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時代,是一個變化多端的時代。隨著時代的不同,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發生瞭較大的改變。現在的人們越來越關註保健養生問題。秋季是最適合保健養生的,但是保健養生也是必須要註意的。秋季養生吃什麼?秋季養生三方法?一起來看下。

秋季養生三方法

靜神養心

由於秋天的氣候變化較大,晚秋又以涼、寒為主,此時機體活動隨氣候變化而處於“收”的狀態,陽氣也處於收斂內養階段,易使人情緒產生波動,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風冷雨,花木凋零,萬物蕭條的景況後,常常在心中引起秋悲、淒涼、垂暮之感,因而產生抑鬱情緒。所以,此時註重養“心”精神調節是秋季保健的重點。

中醫認為,安撫經絡,可糾正臟腑功能的失衡,起到養心的功效。其做法是每晚入睡前熱水泡腳15分鐘,並配合點按太淵穴、膻中穴各36次,做6次深呼吸、6次漱津吞咽,若能配以讓人心神寧靜的輕音樂,效果更甚。

睡眠保心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兒”。秋天,陰氣始盛,陽氣始衰,人極易疲乏,因此,秋季的睡眠非常重要。睡眠不僅可以養生,同時還可以養心。人在睡眠時,其身體活動已減少到最低點,肉體的各種感知器官都對外界關閉起來,不再與外界的事物打交道。這樣一來,人得各系統器官的活動也就相應的減弱,從而減少瞭能量的消耗,使身體逐步得到恢復。

古人在睡眠養生法中還強調瞭子午覺的重要性(即每天子時、午時入睡)。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極盛及衰,體內氣血陰陽失衡,必欲靜臥,以候氣夏。現代研究也發現,子時,人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將至最低點;而午時,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另有統計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覺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同時需要強調的是秋天天氣變化無常,睡覺時被子要隨氣溫增減,要護住胸背,因五臟的腧穴都匯集於背部,若邪風侵入,易中風。

吃好安心

古人認為:“眠食二者,為養生之要務。”由此可見,“睡”和“吃”都是非常重要的養生保健之法。

最簡便、有效的養生方法就是食療。秋季多食時令蔬菜可以防止心血管疾病;黃豆和豆制品有利於心臟健康;動物心臟也有滋補心臟的作用,可以適量食用雞心,豬心等;蘋果富含纖維物質,可補充人體足夠的纖維質,降低心臟病發病率。

古人雲:“病從口入”,食療也有註意事項。要想預防心血管疾病,早餐盡量多攝取熱量,晚餐盡量清淡,攝取熱量不要超過全天的30%;油炸食品有害心臟;含大量飽和脂肪的食物不利於心臟,如牛油,動物食品,全脂奶等。

秋日防病重養肺

治鼻病以護肺: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萎縮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率約占人群的90%左右,究其原因,在於鼻塞等鼻肺部癥狀可引起動脈低氧血癥、睡眠障礙、肺容量下降等,導致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感冒、支氣管炎或急性發作。因此,把住病從鼻入關,可有效護肺。

清氣道以凈肺:隨著工業污染的增加,大氣污染也隨之增加,人體吸入空氣中的污染物,輕者可引起支氣管炎、肺泡的炎癥,重者可引起中毒,甚或癌變。因此,秋日應註意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每日早晚應選擇空氣清新處主動咳嗽,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沉積物、污染物,減少肺部損害。

通腑氣以清肺: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大便秘結可誘發或加重慢性支氣管肺炎等肺部疾患,又可誘發老年性癡呆、癌癥。因此,通利大便既可以降肺氣,泄濁陰,預防衰老、癌癥,又可防治慢支、咳嗽等。平時應多喝水,多吃新鮮菜蔬與粗糧,多做腹部按摩。習慣性便秘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及時采用藥物或非藥物療法治療。

常歡笑以宣肺:笑口常開,不僅是治療百病的“良藥”,也是促進體內器官年輕的“靈丹”,對肺尤其有益。歡笑時,或唱歌時,胸肌伸展,胸廓擴張,肺活量增加,可促進肺內氣體的交換,從而消除疲勞,解除抑鬱,祛掉煩惱,有助於恢復體力與精力。

勤喝水以益肺:秋季每日至少要比其它季節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也可直接將水“攝”入呼吸道,方法是將熱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對準杯口吸入,每次10分鐘,每日2~3次即可。

重食療以潤肺:中醫認為,燥為陽邪,易傷津損肺,耗傷肺陰,因此秋季應註意食療以潤肺,百合、銀耳、荸薺、山藥、秋梨、蓮米、芡實、魚鰾、蜂蜜等有滋陰潤肺作用,冰糖銀耳湯、黃精秋梨湯、雪梨膏、百合蓮米湯、山藥蓮米湯、芡實山藥羹等也有養陰潤肺作用,不妨常食。

進中藥以補肺:秋季進補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除食補外,可選擇一些具有養陰益肺作用的中藥以補肺,如明黨參、北沙參、太子參、玉竹、東阿膠、西洋參、燕窩等,可泡服,或煮粥服食,或與肉食類同燉服食。

多運動以健肺:強健肺臟的最佳方法是適當的體育鍛煉,因此,可根據人們的喜好不同,身體差異,分別選擇合適的鍛煉方法,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門球、練氣功等,可改善呼吸功能,增強肺心血液循環,增強肺心功能。

