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傢指出,嬰幼兒經常搖頭晃腦,未必都是可愛的表現,也可能是缺鈣,特別是非母乳喂養的孩子更易發生。寶寶缺鈣的癥狀一般表現為多汗,特別是入睡後頭部出汗,使其頭顱不斷摩擦枕頭,即是我們看到的寶寶晃頭現象。寶寶缺鈣的可能癥狀?如何診斷寶寶是否缺鈣?一起來看下。

寶寶缺鈣的可能癥狀

以下是寶寶缺鈣的可能癥狀,但各位傢長要註意,有這些癥狀也不等於寶寶缺鈣。

1.夜間盜汗

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大量出汗,哭後出汗更明顯。

2.睡覺不實夜驚、夜啼

夜間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3.性情異常

脾氣怪,愛哭鬧,坐立不安,不易照看。

4.枕禿圈

後腦勺處的頭發被磨光,形成枕禿。

5.出牙晚、出牙不齊

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或牙齒發育不良,牙齒排列參差不齊,咬合不正,牙齒松動,過早脫落。

6.生長遲緩,學步晚,骨關節畸形

缺鈣的小兒多數1歲左右學邁腿走路。缺鈣的孩子,由於骨質軟,有的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O”形腿,肌肉,松軟無力,腿骨疼痛。

7.前囪門閉合延遲

常在]歲半後仍不閉合,形成方顱。

8.常有串珠肋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造成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9. 肌肉肌腱松弛

小兒缺鈣嚴重時,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現駝背、雞胸、胸骨疼痛。

10.其他

小兒缺鈣還時常出現食欲不振、精神狀態不好、抽搐、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癥狀。

如何診斷寶寶是否缺鈣

小兒缺鈣給小兒發育帶來的危害大傢已經十分清楚,缺鈣主要是由於體內維生素D不足,促使體內鈣磷代謝紊亂所產生的一種,以骨骼病變為主的全身性營養性疾病。小兒缺鈣的主要表現是骨骼發育障礙和神經精神反應異常,長期缺鈣對小兒智力發育也有一定影響。

對於有一定臨床經驗的兒科醫生來講,診斷一個小兒是否缺鈣並不是一件很復雜的事,隻要按照規范的診斷程序來做,就可以迅速的得出結論。目前對小兒缺鈣的診斷比較混亂,例如我們經常聽說,兒童傢長憑自己的經驗給小兒做診斷,傢長一看小兒有枕禿、出汗多、出牙晚,就認為小兒缺鈣。有些大夫工作不夠負責或缺乏臨床經驗,有時僅憑化驗結果就草率的診斷小兒缺鈣,為此在傢長中造成一種恐慌和誤導,引起社會上掀起給兒童盲目補鈣的熱潮。然而盲目補鈣嚴重的影響到我國科學養育計劃的落實,不但有可能給小兒健康帶來危害,而且會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第一,應該先瞭解小兒的喂養情況,比如小兒的喂哺方式如何?是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孩子每天的奶量是否充足?孩子何時開始添加輔食?輔食添加是否合理?小兒的食物中是否含有豐富的鈣營養?小兒消化吸收功能是否正常等。另外還要瞭解小兒的一般健康狀況,小兒是否經常患病?孩子是否經常做戶外活動等?醫生要通過對傢長的詢問來確定小兒是否存在缺鈣的可能。

第二、醫生要給小兒做全面的體格檢查,通過檢查進一步確定小兒是否存在缺鈣的臨床表現?小兒長期缺鈣可導致骨骼發育異常,但由於人在器官發育上存在一定差異,所以發現小兒骨骼發育有輕微異常,也不能輕易下結論,應該經過對各種信息的綜合分析或觀察再做診斷,而不能一看到小兒頭囟門大一點,或肋骨稍有一點上翹就診斷小兒缺鈣。

第三、醫生應根據臨床診斷需要給小兒做化驗檢查,化驗檢查是幫助兒科大夫診斷小兒缺鈣的主要信息資料之一,診斷時可以用來參考,但卻不能作為唯一的診斷依據。

按照正常的診斷程序診斷小兒是否缺鈣,得出的結論才是科學的,才能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並對指導傢長科學育兒起到促進作用。否則將給小兒健康、傢庭、社會帶來危害。傢長懷疑小兒缺鈣,應該找專業的兒科醫生做科學的診斷,不要道聽途說或者自己隨便給孩子下缺鈣的結論,更不能長時間,大劑量盲目補鈣。

嬰幼兒選鈣3大標準

鈣制劑的安全性

不用動物骨粉和海洋生物為原材料的鈣劑。目前動物骨粉和海洋生物,如貝殼類生物,為原料制作補鈣品已不被提倡,因為重金屬等有毒物質易沉積於動物骨骼中,人若長期服用,會造成無法逆轉的中毒現象。

