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尿是指3歲以上的小兒睡眠中不知不覺的將小便尿在床上,又稱“尿床”,輕者數夜1次,重者一夜數次,且尿常規及尿培養無異常發現,部分患兒腰骶X光片顯示隱性脊柱裂。3歲以下的小兒,由於腦髓未充、智力未健,或正常的排尿習慣尚未養成,而產生尿床者不屬病理現象。下面為大傢介紹一下小朋友尿床的推拿療法。

小孩尿床是怎麼回事

遺傳因素:如果父母雙方小時候均患遺尿,其子女遺尿敲發病率約為77%;如果父母中有一人小時候患遺尿,其子女途尿的發病率約為44%。

膀胱容量小:上海楊浦區中心醫院對遺尿兒童進行膀胱B型超聲波檢查發現,他們的膀胱容量均不同程度地小於正常兒童,平均要小50%。

睡眠過深:遺尿的兒童晚上都睡得很深,叫也叫不醒,即使叫醒瞭,往往也還是迷迷糊糊,尿瞭床也不知道。由於睡得太深,以至於大腦不能接受來自膀胱的尿意,因而發生遺尿。

心理因素:親人的突然死亡或受傷、父母吵架或離異、母子長期分離、黑夜恐懼受驚等原因均可導致孩子遺尿。

排尿習慣訓練不當:有的傢長給孩子使用尿佈的時間過長,使孩子不能養成自己控制排尿的習慣。有的傢長把孩子喚醒以後,讓他坐在便盆上,邊玩邊撒尿,最後,也沒有看看孩子是否已經小便瞭,就把孩子往床上一抱。這樣,孩子就不可能把排尿與坐便盆聯系起來構成條件反射。

小朋友尿床的推拿療法

(1)腎氣虛:小便清長頻數,每睡中遺尿,每夜1--2次或更多;喜暖胃寒、腰膝酸軟、四肢欠溫;睡眠深沉、不易喚醒;面色蒼白、智力遲鈍;大便或泄瀉,舌淡苔白。

治則:溫補腎氣。

取穴:揉丹田、揉腎腧(shù)、揉龜尾、按揉三陰交,以通調督脈之氣,固澀下元,止遺尿。加補腎經、推三關。

(2)脾肺氣虛:小便淋漓、遺尿頻而量少;四肢困倦、形體消瘦;面色蒼白少華、胃納不佳;大便溏薄,舌苔薄白或白膩、脈緩、指紋淡。

治則:健脾益氣,補脾肺氣虛。

取穴:揉丹田、揉腎腧、揉龜尾、按揉三陰交,加補脾經、肺經、推三關、揉脾腧以健脾益氣。

(3)肝經濕熱:白天尿急尿頻、夜間睡中遺尿、小便黃燥;面紅唇赤、心煩易怒;手足喜露被外;舌苔薄黃、脈象弦滑、指紋紫紅。

治則:瀉肝利濕。

取穴:揉丹田、揉腎腧、揉龜尾、按揉三陰交,加清補肝經、清天河水、清小腸、揉肝腧以清肝利濕止遺尿。

小孩尿床傢長要怎麼辦

Step 1要求孩子定時睡覺(一般在晚上9點)

去廁所:睡前,一定要求孩子去廁所小便,不要在床邊放痰盂。因為去廁所小便可以使孩子建立“到廁所去小便”的條件反射。

開鬧鐘:臨睡前把鬧鐘定在11點,放在孩子的耳朵邊上。一般在最初的一兩個月裡,鬧鐘是叫不醒孩子的,仍要媽媽去叫,大約經過3個月左右,鬧鐘就可以把孩子叫醒。為什麼鬧鐘要定在11點呢?因為絕大多數尿床孩子的首次尿床時間都是在入睡後的最初3個小時以內,所以要提前1個小時(11點)叫醒孩子。

