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常吃三筍保肝防癌。對於乙肝、肝硬化等肝病患者來說,飲食療法很重要,一日三餐中可經常食用萵筍、竹筍、蘆筍,因為這三種食物保肝防癌作用明顯,具有消痰、利尿解毒,幫助污物從糞便排出等功效。下面一起來看一下筍還有哪些營養價值?

竹筍炒肉的做法

準備:

1、竹筍剝殼,放在水中燒開三五分鐘去澀,撈出,涼後切去較老的部分,然後將嫩的部分切粗絲

2、肉絲加入鹽、味精、淀粉、水攪拌均勻

3、黑木耳浸泡,洗凈,去硬的部分,然後撕成小片

做法:

鍋內入油,油熱爆香大蒜末,加入竹筍絲黑木耳煸炒,加肉絲,加鹽,加水燒開轉小火,燜煮三五分鐘,加味精調味,淋麻油翻勻即成。註意:1、這兩天的竹筍還比較嫩,過一段時間就不能吃瞭。賣菜的跟我說,現在的這種筍叫“普濟”筍,肉質厚而且嫩,很好吃的。2、竹筍配上肉絲加上黑木耳,營養較全面,味道也很鮮美。

要常吃三筍保肝防癌

蘆筍:減輕疲勞感

蘆筍含有的核酸、葉酸、谷胱甘肽、膽堿、精氨酸、甘露聚糖、肽酶蘆丁等均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生長。蘆筍還可作為肝癌患者進行食療的營養品,可減輕疲勞、增進食欲。

食療的方法可把鮮蘆筍煮熟後涼拌著吃,早晨或是睡前各食用1次;也可用蘆筍根每天5~10克,用水煎湯代茶飲用,3個月為1個療程,中途不能間斷。

竹筍:通便、排毒

竹筍食療可達到通便作用,腸道中的大腸桿菌能把竹筍纖維素合成人體所需的維生素,還能與腸道中膽固醇代謝產物膽酸合成不能被吸收的復合廢棄物排出體外。

竹筍食療方法推薦用平菇、猴頭菇各60克,瘦豬肉或烏雞各200克,加竹筍600克切成片,用植物油炒熟或用文火燉熟,經常食用可防止消化道腫瘤和肝癌,但有嚴重胃出血者以及有食道靜脈曲張者應慎食竹筍。

萵筍:增食欲、防貧血

萵筍葉含豐富的鈣、胡蘿卜素及維生素C,而臭萵筍素可促進胃液、消化酶及膽汁分泌,有助於乙肝、丙肝病毒攜帶者以及慢性肝病患者增進食欲。肝硬化合並貧血者常吃萵筍,可促進有機酸和酶分泌,增加鐵質吸收,有助於血小板上升和恢復,防止病情惡化。

水果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適量食用對健康有益,但上火時可別不分青紅皂白,亂吃水果。

冬筍的營養價值

提到冬筍,有的人會直搖頭:“‘吃一餐筍,刮三天油’,實在是沒啥吃頭。 ”

其實冬筍是一種富有營養價值並具有醫藥功能的美味食品,質嫩味鮮,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既有助於消化,又能預防便秘和結腸癌的發生。冬筍是一種高蛋白、低淀粉食品,對肥胖癥、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它所含的多糖物質,還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但冬筍含有較多草酸鈣,患尿道結石、腎炎的人不宜多食。

每100克冬筍所含營養素如下:熱量(40.00千卡)、蛋白質(4.10克)、脂肪(0.10克)、碳水化合物(6.50克)、膳食纖維(0.80克)、維生素A(13.00微克)、胡蘿卜素(80.00微克)、硫胺素(0.08毫克)、核黃素(0.08毫克)、尼克酸(0.60毫克)、維生素C(1.00毫克)、鈣(22.00毫克)、磷(56.00毫克)、鐵(0.10毫克)。

4類人群要少吃或不吃筍

4類人群要少吃或不吃筍

很多人吃筍有個誤區,以為筍是粗纖維食物,可以助消化、通大便。

消化內科的專傢說:“一般食物進入胃後,經過胃酸加工成糊狀,從幽門排出。但春筍的粗纖維含量高,不容易被加工成糊狀,很難被消化排空。它們大量滯留在胃裡,不僅不能通大便,還會不停地摩擦胃黏膜,使胃黏膜受到損害。便秘的人,吃些番薯、土豆等膳食纖維食物可能有用,但也不能多吃,多吃也會因為無法消化而造成腹脹感。”

哪些人群不要吃或少吃筍?

1.腸胃功能不好的人,時常有胃部飽脹感、上腹隱痛、泛酸等,建議不要吃或少吃。

2.特別是有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患者,不能吃筍,不然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

3.年紀大的人一般消化功能差,多吃筍將加重泛酸、噯氣、上腹隱痛等消化道不適癥狀。

4.在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藥的人,特別是因心血管疾病服用阿司匹林,骨傷科疾病服用散利痛、西樂葆等,不能吃筍。因為這類藥物對胃腸道有刺激,容易使胃黏膜有損傷。如果再吃筍,傷上加傷。

冬筍和春筍的區別

冬筍與春筍雖然都屬於竹筍,但是由於它們出產的季節不同,所以名稱也不同。而冬筍與春筍除生產的季節不同外,還有其它的區別嗎?

竹筍是竹的幼芽,有竹肉、竹胎、竹芽之稱。它的品種繁多,一年四季都有出產,按時節分,春天破土而出的稱“春筍”;夏秋時節收獲的稱“夏筍”;冬季收藏在土中的稱“冬筍”,但以春筍和冬筍較為珍貴,尤其春筍筍體肥大,美味爽口。

冬筍是立春前還沒有出土的南竹的幼筍,春筍是立春後已經在泥土面上冒尖或者全部出土的南竹的筍。冬筍通身沒有一點綠顏色,特別是筍尖是沒有一丁兒綠色,隻要一露尖,就是春筍瞭。

冬筍是直接從土裡面挖出來的;早春筍在民間又叫‘頂土花筍’,就是筍子快從土中冒出來的時候,這種筍子無論是營養價值還是經濟價值都接近冬筍,所以價錢也差不多;春筍是已經破土而出的,比較好采摘,所以價錢不貴。

那麼到底春筍、冬筍有什麼區別呢?

一是看:春筍毛多,而且外面包著的皮有黑色條紋,整體顏色發黑,而冬筍外面的筍皮是金黃色的,沒有黑色條紋。即使菜販子故意把毛清理瞭,肉眼也能分辨;二是摸:冬筍的外皮都是緊緊包在一起的,摸上去很實在,而春筍外皮有點松動。此外,冬筍的個頭也偏小一點,大部分都在三兩左右,而春筍多在半斤以上。

雖然竹筍一年四季都有,但是春筍與冬筍最有營養,而且口感也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