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年老的時候是很容易,缺丐的缺鈣就容易出現骨科疾病,近年來骨科疾病當中發病率最高的要數骨質疏松疾病瞭,很多老年人被骨質疏松疾病所困擾,讓做晚輩的非常的苦惱,看著自傢老人承受病痛折磨非常的心痛,盲目鍛煉會導致骨質增生?骨質增生和哪些因素有關?一起來看下。

骨質增生和哪些因素有關

病理學(15%):

不規則的軟骨損害,在負重區域的軟骨下骨硬化、囊腫,邊緣骨贅增生,幹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目前西醫對本癥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常采用對癥處理。

組織學(10%):

早期軟骨表面碎裂、軟骨細胞增生、軟骨面縱向裂開、結晶沉積,同時存在著軟骨修復、骨贅增生;晚期出現軟骨的徹底破壞,表現為軟骨硬化、軟骨消失及軟骨下局灶性骨壞死。

生物力學和生化改變(35%):

關節軟骨的可伸張性、抗壓力、抗剪切力及軟骨通透性降低。軟骨水分增加,過度腫脹,軟骨下骨硬化。蛋白聚糖的含量(濃度)下降,其分子大小和聚集度改變,膠原纖維的大小、排列以及基質大分子的合成和降解均出現異常改變。

營養學:骨質增生的根本原因是缺鈣。是應力反應的結果。

骨質增生癥屬中醫的“痹證”范疇,亦稱“骨痹”。中醫認為本病與外傷、勞損、瘀血阻絡、感受風寒濕邪、痰濕內阻、肝腎虧虛等有關。

頸椎骨質增生

年齡因素、慢性勞損、外傷、咽喉部炎癥、發育性椎管狹窄、頸椎的先天性畸形、代謝因素、精神因素等均能引起頸椎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造成哪些不適

骨質增生多發於中年以上。一般認為由於中年以後體質虛弱及退行性變;長期站立或行走及長時間的持於某種姿勢,由於肌肉的牽拉或撕脫、出血,血腫機化,形成刺狀或唇樣的骨質增生;骨刺對軟組織產生機械性的刺激和外傷後軟組織損傷、出血、腫脹而致。

頸椎骨質增生

以頸椎4、5、6椎體最為常見,骨質增生如果是發生在頸椎,骨刺壓迫血管直接影響血液循環,表現多種多樣。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頭暈、惡心甚至視物模糊,吞咽模糊。如果骨刺伸向椎管內壓迫瞭脊髓,還可導致走路不穩,癱瘓、四肢麻木、大小便失禁等嚴重後果。

臨床表現:頸項部有強硬的感覺、活動受限、頸部活動有彈響聲,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觸電樣感覺,可因頸部活動而加重。不同的病變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現不同的癥狀,晚期可導致癱瘓。頸椎骨質增生嚴重者還會引起頸椎病性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胃炎、心絞痛、吞咽困難等。

1、神經根型

癥狀:頸、肩、臀、腕部出現疼痛和放射痛。且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嚴重的可出現頸部活動受到限制,尤其是後伸和旋轉時最為明顯。

頸部疼痛是神經根型的主要癥狀。

2、脊髓型

癥狀:四肢麻木、酸脹、燒灼。行走時感覺像踩棉花,身體重心不穩定,極易摔倒。

3、椎動脈型

癥狀:眩暈、偏頭痛、視力障礙、發音障礙、耳鳴、耳聾和猝倒。

4、食管型

癥狀:出現咽喉不適、異物感、吞咽困難等癥。

5、交感神經型

癥狀:眼裂一側大一側小,瞳孔不等大,視力模糊、半邊顏面部幹燥,出汗少等。

腰椎骨質增生

臨床表現:好發部位,以腰三、腰四最為常見。臨床上常出現腰椎及腰部軟組織酸痛、脹痛、僵硬與疲乏感,甚至彎腰受限。如鄰近的神經根受壓,可引起相應的癥狀,出現局部疼痛、發僵、後根神經痛、麻木等。如壓迫坐骨神經可引起坐骨神經炎,出現患肢劇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個下肢放射。

膝蓋骨質增生

臨床表現:初期,起病緩慢者膝關節疼痛不嚴重,有可持續性隱痛,氣溫降低時疼痛加重,與氣候變化有關,晨起後開始活動,長時間行走,劇烈運動或久坐起立開始走時,膝關節疼痛僵硬,稍活動後好轉,上下樓困難,下樓時膝關節發軟,易摔倒。蹲起時疼痛,僵硬,嚴重時,關節酸痛脹痛,跛行走,合並風濕病者關節紅腫,畸形,功能受限,伸屈活動有彈響聲,部分患者可見關節積液,局部有明顯腫脹、壓縮現象。

足跟骨質增生

臨床表現:其癥狀是足根壓痛,腳底疼痛,早晨重,下午輕,起床下地第一步痛不可忍,時輕時重,走路時腳跟不敢用,有石硌、針刺的感覺,活動開後癥狀減輕,跟骨部位長骨刺,多見於中老年人。

盲目鍛煉會導致骨質增生

一、頻繁上下樓、跑步、爬山。

二、打太極拳時長時間下蹲,下蹲位置太低。

三、體育鍛煉時不做準備活動後就劇烈運動,運動過激烈可致骨質增生:

