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陽氣最重,這個時候人們總是會出現體液以及各種營養物質大量損耗的情況,這樣身體中各種有毒物質就會增加,也會非常容易的感覺到全身乏力、失眠、心情煩躁、抵抗力下降還有食欲不振等等情況。想要改善這種不良癥狀,可以多吃一些豆類。一起來看下夏季養生多吃10種豆。

夏季養生食療方推薦

第一:大棗蓮子百合粥

材料:大棗、百合幹、蓮子、大米

做法:將大棗還有百合幹洗幹凈之後放入清水中浸泡;蓮子去除蓮子心、大米淘洗幹凈;在幹凈的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將上述所有準備好的食材全部放入鍋中,小火煮爛之後即可起鍋食用瞭。

功效:大棗中含有眾多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對於增強肌肉力量,擴張血管等等有著很好的作用;蓮子心則具有一定的降低血壓的作用,不僅是一種滋補食材,同時還具有很好的 藥用價值,非常的適合夏天使用;百合中除瞭含有我們所瞭解的一些營養物質之外,還含有多種生物堿,不僅能夠有效的滋養身體,同時對於一些體弱多病的患者來說,具有很好的調養作用。

第二:燴鮮蘑豌豆

材料:鮮蘑、豌豆、玉蘭片、淀粉、高湯、薑末、蔥花還有各種調味品

做法:

將鮮蘑洗幹凈之後切成小塊,然後放入開水中焯一遍,然後取出瀝幹水分;豌豆剝好,放入開水中焯一遍,瀝幹水分;玉蘭片切好;將油鍋中放入蔥花以及薑末,爆香之後放入準備好的鮮蘑、豌豆以及玉蘭片,加入適量的調味品;加入適量的高湯之後煮開,用水淀粉勾兌之後則可起鍋。

功效:這道夏季養生食療方不僅味道鮮美,同時還含有大量地營養元素,對於調節血壓有著很好的作用,是一種非常理想的保健食品。

夏季養生多吃10種豆

1、綠豆

綠豆味道甘甜、性寒,綠豆的蛋白質所含氨基酸比較完全,尤其是將綠豆和米類共煮,氨基酸可以互相補充,提高其營養價值。以綠豆加水熬成湯或加米煮成粥,夏天食用可解暑除熱。用綠豆燉精肉吃,治風火牙痛;將綠豆與荷葉一起煮粥加白糖,可消熱瘡紅腫,止痱。綠豆的另一重要藥用價值是解毒。在日常飲食中多吃些綠豆湯,有一定的祛鉛毒功效。

2、菜豆

菜豆又名四季豆。以嫩莢或豆粒供食用。鮮嫩莢可作蔬菜食用,也可脫水或制成罐頭食用。烹調前應將豆筋摘除,否則既影響口感,又不易消化。烹煮時間宜長不宜短,要保證四季豆熟透,否則會發生中毒。為防止中毒發生,扁豆食前應加處理,可用沸水焯透或熱油煸,直至變色熟透,方可安全食用。

3、蕓豆

每100克帶皮蕓豆含鈣達349毫克,是黃豆的近兩倍。蕓豆也富含膳食纖維,其鉀含量比紅豆還高。因此,夏天吃蕓豆能很好地補充礦物質。

蕓豆不大容易消化,在食用之前,一定要將其煮熟才可以。蕓豆可以煮熟後用來制作零食,如五香蕓豆,還可以用來燉排骨,既增香又解膩。

4、紅豆

中醫認為紅豆清熱祛濕、消腫解毒、清心除煩、補血安神,還能為身體補充鉀、鎂、磷、鋅、硒等營養元素。紅豆可入湯入粥或做成消暑甜品,除瞭可增進食欲外,還可大量補充鉀離子,避免夏季低鉀癥。

夏末的時候,人們汗多尿少,特別是心、腎功能不好的老年人,更易發生雙下肢水腫。紅豆和鯪魚或鯉魚一起煲湯食用,有很好的利尿消腫的功效,也是治療腳氣、腹水、體虛困倦的食療良方。

5、蠶豆

夏天正當嫩蠶豆上市之時,嫩蠶豆可以益氣健脾,利濕消腫,營養豐富,每100克蠶豆含9克蛋白質、19克碳水化合物,還富含膳食纖維、鈣、磷、鉀、維生素B、胡蘿卜素等多種有益健康的營養素。

蠶豆鮮嫩度不同,吃法也各異。嫩蠶豆可以煮熟,或用少許油煸炒,鮮嫩可口。老蠶豆可以做成豆瓣酥,或和雞蛋等一起煮湯,入口潤滑、細膩。在南方地區,還有用蠶豆和大米煮飯、熬粥的傳統,這樣能增加飯裡的蛋白質含量,減少營養損失。

6、豇豆

人們在炎熱季節裡經常吃些豇豆,不但口感清香,還可促進腸胃蠕動、健胃補氣、滋養消食、消暑止渴。豇豆提供瞭易於消化吸收的優質蛋白質,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可補充機體的營養素。

