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很多人遵照傳統開始進補,但補後經常感覺脾胃不適,有些人便認為自己“虛不受補”,放棄瞭進補計劃。中醫專傢指出,其實問題不在於進補的食物,而是因為進補的方法不對。冬季進補,最好先做“引補”,隻有調理好脾胃功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冬季進補的原則和方法是什麼呢?看下面小編的介紹。

冬季進補小常識

喝水別等渴

冬天雖然排汗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充足的水分,來保證新陳代謝正常進行。所以,應給予孩子充足的水分以保證身體的需要,不要等到孩子說渴時才讓他喝水。要教大一些的孩子主動喝水,不要等到口渴瞭再喝。口渴時再喝水,身體已處於缺水狀態瞭。

孩子最好多喝白開水。至於含糖量多的飲料,還是少喝為好。

孩子每天需要的水量:嬰幼兒每公斤體重每天需要100~150毫升。3~7歲的孩子每公斤體重每天約需要90~110毫升。

合理安排飲食、註意比例關系

炎熱的夏季,孩子的消化功能常常受到影響,胃口也比較差。到瞭冬天,孩子的消化功能逐漸恢復,胃口也好瞭起來。爸爸媽媽也想趁著這個季節,給孩子好好補一補。可是,冬季進補,應註意什麼呢?

中醫認為,陰陽平衡、經絡疏通、氣血調和,是防病強身的關鍵。所以,合理安排飲食也是小兒營養物質供給的關鍵。所謂合理安排飲食就是要考慮到熱能的需要和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還應註意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之間的比例關系。

合理飲食能改善營養狀況,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病體康復;同時,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此外,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矗需要提醒父母的是:進補時也要根據小兒的胃腸功能狀態,選擇合適的食品,註意烹調方法。

熬鍋粥

粥是特別適合孩子的食物。孩子腸胃功能弱,而因為熬煮的時間長,粥裡的營養物質析出充分,所以粥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容易吸收。冬季喝熱粥,特別有利於孩子吸取熱量和營養。

除瞭臘月裡常吃的“臘八粥”以外,對於孩子來說,綠豆粥、山藥粥、肉末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也很適宜。此外,還有養心除煩的小麥粥、消食化痰的蘿卜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血的大棗粥,等等。

冬季進補的原則和方法

1、多吃新鮮果蔬

冬天有很多的新鮮水果,如梨、葡萄、石榴等。中醫認為,梨具有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葡萄益氣生精,能夠補益肝腎。從營養學的角度,果蔬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化學物質,這些營養成分有益於延緩衰老,預防癌癥,維護身體健康。但是,水果中含有一些糖,對於血糖高的人不宜多吃。脾胃寒涼的人,不適宜吃太多偏涼性的水果,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

2、進補適度,控制體重

“貼秋膘”更適合“苦夏”的人。對於那些夏天呆在空調房裡,並沒有食欲不振、體重下降的人來說,秋天再貼秋膘的話,體重很容易就會超標。合適的體重對於保持身體健康來說意義重大,因此冬季進補要適度。

3、適量進食肉、蛋類食物

很多人在冬季講究進補,但是吃太多的肉會給消化和代謝器官增加負擔。適量進食肉、蛋類食物,少吃肥肉,選擇一些易於消化吸收且脂肪含量較少的禽肉是明智的選擇。

4、食宜溫,少寒涼

冬天不宜吃過涼的食物,尤其是直接食用從冰箱取出的食物,進食以溫熱為宜,避免胃腸道不適。

5、及時補充水分

人的身體中最多的就是水。冬天比較幹燥,要註意及時給身體補水。口渴是個滯後的缺水信號,不要等感覺到口渴瞭才喝水。

6、膳食營養平衡是基礎

冬季仍然要按照膳食營養平衡的原則來合理安排飲食,單純靠某種食物是難以達到補益作用的。可以參照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平衡膳食寶塔來按比例選擇不同種類的食物。

7、飲食要清淡和規律

大魚大肉的進補,不利於冬季養生。冬季應堅持清淡和規律的飲食。

8、谷薯類為主,適當搭配粗糧

谷薯類食物為主,註意粗細糧搭配能獲得更全面的營養。山藥、紅薯、芋頭等屬於薯類食物,比大米、白面含有更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微量營養素,用其替代部分主食是個不錯的選擇。中醫認為,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作用,適合在秋季食用。

