素的敏感性,糖不能被充分利用,很有可能導致糖尿病。同時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顯增多,隨著年齡的增加,體力活動逐漸減少,人體肌肉與脂肪的比例在改變,自25歲至75歲,肌肉組織逐漸減少,由占體重的47%減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

糖尿病患者冬季運動指南

第一類是病情控制穩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這類患者在血糖平穩、無低血糖、無嚴重並發癥的時候應該堅持適當運動。

第二類 是體重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這類人通過運動可以降低體重,從而有效降糖。

第三類是1型糖尿病患者,他們在血糖平穩、無低血糖、無嚴重並發癥、病情平穩的 情況下可以進行運動。

第四類是處於穩定期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平穩、胎兒穩定的情況下可以進行運動。

糖尿病患者在出現以下情況時切記註意不要運動:

第一是血糖大於14到16mmol/L,或血糖波動較大;

第二是出現明顯的低血糖癥;

第三是合並各種急性感染;

第四是合並糖尿病急性並發癥;

第五是嚴重的糖尿病腎病;

第六是嚴重的糖尿病足;

第七是嚴重的眼底病變;

第八是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動後加重;

第九是新近發生血栓;

第十是 高血壓未被有效控制;

十一是經常出現腦供血不足癥狀。

怎樣選擇運動呢?

選擇鍛煉項目時,糖尿病患者必須考慮到個人的具體條件和性格特點,包括糖尿病的類型、病程、藥物治療方式、血糖控制水平、並發癥情況、平時活動量的大小,鍛煉場所的條件等以及年齡、愛好等選擇不同的運動。

最好選擇有減重目的及有效代謝血糖的有氧運動,而且運動強度不宜太高。散步、慢跑、打太極拳、跳交誼舞、做體操、平地騎車、打桌球、爬山、慢跑、打羽毛球、上樓梯、跳繩、遊泳等都可以靈活選擇。運動持續時間從每次5分鐘逐漸增加到30分鐘。每周運動頻率從1 次逐漸增加到5次。幾個月後,運動時間每周至少達到150分鐘,分5天進行,每次運動30分鐘。

此外有幾點需註意:運動必須持之以恒,隻有達到一定的運動量,才能起到降低血糖,控制病情的目的。運動強度控制得當,太多或太強的運動,會使血液循環增快,導致胰島素吸收增快而引起低血糖癥。運動結束時不要突然停止,應逐漸放慢節奏,做10分鐘左右的恢復活動再坐下來休息。

判斷自己的運動療法是否正確,除瞭要每天檢測自己的血糖情況,還要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血糖情況,調整運動量和運動時間。

糖尿病手術治療時需要註意什麼

1、用口服降糖藥治療的糖尿病病人,入院後可能被改用胰島素治療,或原已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的病人,其胰島素用量在手術當天和術後幾天增加。當遇到上述情況時,請不要誤認為是病情加重瞭或是醫生搞錯瞭。一般而言,糖尿病病人在手術前後短時間內,因緊張和手術創傷刺激,身體處於應激狀態,兒茶酚胺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對抗胰島素的激素明顯增加,導致血糖升高。此時,口服降糖藥難以控制血糖,故宜改用胰島不比治療,且劑量較平時要大。不過,這隻是短暫的。

2、手術後何時恢復進食取決於你所接受的麻醉。如果你用的是局部的麻醉,則術後禁食時間短,如果是全身麻醉,則禁食時間長。應提醒醫生根據禁食時間長短來臨時調整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3、糖尿病人應征求糖尿病專科醫生的意見,讓醫生評價一下你目前的糖果尿病控制狀態是否適合手術。如血糖控制不好,則需調整治療,直至空腹和餐後兩小時血糖分別控制在150mg%和200mg%以下並保持穩定。

4、糖尿病患者每天應定時查血糖,應主動要求醫生監測你的血糖水平,包括每天或隔天查四段尿糖,每周查一次空腹或餐後兩小時的血糖。在糖尿病手術治療方法後要馬上測尿糖和尿酮體,判斷是否因手術刺激發生瞭糖尿病酮癥。手術後第二天早晨要復查血糖、血氣分析和血二氧化碳結合力,以判斷糖尿病控制狀態和是否發生瞭酸中毒,以便及時調整治療。

糖尿病也可以是吃甜食

飲食控制是所有糖尿病人的基礎治療,飲食控制不僅僅是主食要限量,而且必須要限制總熱量。但是,糖尿病人並不是一點甜食都不可以吃,這主要要根據食品的熱量來決定。

糖尿病患者要嚴格限制白糖、紅糖、蜂蜜、果醬、各種甜點心、巧克力、含糖飲料及甜果汁的攝入,因為這些食物大都含有較多的葡萄糖、蔗糖,所含熱量較高,吸收後會明顯升高血糖。例如在夏天的時候,有些糖尿病患者由於口渴進食瞭大量的可樂或者冰淇淋,會導致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或高滲性昏迷,危及生命。

