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盂腎炎的前期表現主要為尿多尿急,而久治不愈會惡化為尿毒癥!所以一旦出現瞭慢性腎盂腎炎一定要及時治療,下面是慢性腎盂腎炎的中醫治療秘方,對於各種類型的慢性腎盂腎炎要因癥施治。那麼,慢性腎盂腎炎的中醫治療秘方?

慢性腎盂腎炎和哪些疾病鑒別

1、腎結核:一些患者會把腎盂腎炎和腎結核混淆,其實患者的腎結核多有腎外結核病史或病灶存在,肉眼血尿多見,膀胱刺激癥狀顯著而持久,往往有結核中毒癥狀。可通過作靜脈腎盂造影,如發現腎實質蟲蝕樣破壞性缺損則可診斷為腎結石。

2、慢性腎小球腎炎:作為腎病,慢性腎小球腎炎也容易和慢性腎盂腎炎混淆,一般出現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在無明顯水腫、蛋白尿、高血壓時,其臨床表現與全身感染癥狀,通常和尿路刺激癥狀不明顯的不典型慢性腎盂腎炎相似,尤其當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並發尿路感染或晚期兩者均出現慢性腎功能減退時,鑒別更難。

3、下尿路感染:很多人把慢性腎盂腎炎當成下尿路感染,其實下尿路感染好發於中年女性,患者以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適為主要表現,尿中白細胞亦可增多,常被誤診為不典型慢性腎盂腎炎而長期盲目應用抗菌藥物治療,甚至造成不良後果,必須予以鑒別。

慢性腎盂腎炎的中醫治療秘方

1、腎虛濕熱,治法:補腎清熱利濕。

方藥:用知柏地黃湯加味。藥用知母、黃柏、生地、山藥、山萸肉、丹皮、茯苓、澤瀉、滑石、通草、牛膝、車前子。方中知母、黃柏、丹皮清熱,生地、山萸肉補腎,茯苓、澤瀉、滑石、通草、車前子、牛膝利尿滲濕。

2、脾腎兩虛,治法:健脾補腎。

方藥:無比山藥丸加減。藥用山藥、澤瀉、茯苓、生地、枸杞子、五味子、肉蓯蓉、杜仲、牛膝、菟絲子、巴戟天、蓮子。方中山藥、茯苓健脾,生地、枸杞子、杜仲、牛膝補腎,肉蓯蓉、菟絲子、巴戟天、五味子溫腎固澀,蓮子清熱瀉火。為治勞淋之主方。

3、氣滯血瘀,治法:行氣活血通淋。

方藥:可用五淋散加減。藥用當歸、赤芍、石葦、冬葵子、沉香粉、柴胡、川楝子、牛膝、穿山甲、王不留行、生蒲黃、梔子、丹皮。方中柴胡、川楝子、沉香疏肝理氣;當歸、赤芍、牛膝、穿山甲、生蒲黃、丹皮活血化瘀;王不留行、石葦、冬葵子利尿通淋;梔子、丹皮清鬱熱;共為行氣活血通淋之劑。

慢性腎盂腎炎有什麼癥狀

慢性腎盂腎炎癥狀較急性期輕。有時可表現為無癥狀性菌尿。半數以上患者有急性腎盂腎炎既往史,實際上是慢性腎盂腎炎的首發癥狀。而後間斷反復出現尿路刺激癥狀,一般較輕,不如急性腎盂腎炎明顯,其後有乏力、低熱、厭食及腰酸痛等癥狀,並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下尿路刺激癥狀。急性發作時全身癥狀與急性腎盂腎炎相同,有發熱、腰痛、腹痛、膀胱刺激癥狀。腎損害進展時,可有腎小管功能損害,如濃縮功能減退、低滲、低比重尿、夜尿增多及腎小管性酸中毒等。到晚期,可出現腎小球功能損害、氮質血癥直至尿毒癥。