南京人喜歡吃醃制的酸豇豆,但是對於時令豇豆來說,最好采用新鮮吃法,比如把豇豆掰成中指那麼長左右,過開水煮兩分鐘,放入盤中,加鹽、香油、麻油、辣椒油、蒜蓉拌勻,簡單做法即可成就清爽的夏日時令小菜。

7、豌豆

每100克豌豆中含維生素B10.49毫克,是毛豆的3倍之多,而天熱出汗會丟失一部分B族維生素,因此豌豆很適合夏天食用。豌豆中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葉黃素,對保護視神經、改善視力非常有益。

但是豌豆也有弊端,那就是豌豆中的鈣和磷的含量並不高,所以,我們在食用豌豆的時候,要註意選擇鈣的含量比較高的配菜,例如白菜或是一些豆制品,這樣的配菜既增加瞭口感又提高瞭營養。當然,豌豆也不能夠多吃,吃的過多會引起腹脹等。

8、毛豆

毛豆中含有豐富的鉀,夏季可適當多吃,比如用鹽水煮毛豆或用毛豆燒菜,不僅可以緩解倦怠,還能開胃,補充體力。毛豆是尚未成熟的大豆,其營養更容易吸收利用。毛豆在生長中需要鐵,也儲存鐵,不僅鐵含量比較高,也容易吸收,是兒童、老人、婦女補充鐵,預防貧血非常好的食物來源。此外,毛豆中鈣的含量也很高。

挑選毛豆,可以看看剝殼後豆粒,如果豆粒頂端像指甲一樣的月牙形呈淺綠色,那就說明毛豆很新鮮。

9、刀豆

刀豆味甘性溫,入胃腎二經。《本草綱目》載刀豆“溫中下氣,利腸胃,止呃逆,益腎補元。”故常用治虛寒型呃逆、嘔吐、腹脹等癥。

食用刀豆時,必須註意火候,如火候不夠,吃瞭有豆腥味和生硬感,會引起食物中毒,故一定要炒熟煮透,但要保持碧綠,不能煮成黃色;烹調刀豆要充分加熱、徹底炒熟。

10、扁豆

扁豆健脾和中、養胃下氣,具有消暑化濕的功效。這對於眼下氣溫高、濕氣重的氣候來說,正好“對癥”。而且,每100克扁豆可食用部分的膳食纖維含量為4.4克,足足比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富含膳食纖維的芹菜多瞭3倍還要多。平時精米白面吃得多,體內纖維素含量不足,導致便秘上火的人,趕緊多吃點扁豆吧。

另外還要註意,很多人都知道扁豆如果不煮熟煮透很容易食物中毒,但每年各地還是會出現扁豆中毒事件,所以,在飲食安全問題上不要心存僥幸,做扁豆菜時,一定要保證做熟。

6個小常識教你如何過夏

1、該睡不睡肝火旺

中醫大師認為,作息經常顛倒和長期熬夜的人,往往情緒也不會很穩定。因為在11點至凌晨1點的時候,是臟腑氣血流動的時間。要是在這段時間內,血回流到肝臟即將儲存精氣的時候,如果人不睡覺,等於強迫自己的肝繼續分解工作,精氣無法被貯藏,肝盛陰虛,陰陽失和。解毒、儲存和分解膽汁是肝臟主要工作,長期虐待肝不給休息,肝火上升,易疲倦、氣虛體弱。

中醫藥古籍《內經》提到人體三寶,“精、氣、神”,精足則氣充,氣充則神旺。反之,氣弱則神傷,精神容易不濟,情緒也大受影響。養精蓄銳,就是這個道理。別總熬夜,適當午睡利健康。良好的睡眠質量,對解除“苦夏”十分重要。

2、運動量別太大

盡量從事溫和運動,太激烈的運動造成大量流汗,運動消耗性大,流失大量體液等於流失大量體力,心情也易煩躁不安。打太極、氣功或元極舞都是不錯的靜心運動。選擇和緩的運動,保持呼吸平緩從容不迫,身體內極細微的血管或經絡,才有機會得到足夠養分。聽音樂散步。要保持恬靜的心理狀態,不要過於激動,更不要發怒急躁。煩躁、心境不佳時可通過散步、聽輕快的音樂等方式來舒緩負性情緒。

3、不吃太“濁”食物

夏天要吃清爽食物,太濁的食物易加速心火旺,增加身體重量,精神昏沉。中醫古籍記載,“常吃水裡遊的傷精,吃地上走的傷氣,吃天上飛的會傷神”。料理方式也盡量清淡,避免油炸、煎烤,甜食熱量高應少吃。

4、少吃冰涼食物

夏季我們以為冰涼食物就可以降溫,卻忽略瞭體內溫度更高(有時高達37度),突然喝下冰水往體內澆,五臟六腑可受不瞭。要消暑又鎮定神經,不妨喝菊花茶、金銀花茶、綠豆湯或含水量多的水果。不過,胃寒者少喝,可以多喝開水。體質屬熱而虛的人,不妨食用銀耳、蓮子或百合等涼補,祛熱補氣。

5、先“氣和”再“心平”