但是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少量進食水果的,原則是“用糧食換水果”。例如,夏天可以減少25克主食(生米25克或者米飯60-70克),而進食西瓜350克、哈密瓜250克、葡萄200克,另外鮮棗75克、香蕉100克、柿子125克、鮮荔枝125克、蘋果150克、獼猴桃150克、桃175克、鴨梨200克、菠蘿200克、柑桔200克、櫻桃200克、杏250克、草莓300克可換25克主食。以上這些水果中所含的大都為果糖,比蔗糖的甜度高,但是吸收卻比葡萄糖慢,升高血糖的作用也很緩慢,同時可以補充食物纖維及維生素,是飲食控制的有益補充。

糖尿病患者還要註意的一點是:大部分堅果類的食物熱量都很高,例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等,每100克中大約含有40-50克的脂肪,進食之後會使血糖升高,所以一定要嚴格控制。

藥物治療糖尿病

目前藥物治療仍是重頭戲, 但藥物治療一定要掌握要點。

藥物種類

口服降糖藥分為如下幾種:( 1) 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 如磺脲類藥物, 有格列本脲( 優降糖) 、格列吡嗪( 美吡達, 優噠靈、瑞易寧) ; 非磺脲類促胰島素分泌的藥物或稱苯甲酸類促胰島素分泌藥物( 格列奈類) , 如瑞格列奈( 諾和龍、孚來迪) 、那格列奈( 唐力) 。( 2)非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 如雙胍類( 二甲雙胍、格華止、迪化糖錠、美迪康等) ; 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拜唐蘋、卡博平、倍欣) 。( 3) 胰島素增敏劑: 噻唑烷二酮類, 包括吡格列酮( 艾汀) , 羅格列酮( 文迪雅) 。

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 隻有在胰腺還有分泌胰島素功能的情況下才可選用。因此, 1 型糖尿病患者不選用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選用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還要瞭解患者有無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 如果有, 則不可選用。肝、腎功能不良者忌用。

服藥時間

某糖尿病患者, 一直口服降糖藥, 藥是大醫院專傢開的, 服藥量也無錯誤, 但血糖始終控制不好, 有時還出現低血糖, 這是為什麼呢? 經筆者詳細詢問, 得知患者服降糖藥均生產批號: 2004101313 唐胰安苦蕎降糖茶在餐後 1 小時左右, 這時血糖已很高, 再降血糖效果就比較差, 還有可能出現下一餐前的低血糖。

絕大多數降糖藥應在餐前20~30 分鐘服用, 其目的是在體內營造一個藥物環境, 進餐後藥物就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藥盡其用,使血糖不升高。如餐後服藥, 由於藥物吸收需要一定時間, 往往是餐後血糖先升高, 藥物吸收後再去降已升高的血糖。相比較, 前者降糖效果要好於後者。舉個簡單的例子, 就可能更好地理解瞭。我們把降糖藥視為“ 突擊隊”, 血糖為“ 敵人”。突擊隊預先埋伏好, 當敵人來時, 進行包圍, 敵人被全部殲滅。如果先放走瞭敵人, 突擊隊在後面追殺, 消滅敵人的效果肯定不如包圍方式好。當然也有些藥在餐後即時服用, 是因該藥胃腸反應較大, 如二甲雙胍等。另外有些藥物要求進餐開始同時服用, 是因該藥物吸收快, 用餐結束後葡萄糖被吸收到血液中時正是藥物發揮降糖作用的時間, 如那格列奈( 唐力) 等。

對癥用藥

眾所周知, 血糖高應服用降糖藥, 但是否對癥往往被忽視, 從而造成治療過錯。例如優降糖, 屬磺脲類藥, 可刺激胰腺分泌更多胰島素, 從而降低血糖含量。如果你伴有高胰島素血癥, 服用優降糖則是錯誤的。服用磺脲類藥可刺激胰腺細胞分泌更多的胰島素, 本來體內胰島素就多, 如繼續分泌的話, 將會使胰島素更多, 而且會加重胰腺負荷,長此以往可導致胰腺功能衰竭。如果胰島細胞已喪失分泌胰島素功能, 此時再選用磺脲類藥是毫無作用的。因此, 建議在決定選用磺脲類藥時, 應監測空腹胰島素水平。在確定有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時應選用胰島素增敏劑, 如羅格列酮( 文迪雅) 等。

胰島素治療

選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療效好, 副作用小。有些患者誤以為用胰島素治療會上癮, 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 用胰島素治療不會上癮。胰島素治療可長可短, 根據病情,可隨時選用胰島素或改用口服降糖藥。對無明顯胰島素抵抗或高胰島素血癥的初期輕型糖尿病患者,可采取早期胰島素治療。據報道,初期輕型糖尿病患者采用 4 周的胰島素治療, 使胰島 β 細胞功能得到恢復然後僅采用飲食、運動治療, 可在 2~3 年內不用服降糖藥。

聯合用藥

聯合用藥可使每單藥的選用劑量減少, 副作用也減小。有的單藥間有互補性, 能更好地適應患者多變的病情。常用的聯合療法, 如磺脲類+ 雙胍類或糖苷酶抑制劑、雙胍類+ 糖苷酶抑制劑或胰島素增敏劑、胰島素+ 雙胍類或糖苷酶抑制劑等。聯合用藥的一般原則是: 兩種降糖作用機制不同的藥聯合選用,不提倡三類降糖藥聯合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