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不僅可以用來食用,也可以泡腳養生!現在正值秋季,是疾病高發時節,這個時候多泡腳有益身體健康,中藥泡腳的好處有哪些呢?想要提高睡眠質量,就用醋泡腳;祛寒防流感用花椒水泡腳,想要消腫就用桂皮泡腳。讓我們來瞭解下該如何采取措施才能有效的消腫。

中藥泡腳的好處有哪些

1、促進血液循環。腳底是五臟六腑的反射區,跟連著全身的經絡。血液循環好瞭,有利於氣血的運行,身體也會好很多。

2、排除毒素,每個人的身體多少都會有點毒素,就像我們所說的上火、或者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便秘。都是體內有毒素的一種表現,泡腳可以幫助我們排除身體內的部分毒素。

3、可以起到輔助治療作用,很多疾病如果配合中藥來泡腳都會加速治療作用。例如:我們經常面對的腳氣。

4、皮膚是人體的屏障,有吸收、分泌、排泄、體溫調節、感覺和呼吸等作用。藥物的有效成分,通過皮膚黏膜透皮吸收,滲透到血液,促進氣血運行,有利於藥效在人體內發揮作用。

5、人體的足部是多條經絡的匯聚點,包括三條陽經(胃經、膽經、膀胱經)的終止點,和三條陰經(脾經、肝經、腎經)的起始點,都在腳上。中藥泡腳能刺激足部的這些穴位、反射區和經絡,從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6、對於許多疾病,中藥泡腳能夠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桂皮泡腳消腫

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它與花椒都是傢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溫腎陽的作用。用他們泡腳,對於因腎病引起的浮腫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腎源性水腫是由於腎臟功能問題或出現疾病而引起的水腫。一般首先發生在組織疏松的部位,如眼瞼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時最為明顯,用手指按壓水腫部位的皮膚可出現凹陷。如果出現瞭腎源性水腫,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塊)煮後泡腳,煮法同煮生薑的方法。連續用此法泡腳能夠起到一定的消腫作用。

如果先從身體的下垂部位(如腿)開始出現水腫癥狀,逐漸發展到身體其他部位,則可能是由於心臟功能問題而導致的心源性水腫。這種水腫可以選用前面提到的生薑煮水來泡腳,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從而達到輔助減輕水腫的目的。

冬季泡腳水裡加點料才好

冬季泡腳加點“佐料”

中醫認為,足是六經之根,人體十二經脈中有足三陽經終止於足;足三陰經起始於足,所以,養護好您的雙腳至關重要。

進入冬季,若能在泡腳時加點“佐料”,具有推動血運、調節經絡、治病保健的功效,對消除疲勞、改善睡眠等大有裨益。

★手腳冰涼者→加點生薑

具體方法:取生薑50克(切片),放入泡腳的溫熱水中,或將生薑片在鍋中熬10分鐘左右,再將熬好的薑水倒入泡腳水中。薑既是調味品又是一味中藥,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特別適合虛寒體質者。有慢性胃腸問題、經常失眠多夢、怕冷而手腳冰涼的人,睡前都可以用生薑水來泡腳。

★關節痛患者→加點酒

具體方法:在調好溫度的泡腳水中,加入兩湯匙白酒或黃酒。酒有通絡止痛、舒筋活血以及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特別適合有痛癥的人使用,如關節痛患者等。

★常感疲勞者→加點醋

具體方法:在調好溫度的泡腳水中,加入兩湯匙醋。醋有很好的收斂作用,適合經常感覺疲勞的人泡腳使用。

★失眠患者→加點合歡皮等

具體方法:取合歡皮、酸棗仁、當歸、素馨花各30克,加水適量熬1個小時後,倒入洗腳盆內,再加入適量溫熱水調溫到45℃左右,於睡前1小時泡腳,具有養心安神、促進睡眠的作用。

★慢性胃腸病患者→加點幹艾葉等

具體方法:取幹薑、幹艾葉、厚樸、川芎各30克,加水適量熬1個小時後,倒入洗腳盆內,再加入適量熱水和兩湯匙酒(白酒或黃酒均可)調溫到45℃左右即可泡腳,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

★月經不調或痛經的女性→加點素馨花等

具體方法:取素馨花、玫瑰花各15克,當歸、川芎各30克,加水熬1個小時後,倒入洗腳盆內,再加入適量熱水和兩湯匙醋調溫到45℃左右即可泡腳,具有通絡止痛、活血調經的功效。

★慢性頭痛患者→加點川芎等

具體方法:取川芎、蔓荊子、白芷、菊花各20克,加水適量熬1個小時後,倒入洗腳盆內,再加入適量熱水和兩湯匙酒(白酒或黃酒均可)調溫到45℃左右即可泡腳,具有活血、祛風、止痛的功效。

泡腳減肥有效嗎

1、什麼狀態下不宜泡腳減肥?

進餐完畢後,或是身體處於饑餓狀態時,都不宜進行泡腳減肥。進餐完畢後,胃部需要對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這時身體中的大部分血液都會集中到胃部。而熱水泡腳減肥的話,就會分散瞭胃部的血液量,不但會引起消化不良,而且長期下來容易誘發胃部疾病。

人體還處於饑餓狀態時,血糖會下降。泡腳減肥是利用熱水溫度來提高人體小半身水溫,促進血液循環、較快人體脂肪燃燒的。而低血糖情況下,再加快體內能量消化,容易加重手腳乏力、引起頭暈甚至暈倒的情況。

2、怎樣泡腳減肥?

要想有效減掉下半身脂肪,擁有瘦直小腿的話,泡腳減肥時水位最好高於小腿腿腹中上部位。另外,泡腳的水溫需要控制好,一般在30到43攝氏度為佳。而且每次泡腳時間方面,應該控制在30到45分鐘之間。要特別註意的是,泡腳時不能一下子就把整個小腿沒入到熱水當中。正確的方法是慢慢把腿部放到水裡,讓小腿處皮膚慢慢適應水溫,避免遭受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

泡腳的壞處

1、泡腳有可能造成心虛管超負荷以及皮膚的瘙癢癥。

泡腳的時間不能太長,最好控制在15--20分鐘,如果時間過長,雙腳的局部血液循環長時間過快,體內血液也會更多地流向下肢,會造成心血管超負荷。而且冬季氣候本來就幹燥,皮膚在熱水中浸泡時間過長,還會導致皮膚過於幹燥,容易得皮膚瘙癢癥,因此不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士泡腳,結束以後最好使用一定的潤膚產品,讓皮膚保持一定的水分。

2、泡腳可能會導致器官供血不足。

泡腳時水溫不能太高。許多人覺得隻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圍內,水溫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實並不然。泡腳的最佳水溫在50℃以下,要求熱而不燙,感受水溫不要用手去測量,最好就是用腳去感受。假如水溫過高的話,腳上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對身體不利。

3、泡腳可能會造成人的營養不良

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因為它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長期下來會使人營養不良。

另外,要註意的就是泡腳後不能馬上睡覺。趁著雙腳發熱的時候揉揉腳底,及時穿好襪子保暖,待全身熱度緩緩降低後再入睡效果最好。泡腳最好用較深、底部面積較大的木質桶或搪瓷盆,能讓雙腳舒服地平放進去,而且最好讓水一直浸泡到小腿。水溫在40攝氏度左右比較適宜,要隨時添加熱水以保持這個溫度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