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寶寶是女性一件大事,但是生產之後身材難免走樣,肌膚也會容易衰老,所以新任媽咪們除瞭要學會照顧寶寶之外,也需要多花心思學會產後如何保養皮膚!那麼生瞭寶寶,皮膚越來越差怎麼辦?產後怎樣保養皮膚?產後皮膚松弛怎麼辦?其中飲食可以在兩方面協助改善皮膚的狀況。首先,你的皮膚需要營養才能維持健康;其次,你需要減少飲食中的毒素。還有其他方法嗎?下面教大傢產後如何保養皮膚。一起來瞭解下吧

新媽媽產後要註意7個事項

1、環境

產婦居住的環境要安靜、舒適、陽光充足。室內還要定時通風(但要避免對流風),以保證空氣清新,給寶寶媽媽提供足夠的氧氣。室溫一般應保持在18-22度,濕度為60%-65%。如果是在冬季,為保持室內的濕度,可在暖氣上或爐火上放個水盆,讓水氣蒸發出來。

2、休息

產後恢復要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否則產婦會出現焦慮、疲倦、精神抑鬱,還會影響乳汁的分泌。此外,每天爭取能有10小時的睡眠,睡時要采取側臥位,利於子宮復原。

3、飲食

產後胃腸道蠕動能力較弱,因此產後最初幾天應吃些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要多喝些湯類,有助於下奶;多吃些水果、蔬菜,以補充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哺乳的產婦還要補充含鈣的食品或者鈣劑。每日熱量的供給為2700千卡—3000千卡,其中主食400克,雞蛋2個,牛奶25 0克,肉類100克-150克。豆制品100克,青菜和水果400克—500克。飲食要均衡,少吃辛辣,三餐之外還應適當加餐。

4、產後活動

產後8小時可以在床上坐一會兒。如分娩順利,產後12小時可以下床、上廁所。產後24小時可以隨意活動,但要避免長時間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宮脫垂。產後8周可逐漸恢復正常工作。產後體操有助於形體恢復。

5、清潔與衛生

產婦的個人衛生十分重要,使用的衛生貼、會陰墊要經過消毒來菌。還要勤洗澡、勤換內衣,保持皮膚清潔與幹燥。如有會陰切開,傷口尚未拆線,每日要擦洗一次外陰。飯後要漱口,按時刷牙,註意口腔衛生。

6、註意惡露的變化

產後陰道排出的分泌物稱為惡露。其中含有血液、壞死的子宮蛻膜和黏液。惡露的顏色由血性逐漸變淺,量也逐漸減少,大約產後4個星期至6個星期幹凈。

7、月經的恢復

哺乳者月經會推遲,大約8周-10周恢復月經;有40%不哺乳的產婦於產後6周-8周月經來潮,隻有10%-15%的哺乳婦女在產後6周月經來潮。

新媽媽產後要註意的18個禁忌

忌多吃味精

為瞭嬰兒不出現缺鋅癥,新媽媽應忌吃過量味精。一般而言,成人吃味精是有益無害的,而嬰兒,特別是12周內的嬰兒,如果哺乳期間的媽媽在攝入高蛋白飲食的同時,又食用過量味精,則不利。因為味精內的谷氨酸鈉就會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過量的谷氨酸鈉對嬰兒,尤其是12周內的嬰兒發育有嚴重影響,它能與嬰兒血液中的鋅發生特異性的結合,生成不能被機體吸收的谷氨酸,而鋅卻隨尿排出,從而導致嬰兒鋅的缺乏,這樣,嬰兒不僅易出現味覺差、厭食,而且還可造成智力減退,生長發育遲緩等不良後果。

忌急於服用人參

有的新媽媽產後急於服用人參,想補一補身子。其實新媽媽急於用人參補身子是有害無益的。人參含有多種有效成分,這些成分能對人體產生廣泛的興奮作用,其中對人體中樞神經的興奮作用能導致服用者出現失眠、煩躁、心神不安等不良反應。而剛生完孩子的新媽媽,精力和體力消耗很大,十分需要臥床休息,如果此時服用人參,反而因興奮難以安睡,影響精力的恢復。

