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是2歲以下嬰幼兒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四季皆有發生,本病屬中醫的泄瀉范疇,因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脾胃虛弱,無論內傷乳食、感受外邪或脾腎虛寒等,試試中成藥辨治小兒腹瀉的非處方。詳細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傢。

防治小兒腹瀉要註意什麼

小兒腹瀉病是指小兒大便性狀的改變或次數的增多,可由不同病因引起,亦可伴有嘔吐、發熱等癥狀。長時間腹瀉,機體會丟失大量的水分和營養物質,同時會丟失大量的電解質,如鈉、鉀、鎂等,導致電解質紊亂,甚至出現酸堿平衡失調。本文總結出以下4點註意事項,幫助傢長正確防治小兒腹瀉。

合理喂養,不要盲目禁食。腹瀉脫水患兒除嚴重嘔吐者暫時禁食4~6小時外,均應繼續進食以緩解病情,縮短病程,促進恢復。腹瀉時,會丟失大量的水分和無機鹽,禁食或過度的飲食控制,會影響到小兒健康。因此,如果是母乳喂養的小兒,應繼續純母乳喂養,但是要註意少量多餐。如果是人工喂養小兒,可改為無乳糖奶粉。正在添加輔食的小兒可以適當減少輔食量,也可暫停輔食。適當調整飲食,以清淡為主。

腹瀉早期不宜使用止瀉劑。腹瀉是機體的一種反應,有利於毒素和不消化的食物排出。因此,小兒腹瀉時不必急於馬上止瀉,尤其是腹瀉早期不能使用抑制腸蠕動的藥物,而應該治療因腹瀉引起的脫水和營養不良。

不可濫用抗生素。小兒腹瀉多數為病毒感染及喂養不當引起,因此使用抗生素無效。因為在人體的腸道中生長著許多細菌,它們按照一定的比例在體內保持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如果使用抗生素,則會殺滅人體中的有益細菌,而那些對抗生素不敏感的葡萄球菌、條件致病菌、腸道致病性大腸桿菌等則會失去制約而大量繁殖,導致菌群失調,建議應在正規醫院的兒科醫師指導下用藥。

做好預防措施。註意飲食衛生,食物要新鮮。食具、奶具應定時煮沸消毒。小兒飯前便後洗手,勤剪指甲。平時註意增強體質,加強戶外活動,註意小兒體格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避免感染各種疾病及不良刺激。嬰幼兒每次便後用溫水清洗臀部並吸幹,局部皮膚發紅塗以5%鞣酸軟膏並按摩片刻,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註意會陰部的衛生,預防上行尿路感染,尤其是女嬰。護理患兒前後要洗手,對腹瀉患兒的糞便,被污染的衣、被進行消毒處理,防止交叉感染。

治療小兒腹瀉的非處方藥物

1、若見腹脹腹痛、瀉前哭鬧、瀉後痛減、瀉下酸臭、狀如敗卵、矢氣、口臭納呆、嘔吐、夜臥不安、舌苔厚膩或微黃、脈滑者,此為食滯內傷,治宜消食化積,和中止瀉。可選用加味保和丸(由白術、茯苓、陳皮、厚樸、枳實、枳殼、香附、山楂、神曲、麥芽、法半夏組成),每次2~3克,每日2~3次;也可選用小兒消食片(雞內金、山楂、神曲、麥芽、檳榔、陳皮),每次2片(0。3克/片),每日3次。

2、若見泄瀉清稀、多夾泡沫、臭氣不甚、腸鳴腹痛、或伴發熱、鼻塞、流清涕、輕咳、口不渴、舌苔白潤、脈浮者,此為寒濕泄瀉,治宜疏風散寒,化濕祛邪。可選用藿香正氣水(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蘇葉、茯苓、半夏、白術、陳皮、厚樸、桔梗、甘草),每次3~5毫升,每日2次。劑型還有丸、顆粒、片、膠囊等可供選用。

