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吐奶現象較為常見,因為新生兒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連接食管處的賁門較寬,關閉作用差,連接小腸處的幽門較緊,而新生兒吃奶時又常常吸入空氣,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盡管很多媽媽都知道新生兒由於生理原因才容易導致吐奶,但一看到自傢寶寶吐奶時,還是緊張得不知所措。那麼,新媽媽怎麼應對小兒吐奶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小孩吐奶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嬰兒吐奶是經常發生的現象,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屬於正常情況,對嬰兒危害不大,但是父母也不能掉以輕心。本文小編就介紹一下小孩吐奶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小孩吐奶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嬰兒吐奶,是因為嬰兒的胃多呈水平狀態,胃的底部也尚未發育健全,胃容量相對比較小,而且賁門肌比較松弛,幽門肌則發育良好,進奶後如果體位改變或哭鬧,由於胃的逆蠕動而發生吐奶。

除瞭嬰兒本身生理特點外,經常吐奶的原因多由於喂養不當,如嬰兒在喂奶前因饑餓而劇烈啼哭,吞入過多空氣,吃奶時又過於著急,哭聲未止連氣帶奶咽入,有的奶瓶中的奶汁未能充滿奶頭或奶孔太大,使孩子吸入空氣,奶的溫度不合適或奶變質,嬰兒消化能力差,神經系統的調節不完善,胃腸道外的疾病也經常引起消化道癥狀而造成吐奶。

嬰兒吐奶怎麼辦?首先,觀察吐奶的情況,註意改善喂養方法,定時定量,在喂奶時將嬰兒頭部稍抬高,呈半躺半坐的姿勢(最好抱著喂)。人工喂養兒,奶的溫度要合適,奶瓶上的奶頭要充滿奶汁,奶孔要合適。

如果經以上方法處置後吐奶減少,嬰兒吐奶就不是病理現象。如果用上述方法處置後仍無效,或者吐奶呈噴射狀,伴有發熱,精神異常等,那就是病理現象,應到醫院檢查治療。

新媽媽怎麼應對寶寶吐奶方法

盡管很多媽媽都知道新生兒由於生理原因才容易導致吐奶,但一看到自傢寶寶吐奶時,還是緊張得不知所措。那到底寶寶為什麼會吐奶,又有什麼辦法可以預防寶寶吐奶呢?請聽小編娓娓道來。

寶寶吐奶 媽媽應對妙招

新生兒吐奶原因

新生兒發生吐奶,不僅僅是因為吃奶後改變抱姿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嬰兒生理上的特點,而且他們的胃部和喉部都還沒有發育成熟。

新生兒的胃部,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定狀態,同時賁門部位(胃部入口)還比較松。也就是說,大人吃飯時,當食物進入胃部後,賁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於嬰兒的胃賁門部位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

母乳喂養吐奶原因

1、喂奶前寶寶哭鬧或吃奶過急,極易吸入空氣,當空氣由胃內溢出時,將奶帶出而嘔吐;

2、嬰兒吸吮過久(正常一次哺乳是10~15分鐘)或吸吮無奶,以至吸食過多的空氣;

3、喂奶後就將新生兒放平或過多翻動新生兒,奶水容易從胃裡倒流;

4、不正確的斷乳法也是嘔吐原因之一,強行喂食或不易接受新食物也會嘔吐。

人工喂養吐奶原因

1、人工喂養的新生兒,由於奶嘴孔過大以致奶汁流入太急,或孔過小吸食時間過長;

2、奶嘴孔的大小以倒置奶瓶時奶慢慢滴出為宜,每瓶奶的喂食時間不超過10~15分鐘;

3、配方奶太燙或太冷,嬰幼兒腸胃難以適應,會導致吐奶;

4、配方奶稀釋過分或奶粉品牌經常更換,嬰幼兒腸胃脆弱,不能有效吸收分解。

預防寶寶吐奶小貼士

1.母乳喂養的寶寶

(1)采取合適的喂奶姿勢,盡量抱起嬰兒喂奶,讓嬰兒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這樣比平躺喂奶減少發生吐奶的機會。

(2)在哺乳後將嬰兒豎直抱起,輕拍嬰兒後背,讓嬰兒通過打嗝的方式排出吸奶時一並吸入胃裡的空氣,然後再把嬰兒放到床上,一般就不會出現吐奶現象。

(3)哺乳後不宜馬上讓嬰兒仰臥,而是應當側臥一會兒,然後再改為仰臥,如果仰臥也要保持上身較高的位置。

(4)每次的哺乳量不宜過多,間隔時間不宜過短。

2.人工喂養的寶寶

(1)在選擇奶嘴時,我們要考慮到奶嘴孔大小,選擇適合自己的寶寶的。

(2)註意不能讓寶寶吃的太急

(3)喂奶中以及吃飽後註意拍嗝

(4)喂奶最好做到少而勤

吐奶寶寶日常護理

孩子在3-4個月大之後,不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賁門的收縮功能也已發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數也就會明顯減少瞭。而在此之前,每次喂奶後我們最好還是要幫助孩子拍嗝。

