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桌上經常聽到許多人這樣說:少吃飯,多吃菜,飯沒有營養,營養都在菜裡。從表面上來看這似乎很有道理,然而,從科學營養的角度來看,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對身體健康極其不利。良好的飲食和健康的飲食習慣才能保證我們身體的健康,那麼少吃飯多吃菜不利健康嗎?如何健康飲食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少吃飯多吃菜就能降血糖嗎

飲食控制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基礎,尤其對於肥胖和超重患者。但飲食控制絕不是簡單的不吃或少吃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而是控制全天的總熱量。也就是說,要把當天從飲食中攝入的總熱量控制在恰好滿足當天的生理活動和體力活動所需要熱量的范圍內,剛剛夠用,沒有剩餘。

有些患者為瞭追求血糖達標,減少降血糖藥物用量,采取“少吃飯、多吃菜”的做法。其結果是,血糖雖然在一定程度有所控制,但血脂、血液粘稠度卻隨著副食中脂肪與蛋白質的增加而不斷升高,從而引發血脂紊亂、脂肪肝、膽囊炎、膽石癥及動脈硬化,心腦血管並發癥(如冠心病、腦梗死)也會紛至沓來,對健康與生命構成威脅。通過一系列的實驗研究顯示:長期給試驗大鼠喂養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飼料,會抑制胰島素分泌,降低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降低試驗大鼠的糖耐量,誘發和加重糖尿病。

主食中的糖水化合物,應占全天總熱量的50%~60%。一個體重70公斤,有輕度體力活動的糖尿病患者,每日進食米面應不少於300克。主食要選用粗制米面、雜糧和薯類,忌食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他含糖點心、飲料。有人認為,將大米煮成粥,既可填飽肚子,又能減少大米用量,降低血糖。其實,這種做法是有害的。因為大米經過長時間的熬煮,大米中的淀粉部分便分解為短鏈的碳水化合物,成為“糊精”。“糊精”含水分較多,很容易被胃腸道消化吸收,並進一步被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循環,使餐後2小時血糖迅速升高。有關專傢建議,2型糖尿病患者進食早餐,最好是喝牛奶、豆漿或酸奶,避免喝粥、羹。

少吃飯多吃菜其實不利健康

在餐桌上經常聽到許多人這樣說:少吃飯,多吃菜,飯沒有營養,營養都在菜裡。從表面上來看這似乎很有道理,然而,從科學營養的角度來看,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對身體健康極其不利。

米飯以及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它們既經濟又能直接轉化為熱量。我們華夏民族從古至今一直是把米飯以及面食作為必要的食物,一個民族的飲食生理習慣和營養吸收規律,是經歷瞭上萬年的生命演變的過程而形成的。谷類食物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在為人體提供能量外,還是B族維生素的主要來源。主食地位的改變,一個明顯的危害就是易導致維生素B1的缺乏。

從人體的物質結構來說,碳水化合物正是我們身體所需的主要“基礎原料”。再從消化學的角度來說,在合理的飲食中,一天人所需要的總熱能的50% 至60%來自於碳水化合物,而且同菜中的大魚大肉相比,主食要容易消化得多。為什麼我們天天吃米面都吃不厭,然而大魚大肉連續吃上三天就要倒胃口呢?這是因為大魚大肉味重、色重,並且重油,吃多瞭就會給腸胃造成極大的負擔,腸胃會產生極大的反感和刺激。

有些人認為,多吃蔬菜不是壞事,但是蔬菜是“吃”油的,許多蔬菜是用大量的油炒成的,有的菜就像泡在油裡。這樣吃下去,就容易得高血壓、心血管病和肥胖病。

營養學傢也不贊成絕對的“多吃飯,少吃菜”的觀點,而提倡主食與副食科學合理地搭配。

多吃菜少吃飯就能減肥嗎

米飯以及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它是既經濟又能直接轉化的熱量營養。我們華夏民族從古至今一直是把米飯以及面食作為必要的食物,一個民族的飲食生理習慣和營養吸收規律,不是一兩代人就能輕易地將它改變過來的,它需要經歷上萬年的生命演變的過程從而形成的。