人參是補元氣的藥物,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血的流動。這對剛剛生完孩子的新媽媽十分不利。因為分娩過程中,內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損傷,服用人參,有可能影響受損血管的自行愈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因此,新媽媽在生完孩子的一個星期之內,不要服用人參,分娩7天以後,新媽媽的傷口已經愈合,此時服點人參,有助於新媽媽的體力恢復。但也不可服用過多。人參屬熱,會導致新媽媽上火或引起嬰兒食熱。新媽媽食用多種多樣的食物,來補充營養是最好的辦法。

忌過多吃雞蛋

醫學研究表明,分娩後數小時內,最好不要吃雞蛋。因為在分娩過程中,新媽媽體力消耗大,出汗多,體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隨之下降。若分娩後立即吃雞蛋,就難以消化,增加胃腸負擔。分娩後數小時內,應吃半流質或流質飲食為宜。在整個產褥期間,根據國傢對孕、新媽媽營養標準規定,每天需要蛋白質100克左右,因此,每天吃雞蛋3~4個就足夠瞭。過量食用雞蛋也會,增加腸胃負擔,甚至容易引起胃病。

忌多吃紅糖

紅糖營養豐富,釋放能量快,營養吸收利用率高,具有溫補性質。新媽媽分娩後,由於喪失瞭一些血液,身體虛弱,需要大量快速補充鐵、鈣、錳、鋅等微量元素和蛋白質。紅糖還含有“益母草”成分,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排出產後宮腔內淤血,促使子宮早日復原。新媽媽分娩後,元氣大損,體質虛弱,吃些紅糖有益氣養血、健脾暖胃、驅散風寒、活血化淤的功效。但是,新媽媽切不可因紅糖有如此多的益處,就一味多吃,認為越多越好。因為過多飲用紅糖水,不僅會損壞新媽媽的牙齒,而且紅糖性溫,如果新媽媽在夏季過多喝瞭紅糖水,必定加速出汗,使身體更加虛弱,甚至中暑。此外,喝紅糖水時應煮開後飲用,不要用開水一沖即用,因為紅糖在貯藏、運輸等過程中,容易產生細菌,有可能引發疾病。

忌堅硬粗糙及生冷食物

新媽媽脾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復,過於寒凍的食物會損傷脾胃影響消化,且生冷之物易致淤血滯留,可引起新媽媽腹痛、產後惡露不絕等。另外,新媽媽盡可能不要吃存放時間較長的剩飯菜。新媽媽也最好不要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海鮮等,否則容易引起過敏或是細菌感染,會直接影響到接受母乳的寶寶健康。但是,新鮮的水果,不包括在“禁忌”之內。水果,有促進食欲、幫助消化與排泄的作用,不必因“太涼”而不食用。而且一般在室內放置的水果不會涼到刺激新媽媽消化器官而影響健康的程度。

忌喝大量白開水

一般新媽媽在懷孕末期通常都會有水腫現象,而產後坐月子正是身體恢復的黃金時期,這段時間要讓身體積聚的所有水分盡量排出,如果又喝進許多水,將可能不利於身體恢復。如果是剖宮產的媽媽可能需要服一些藥物,則仍需飲用適量的水分,但不要一次飲用大量水,而應該分次適量喝。

忌酸咸食物

酸性的咸味食物容易使水分積聚,而影響身體的水分排除,此外咸味食物中的鈉離子更易使血液中的濃稠度增加,而讓新陳代謝受到影響,造成血液循環減緩。新媽媽坐月子期間最好避免酸咸的食物。