幫助孩子拍嗝的方法是豎著抱起孩子後輕輕拍打後背5分鐘以上,是幫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打嗝的話,也可以試試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後背。支起孩子的下巴,讓孩子坐起來。讓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然後再輕拍後背的方法也可以。因為孩子坐著的時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較容易瞭。

但有時寶寶會打不出嗝,因為吸入胃中的空氣,有時會夾在前後吸入的奶汁中,此時如果將孩子上身直立起來,將有利於胃中空氣的排出。因此,媽媽可以將孩子豎著抱起來,或者可以給孩子墊高後背使上身保持傾斜30分鐘左右。

專傢稱易吐奶的孩子消化功能比較差,添加輔食的時候要少量多次添加,從一種到多種添加,從稀到稠,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時也可以借助藥物進行調理,比如吐奶嚴重的可以吃馬叮啉(多潘立酮)或維生素B6,還有一些幫助消化的藥物如媽咪愛、培菲康,6個月以上的孩子可以吃一點小中藥來調解胃腸功能減輕嘔吐。

溫馨提示:如吐的奶是豆腐渣狀,屬於奶與胃酸起作用的結果,為正常現象。假如嬰兒嘔吐頻繁,且吐出呈黃綠色、咖啡色液體,或伴有發燒、腹瀉等癥狀,屬於病態,該去醫院及時就診。

漾奶和吐奶、嗆奶的區別

漾奶量少,一般發生在寶寶吃完奶時,隨意的溢出一兩口奶。

吐奶量較多,多發生在喂奶後,寶寶的吐奶前會出現伸脖子或者張口等痛苦難受的表情。

嗆奶量較多,多發生在喂奶後,嬰兒會表現出頻繁劇烈的刺激性咳嗽,嚴重可導致嬰兒窒息,需及時處理。

1、漾奶

定義:漾奶指嬰兒喂奶後從口邊溢出奶液。量不多,多是由於嬰兒在喂奶後片刻更換紙尿褲或更改體位引起。嬰兒漾奶一般是正常現象,媽媽不必多慮。

處理方法:隻要喂奶後輕拍嬰兒背部5-8分鐘,直至打出響嗝就不會漾奶瞭。嬰兒漾奶一般不影響生長發育,隨著年齡的增長漾奶情況會逐漸減輕。到6個月後多可自然消失。

2、吐奶

定義:嬰兒吃奶後奶水從口中急速湧出到口腔外為吐奶,多數與嬰兒胃部發育尚不完善有關。

原因:

(1)嬰兒的胃呈水平狀,胃底平直,缺乏突出。當胃內有氣體存在時,氣體即上升到胃底部,再從責門溢出,同時將奶帶出,造成吐奶。

(2)嬰兒胃部賁門肌肉發育不如幽門處完善,造成胃的出口緊而入口松,這也是嬰兒容易吐乳的重要原因。

(3)嬰兒胃容量小、肌肉張力較低等原因,以及喂養和護理不當、喂奶前哭鬧、吸空奶瓶、吮手指、喂奶時奶頭內未充滿奶汁,造成大量空氣吞入嬰兒胃內,都可引起吐奶。

處理方法:遇到嬰兒吐奶,媽媽喂奶時應盡量抱起嬰兒,讓嬰兒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使胃裡的奶液自然流入腸內;喂奶後要抱起嬰兒,使之頭伏在母親肩上,輕拍背部直至打出響嗝,讓胃內氣體排出後,再放下並取右側臥位,頭部稍抬高,過會兒再改為仰臥位,這樣就可以減少吐奶的發生。

溫馨提示:許多病理性因素,如飲變質牛奶、先天性幽門狹窄、胃腸炎、潰瘍病等,均可造成嘔吐。這種嘔吐量較多,較頻繁,伴有奶塊,甚至有綠色膽汁或血性物嘔出,患急性腦膜炎時可呈噴射性嘔吐,應及早到兒童醫院診治。

3、嗆奶

定義:嗆奶是百天內嬰兒的常見癥狀,人工喂養多於母乳喂養嬰兒,好發於寒冷季節。通常表現母親哺乳或奶瓶喂養後嬰兒出現頻繁劇烈的刺激性咳嗽。隨之吐出大量奶汁,嚴重嗆奶會將奶汁或奶塊嗆入氣管,阻塞呼吸道,影響氣體交換,造成嚴重缺氧導致窒息。此時嬰兒表現面色、口唇青紫,呼吸斷斷續續。心跳仍存在。若不及時搶救可在數分鐘內因窒息而死亡。

處理方法:新近的研究資料表明,嬰兒嗆奶是維生素A缺乏的早期癥狀,約半數嗆奶嬰兒存在會厭功能不全,由於維生素A缺乏,導致患兒免疫受損,呼吸道黏膜抵抗力降低,容易反復感冒或是患上肺炎。