3、若見大便如水樣、內夾不消化食物、色綠或黃、或有少許黏液、腹部時感疼痛、肛門灼熱發紅、或伴惡心嘔吐、口渴、尿少黃、舌紅苔黃膩、指紋紫者,此為濕熱泄瀉,治宜清熱利濕。可選用葛根芩連片(葛根、黃芩、黃連、甘草),每次1~2片,每日2~3次。其它劑型有微丸、口服液、膠囊、沖劑等可供選用;亦可選用香連片(黃連、木香)或黃連素片等治療。

4、若患兒時瀉時止或久瀉不愈、常於食後作瀉、色淡不臭、水谷不化、帶有白色奶塊或食物殘渣、面色蒼白或萎黃、睡時露睛、神倦、舌淡苔薄白、脈沉無力者,此為脾虛泄瀉,治宜健脾止瀉。可選用參苓白術散(人參、山藥、茯苓、白術、扁豆、蓮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每次2~3克,每日2~3次。其它劑型有片、沖劑、口服液等可供選用;亦可選用人參健脾丸治之。

5、若見久瀉不止、食入即瀉、類質清稀、完谷不化、形寒肢冷、面色蒼白、精神萎靡、寐後露睛、舌淡苔薄白、脈微細者,為脾腎陽虛泄瀉,治宜溫中散寒,健脾止瀉。可選用附子理中丸(附子、黨參、白術、幹薑、甘草),每次3克,每日3次。其它劑型有片、合劑可供選用。

小兒腹瀉有哪些癥狀出現呢

1·輕型腹瀉:大便每天約3~10次,黃色或黃綠色,稀糊狀或蛋花湯樣,有酸臭味,偶爾有惡心、嘔吐。患兒精神狀態好,無明顯口幹、眼窩凹陷、尿少、皮膚彈性差等脫水癥狀。

2·重型腹瀉:為致病性大腸桿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輕型腹瀉轉化而來。大便次數一般為每天10~15次以上,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水分多,常伴頻繁嘔吐,小兒精神萎靡,高熱,腹脹,脫水癥狀明顯。

3·另外,某些母乳營養成分超過嬰兒需要和消化功能也可使嬰兒發生腹瀉,此種腹瀉稱為“生理性腹瀉”。“生理性腹瀉”的嬰兒大便每天幾次甚至十幾次,每天大便量不一定很多,一般沒有特殊腥臭味。傢長應該瞭解,此種腹瀉並不影響其正常的生長發育,無須特別的治療。

4·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又稱“秋季腹瀉”,大多在秋季8、9、10月份流行。發病多為3歲以下小兒。往往起病急,大便呈淡黃色水樣便,量多,無粘凍,無腥臭。多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如咳嗽、流涕等,有的伴有發熱。“秋季腹瀉”病程較短,約3~8天自然痊愈。

小兒腹瀉常見的4大原因

小兒腹瀉簡述:腹瀉的4大因素

①嬰兒胃腸道發育不夠成熟,酶的活性較低,但營養需要相對地多,胃腸道負擔重。

②嬰兒時期神經、內分泌、循環系統及肝、腎功能發育均未成熟,調節機能較差。

③嬰兒免疫功能也不完善。血清大腸桿菌抗體滴度以初生至2周歲最低,以後漸升高。因而嬰幼兒易患大腸桿菌腸炎。母乳中大腸桿菌抗體滴度高,特別是初乳中致病性大腸桿菌分泌型IgA高,所以母乳喂養兒較少發病,患病也較輕。同理小嬰兒輪狀病毒抗體低,同一集體流行時,小嬰兒罹病多。

④嬰兒體液分佈和成人不同,細胞外液占比例較高,且水分代謝旺盛,調節功能又差,較易發生體液、電解質紊亂。嬰兒易患佝僂病和營養不良,易致消化功能紊亂,此時腸道分泌型IgA不足,腹瀉後易於遷延。

治療小兒腹瀉的偏方

嬰幼兒腹瀉的偏方---石榴皮9克,水煎加紅糖內服,每日3次。適用於久瀉不止。嬰幼兒腹瀉的偏方---大蒜帶皮在火上燒熟,剝去皮,搗成泥狀,摻少許白糖加水服,每日2~3個蒜頭