有的新媽媽為瞭迅速瘦身,喝醋減肥。其實這樣做不好。因為新媽媽身體各部位都比較弱,需要有一個恢復過程,在此期間極易受到損傷,酸性食物會損傷牙齒使新媽媽日後留下牙齒易於酸痛的遺患。食醋中含醋酸約3%~4%,若僅作為調味品食用,與牙齒接觸的時間很短,不至於在體內引起什麼不良作用,還可以促進食欲。所以,醋作為調味品食用,就不必禁忌。過咸的食品有回奶作用,在提倡母乳喂養的今天,新媽媽口味宜偏淡。

忌食大麥及其制品

大麥及其制品,如大麥芽、麥乳精、麥芽糖等食物有回乳作用,所以產後仍在哺乳期的新媽媽應忌食。

忌食辛辣燥熱之物

產後新媽媽大量失血、出汗加之組織間液也較多地進入血循環,故機體陰津明顯不足,而辛辣燥熱食物均會傷津耗液,使新媽媽上火,口舌生瘡,大便秘結或痔瘡發作,而且會通過乳汁使嬰兒內熱加重。因此新媽媽忌食韭菜、蔥、大蒜、辣椒、胡椒、小茴香、酒等。

順產、剖腹產產後恢復註意事項各不同

一、產後飲食

自然分娩的寶媽,產後即可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適量飲水,產後4-6小時內應解小便。由於自然分娩的新媽咪,在生產過程中消耗瞭大量體力,因此,常常在分娩後饑餓感強烈,特別想吃東西。因此,要提前準備好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面包、溫牛奶、小米粥等。避免因過度疲勞,身體消耗過大造成虛脫。

剖宮產的寶媽,因手術後腹腔容易脹氣,因此,建議術後先不要進食,待排氣後,約6小時左右進食些免奶免糖的半流食。如果排氣不好,傢人可煮些蘿卜湯,效果會特別好。

由於剖腹產畢竟是大手術,身體上有傷口,因此,飲食上更要註意營養搭配,註意加些補血、補氣的食物。營養合理、平衡、食譜要廣,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在食譜中應占適當比例。有些剖腹產的寶媽,由於產後身體異常虛弱,食欲較差。但為瞭補充營養,以促進乳汁分泌,傢人一定要精心照顧,不能隻顧嬰兒,而忽略瞭寶媽營養的補充。

二、產後養護

由於自然分娩是一種生理過程,而剖宮產則是醫學過程,所以就產後康復而言,自然分娩的寶媽和剖宮產的寶媽兩者的康復方法不盡相同。自然分娩的寶媽,要采用舒適體位,產後6-8小時即可下床活動。有側切的寶媽,坐時,盡量坐側切椅,避免壓迫傷口,休息時取平臥位或側臥位,避免惡露污染傷口。

剖宮產的寶媽,術後6小時采取去枕平臥位,6小時後可采取半臥位或側臥位,24小時拔尿管後需下床活動,適當活動可促進腸蠕動,利於子宮的復舊,盡早恢復體形。

很多產婦分娩以後,情緒上會有很大變化。愛哭、鬱悶,可能是出現瞭產後憂鬱癥。產後憂鬱癥的出現屬正常現象,因產後雌性激素的分泌變化有極大關系。同時,新媽咪對於突如其來的傢庭變化,身體恢復不佳,又要給孩子哺乳,乳汁分泌量少的媽媽,還有為孩子喂食奶粉,喂水,換尿佈等。

還沒有足夠的撫育寶寶的心理準備,就當瞭媽媽,勢必會手忙腳亂,身心疲憊。在女人生命中最艱難的時刻,傢人,尤其是丈夫,要給以足夠的理解、溫暖、幫助和呵護。不要讓這個孕育生命的媽媽感到失落。

產後保養皮膚的方法

幹凈營養促進健康

飲食可以在兩方面協助改善皮膚的狀況。首先,你的皮膚需要營養才能維持健康;其次,你需要減少飲食中的毒素。

生食新鮮蔬果時所得到的氟、維生素A及維生素C等抗氧化劑對皮膚有好處。蔬果如果超過40℃,就會破壞其中的氟和維生素C,因此盡量生食;生的蔬果也含有能夠促進消化、改善皮膚與腸道健康的活性酵素。腸道對皮膚的健康非常重要,我們甚至可以說皮膚是腸道的鏡子。腸道有問題,皮膚必然有問題!

