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是中國傳統的小吃,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節日特色食品,中國的月餅歷史向來悠久,關於月餅的傳說也很多很多,當然月餅的做法也是大同小異的,大同指的是做法大致是相同的,至於不同的,就是月餅餡瞭,月餅可以分為咸月餅喝甜月餅兩大類,糖尿病的人在飲食方面都有控制糖類,而吃月餅會使血糖猛增。下面小編為你介紹糖尿病患者吃月餅註意事項。

糖尿病患者吃月餅註意事項

1、先吃咸後吃甜。如有甜、咸兩種月餅,應按先咸後甜順序來品嘗,否則就吃不出味道來。

2、品嘗月餅伴茶水。月餅吃多瞭易膩,如若搭配飲一杯淡茶(以花茶為宜),邊吃邊飲,味道更妙不可言。

3、吃月餅要適量。月餅中含糖量和油脂較高,吃多瞭則會引起腸胃不適,尤其老人、兒童或腸胃功能較弱者,吃時更要註意,一定要適量。

4、要吃新鮮月餅。過節時人們往往一次買許多月餅,而月餅放置時間久瞭易引起餡心變質,吃後容易發生食物中毒.因此,月餅最好隨買隨吃。

5、月餅宜早不宜晚吃。月餅最好是在早上或中午,晚上應少吃或不吃,特別是老年人更應如此,否則,有可能成為血液凝固、形成血栓的某些因素。

糖尿病人吃月餅使血糖猛增

大傢都知道月餅含有豐富的油脂和糖分,這裡的糖分知道不止是餡料所含的糖分,還有月餅皮也就是面粉所含的糖分,因為面粉裡所含的是淀粉,而淀粉水解後會產生大量的糖分,糖尿病人是不宜食用月餅的。

瓜子、山楂、蓮蓉、紅小豆、棗泥等,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植物性的種子含不飽和脂肪酸高,以油酸、亞油酸居多,對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有益;含礦物質,有利於提高免疫力,預防兒童鋅缺乏、缺鐵貧血;蓮子、紅小豆、芝麻含鉀很高,置換細胞內鈉鹽排出,營養心肌、調節血壓;從中醫角度看,一些原料性溫平居多,強心、鎮靜、安神,一些種子富含維生素E,抗衰老,滋皮膚、烏須發。不過,月餅油多、糖多、以鴨蛋黃為餡的月餅膽固醇高,總體講是高熱量食品,糖尿病患者、肥胖者不宜多吃

膽囊炎、膽石癥患者不宜多吃月餅,重則可以引起疾病發作。飽食過多的月餅可能產生急性胰腺炎,這種病發病急,少數急病患者可在短期內死亡。

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患者千萬不要多吃月餅。因為月餅中的糖、油脂等可增加血液稠度,加重心臟缺血程度,甚至可誘發心肌梗塞。

十二指腸炎或胃炎的患者,對疾病愈合不利,應控制食用。

腎炎患者

腎炎病人忌咸食,而有的月餅含鹽量較多,食後常會感到口幹舌燥,易喝水過多,加重腎臟負擔,使腎性高血壓加重,並易出現水腫。

糖尿病患者,因月餅含糖量高,吃得過多,可使血糖急劇升高,使病情加重。

嬰幼兒,嬰幼兒因消化系統發育不夠健全,難以承受大量高糖、高脂肪的食品。要註意控制,不能吃太多。

老年人,因消化吸收能力較差,多食可能加重脾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等疾病。

六類人群不能吃月餅

1.膽囊炎、膽石癥患者

專傢觀點:膽囊炎、膽石癥患者忌吃油膩食物,而月餅屬於高油食物。

這類病人大量進食的話,很可能導致膽汁排泄發生,出現腹部劇烈疼痛,甚至危及生命。

2.糖尿病患者

專傢觀點:月餅屬於高油、高糖食物,從營養均衡的角度而言,月餅的營養價值並不高。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月餅應該禁食。一旦貪一時口福,很可能會使血糖猛增,引起機體代謝紊亂,加重糖尿病病情,嚴重甚至可以誘發酸中毒。

誤區:許多糖尿病患者認為無糖月餅可放心多吃些。其實,盡管這類月餅中不直接含有糖分,但大量進食同樣可誘使血糖升高。當然如果非要吃的話,最好還是選擇吃點無糖月餅。

3.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專傢觀點:對於高血壓、冠心並高血脂的病人而言,多吃月餅,會導致血脂增高,血液黏稠,血壓升高,甚至可能出現營養心肌的冠狀動脈受阻,影響心肌供血。對於一些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多吃月餅,甚至可能加大腦中風的風險。由於月餅中含油大,甚至有些月餅是用豬油做餡,這對心腦血管病人,尤其是膽固醇高的人非常不利。

