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後不能吃什麼?骨折常見病癥,受傷、或者病例的都可能造成骨折,骨頭受到破壞所引起的,以疼痛、腫脹、青紫、功能障礙、畸形及骨擦音等為主要表現的疾病。讓患者痛苦不安,下面我們來看下引起骨折的原因是什麼。

骨折後飲食註意有六忌

一忌盲目補充鈣質。

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為骨折以後多補充鈣質能加速斷骨的愈合。但科學研究發現,增加鈣的攝入量並不能加速斷骨的愈合,而對於長期臥床的骨折病人,還有引起血鈣增高的潛在危險,而同時伴有血磷降低。由於長期臥床,一方面抑制對鈣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增加的結果。所以,對於骨折病人來說,身體中並不缺乏鈣質,隻要根據病情和按醫生囑咐,加強功能鍛煉和盡早活動,就能促進骨對鈣的吸收利用,加速骨折的愈合。尤其對於骨折後臥床期間的病人,盲目地補充鈣質,並無益處,還可能有害。

二忌多吃肉喝骨頭湯。

有些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骨頭,多喝骨頭湯,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會使骨折愈合時間推遲。究其原因,是因為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隻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鈣。若骨折後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就會對骨折的早期愈合產生阻礙作用。

三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體修復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種營養素,由此可知保證骨折順利愈合的關鍵就是營養。在飲食上要做到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能刺激食欲。適當多吃一些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蘿卜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愈合。

四忌不易消化食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而活動限制,加上傷痛,精神憂慮,因此食欲往往不振,時有便秘,臥床病人更多見。所以,食物既要營養豐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宜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進胃腸消化排便的食物。

五忌少飲水。

臥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動十分不便,因此就盡量少飲水,以減少小便次數,這樣做是不適宜的。臥床病人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結,小便瀦留,也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臥床骨折病人適當飲水。

六忌長期服中藥如三七片等。

骨折初期,局部發生內出血,積血淤滯,出現腫脹、疼痛,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但骨折整復一周以後,出血已停,被損組織開始修復,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若繼續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愈合不利。

骨折後不能喝骨頭湯

1、骨頭湯:很多人認為骨頭湯可以補鈣,其實骨頭裡的鈣質並不能直接被人吸收。骨頭湯裡面的主要營養是膠原,多吃膠原對骨折病人是有益的,但在骨折後的1-2周內不宜多吃,因為太過於肥膩瞭,可能會使得瘀血積滯,影響恢復。

2、補鈣:雖然鈣是骨頭的重要成分,但補鈣對治療骨折並無好處,反而可能引起血鈣增高。骨折病人如本身並不缺鈣,隻要加強功能鍛煉就能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加速斷骨的愈合,不應盲目補鈣。

3、不消化之物:骨折病人由於長期在傢休養,加上傷處腫痛,因此食欲往往不振。如吃太多有營養、滋膩的食物,不但會更倒胃口,還會引發便秘。故骨折後應多吃利於消化通便的食物,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脹氣或不消化食物。

4、糖:骨折後如過量食用糖類,可導致鈣被大量損耗,不利於骨折患者的康復。過多的白糖還會使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減少,維生素B1不足,將大大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影響功能的恢復。

5、三七片:骨折初期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治療骨折出血。但骨折恢復一周後,出血已停,傷骨處需要有新鮮的血液供應方能快速復原,如此時還服用三七片會導致血管一直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不暢,對骨折愈合不利。

可見,骨折病人吃什麼好、不能吃什麼,還需要根據骨折恢復的程度來劃分。在此提醒骨折病人,骨折愈合需要的時間較長,應註重營養的補充、安心靜養,才能讓骨折好得更快。

骨折後吃什麼恢復快

有句話叫:傷筋動骨一百天。說的是骨折之後恢復的時間是比較長的,因為,骨折的病人在較長的恢復期間,病人的傢屬和病人都要註意飲食上的調養。那麼,骨折後吃什麼恢復快?骨頭的生長需要:膠原、鈣、磷以及維生素C、D,這些都是是成骨要素,所以骨折瞭以後要重點補充這些物質,尤其是老年人。

1、高能量、高蛋白膳食:有助於恢復元氣。但宜在骨折2周後食用。骨折初期還應以清淡飲食為宜。

2、維生素D:骨折後若一直在室內休養,曬不到太陽,容易缺乏致維生素D。因此骨折後要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魚、肝臟、蛋黃等),並盡可能多曬些太陽。

3、維C: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有山楂、鮮棗、獼猴桃、草莓、桂圓、荔枝、柑橘等,蔬菜則有黃花苜蓿(草頭)、辣椒、甜椒、油菜薹、花椰菜、抱子甘藍(湯菜)、苦瓜、豆瓣菜、綠花菜、青莧菜等。