秋季喝什麼茶

西洋參麥冬飲

材料:西洋參5克,北沙參10克,玉竹10克,麥冬10克,放入杯中,加沸水沖泡,濾汁,加蜂蜜適量代茶飲。

功效:養陰潤肺、生津止渴。

適宜人群:陰虛內熱見久咳、幹咳少痰、咽喉幹燥疼痛、口幹口渴者。

禁忌證:風寒感冒咳嗽及肺寒白痰多者不宜。

胖大海枸杞茶

材料:胖大海5克,枸杞子10克,麥冬10克泡茶。

功效:滋陰益腎、明目、解毒利咽。

適宜人群:陰虛內熱伴幹咳無痰、口幹咽燥、咽喉腫痛、視物模糊者。

禁忌證:外感發熱、消化不良者不宜。

雪梨甘蔗汁

材料:雪梨2隻,荸薺、甘蔗去皮各300克,榨汁同服。

功效:潤肺生津、利尿通淋。

適宜人群:肺陰不足,伴咳嗽、咽痛、口幹、小便淋澀不暢者。

禁忌證:脾胃虛弱、腹瀉、便溏者不宜。

秋季養生吃什麼

1、山楂

山楂含鈣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鈣52毫克。孕婦和兒童對鈣的需求大,這兩類人群不妨在飯後吃點山楂。

此外,山楂裡因含三萜類烯酸和黃酮類,也被稱為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的“小能手”。中醫認為,山楂味酸甘、性微溫,能消食健胃、行氣活血、止痢降壓。生山楂還有消除體內脂肪、減少脂肪吸收的功效,減肥的人可以多吃。

2、蘋果

有句話說得好:“一天一個蘋果,疾病遠離我。”而中醫也認為,蘋果具有生津止渴、潤肺除煩、健脾益胃、養心益氣、潤腸、止瀉、解暑等功效。其實,早在古埃及,人們就不隻把蘋果當成一種食品,更把它當做一種藥材。加拿大人的研究表明,在試管中蘋果汁有強大的殺滅傳染性病毒的作用,吃較多蘋果的人比不吃或少吃的人得感冒的機會要低得多。所以,有的科學傢和醫師把蘋果稱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或“全科醫生”。

3、香蕉

香蕉是著名的熱帶和亞熱帶水果。歐洲人因為它能解除憂愁而稱它為“快樂水果”,因為香蕉所含的泛酸等成分是人體的“開心激素”,能夠減輕壓力,解除憂愁。同時,香蕉還被稱為“智慧之果”,傳說是因為佛祖釋迦牟尼吃瞭香蕉而獲得智慧。香蕉含有稱為“智慧之鹽”的磷,豐富的蛋白質、糖、鉀、維生素A和維生素C,以及多種纖維素。因此,荷蘭科學傢研究認為:最符合營養標準又能讓人臉上增添笑容的水果是香蕉!

4、鮮棗

軟化血管抗癌降壓 營養全能冠軍要數鮮棗。鮮棗相比其他秋季水果,多項營養元素含量均居首位,如維生素C、鉀、鎂等。維生素C可軟化血管、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同時,維生素C有助於阻斷致癌物質N-亞硝基化合物的形成,從而降低瞭腫瘤的形成風險。鉀能增強肌肉的興奮性,參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熱能代謝。鎂具有抑制神經的興奮性,參與體內蛋白質的合成,肌肉收縮和調節體溫的作用等。

5、石榴

既防便秘又治腹瀉 石榴含膳食纖維最高。在以上幾種秋季水果中,石榴每百克可食用部分膳食纖維的含量最高,為4.8克。區別於玉米等粗糧的是,石榴中所含的膳食纖維具有水溶性,在人體消化道中不會被酶所分解,可以吸水膨脹,從而大大增加瞭糞便的體積,既可以防止便秘,又能緩解腹瀉癥狀。同時,腸道中的細菌可利用這些纖維素進行發酵,產生B族維生素。

6、葡萄

葡萄含糖量達8%-10%。此外它含有多種無機鹽、維生素以及多種具有生理功能的物質。葡萄含鉀量也相當豐富。

據分析,每百克葡萄含水分87.9克,蛋白質0.4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8.2克,粗纖維2.6克,鈣4.0毫克,磷7.0毫克,鐵0.8毫克,並含有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P、維生素pp等,此外,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十多種氨基酸及多量果酸。因此,常食葡萄,對神經衰弱和過度疲勞均有補益作用。

秋季四種水果的養生禁忌

1、蘋果

果汁可止瀉,空腹吃可治便秘,飯後吃能助消化。但是蘋果富含糖類和鉀鹽,攝入過多不利於心、腎保健,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腎炎、糖尿病者,切忌多食。

2、梨

具有止咳、化痰和清燥等作用,對治咳喘、風熱、咽炎等有良效。因性寒,脾胃虛寒、口吐清涎、大便溏泄者應慎食 又因含糖量高,過食會使血糖升高,故糖尿病者少食。

3、柑橘

內含大量胡蘿卜素,入血後轉化為維生素A,積蓄在體內,使皮膚泛黃,即導致胡蘿卜血癥,俗稱橘黃癥,繼而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綜合癥狀。患橘黃癥後,應適量多食植物油,並多喝水,以加速其溶解、轉化和排泄。

4、柿子

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C和鞣酸,營養豐富,有降壓止血、清熱滑腸、潤肺生津等功效。但內含大量柿膠酚和果膠,與胃酸相遇會凝集成纖維性團塊,即胃柿石,導致胃脘疼痛、消化不良 又因果膠有收斂作用,故便秘者忌食 不宜空腹服用,更不宜與螃蟹、山芋等同食,否則更易產生胃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