少喝水:要求孩子睡前(一般從晚飯後開始)不要喝水、不吃水果,目的在於減少尿量。

別興奮:在孩子睡覺前,傢長不要逗引孩子,不要讓孩子看驚險的電影或電視,也不要給孩子講會使他“激動”的故事。因為睡前過於興奮,孩子就會睡得很深,容易尿床。

Step 2 定時叫醒孩子(一般在晚上11點)

應註意要醒透:不僅要叫醒孩子,而且一定要使孩子徹底醒“透”,否則就會尿不幹凈,後半夜就容易尿床。

去廁所:在孩子醒“透”以後,不管天氣有多冷,一定要讓孩子去廁所小便,決不可以尿在床邊的痰盂裡。這樣做,一方面孩子從床邊走到廁所,有助幹醒得更“透”一些;另一方面也有助於使孩子建立起“到廁所去小便”的條件反射。

父母陪伴:這樣做的目的在於瞭解孩子小便的情況:是否尿瞭?尿得是否幹凈?

父母先尿:目的是誘導孩子小便,有利於孩子尿得更幹凈些。

一般來說,經過上述“傢庭心理治療”,大約3-6個月以後,大多數的寶寶就不會再遺尿瞭。

小兒遺尿癥的治療方法

①消除小兒緊張心情,更不可責打;

②平時應加強排尿功能訓練,如白天到非不得已時才解小便,解小便時要停 停解解,解解停停,擴展膀胱容量,訓練括約肌的功能;

③晚上睡前盡量不飲水;

④嚴重的遺尿癥狀請醫生幫助治療。

核桃雞米可改善小兒遺尿

藥補不如食補,小兒遺尿癥的寶寶不妨吃些核桃雞米,核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 溫中補虛,適宜於小兒遺尿癥患者食用。 原料:雞胸脯肉50克、核桃仁50克、雞蛋1個 調料:食用油、鹽、味精、淀粉適量、 制作方法:

1、 雞胸脯肉洗凈,切成小丁,放入雞蛋清、淀粉和少許鹽攪拌均勻。

2、 起油鍋,燒至四成熱,加入核桃仁,炸熟後撈出;這時倒入雞丁,炒半熟後加入炸熟的核桃仁繼續翻炒即可。

營養成分: 核桃油中富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高達90%,其中亞油酸含量較多,為普通菜子油含量的3-4倍。 溫馨提示:

1 、核桃雞米可溫中補虛,適宜於小兒遺尿癥患者食用。

2、有內熱及痰濕重者忌食核桃,常人也不宜一次性進食過多以免生熱和生濕痰。

兒童尿床容易與哪些癥狀混淆

1.習慣性尿褲 習慣性屎褲是兒童遺便癥的主要表現, 兒童遺便癥是指在3-4歲以後仍不能根據場合排便的非生理疾病因素造成的疾病。所謂生理疾病因素是指器質性因素(包括損傷或功能不全)和痢疾、尿道炎等和消化系統、泌尿系統有關的傳染性疾病。所以,兒童遺便癥都是心因性疾病,即心理疾病。

2.神經性尿頻 神經性尿頻癥指非感染性尿頻尿急,是兒科一個獨立的疾病,患兒年齡一般在2~11歲,多發生在學齡前兒童:其發病特點為尿頻,每2~10分鐘一次,患兒尿急,一要小便就不能忍耐片刻,較小患兒經常為此尿濕褲子,可繼發尿路感染或陰部濕疹。小兒神經性尿頻多半是父母無意中發現,到某些基層醫療單位就診時,常被誤診為泌尿系統感染而使用抗生素治療,但收效甚微。

3.小兒遺尿 簡介(概述):小兒遺尿通常指小兒在熟睡時不自主地排尿。俗稱尿床,一般至4歲時僅20%有遺尿,10歲時5%有遺尿,有少數患者遺尿癥狀持續到成年期。沒有明顯尿路或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者稱為原發性遺尿,約占70%~80%。

必須指出,尿床可使患兒害羞、焦慮、恐懼及畏縮。如果父母采用打罵、威脅、懲罰的手段,會使孩子更加委屈和憂鬱,加重心理負擔,癥狀不但不會減輕,反會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