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肝臟是重要的排毒器官,缺一不可,如果這個器官出現不適,身體就會出現各種疾病,那我們怎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肝臟呢?下面小編為大傢推薦中醫穴位按摩法,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如何養肝

中醫文獻中也有關於肝重量、部位的記載,在有關肝的形態認識上,與現代醫學中所說的肝臟基本一致,然而中醫的“肝”,卻不隻是一個單純的臟器,還包括與“肝”相關的各種表現。《素問·至真要大論》有雲:“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帶你認識“將軍之官”

“肝者,將軍之官”一語出自《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即是對肝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古人將肝對人體所起的生理作用比喻為“將軍”,那麼該如何理解這個“將軍之官”呢?

肝之所以被稱為將軍之官,主要是由兩方面決定的。首先,取決於肝的特性。五行學說認為,肝屬木。木的性質是條暢、順達、柔韌,有生長發育的特點,而肝臟性質為柔和舒暢並且主管疏導代謝,又主管提升氣力,因此肝臟具有木的屬性。《素問吳註》中說:“肝氣急而志怒,故為將軍之官。”肝屬木,其志為怒,性急,與將軍的性格相似。

其次,取決於肝的生理功能。《靈樞·師傳》曰:“肝者主為將,使之侯外”,肝在人體具有抵禦外邪護衛機體的能力,就像將軍保衛國傢一樣。肝的生理功能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主疏泄”、“主藏血”。

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調暢全身氣機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能調節腸胃氣機,對食物進行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調,便會導致肝胃不和、肝脾不和等;肝的正常疏泄對我們的情志也有調節作用,使氣息更加順暢,精神更加歡愉。如果肝的疏泄失常,會造成肝氣的鬱結或者亢奮,出現抑鬱、多愁善感、煩躁易怒、胸脅脹痛、腹部脹滿、內分泌紊亂等。

肝藏血,指肝有貯藏、調節全身血量的作用。肝如同“血庫”一般,能夠貯藏一定的血液,以供人體活動所需。當肝臟將血液儲存起來後,還能調節循環血量,根據身體的需要來改變血液的供應。

當機體處於安靜休息,或睡眠狀態時,機體所需血量減少,部分血液回流入肝,並貯藏起來;而當人體在工作,或劇烈活動時,機體所需血量增加,血液則由肝臟輸送到經脈,以供全身各組織器官所需。當人體肝臟功能失調時,其調血功能也會下降,便會導致血虛或出血的病變。

養肝重在“調情志”

中醫講:“肝主情志。”肝異常會影響人的情緒;反之,人心情的好壞也會影響到肝的健康。中醫說:“怒傷肝”,三國時的周瑜大怒之下劍傷迸裂、倒地而亡,就是“大怒傷肝”的典型案例。因此,當情緒不舒暢時,盡量找一個可以訴說的人,或找一種可以發泄心中鬱悶的方式來疏泄,不要硬憋在心裡。老百姓常說:“萬病氣上來。”養肝首先要“戒怒”。我們常說的“常開懷”,多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多與樂觀幽默的人士交往,可以有效地暢達肝經中的鬱氣,疏肝理氣。

做到“飲食有度、起居有常”

中醫講:“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經。”青色的食物可以養肝,而辛辣、刺激、大魚大肉、油炸的食物會增加肝的負擔,因此建議多吃時令新鮮蔬菜、水果。

中醫理論認為,“人臥則血歸於肝。”《子午流註》中講到:肝膽在晚上11 點至凌晨3點最興盛,當人躺下時,各個臟腑的血液都經過肝來完成解毒的任務,此刻肝臟的解毒作用也達到瞭最高峰。因此,人在此時應順應自然,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勞心勞力。現代人睡得晚,睡眠時間少,這段時間熬夜不睡,則消耗肝陰。中醫說“肝開竅於目”。若長期熬夜,就會出現雙目幹澀、腫赤、頭昏眼花等癥狀。

健脾、補腎可養肝護肝

《金匱要略》雲:“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肝傳脾”就是說肝病瞭會影響到脾,在治療肝病處方時,一定不要忘記“實脾”,脾實瞭,肝就不能把病邪傳遞給脾瞭。實際上“實脾”是調補脾臟之意,並不是單純的“補”,而是“調”與“補”的有機結合。“補”是指在脾虛的情況下,采用“甘味”之藥健脾補中,加強脾胃生化氣血功能,既防病邪入侵,又可滋生肝血;“調”是指用調和之法,以防脾土壅滯,維持脾正常的運化。對於脾虛的人,臨床上常補之以人參、白術、黃芪、炙甘草、蜂蜜、飴糖等;調之以陳皮、佛手、木香、青皮、焦三仙等。