4.胃腸功能不佳者

專傢觀點:對於患有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市民而言,多吃月餅可不是好事。近段時間以來,因進食月餅引發腹脹來求醫的患者明顯增多。對於消化功能不好的人而言,多吃月餅,不僅會使得胃酸大量分泌,進一步損傷已經破壞的黏膜,有的甚至可造成胃腸出血。此外,大量進食的話,患者患急性胰腺炎的風險也將大增。

5.老人和兒童

專傢觀點:對於老年人而言,他們的消化吸收能力比較差,大量進食會加重脾胃負擔,很容易誘發消化不良、腹瀉等癥狀。

特別提醒:因為子女和親朋的饋贈,老人傢中囤積的月餅往往相對較多,許多老人舍不得扔,擔心這些月餅壞掉,一些老人就天天吃,這樣的吃法對老年人而言,可絕對不是好事。而對於兒童而言,由於他們的消化系統發育不健全,消化器官還十分脆弱,難以承受大量高糖、高脂肪的食品。尤其對於肥胖兒童而言,應該少食月餅。

6.器官功能不全者

專傢觀點:對一些久病初愈的病人而言,體質比較虛弱,盡管食欲可能好轉,但消化功能仍不強,因此月餅對他們而言,隻能是品嘗,切忌多食。對於患有腎炎、肝炎等疾病的病人來說,也應該少食月餅,否則很可能加重臟器負擔,導致疾病加重。而對於一些接受過器官移植的病人,也應該少食或慎食月餅。

揭秘糖尿病人飲食註意事項

1.進餐次數的調整。胃輕癱時以少食多餐為佳,每日3大餐分為6~7小餐,分別在早晨、中午、下午、臨睡前進餐,餐間安排2~3次點心,以減少餐後高血糖,同時避免餐前饑餓感。

2.食物狀態的調整。胃輕癱時,固體食物排空受阻較液體食物更明顯,因此,膳食搭配時最好將固態食物勻漿化,或多進食流質食物,必要時甚至完全依靠流質食物,這樣有助於改善胃腸道癥狀與控制血糖。

3.食物成分的調整。糖尿病胃輕癱患者,消化運動減弱,胃排空已延長,故需降低食物中不消化纖維的含量,一些含豐富纖維素的蔬菜(如芹菜、白菜和馬鈴薯等),雖有降低餐後血糖作用,但是易有胃腸道反應,因此糖尿病胃輕癱患者不能多吃。

4.飲食豐富多樣。以谷類為主,粗細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每天吃奶類、大豆及其制品,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減少烹調油用量,吃清淡少鹽。食不過量,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每天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飲料,如飲酒應限量,吃新鮮衛生的食物。

5.稱重治療飲食控制總熱量。對所需食物,均應在烹調前將皮、根、骨等不食用部分去除後稱重、加工然後進行烹調,更為合理的控制熱量的攝入,這可能是糖尿病患者飲食較繁瑣之處。

6.合理減輕體重。不要選擇過於嚴格的飲食,如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因為這種飲食方式會使您在短期內減輕體重,但不利於長期堅持。糖尿病患者需要對日後的飲食方式有一個正確的理解,飲食將與糖尿病病情有關,向健康生活方式邁進一點點,身體便將獲得莫大的益處。

7.蛋白質來源以大豆及其豆制品為好。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質量多質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膽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動物性食品,如肉類等。

8.在控制熱量期間,仍感饑餓時,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後加一些佐料拌著吃。由於蔬菜所含膳食纖維多、水分多,供熱能低、具有飽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

9.禁食含糖高的食物。如白糖、紅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點、果醬、蜜餞、冰激凌、甜飲料等。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的土豆、山藥、芋艿、藕、蒜苗、胡蘿卜等少用或食用後減少相應的主食量。

10.少吃動物性油脂。富含飽和脂肪酸的豬油、牛油、洋油、奶油、黃油等少用,最好不用。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動物油。

糖尿病可能並發哪些疾病

一、急性並發癥

(一)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多見於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在應激情況下也可發生。一旦出現,應積極治療。常由於感染、胰島素治療中斷或不適當減量、飲食不當、創傷、手術、妊娠和分娩等誘發。