慢性腎盂腎炎多引起腎性高血壓,一般認為與患者高腎素血癥及一些縮血管多肽的釋放和血管硬化、狹窄等病變有關。少數患者切除一側病腎後,高血壓可得以改善。至病程晚期,患者可出現腎小球功能損害、氮質血癥直至尿毒癥。在小管間質損害的基礎上,可出現局灶節段性的腎小球硬化,表現為大量蛋白尿或腎病綜合征,這些病人預後差,可進展為終末期腎病。

小兒(偶爾成人)患者可出現慢性細菌性腎盂腎炎的急性發作。發熱僅見於急性發作期,無急性發作的患者可能無癥狀。當慢性腎盂腎炎進入晚期且累及雙側腎臟時,可出現高血壓、貧血和氮質血癥的相關癥狀。

慢性腎盂腎炎的預防措施

1、註意外陰及尿道口的清潔衛生。

要勤換內衣,特別是在婦女月經期、妊娠期或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如不註意外陰的清潔衛生,細菌可以通過尿道進入膀胱,並由膀胱、輸尿管逆流的動力入腎盂,然後再侵及實質,形成泌尿系統的感染。

2、在飲食方面需高熱量、高維生素、半流質或容易消化的普通飲食。

要多飲水,每日入量不得少於3000毫升,以增加尿量,有利於沖洗泌尿道,促進細菌、毒素和炎癥分泌物的排出。

3、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註意休息,避免勞累和便秘。

4、女性患者急性期治愈後,一年以內應註意避孕。

5、女性患者禁止盆浴,以免浴水逆流入膀胱,引起感染。

腎盂腎炎是由顯而易見特異性細菌直接侵襲腎盂、腎實質引起的炎癥性癥病。個別患者可由支原體、黴菌等致病。急性腎盂腎炎未及時治愈者,則可變成慢性腎炎。急性腎盂腎炎主癥為高熱、寒戰、腰痛、伴尿急、尿頻、尿痛、口幹便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宜用清熱利濕之驗方。

若是患上瞭腎盂腎炎,請不要著急,可以對癥下藥,根據以上方子來好好的調理自身,若想效果更有效,那麼最好的方法還是去中醫院接受中醫的治療。

慢性腎盂腎炎的飲食保健

1、冬瓜竹葉菜:

[原料]冬瓜500g,竹葉菜100g,調味品食鹽、味精等適量。

[制法]冬瓜連皮切成塊,竹葉菜洗凈,切成小片、小段狀。入鍋後加水煮沸,調味後即可飲服。

[功效]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用於尿路感染急性發作。

[服法]可佐餐也可代茶飲,連服5~7日。

2、赤豆綠豆車前湯:

[原料]赤小豆、綠豆、車前子各30g。

[制法]將車前子佈包,將赤小豆、綠豆共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共煮疊赤小豆、綠豆熟後,去藥包。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用於濕熱下註,蘊結下焦,腰腹疼痛,尿意頻頻,小便短數而刺痛,畏寒發熱,口苦嘔惡,便秘等。

[服法]食豆飲湯,1劑/d。

3、甘蔗鮮藕生地汁:

[原料]紫皮甘蔗150 g,鮮藕100 g,鮮生地黃60 g。

[制法]上3物分別揀洗幹凈,甘蔗切割成2 cm長的段,鮮藕、鮮生地黃均切成片,同放入潔凈的榨汁機內,加壓將液汁溢出來,去渣、收取汁液,盛入容器即成。

[功效]清熱涼血,利尿通淋。用於溫熱蘊結犁腎盂腎炎。

[服法]2次/d,早,晚分服。

4、三豆甘草湯:

[原料]赤小豆30 g,黑豆50 g。綠豆30 g,生甘草3 g。

[制法]生甘草揀去雜質、洗凈,切成片,與淘洗幹凈的赤小豆、黑豆、綠豆同入沙鍋,加足量水浸泡片刻後,用中火煨煮至赤小豆、黑豆、綠豆熟爛如酥即成。

[功效]滋陰養血。用於慢性陰虛濕熱型腎盂腎炎。

[服法]2次/d,早、晚餐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