另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腎生骨髓,髓生肝。”“腎藏精,肝藏血”肝血必須依賴於腎精的滋養;隻有腎精充足,肝臟藏血和疏泄能才正常;反之,若腎精虧損,可導致肝血不足,疏泄功能失常。對於腎虛的人可以用女貞子、枸杞子、黑芝麻、黃精、菟絲子等。

對於肝火大的人可服用丹梔逍遙丸,用菊花泡茶等都可護肝。

積極鍛煉以護肝

積極從事體育鍛煉是護肝的又一有效方法。從護肝角度看,一要選好運動場地,以場地寬廣、視野開闊、空氣清新的地方為佳;二要選擇好鍛煉項目,以鍛煉體力和耐力為目標的全身性低強度動態運動為好,如慢跑、快走、太極拳、五禽戲等。需要提醒的是,睡覺前避免劇烈運動。

中醫教你按摩三個養肝通氣穴位

一、膻中穴

膻中穴,位於兩乳之間,可以寧心神、除悶。按摩時,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壓穴位,每次揉壓5秒,休息3秒。在生氣時,往下捋100下,具有順氣的功效,對岔氣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二、角孫穴

按壓這些穴位可以明目醒腦、舒緩疲勞、焦慮,還可以治療頭痛,眩暈等病癥。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孫穴後會打嗝,表示按摩養生起到瞭一定的作用,這個穴位對於著急生氣後兩肋脹痛、乳房脹痛的人而言,十分有幫助。

三、太沖穴

按摩太沖穴對愛發火和憂鬱的人而言,可以舒緩,尤其對高血壓、頭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患者,可以起到治療養生功效。如果配合著按摩足三裡,在舒肝理氣的同時,還可以改善便秘、腹瀉和胃病等疾病。

老中醫傳授6個護肝秘方

如何才能有效的養肝護肝呢?中醫專傢指出,少量飲酒有利於通經、活血、化淤和肝臟陽氣之升發;如果貪杯過量,因為肝臟代謝酒精的能量是有限的,飲酒過多會傷肝,尤其是肝臟受損或已有脂肪肝的人。這是因為酒精主要通過肝臟分解,若大量喝酒,肝所受的傷害是巨大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六大護肝秘方。

護肝秘方一:多喝水

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多喝水還可促進腺體,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護肝秘方二:用中藥護肝

中醫認為肝不可補,一補即上火,補脾、補腎即可養肝。對於脾虛的人,服用人參健脾丸、薏米、山藥、芡實熬粥。對於腎虛的人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用枸杞子、天麻燉雞。對於肝火大的人可服用丹梔逍遙丸,用菊花泡茶等都可護肝。

護肝秘方三:喝酒前吃點東西

喝酒秘方少不瞭喝酒前吃東西。少喝酒自然少傷害,如果一定要喝,並且想做點預防措施,那就是盡量多吃些食物墊墊肚子,食物下肚後可以在胃黏膜、腸黏膜上形成一層保護膜,不但保護腸胃,也能阻礙部分酒精進入血液,降低醉酒程度。

護肝秘方四:心情開朗

要想肝臟強健,首先要學會制怒,即使生氣也不要超過3分鐘,要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無憂無慮,從而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發、順調。如果違反這一自然規律,就會傷及肝氣。因此,保持心情開朗可護肝。

護肝秘方五:註意飲食平衡

飲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同時還要保持五味不偏,盡量少吃辛辣的菜。飲食合理,營養均衡也有利於護肝,避免因應酬飲酒過量使肝受損。

護肝秘方六:保持適量運動

最後一個護肝秘方是加強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中醫專傢指出,運動可防脂肪肝,消耗掉體內多餘的脂肪。已經患瞭脂肪肝的人,應堅持體育鍛煉,適當進行一些慢步跑、快步走、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這些都可消耗體內熱量,控制體重增長。

中醫養肝就是養神經

一個人脾氣不好,通常我們會說他“肝火旺”。這裡說的“肝”,是中醫學的“肝”,不是解剖學意義上的肝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醫師楊華升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在中醫學的五臟之中,“肝”的涵義是與西醫分歧最大的一個,它其實是指人體的神經系統,不僅包括中樞神經系統,還包括周圍神經系統以及自主神經的調節;而西醫所說的“肝”,其實歸於中醫的“脾”,參與人體的消化功能。