4、水:骨折後由於久坐不動,容易引發便秘,此時應多喝些水來保證腸道暢通。

骨折後2周,可補充的飲食有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骨折5周以上,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骨折後的功能鍛煉很重要

骨折後鍛煉非常重要,骨折的治療並不是簡單的復位、固定、等待康復就可以的,鍛煉在骨折的治療中也是有著不小的作用,因此骨折治療又有“三分治療,七分鍛煉”的說法。鍛煉的好處很多,不但可以幫助康復,還能夠讓患者更快地恢復健康。骨折後鍛煉有三大好處:

第一,促進消腫、防止關節粘連和僵硬。骨折後,骨折處的軟組織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腫,傷肢會出現腫塊。腫塊如果不及時消除,就會導致相應軟組織粘連,甚至變硬。這種粘連還會發生在肌肉與肌腱內、肌腱與滑膜間以及關節內,從而影響肌肉收縮的功能。所以骨折後有很多人都會覺得骨折周圍的關節活動得不如以前,有的甚至腫脹出現畸形。而通過功能鍛煉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第二,促進骨折愈合。通過功能鍛煉,傷肢肌肉進行反復舒縮活動,可使骨折縱向擠壓力加強,骨折縫隙變小,骨折部更為穩定,可以改善骨折部的營養,促進骨折的愈合。功能練習還可以矯正微小的骨折錯位,也有利於骨折的愈合。

第三,預防血栓形成。長期臥床的骨折病人,肌肉由於沒有舒縮運動,血循環會變慢,血液在受損的血管內緩慢流動時易形成血栓。小的血栓可自行溶解,如果血栓較大,從血管壁脫落下來,隨血液進入全身循環,可導致心、腦、肺等重要器官梗塞,甚至引起猝死。而通過功能鍛煉,可以使傷處周圍血管壁的彈性增強,使血液循環通暢,預防血栓形成。

日常中如何護理骨折

1、便秘或二便失禁的預防和護理

做好飲食護理,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如多食水果、蔬菜、豆類、肉、魚等,忌辛、辣、煎、炸食物,囑多飲水,蜂蜜、糖水,多吃香蕉以防止便秘。已發生便秘者,可使用開塞露塞肛,必要時戴手套挖出幹結糞便,以解除病人的痛苦,防止糞便中毒。大便失禁時可服收斂劑,並保持肛門皮膚清潔。

2、預防肌肉萎縮及關節攣縮,指導並協助功能鍛煉

為瞭防止肌肉廢用性萎縮,避免關節僵硬,早期協助患者進行上肢、下肢、股四頭肌有節奏地收縮與放松活動,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按摩時手法應輕柔、緩慢。晚期則鼓勵患者進行撐臂,伸、屈膝關節等方面的功能鍛煉。

每日不定期活動數次,每次10分鐘,被動活動以不產生疲勞感為準,以後逐漸增加活動次數與時間,活動范圍由小到大,逐步適應,達到恢復生理功能的目的。

因病人不能在醫院完全康復,所以出院時應做好各方面指導,以便在出院後能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從而獲得最大的功能恢復。

3、肺部感染的預防和護理

頸椎損傷部位因出血、水腫壓迫脊髓或脊髓橫斷,使肋間肌等呼吸肌麻痹,不能主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因此,我們對截癱病人要做好思想工作,指導患者作深呼吸運動(如吹氣球),按腹咳嗽,輔助排 出呼吸道分泌物,或用吸引器吸出,並協助病人作擴胸運動,每2h給予翻身拍背一次,拍背時註意力度,這樣就能起到擴張肺的作用;及時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口腔護理,可以預防呼吸道感染,對病人傢屬進行口腔衛生宣傳,使他們重視口腔清潔,每次用餐後給予漱口,早晚為病人做口腔護理(一般用0.2%甲硝唑溶液清洗後,口唇塗上石蠟油,以防止嘴唇幹裂)。冬天應註意保暖,避免受涼。

4、體位護理和體溫監測

保持頭、頸、肩一致性活動,防止頸椎錯位。翻身時要一個人固定頭部,一個人搬動軀幹,並註意顱骨牽引,防止滑脫,保持牽引繩與軀幹在同一軸線上,床頭抬高15°~30°。顱骨牽引鋼針口處滴75%酒精4~5滴,每日更換敷料一次。由於脊髓損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全身交感神經支被切斷,不能適應周圍環境溫度的變化而出現高熱,病人一旦出現高熱,體溫>;38.5℃(腋下),即給予物理降溫,必要時給4℃冰生理鹽水300ml低壓灌腸,采取積極措施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