冬季不同人群進補方法不同

氣虛體質

氣虛,常見的為肺氣虛、脾氣虛。肺氣虛則少氣懶言、動則氣喘、易出虛汗、且易感冒;脾氣虛則食欲不振、滿腹脹滿、大便溏泄、浮腫、脫肛或臟器下垂。

凡氣虛者,無論何種疾病,均可選用四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3次;或黃芪口服液,每次1 支,每日3次;或補中益氣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或參苓白術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

血虛體質

中醫認為“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故血虛證與心、肝、脾三臟關系密切,且“腎主骨、藏精”,精血可以互生,故血虛與腎也有一定關系。臨床主要表現為面色萎黃、唇甲蒼白、頭目暈眩、心悸不寐、失眠多夢以及婦女月經後期、量少色淡、經閉等。

凡中醫辨證為血虛,西醫之各種貧血、血液病、晚期癌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均可選用當歸補血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或復方阿膠漿,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或雞血藤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或桂圓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陰虛體質

陰虛可分為肺陰虛、腎陰虛、胃陰虛,臨床以幹咳少痰、短氣喘息、口燥咽幹、午後低熱、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頭暈耳鳴、眩暈目澀、大便幹結、小便短少等為主要表現。

治療可選用六味地黃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 次;或生脈飲,每次1支,每日3 次;或養心陰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或百合固金口服液,每次1 支,每日3 次;或洋參雪蛤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

陽虛體質

陽虛以腎陽虛多見,主要表現為面色 白、形寒肢冷、腰膝酸冷、尿頻、小便清長、餘瀝不盡、夜尿頻多,女子帶下清稀、宮寒不孕,男子陽痿遺精等。

治療上可選用禽睪片,每次4片,每日3次;或全鹿丸,每次9克,每日3次;或人參鹿茸丸,每次9克,每日3次;或參茸正陽口服液,每次l 支,每日3次;或參茸溫腎丸,每次9克,每日3次。

最適合冬季滋補的8種食物

【第一菜:蓮藕】

寒冬時節,正是鮮藕應市之時。冬季天氣幹燥,吃些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

鮮藕除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治療便秘,促使有害物質排出,十分有益。

●最佳吃法:七孔藕淀粉含量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適宜做湯;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涼拌或清炒最為合適。

●最好搭配:黑白木耳。搭配銀耳可以滋補肺陰,搭配黑木耳則可以滋補腎陰。

【第一水果:梨】

梨因鮮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酸甜適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稱為“天然礦泉水”,自古就被尊為“百果之宗”。冬季空氣幹燥,水分較少,若能每天堅持食用一定量的梨,能緩解體燥,生津潤肺。

●最佳吃法

吃生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現的咽喉幹、癢、痛、聲音啞以及便秘、尿赤等癥狀;將梨煮熟或蒸熟吃,如冰糖蒸梨可以起到滋陰潤肺、止咳祛痰的作用,對痛風病、風濕病及關節炎有防治功效,同時對治療肺熱咳嗽和喉嚨痛等效果更佳。

●最好搭配:蜂蜜

聞名中外的梨膏糖,就是用梨加蜂蜜熬制的,對患肺熱久咳的病人有明顯療效。

【第一堅果:花生】

中醫認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可以醒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止咳。主治營養不良、食少體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膚紫斑、產婦乳少及大便燥結等病癥。

●最佳吃法

新鮮花生最好連殼煮著吃,煮熟後的花生不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殼和內層紅衣的醫療保健作用。花生紅衣能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促進血小板新生,可治療血小板減少和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殼有降低血壓、調整膽固醇的作用。

●最好搭配:紅棗。

搭配紅棗,能補脾益血、止血。對脾虛血少、貧血有一定療效,對女性尤為有益。

【第一宴:火鍋】

一到冬天,朋友們最喜歡去的餐廳非火鍋店莫屬!盡管不斷有人告誡我們,火鍋吃多瞭容易上火,火鍋裡富含嘌呤,火鍋熱量比較高,火鍋這個,火鍋那個的。但是實際上,火鍋確實是冬季滋補的首選。

唯一要註意的是,我們在選擇火鍋的時候不要選擇濃湯或者過於辛辣的麻辣鍋底,這樣可以避免上火的現象;另外在選擇涮菜的時候,一定不要多吃肉類,丸子類,也要選擇一些茼蒿、海帶這樣的素菜,做到葷素搭配,防止熱量超標、蛋白質過多的問題。

【第一補:山藥】

山藥不僅有“神仙之食”的美譽,還有“食物藥”的功效。山藥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壽的功效。