從人體的物質結構來說,人體以及身上的器官99%是由水組成的,碳水化合物正是我們身體所需的主要“基礎原料”。再從消化學的角度來說,在合理的飲食中,一天人所需要的總熱能的50%至60%來自於碳水化合物。米飯同菜中的大魚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得多,飯也有著其他營養成分不可代替的必需性。主食一般都有味淡的特征,除此之外就是米飯本質的清淡的香氣。為什麼我們一輩子吃米飯都吃不厭,然而大魚大肉連續吃上三天就要倒胃口呢?這是因為大魚大肉味重、色重,並且重油,吃多瞭,腸胃會產生極大的反感和刺激。人過多或過量地攝取豐富的菜肴,就會給腸胃造成極大的負擔。

長期吃含有高蛋白、高脂肪、低纖維的菜,對身體健康極其不利。有些人認為,多吃蔬菜不是壞事,但是蔬菜是“吃”油的,許多蔬菜是用過多的烹調油炒成的,有的菜就像泡在油裡。這樣吃下去,就容易得高血壓、心血管病和肥胖病。

營養學傢也不贊成絕對的“多吃飯,少吃菜”的觀點。提倡主食與副食科學合理地搭配,米飯、蔬菜、葷菜和水果,當然主食要占絕對的比重,此外,還要看每個人所處的生長階段。青少年正在長身體和骨骼階段,活動量也大,主、副食搭配比例是有其年齡特點的;但是,老年人主、副食搭配的比例就不同於青少年。

四大最健康的飲食習慣

1、用涼開水泡紅茶

美國農業部研究發現,與青菜或胡蘿卜相比,紅茶中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質,可以有效幫你抵抗皺紋和癌癥的侵擾。日本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喝兩杯以上紅茶的人,遭遇流感病毒侵襲的幾率要比不喝的人少30%。用熱水泡茶會比冷水泡茶釋放出更多的咖啡因與單寧,導致周期性頭痛、失眠等癥狀,而用涼開水泡茶可使其中的有益物質在不被破壞的情況下,慢慢溶出。

2、睡前吃些高纖維食物

專傢介紹,睡前半小時吃些低熱量的碳水化合物零食,比如谷類食物,有助於睡眠。大多數人每天攝入的纖維量隻有身體需要量(25—35克)的一半,所以,建議抓住睡前的最後時刻補充一下。

3、有些素菜要“葷”著吃

油吃多瞭不好,但一點不吃更不好。專傢表示,南瓜、胡蘿卜中含有大量β—胡蘿卜素,因此不能吃得太清淡,用油炒一下更有利營養素吸收。如果南瓜用來煮粥,那麼保證其他菜裡有油,讓它們到腸胃裡會合。

4、涼菜的汁用來蘸著吃

很多人去飯店都喜歡點盤大拌菜或蔬果沙拉,覺得這樣能補充維生素。其實,這些菜中的醬汁反而會給原本健康的菜帶來不少熱量。最好把調好的醬汁放在一個小碗裡,用切好的菜蘸著吃,這樣,你需要的醬汁隻是原來的1/6。

健康飲食帶來的好處有哪些

1.工作起來更有效率。像汽車一樣,大腦需要高品質的燃料才能有效運作起來。一項研究發現,吃得不好會讓工作效率損失的風險增加66%。健康均衡的飲食能夠確保大腦工作時所需的燃料,儲備更多的能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2.心情更舒暢。人們所吃的食物會對大腦功能產生明顯影響。一隻香蕉含有10毫克的多巴胺,這種化學物質能提升情緒。富含多酚的黑巧克力能促進血清素的生成,這種神經遞質能起到緩解抑鬱的作用。

3.壓力更小。某些食物能夠調節人體內的應激激素(皮質醇)含量。一些研究顯示,富含維生素C、歐米伽3脂肪酸和鎂元素的食物有助於降低皮質醇的含量。當人體處於慢性應激狀態下,蛋白質就會被分解。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包括魚肉和乳制品)能夠對蛋白質含量進行補充,牽制皮質醇的分泌量。

4.控制體重。一些簡單而又健康的替代性選擇(如用水代替汽水,用胡蘿卜代替炸薯片,用色拉油代替普通油)不僅能減輕體重,還能節省開支。美國一項調查顯示,普通傢庭每年在軟飲料上的花費約為850美元,它完全可以用廉價的飲用水來代替。

5.吃得會更少。飲食的質量遠比數量更重要。新鮮食物所含的低營養物質更少,從而避免身體過快地消耗營養物。

6.味道會更好。盡管味道是一種主觀性評價,但經過精心制備的健康飲食品嘗起來會更美味。在隨機雙盲測試中,試驗參與者會認為有機咖啡的味道要好於普通咖啡,即使這兩杯咖啡是完全相同的。它完全是大腦的一種主觀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