除瞭多吃對你的皮膚健康有幫助的食物外,你必須減少所吃進去的毒素。這包括少吃高溫烹炸的食物,例如所有烘焙食品,炒、油炸或烤到焦黑的食品,這些東西都含有危害皮膚的毒素。最好吃水煮、蒸、稍微烤過的食物或生食。

此外,留意皮膚在進食之後的反應。如果冒出痘痘或疹子,就表示你吃瞭皮膚無法處理的東西。大部分問題出在高溫油炸所使用的劣質油身上,或者因為你對某些食物過敏。

盡量從糙米和各種完整谷類的食品中攝取纖維,你將發現不但排便順暢,皮膚也變得幹凈、有光澤瞭!

攝取足夠水分不但有助腸道的健康,更能提供排除毒素所需的汗水來源。你通常可以由排便狀況,得知自己所需要的水分多寡。如果排便緩慢、有不舒服感,表示你需要更多的纖維與水分。設法增加水分的攝取,然後觀察健康的改善或變化狀況。

白嫩皮膚隨口可得

除卻天生膚質,後天飲食正確與否也是影響皮膚白嫩的一個因素。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少吃感光植物。所謂感光植物就是植物內的化學物質有助於紫外線的吸收,而紫外線正是讓肌膚變黑、長斑的元兇之一!芹菜、香菜、白蘿卜之類的就屬於感光蔬菜,會使色素沉著。反過來說,要吃些什麼東西才有助於 美白呢?

除瞭含大量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櫻桃、奇異果、草莓與菠蘿等之外,高麗菜、青椒、花椰菜、地瓜、番茄、糙米、燕麥、黃豆芽、豌豆等,內含豐富的多種維生素,直接或間接有助於美白作用,也是最好的美白蔬果。

適當喝水

人體組織液裡含水量達72%,成年人體內含水量為58%~67%。當人體水分減少時,會出現皮膚幹燥,皮脂腺分泌減少,從而使皮膚失去彈性,甚至出現皺紋。為瞭保證水分的攝入,每日飲水量應為1200毫升左右。正確的喝水習慣會為新媽媽的皮膚彈性計劃提速。

溫馨提示:產後媽媽喝水有講究

早上起床後,可先喝一大杯溫礦泉水,它可以刺激腸胃蠕動,使內臟進入工作狀態;如果新媽媽常被便秘所困,不妨在水中加些鹽。

註意:新媽媽在產後第1周最好盡量少喝水,如果在關鍵性的第1周不能達到“利水消腫”的目的。反而沒有顧忌地喝水,就會對新陳代謝產生負面影響。

常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維生素對於防止皮膚衰老,保持皮膚細膩滋潤起著重要作用。其中維生素E對於皮膚抗衰有重要作用。因為維生素E能夠破壞自由基的化學活性,從而抑制衰老。

維生素E還有防止脂褐素沉著於皮膚的作用。脂褐素的生成與過氧化脂類有關。而維生素A、B2也是皮膚光滑細潤不可缺少的。當人體缺乏維生素A時。皮膚會變得幹燥、粗糙有鱗屑;若缺乏維生素B2時,會出現口角乳白、口唇皮膚開裂、脫屑及色素沉著。

溫馨提示:多從食物中補充維生素

新媽媽還處在哺乳期,乳汁的質量對寶寶的身體有直接的影響,所以補充維生素還是食補為好。

富含維生素E多的食物有卷心菜、葵花籽油、菜籽油等。動物肝臟、魚肝油、牛奶、奶油、禽蛋及橙紅色的蔬菜和水果則富含維生素A的,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有肝、腎、心、蛋、奶等。