淡奶口味

0~3歲的寶寶,母乳或牛乳是這時期的主要食物,所以奶味是最適合寶寶的味道,不要給寶寶嘗試過重的口味,不然會影響味蕾的發育,導致寶寶偏食挑食。所以,細心的媽媽給寶寶選擇鈣劑時,也最好選擇適合寶寶味覺的鈣劑。一般在6個月左右,寶寶的牙齒就開始萌出瞭,直到3歲寶寶的牙齒全部長齊,牙齒處於發育階段的孩子,特別是牙齒還未長出的寶寶,選擇顆粒劑的補鈣產品更適合。

小劑量

選擇鈣劑首先應要考慮方便寶寶服用,一小勺即可輕松搞定。一般情況5ml的水的沖調劑量恰恰符合瞭寶寶的發育需求,輕柔沒有壓力。

四類寶寶需要及時補鈣

冬季出生的寶寶。

冬季天氣寒冷,嬰兒戶外活動少,寶寶接受日照不足,體內維生素D合成不足,容易維生素D缺乏,進而影響體內鈣的吸收和代謝。補充建議:寶寶出生14天後,就要開始補充預防量的維生素D,每天400單位,出生3個月後適量補充鈣劑。

早產兒。

妊娠中晚期是鈣貯存和骨骼發育的關鍵期,早產兒由於提前降生,體內的骨鈣量比健康的新生兒少。而且他們在出生之後還要經歷一個追趕性生長期,對維生素D和鈣的需求量比健康嬰兒高很多,如果不增加補充,很容易影響生長發育和骨骼健康。補充建議:早產兒一出生就應該補充維生素D,用量還要增加到每天800單位,出生後滿3個月改為400單位。早產兒肝腎功能不好,所以在鈣質、維生素D的劑型選擇和用量方面,還要請兒科醫生根據寶寶的身體情況而定,傢長切不可擅自做主。

媽媽在孕期、哺乳期缺乏維生素D和鈣。

胎兒的營養完全來源於母親,若孕期媽媽鈣和維生素D攝入不足,寶寶出生之後則容易維生素D和鈣的儲備不足。同樣,母乳是嬰兒的主要食物來源,若媽媽日常飲食中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量不足,也將直接導致寶寶攝入量不足。補充建議:準媽媽在孕期就應該註意補鈣,保證每天喝500毫升奶,並適當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哺乳期也應該多吃含鈣量高的食物,如奶制品、豆類、魚、蝦、海帶等。

雙胞胎。

雙胞胎大多有低體重和早產的情況,出生時維生素D和鈣的儲備大多不足,出生後要追趕生長,需要的維生素D和鈣比普通足月兒多,出生後應及時給予補充。補充建議:一出生就應該補充維生素D,每天800單位;出生後滿3個月改為400單位,並適量補充鈣劑。

生長發育較快的寶寶。

2歲前是寶寶第一個生長發育高峰期,本來對維生素D和鈣的需求量就大,如果寶寶生長發育再明顯比同齡嬰幼兒快,需求量就更大。父母需格外留意寶寶有沒有維生素D和鈣缺乏的表現,必要時適當補充。補充建議:1歲前每天的奶量要大於600毫升,1~2歲之間每天奶量要大於500毫升,並註意添加豆腐和魚蝦等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確實存在維生素D和鈣缺乏的狀況,應適當補充。

寶寶補鈣大秘訣

1、母乳喂養

母乳是寶寶最佳的補鈣來源,也是最容易被寶寶身體所吸收的。所以一般醫生都建議產婦母乳喂養,寶寶可以吸收到更多的營養物質。處於哺乳期的媽媽應該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提高母乳的含鈣量,間接給寶寶補鈣。

2、服用鈣劑

除瞭母乳喂養之後,媽媽還可以直接給寶寶服用鈣劑。但需要隻要的是要選擇天然牛奶中提取的產品,其鈣磷比例接近母乳,對腸胃刺激小,吸收率高於有機鈣和無機鈣。另外,媽媽註意不要將鈣劑混在牛奶或食物裡喂寶寶,奶和鈣很容易結合形成凝塊,不僅鈣不易被吸收,乳汁也不容易被消化。正確的喂食方法應該是,在喂奶後1~2小時之後,待寶寶胃內的食物大部分被排空後再服鈣劑,增加鈣劑的吸收。專傢建議,選擇淡奶味的鈣劑,便於寶寶接受且保護味蕾發育。

3、補充維生素D3

傢長給寶寶補充鈣質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同時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3。有研究表明,體內缺乏維生素D3的話,鈣的吸收隻有10%,可以適量給寶寶補充淡奶味鈣劑,以此促進鈣的吸收。

4、食補

在寶寶添加輔食之後,可以在輔食中,選擇含鈣高的材料,比如乳制品、豆制品、水產品中的蝦皮、海帶、魚骨粉等,適當的給寶寶喂食,從食物中補充所需的鈣質。另外,可給寶寶多食用含鈣豐富的蔬菜,例如菠菜等,給寶寶補充鈣質的同時也補充維生素。但是給寶寶煮菠菜的時候,要先開水焯一下然後再炒,這樣可以去掉蔬菜中的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