因此,無論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嬰兒。從出生後2周起應補課維生素AD制劑,代表藥是濃魚肝油滴劑,按照生理需要量補充,這樣做有利於補充維生素AD的不足,還可以間接起到預防嬰兒嗆奶作用。

如何正確拍嗝防止吐奶

給寶寶拍嗝是防止吐奶的最好辦法。寶寶在3-4個月大之後,不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賁門的收縮功能也已發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數也就會明顯減少瞭。但是在此之前,每次喂奶後我們最好還是要幫助孩寶寶拍嗝,防止吐奶。

幫助寶寶拍嗝防止吐奶的方法

1、豎著抱起寶寶,輕輕拍打後背

豎著抱起寶寶後輕輕拍打後背5分鐘以上,是幫助寶寶拍嗝防止吐奶的基本方法。如果寶寶還是不能打嗝的話,也可以試試用手掌按摩寶寶的後背。

2、支起寶寶的下巴,讓寶寶坐起來

讓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然後再輕拍後背的方法也可以防止寶寶吐奶。因為寶寶坐著的時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較容易瞭。

3、打不出嗝的時候

吸入胃中的空氣,有時會夾在前後吸入的奶汁中,寶寶會打不出嗝,此時如果將寶寶上身直立起來,將有利於胃中空氣的排出。因此,媽媽可以將寶寶豎著抱起來,或者可以給寶寶墊高後背使上身保持傾斜30分鐘左右,這樣也能幫助孩子打嗝防止吐奶。

寶寶吐奶時如何緊急處理

嬰兒吐奶雖然常見,但卻時刻會威脅到寶寶們的健康,因為寶寶吐奶很容易堵塞氣管而影響寶寶的呼吸。所以寶寶如果出現吐奶的情況,必須及時處理,否則對他們的健康會產生嚴重的影響。下面告訴大傢寶寶吐奶時如何緊急處理。

寶寶吐奶時如何緊急處理1、側向一邊

如果平躺時發生嘔吐:迅速將寶寶臉側向一邊,以免吐出物因重力而向後流入咽喉及氣管。用手帕、毛巾卷在手指上伸入口腔內甚至咽喉處,將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大略及快速的清理出來,以保持呼吸道順暢,免得阻礙呼吸。此時,清除口腔要比鼻腔重要。所以平常身邊隨時要配置小手帕、小毛巾,以備不時之需(鼻孔則可用小棉花棒來清理)。

2、拍打背部

如果發現寶寶憋氣不呼吸或臉色變暗時,表示吐出物可能已進入氣管瞭,馬上使其俯臥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硬質床),用力拍打其背部四至五次,使其能咳出。

3、捏腳底板

如果這些步驟都做瞭,但寶寶還是無反應,即刻用力刺激其腳底板(或夾或捏),目的在使寶寶因感覺疼痛而呼吸,此時最重要的是讓寶寶能吸氣,氧氣能進入肺部,以免缺氧。在窒息救命時刻,最重要的是爭取時間把空氣(氧)送入肺中,而不是在浪費時間的想如何把異物取出,這點觀念非常重要。

預防寶寶吐奶的方法第一、吃奶的時候讓孩子不要吃的太急,可以用一種剪刀式的哺乳方式,將母乳的乳腺導管壓住幾個,奶流速度就慢瞭,讓孩子不要吃的過急。

第二、在吃奶中間可以停一下哺乳,給孩子拍拍背,因為有的嬰兒胃裡積氣比較多,孩子不舒服,就會有大量吐奶的情況。吃完奶之後再做一個拍嗝是很重要的,用中空的手掌給孩子拍背、輕輕的振動,孩子會很舒服。有的孩子吃奶以後20分鐘、半個小時還會吐奶,這種孩子吃完奶以後要進行一到兩次甚至三次的拍嗝,一次拍嗝可能不會完全有效果,要是孩子如果沒有很好的打嗝,沒完沒瞭的話,孩子會有疲勞感。孩子一般會使勁的扭動身體,面部發紅,上肢使勁,這個時候把孩子及時抱起來,孩子一般都會打出一個很大的嗝。

第三、孩子吐奶的時候,傢長一定要及時將孩子的身體側過來,目的是讓孩子口內的奶從嘴角盡快流出來,如果孩子在仰臥狀態,在吐奶之後,你給他擦試的過程中,嘴裡還有殘留的奶,如果這個時候孩子一呼吸,容易呼吸到肺裡面。應該側臥,然後再清理幹凈,對孩子應該是沒有任何損傷的。

第四、觀察孩子是否吃飽,一般來說吃奶的時候,孩子自動停止吃奶,然後面容很舒服的感覺,另外情緒、狀態都不錯,自動松開奶頭,這個時候一般來說都是孩子吃飽瞭。

第五,接著觀察孩子多長時間才餓,吃完奶以後如果兩個半到三個小時左右又開始饑餓狀況,這個時候就說明第一次吃奶是吃的比較夠的,比較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