中醫的臟腑理論出自《黃帝內經》,其中“肝”被明確定義為“將軍之官,謀慮出焉”。楊華升解釋說,古人按照功能給五臟六腑各封瞭官職,肝是將軍,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既指揮防禦,又參與決策,這些正是神經系統的功能。中醫講,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風掉眩”是指肢體震顫、搖擺、抽搐、頭暈等神經系統癥狀,都是肝的問題;我們通常所說的肝火、肝鬱則是植物神經紊亂的表現。

肝主筋,“筋”指的是運動功能,包含肌腱、肌肉等組織,其協調性歸神經系統管理。肝藏魂,“魂”就是精神、思維,因此肝負責謀慮。如果肝虛,魂不歸肝,首先會出現睡眠障礙,失眠多夢。高血壓導致的眩暈、頭痛等也歸結為肝的問題。中醫認為,肢體顫抖屬於“肝風”,肝風有虛實之分,腦中風、帕金森病多為虛風,破傷風則屬實風。

肝主情志,主疏泄,怒傷肝,所以經常生氣和肝不好互為因果。肝開竅於目,很多眼病與肝有關,例如,老年人視神經退化是肝虛的表現;眼睛幹澀的人,要補肝腎;肝火旺,往往兩眼通紅,甚至眼底出血;有的人突然失明,是肝的實證。

肝虛都有哪些表現呢?楊華升介紹說,肝虛的人睡眠不好,情緒不穩,容易抑鬱,或暴躁易怒,有視疲勞、高血壓,女性月經不調、乳腺增生、兩肋脹痛往往與肝疏泄不暢有關。中醫講“女子以肝為先天,男子以腎為先天”,所以女性更要養肝。女性的更年期癥狀大多是肝鬱的表現,即神經系統對內分泌的調節發生瞭紊亂。

楊華升表示,養肝有三大原則:一、調節情志,情緒和心態要保持穩定,不過度憂思、暴怒;二、充分休息,《黃帝內經》指出,“人臥則血歸於肝”,因此絕對不能熬夜,且避免長期用眼,如今人們頻繁使用電子產品,既傷害瞭眼睛,也傷肝;三、飲食護肝,多吃酸甘食物,如枸杞子、木瓜、烏梅、大棗等。

治療肝鬱最常用的中成藥是逍遙丸,主治肝鬱脾虛,癥狀有情緒抑鬱、月經不調、失眠、食欲不振、乳房脹痛等。經典藥方有甘麥大棗湯,炙甘草15克,小麥30—50克,大棗10個,治療有抑鬱傾向的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10—15克,生薑20克,羊肉50克,不放作料水煎,主治手足冷、月經量少的肝經虛寒病人。

有助於護肝的蔬菜有哪些

肝是我們重要的器官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呵護我們的肝臟。那麼能不能通過飲食的方法來改善呢?下面為大傢介紹有助於護肝的蔬菜,供大傢瞭解。

包菜

即圓白菜、卷心菜、甘藍,性平、味甘,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還含有胡蘿卜素、維生素E,生用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和疼痛有效。

大蒜

屬百合科植物,性辛、溫,味辣。肝病病人宜熟用,含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C等,其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軟化血管等作用。

薺菜

為十字花科植物,性平、味甘,含維生素B、維生素C、胡蘿卜素、煙酸及無機鹽。動物實驗表明,可縮短凝血時間,具有止血功效,適合於慢性肝病有鼻出血、齒齦出血等癥。

蘑菇

種類較多,現多為人工培植,包括菜蘑、口蘑、香菇等,同為蕈類。性平、味甘,含多糖類、維生素類、蛋白、脂肪和無機鹽等。實驗證明其多糖有調節免疫、抗腫瘤的作用,肝病病人宜常食用之。

海藻

性寒、味咸,含大量碘、藻酸、維生素、蛋白和脂肪等。具有化痰散結之功效。據研究其提取物能較好地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脂質氧化以及抗潰瘍。

百合

性平、味甘,含蛋白質、脂肪、脫甲秋水仙堿。具有益氣補中、益肺止咳的作用,並可軟堅安神。秋水仙堿具有抗肝纖維化和肝硬化作用,常食百合可防治肝硬化。

胡蘿卜

性微溫,味甘、辛,富含維生素A原(胡蘿卜素),亦含揮發油。本品富有營養,健胃消食,生熟均可食,對於提高肝病病人維生素A水平,間接預防癌變的發生具有較好作用。

西紅柿

茄科植物,性平,味酸微甘,富含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胡蘿卜素。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之功效,生熟食用均可。

黃瓜

性寒、味甘,含戊糖、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蛋白質。其細纖維具有促進腸道毒素排泄和降膽固醇作用,其所含丙醇二酸可以抑制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尤其適合脂肪肝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