●最佳吃法:蒸著吃、做湯喝、炒菜均可。蒸著吃,營養損失最小。

●最好搭配:枸杞。

如果不單獨吃山藥,可以和枸杞搭配來熬枸杞山藥粥,能更好地發揮滋補效果。

【第一飲:黃酒】

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含有18種氨基酸,這在世界營養類酒中是少見的。黃酒還含較高的功能性低聚糖,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是葡萄酒、啤酒無法比擬的。中醫認為,黃酒性熱味甘苦,有通經絡、行血脈、溫脾胃、潤皮膚、散濕氣等治療作用。

●最佳飲用方法:黃酒溫飲,暖胃驅寒。溫度以35℃~45℃為佳。

●最好搭配:烏梅。

秋季講究飲食以“收”主,搭配烏梅恰恰符合“收”的理念,有養陰生津、潤肺護肝的作用。

【第一肉:墨魚】

關於吃肉,民間一直有“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兩條腿的不如沒腿”的說法。墨魚營養豐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僅0.7克,還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A、B族維生素及鈣、磷、鐵等人體所必需的物質,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滋補食品。

●最佳吃法:紅燒、爆炒、熘、燉、涼拌,做湯均可,但為防體燥,墨魚做湯是比較合適的。

●最好搭配:豆腐。也屬於養陰生津的食物,一起吃還能起到蛋白互補的作用。

【第一粥:百合粥】

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其營養成分豐富,有蛋白質、維生素、胡蘿卜素及一些特殊的有效成分,如淀粉、多糖、果膠以及多種生物堿,對抑制癌細胞增生有一定的療效。百合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成為冬季食用之上品。

●最佳吃法:煮粥。

百合可當菜肴吃,如西芹炒百合、百合炒牛肉;也可煮粥吃,如百合與糯米制成百合粥,放上一點冰糖,不僅可口,而且安神,有助於睡眠。

●最好搭配:杏仁。

杏仁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搭配百合熬粥適用於病後虛弱、幹咳患者。

進補要避免五個誤區

誤區一:不調脾胃就吃大餐

“虛不受補”是人們放棄進補計劃的最常見原因。其實,這一認識有一定的錯誤。黃啟輝指出,問題出在進補前沒有做好“引補”(先把脾胃功能調好,可吃些具有健脾開胃作用的藥物,如黨參、太子參、炒薏苡仁、山藥、蓮子、砂仁等,然後再吃大餐),導致脾胃無法耐受“大補”。

誤區二:人人都說好 我也買回傢

人人都說好的補品,最好別盲目跟風,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選擇補品和進補方式。經常有些人不辨體質,看到別人進補什麼自己也跟風,或者想當然地認為自己缺什麼就補什麼,結果往往收不到進補的效果。

中醫把人的體質分為九種:平和質、陽虛質、陰虛質、氣虛質、痰濕質、濕熱質、氣鬱質、血淤質、特稟質。而人們的體質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幾種體質的混合,如有些人可能既有陽虛,又有氣虛,同時還有痰濕。混合體質者和單純的陽虛者或氣虛者進補方法不同,如果辨證錯瞭,就會讓人覺得進補沒用。

需要註意的是,感冒時不能進補,不管是溫補的人參、鹿茸,清補的沙參、玉竹,還是平補的枸杞、燕窩,都不能食用。

誤區三:一傢人分享兩片黃芪

補品雖好,但要細水長流。有些人喜歡一次用較多的藥材,導致出現“上火”,也有些人“惜藥如金”,用一點藥材煲湯給全傢人喝。進補的藥材,必須遵循量要少、持續時間長的原則。人參每人每次服用不要超過5克,每周服1~2次;阿膠每人每次服用不要超過10克。劑量大瞭會出現副作用,而劑量太小則不會奏效,曾有一位老伯,聽說黃芪能補氣,於是每次煲湯,不管用什麼湯料,都要往裡面放兩片黃芪,煮上4000毫升水,讓全傢人喝兩天,這樣的用法當然起不瞭什麼作用。

誤區四:濃茶送藥 不如不補

進補要遵循服藥的原則,不能用濃茶送藥,同時也要註意中藥的“十八反”、“十九畏”原則,以免藥物相互作用,給人體帶來傷害,這些服法禁忌大有講究,詳情可咨詢中醫師。

誤區五:進補=喝藥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很多人重視進補的方劑,卻忽視瞭日常飲食裡也有很多效果較好的進補原料,如羊肉是治療氣血兩虧的食物,而雪梨則可以滋陰潤燥,是養陰的好幫手等。藥補在於扶正,食補在於養生,兩者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