增加富含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食物的攝入量

產後婦女最大的問題就在腹部,由於腹部皮膚在生育過程中過度伸張與手術刀傷,造成100%產後婦女腹部松弛,遍佈妊娠紋、桔皮紋與疤痕,不僅影響美觀,更是產後身體變形的罪魁禍首,無疑是女人的心腹大患。

腹部皮膚主要由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構成,前者主硬度,後者主韌度。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又由無數個氨基酸組成,這些氨基酸就像一張網。當女人懷孕到八、九個月時,腹部皮膚由於過度伸拉,這張網會產生多處斷裂,生成妊娠紋;同時皮膚因失去韌性而導致小腹松弛,產後多年也不能消除。

剖腹產時,當手術刀鋒利地劃破皮膚深入腹中時,氨基酸網被劇烈地割斷,徹底斷裂的氨基酸組織混亂無序的粘連,不僅形成瞭赤腫刺目的疤痕,而且使腹部一分為二,即使被切開的兩片皮膚愈合,腹部也變形瞭。彈性韌性下降,硬度也下降,從而使腹部皮膚松弛。

所以,適當的補充膠原蛋白能使細胞變得豐滿,從而使肌膚充盈,皺紋減少;彈性蛋白可使人的皮膚彈性增強,從而使皮膚光滑而富有彈性。富含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多的食物有豬蹄、動物筋腱和豬皮等。

溫馨提示:補充膠原蛋白要適量

新媽媽千萬不要盲目補充膠原蛋白,應該在詢問醫生後再選擇適量補充。

自己學會按摩

從產後第二周開始,新媽媽可以對自己的腿部、手部等進行輕柔的按摩,以打圈形式,由下至上輕輕按摩約15分鐘,有微熱感最好。但此時切勿對腹部和腰部進行按摩。在平日,新媽媽可以有意識深呼吸收緊腹部,做一些簡單的產後恢復操。

溫馨提示:

有的新媽媽產後立即束腹,這是不對的,非但無助於恢復腹壁的緊張狀態,反而會增高腹壓,造成產後盆底支持組織及韌帶對生殖器官底支撐力下降,導致子宮下垂,嚴重後傾、後屈等。

要註意堿性食物的攝入

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魚、肉、禽、蛋、糧谷等均為生理酸性。大量酸性食物會使體液和血液中乳酸、尿酸含量增高。當有機酸不能及時排出體外時,就會侵蝕敏感的表皮細胞。使皮膚失去細膩和彈性。為瞭中和體內酸性成分,故應吃些生理堿性食物,如蘋果、梨、柑桔和蔬菜等。

解決產後皮膚松弛的4個妙招

一、多吃堿性食物

根據食物本身所含元素成分的多少,可分為堿性食物、酸性食物、中性食物。酸性、堿性食物不是任憑口感決定的,而是指食物進入人體後最終呈酸性或堿性。有些人喜歡吃酸性食物的美味感,但如堿性食物的豆腐,卻也有其獨特的清淡味。因此美味不一定是酸性,如大豆中提煉的麩氨酸、卵磷脂,絕大部分蔬菜、水果等都是味道鮮美的堿性食物。

研究表明,過量的酸性食物則使血液呈酸性,使血液裡的乳酸、尿酸含量相應增加。這些物質隨汗液來到皮膚表面,就會使皮膚變得沒有活力,失去彈性,尤其會使面部的皮膚松弛無力,遇到冷風或日光暴曬,容易裂開。多吃些堿性食物,可使血液呈現弱堿性,減少乳酸、尿素的含量,減輕對皮膚的侵蝕、損害。

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魚、肉、禽、蛋、糧谷等均為生理酸性。月子期間新媽媽都會大補,但是也要註意飲食的合理搭配,不要一切以肉食為主,這樣會使體內的酸堿度不平衡。為瞭中和體內酸性成分,應吃些生理堿性食物,如蘋果、梨、柑桔和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