多數患者在發生意識障礙前數天有多尿、煩渴多飲及乏力,隨後出現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常伴有頭痛、煩躁、嗜睡和呼吸深快,呼氣中伴有爛蘋果味,也有部分患者以腹痛為首要表現。

實驗室檢查可顯示尿糖、尿酮體陽性,血糖多為16.7~33.3mmol/l,血酮體升高,並有酸中毒表現。血鉀可正常或偏低,治療後出現血鉀下降。

出現DKA的患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主要的治療有小劑量胰島素滴註和大量輸液消酮治療。

(二)糖尿病高滲非酮癥昏迷

簡稱高滲性昏迷,多見於2型糖尿病,常見於老年人。常由於感染、急性胃腸炎、胰腺炎、腦血管意外、嚴重腎臟疾病、血液或腹膜透析、靜脈內高營養、不合理限制水分,以及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噻嗪類利尿劑和B受體阻斷劑等誘發。

起病前多有多尿、多飲,伴有食欲減退,隨即出現嗜睡、幻覺、抽搐等神經精神癥狀,最後陷入昏迷。無深大呼吸。

實驗室檢查顯示尿糖強陽性,但無酮癥或較輕,血糖常升高至33.3mmol/l以上,同時伴有血鈉明顯升高。

本病病情危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原則同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三)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合並乳酸性酸中毒的發生率不高,但病死率很高。大多發生在伴有肝、腎功能不全,或伴有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缺氧性疾病患者,尤其是同時服用苯乙雙胍者。主要是由於體內無氧酵解的糖代謝產物—乳酸大量堆積導致高乳酸血癥,進一步出現體液PH降低,導致乳酸性酸中毒。

二、慢性並發癥

糖尿病若不積極治療控制控制血糖,會導致多種慢性並發癥出現。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大血管病變

主要表現為大、中動脈的粥樣硬化,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腦血管疾病、腎動脈硬化、肢體動脈硬化等。

(二)糖尿病腎病

常是糖尿病的常見並發癥之一,常見於病史較長,未積極控制血糖的患者。其發展主要分V期:

Ⅰ期:腎臟體積增大,腎小球濾過增加;

Ⅲ期:早期糖尿病腎病,腎小球濾過率開始下降,出現微量白蛋白尿;

Ⅴ期:終末期腎衰,表現為尿毒癥、腎病綜合征、高血壓、視網膜病變及腎功能損害。

(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超過10年,大部分患有均有視網膜的病變,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現為視力下降。按眼底表現分為二型六期:

1、單純型

包括三期:

Ⅱ期有黃白色“硬性滲出”或並有出血斑。

Ⅲ期有白色“軟性滲出”或並有出血斑。

2、增殖型

也有三期:

Ⅳ期眼底有新生血管或並有玻璃體出血。

Ⅴ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纖維增殖。

Ⅵ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纖維增殖,並發視網膜脫離。

(四)神經病變

是糖尿病早期最多見的神經病變,臨床上表現為肢體感覺異常,四肢遠端有本體覺、位置覺、振動覺、溫度覺異常,常有共濟失調、踏棉絮感,四肢蟻走感,或手套、襪套樣感覺,隨後可伴有深部鈍痛與痙攣樣痛,即痛性神經病變,疼痛呈持續性、自發性或疼痛過敏。治療主要以控制血糖、營養神經及改善循環為主。

(五)糖尿病足

糖尿病人常因足部感染引起足及下技壞疽,稱為“糖尿病足”。表現為足部麻木,感覺遲鈍、發冷、疼痛等。一旦發病,由於其治療復雜,困難大,會面臨截肢等後果。因此糖尿病足部病變是糖尿病最可怕的嚴重並發癥之一,是截肢、致殘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現就是足部潰瘍,常合並有細菌感染化膿現象,嚴重的可演變成足部壞疽。治療主要為控制血糖、換藥、負壓吸引、或截肢等綜合治療。

(六)心血管病變

為本病患者最嚴重而突出的問題,基本病理為動脈硬化及微血管病變。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遠比常人為高,發生較早,進展較速而病情較重。

1、糖尿病心肌病

是指發生於糖尿病患者,不能用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及其他心臟病變來解釋的心肌疾病。

2、糖尿病心臟病

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廣義的糖尿病心臟病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和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等。

3、糖尿病與高血壓

均為常見疾病,二者關系密切。糖尿病病人中高血壓的患病率明顯增高,約為非糖尿病人群的2倍,並隨年齡增長、體重增加及病程延長而上升,女性高於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