中醫養生很註重“氣和”,氣順瞭,轉化為足夠的活動能量,身心獲得舒展放松,心自然而然平靜下來。

6、養身也修性

養生專傢都強調“身心要雙修”,當身體不好易影響心理,心理一急躁,身體就慢慢衰弱。培養好的生活習慣,逐步調節自己的脾氣、習氣和個性,情緒比較能穩定。從情緒養生的觀點來看,真正的修行,不是不要七情六欲,而是要能完美駕馭大起大落的情緒。

夏季養生的6大飲食註意事項

(1)多吃瓜類: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多,須及時補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經過多層生物膜過濾的天然、潔凈、營養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類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類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2)多吃涼性蔬菜:吃些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瓜類蔬菜除南瓜屬溫性外,其餘如苦瓜、絲瓜、黃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屬於涼性。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屬於涼性蔬菜。

(3)多吃“殺菌”蔬菜:夏季是人類疾病尤其是腸道傳染病多發季節。多吃些“殺菌”蔬菜,可預防疾病。這類蔬菜包括:大蒜、洋蔥、韭菜、大蔥等。這些蔥蒜類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對各種球菌、桿菌、真菌、病毒有殺滅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夏日的膳食調養,應以低脂、低鹽、多維生素且清淡為主。人們出汗多,食欲不好,可用各種營養保健粥來開胃,並調理身體。如早、晚進餐時食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在煮粥時加些荷葉(稱荷葉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時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幹扁豆浸透與大米同煮成粥,能清暑化濕、健脾止瀉。此外,紅小豆粥、薄荷粥、銀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同時,還要註意補充一些營養物質。

(1)補充充足維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紅柿、青椒、冬瓜、西瓜、楊梅、甜瓜、桃、梨等新鮮果蔬;

(2)補充水和無機鹽,特別是要註意鉀的補充,豆類或豆制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鉀的很好來源。多吃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等都有較好的消暑作用;

(3)適量地補充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都是最佳的優質蛋白。

夏季養生必須繞過5個誤區

誤區1:大量出汗有益健康

夏天出汗一方面可蒸發散熱,維持體溫的恒定;另一方面可排出多種有害的代謝廢物,如乳酸、碳酸、肌酐、尿素以及細菌的毒素等。所以在暑天隻要能出些汗,小便通利,就不大會得病。若無汗少尿,常為暑病先兆。老年人汗腺萎縮,所以容易得暑病。

那麼,為什麼出汗多瞭又不好呢?原因是蒸發散熱的效果以少量出汗為最佳;若是汗珠大滴流淌,其散熱效果反而不佳,徒然損傷津液和元氣。因為大量出汗可以丟失許多有用物質,導致機體缺鉀、鈉。據測定,汗液中還含有鋅、銅、鉻、鉬、鈷、碘等多種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和其他活性物質,所以出汗過多會導致脫水體虛。另外,大量出汗可使血液濃縮,血黏度增高,對動脈硬化者有誘發血栓和心肌梗死的危險。因此,在酷暑盛夏出汗較多時,要隨時補充水分和鹽分。平日三餐應多喝些菜湯,多吃些含水分多又富含維生素和鉀鹽的水果、蔬菜,如西瓜、黃瓜、菠菜、絲瓜等。

誤區2:運動後大量喝水

暑天運動必然會大量出汗。如果運動時間稍長,人體失水較多,必然會感到口幹舌燥。有的人運動後便大量飲水,一是覺得痛快,二是覺得大量飲水才能盡快補充身體需要,使體液平衡。實際上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人在運動時,體內大量血液存留在四肢肌肉中。如果運動後馬上大量飲水,勢必會使胃腸道部分血管急劇收縮,吸收能力減弱,且使人感到胃部沉重悶脹,妨礙膈肌的活動,影響正常的呼吸。因此,夏日運動後應適量補充點水,特別是鹽水,不要快速大量飲水。

誤區3:赤膊涼快

悶熱的三伏天,有些人總喜歡光著脊梁,以為這樣涼快,其實未必如此。從生理角度分析,人的體溫調節不僅靠皮膚蒸發,而且還靠皮膚輻射等。據測定,在氣溫18-28攝氏度的環境裡,人體體溫的70%靠皮膚輻射、對流和傳導散熱;氣溫達到35攝氏度時,體溫主要靠皮膚蒸發散熱;當氣溫繼續升高時,皮膚不但不能通過輻射方式散熱,還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所以,如果這時赤膊,就容易吸收熱量,非但不涼快,反而會感到更加悶熱。

誤區4:夏夜不宜晚睡

有人認為夏季後半夜氣溫下降再睡而第二天晚起可更好地休息。但按人體“生物鐘”的規律,睡眠的最佳時間是22-23時,早晨5-6時是生物鐘的“高潮”,此時起床精神最好。因此,夏季仍應按時起居。

誤區5:開門窗通風涼快

在夏季酷熱的日子,室外氣溫很高,有時連外面的風都是熱的,這時打開門窗會使室內外的溫度一樣高。所以,夏日如室外氣溫很高,應在氣溫最高的14時前關上門窗,使室內氣溫保持較低的水平,到傍晚時再打開門窗,房間裡會顯得涼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