1、活動或運動使骨骼被肌肉和韌帶過度牽拉,造成骨骼局部受力增加,刺激骨膜及骨組織過度增生,產生骨質增生現象。 在X線片常可以看到,凡是骨刺嚴重的部位,都是肌肉和韌帶在骨骼上的附著部位,這也證明骨質增生的發生與肌肉,韌帶的牽拉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2、活動或運動使關節部位的骨骼磨損過度,可造成關節軟骨面的不平整,使應力在關節軟骨上分佈不均勻,引起關節的骨質破壞和增生,以達到應力相對平衡,如很多長跑運動員在早期就發生膝關節的骨質增生。

增強骨質的措施有哪些

1、堅持鍛煉增強骨質

可以試著鍛煉平衡,多做單腳站立,多做下蹲運動。中老年女性宜選用早晚戶外散步,打太極拳,扭秧歌,遊泳及其他輕運動量活動,早晚曬太陽等。

2、常做保健操增強骨質

早晨清醒之後,請勿馬上下床,先閉目養神3~5分鐘。可以向左側躺,舉起右手握空拳,用拇指與食指一側自然地從與後背垂直的方向敲打腰部,直線往下敲打,請分配好每次空拳移動的距離,共敲7下,剛好移動到骶椎處。然後再從頭開始,循環做3組。有利於骨骼保健。

3、日曬20分鐘增強骨質

因為充足的光照會對維生素D的生成及鈣質吸收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人體一旦缺鈣,稍不註意就容易骨折。有些骨質疏松即使還沒到骨折的程度,但是也會產生持續疼痛,大大影響到人的生活質量。當然,如果實在曬不到太陽,多補充含維生素D的食物和多運動也是有益的。

曬太陽時應選擇適當的時間,時間一般以上午9點~10點、下午4點~5點為宜。這是因為這兩個時段陽光中紫外線A光束增多,是儲備體內陽光荷爾蒙維生素D的大好時間。

骨質疏松的護理措施

1.多吃含鈣豐富的食品:一般認為,鈣吸收率為53%的乳制品是補鈣最佳食品。以牛乳最好,其次是乳酪、黃油和酸奶等。但有些人討厭牛奶味道或引起腹瀉。討厭牛奶味道者可試將脫脂乳粉或奶酪粉撒到咖哩、漢堡、煎雞蛋或稀粥等食品上;或把牛奶倒入醬湯內混合食用。引起腹瀉者可少量多餐,且餐後喝溫牛奶,或向奶油湯中加入牛奶,使身體對乳糖逐漸習慣,或改喝酸奶和豆奶。另外,曬幹的沙丁魚50克中含有700毫克鈣,鰺科魚、鮐鮁魚及瑕虎魚等都富含鈣,在體內的吸收率達38%,可作為很好的鈣源,但應註意的是這些海魚含鹽分多,應盡量把鹽洗掉,痛風患者要少吃。

2.菜肴應葷素結合、低鹽為佳:植物性食品與動物性食品含有的營養成分種類不同, 營養成分的狀態、可吸收性也不相同, 菜肴葷素搭配可使攝入的營養成分更均衡。但註意的是,菠菜、蕹菜、竹筍和茭白等含草酸高, 草酸可影響鈣吸收,在烹飪時宜先在開水中焯一下, 使部分草酸溶於水而降低草酸含量。低鹽飲食可預防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 還可減少鈣從尿中的排出,並可避免因其他疾病引發的骨質疏松癥。

3.不吸煙和少飲酒:吸煙對骨質影響可能與煙草中的煙堿有關,煙堿能增加骨吸收,抑制骨形成。若每天吸20 支煙,25~30 年後骨量就會下降8 %~10 %。酒精引起骨質疏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與抑制成骨細胞功能、影響性激素分泌、幹擾維生素代謝及甲狀旁腺激素分泌等有關。適量的飲酒可減少骨量的丟失,而過量飲酒則會增加骨量的丟失。在各類酒中,啤酒和蒸餾酒致骨質疏松的作用最明顯,而葡萄酒作用不明顯。

4.減少咖啡、濃茶及富磷食物的攝入:動物肝臟、碳酸飲料、可口可樂等含磷較高,高磷攝入可導致中等程度的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鈣調節激素持續性紊亂,可加速骨質的丟失。過多攝咖啡者骨量減少速度快。大量喝茶或喝濃茶,會使尿鈣排泄增加,還可引起消化道中的鈣、蛋白質和其它營養成分難以吸收,因此飲茶要適量。

5.加強運動:運動是骨重建的決定性因素,負荷運動可增加骨量,可預防骨丟失,還可改善肌肉和增加靈活性,從而減少跌倒及其不良後果。應選擇力所能及的運動方式如慢跑、散步和太極拳等,高齡者可選擇打門球。骨折剛愈合者更應註意活動,以免導致廢用性骨質疏松。當然,骨質疏松癥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因運動過度而發生骨折或引發其他疾病。對於下肢無力者,可在水中進行足部和腰部鍛煉。

6.充分接受日光浴:皮膚下脂肪含有維生素d的前身物質——前維生素d,在陽光紫外線的作用下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又通過血流從肝臟到腎臟,轉換成活性維生素d,能促進腸道內鈣質的吸收。盛夏日光中進行日光浴需防中暑,也要防止過多照射引起皮膚癌。某些食物如沙丁魚、刀魚和幹菇等也含有維生素d,與日光合成的維生素d具有同樣的效果。另外,市場上有很多維生素d制劑如羅蓋全、阿法d3和鈣三醇等也可選用。

7.防止跌倒與意外損傷:人上瞭年紀後,輕微的外傷就可能發生骨折。特別是構成脊柱和腰骨的松質骨,以三倍於脛骨等長骨的速度迅速變軟弱,稍微施加外力,就易發生背部和腰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