嬰幼兒腹瀉的偏方---吳茱萸30克、丁香2克、胡椒30粒,共研末。每次用1.5克,以陳醋或植物油調和成糊狀,敷於臍部,外以紗佈固定,每日換藥1次。用於傷食型、虛寒型腹瀉。

拉肚子偏方:拉肚子吃茶葉2克,小茴香3克,水煎服2--3次/日。茶葉大蒜治腹瀉大蒜切片,一湯匙茶葉,加水煎煮,水滾後再煮一兩分鐘,趁熱服下,兩三次即可痊愈。燒酒楊梅治腹瀉選飽滿楊梅十幾顆,洗凈瀝幹,泡於白酒中裝瓶,數日後即可食用,浸泡時間越久越好,服用時吃一兩顆楊梅,一勺燒酒,對腹瀉、惡心、中暑、頭痛有療效。熟蘋果治腹瀉蘋果一個,洗凈、去皮、去核,切塊,蒸熟後趁熱食用,連續兩三天。

生薑敷肚臍法把鮮薑剁成碎末,用麝香膏佈或傷筋止疼藥膏貼在肚臍處,粘牢封住,也可用雲南白藥代替生薑使用,幾小時後從臍內有水分排出,腹痛、腹瀉可痊愈。

熱水盆浴療法腹瀉者如服用抗生素、止瀉藥等久治不愈,可嘗試泡熱水澡,將身體浸泡在熱水中,僅露出頭部,浸泡半小時左右,水溫越高效果越好,但以能耐受為宜。將白胡椒粉或雲南白藥敷於肚臍上,上面用消毒棉紗蓋住,最外面用虎骨麝香膏或傷濕止痛膏封住,幾小時後從臍內有水分排出,腹痛、腹瀉競痊愈。

燒熟蒜瓣可治幼兒腹瀉長期腹痛腹瀉,經同志介紹一法:取蒜瓣若幹,放火上燒熟,然後蘸上白糖,讓孩子吃,每次吃2一3瓣,每日早、中、晚二次,吃後三天即見效,五六天腹瀉痊愈。

熟蘋果試一試。方法如下:把洗凈的蘋果放入碗中隔蒸軟即可,吃時去掉外皮,一日3一5次。小兒腹瀉初起效果最佳。

鮮薑貼肚臍可治嬰幼兒拉稀嬰幼兒拉稀久治人愈。可把鮮薑剁成碎末,放在一塊藥佈上,貼在肚臍處,用橡皮膏粘牢即可,此法立竿見影,屢試不爽。但成年人我夫試過。

茶葉大蒜可治腹瀉用大蒜一頭切片,一湯匙茶葉,加水一大碗,燒開後再煮一兩分鐘,溫時服下,兩三次即可使腹瀉痊愈。我們在於校時,此法屢試不爽。

白酒白糖治腹瀉白糖2~3勺(約30克)放瓷碗中,倒二鍋頭酒,沒過白糖少許。用火點燃白酒,用不銹鋼勺不斷攪拌,至白酒全部蒸發,稍涼吃下熔化的白糖。一天食二至三次。這是朋友介紹的一方,經我傢實踐,可治腹瀉。但不要用劣質白酒或酒精代替二鍋頭。

煮雞蛋蘸紅白糖治腹瀉,把等量的紅糖、白糖混合拌勻,放在碟子裡,用白水煮三個雞蛋,不能用涼水冰,要趁熱剝皮蘸糖吃,蘸的越多越好。三個雞蛋全吃完,一小時就能止瀉,治著涼泄肚很靈。

楊梅泡白酒治腹瀉楊梅洗凈控幹(十幾顆)泡白酒中,泡兩三天即可食用,對腹瀉、惡心、中暑、頭痛有療效。服用時一般喝兩三口白酒、吃一兩個楊梅。24.止瀉良方白胡椒四五粒、金桔幹兩個,放碗中,倒少許高度白酒,將酒點燃,待酒精燃燒完,趁熱將其吃下,所剩液體喝下,止瀉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