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傢庭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健康的成長,現在很多的新媽媽都會遇到嬰兒吐奶的情況,嬰兒吐奶嚴重怎麼辦呢?很多的新媽媽們都不知道該怎麼照顧吐奶的寶寶,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傢詳細的介紹一下嬰兒吐奶怎麼辦吧,看看你們平時都做對瞭嗎?

小孩老吐奶的原因

1、仰臥喂奶

寶寶仰臥喝奶的方式是不正確的,這樣可能是方便瞭寶寶喝奶,但是這樣就會比較容易引起寶寶出現吐奶的情況瞭。

由於寶寶胃結構的特殊性,仰臥時,很容易造成奶水在胃裡滯留,很容易導致吐奶。

比較正確的姿勢是抱起寶寶喂奶,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裡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就能有效減少因躺著喂奶而造成的吐奶幾率瞭。

2、喂奶時空氣進入

與大人相比,新生兒的喉頭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們含乳頭的方式比較笨拙,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人胃部,這樣在打嗝或晃動身體時很容易出現吐奶。

抱著寶寶喂奶時,一是動作盡量要輕,不要劇烈晃動寶寶的身體。二是在喂奶時,要讓孩子的嘴裹住整個奶頭,不要讓空氣乘虛而入。用奶瓶喂時,還應讓奶汁完全充滿奶頭,盡量避免空氣在喂奶時帶進孩子的胃裡造成吐奶。

減少寶寶吐奶的守則

1. 適量喂食,切勿過多。

2. 少量多餐,以減少胃部所承受的壓力。

3. 每次喂奶中及喂奶後,讓寶寶豎直趴在大人肩上,輕拍寶寶背部,這個動作可將吞入胃中的空氣排出,以減少胃的壓力。

4. 喂奶時不要太急、太快,中間應暫停片刻,以便寶寶的呼吸更順暢。

5. 奶瓶開孔要適中,開孔太小則需要大力吸吮,空氣容易由嘴角處吸入口腔再進入胃中;開孔太大則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礙呼吸氣管的通路。

6. 在喂食完畢後,不要讓寶寶馬上平躺,先把上半身挺直坐一會兒,並輕拍其背部。在躺下時,也應將寶寶上半身墊高一些,最好是右側臥,這樣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

7. 在喂食之後,不要讓寶寶有激動的情緒,也不要隨意搖動或晃動寶寶。

8種疾病會引起新生兒吐奶

羊水吸入:由於羊水大量吸入,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新生兒常在生後不久即出現嘔吐,吐出清水、粘液或帶少量血性液體,但一般情況良好,對於羊水吸入導致的頻繁嘔吐可用1%的蘇打水洗胃。

幽門痙攣:新生兒時期由於幽門功能暫時失調常在喂奶後不久出現噴射狀嘔吐,臨床常吐出大量乳汁和乳凝塊,時好時壞。對於幽門痙攣,可以用1:1000阿托品在吃奶前5-10分鐘滴入口內,先從1滴開始,逐步增加,最大量不得超過4滴,直到小兒出現面紅為止,一般能獲得明顯療效。

新生兒便秘:新生兒一般生後10小時內開始排出胎糞,如果生後數日排便極少或胎便排出時間明顯延長,臨床也可出現腹脹、吐奶。對於新生兒便秘可以用生理鹽水灌腸,一旦大便通暢,腹脹和嘔吐常隨之緩解。

感染因素:是新生兒嘔吐最常見的原因,除瞭消化道本身感染如流行性腹瀉、肝炎等外,消化道外的感染如中耳炎、肺炎、敗血癥、腦膜炎等,也是引起新生兒嘔吐的常見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消化道畸形在新生兒嘔吐的發病中常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危害極大,我們應該特別引起重視。

食道閉鎖:新生兒生後即發生劇烈的嘔吐,吃啥吐啥,常吐出象螃蟹吐的泡沫狀液體。 幽門肥厚性狹窄:臨床常常在生後2周左右出現嘔吐,進行性加劇,常表現為噴射性嘔吐,但吐後仍有饑餓感,由於頻繁嘔吐,新生兒常出現脫水和營養不良,腹部體檢時,可以摸到棗核樣的塊物。

腸閉鎖:生後1天內常出現持續性嘔吐,吐奶後癥狀常有所緩解,但吃奶後幾小時又開始嘔吐,吐出物常伴有奶、膽汁和糞便樣的液體。

腸旋轉不良:生後數日內常出現間隔性嘔吐,時輕時重,嘔吐物可為奶汁或膽汁。

先天性巨結腸:生後無胎便或有頑固性的便秘,臨床常伴有進行性的腹脹、嘔吐。 綜上所述,對新生兒時期的嘔吐,瞭解病史、生產史、是否吸入羊水、喂養史以及胎便排出情況和其他伴發癥狀是非常重要的,臨床應該註意新生兒的腹部,觀察有無胃型、腸型、腹部腫塊以及應仔細檢查肛門。

 預防寶寶吐奶的方法

1、每次喂奶中及喂奶後,讓寶寶豎直趴在大人肩上,輕拍寶寶背部,直至打嗝後再將寶寶輕輕放下,這樣可將吞入胃中的空氣排出,以減少胃的壓力。

2、先換尿佈後吃奶。當寶寶肚子飽飽的時候,如果被媽媽左翻右翻地拎起雙腿墊尿佈,很容易吐奶。同樣,按摩、撫觸、洗澡等都應安排在喂奶前,以防喂奶後過多翻動引發吐奶。

3、奶瓶開孔要適中,開孔太小則需要大力吸吮,空氣容易由嘴角處吸入口腔再進入胃中;開孔太大則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礙呼吸氣管的通路。

4、喂奶時,要讓寶寶的嘴裹住整個奶頭,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氣進入嘴裡。用奶瓶喂時,應讓奶汁完全充滿奶頭。

5、適量喂食,切勿過多。喂奶時不能太急、太快,中間讓寶寶休息片刻。掌握好喂奶的時間間隔,一般在3小時左右。若吐奶較頻繁,可讓寶寶少食多餐,以減輕胃部壓力。

吐奶和溢奶是同一個問題嗎

吐奶和溢奶,其實都是指奶水從嬰兒嘴裡面流出來的現象。吐奶,是由於嬰兒的胃、腸等消化系統功能還不健全而出現的食物倒流現象。通常情況下,吐奶可能發生在喂奶後不久,吐奶前孩子有張口伸脖、痛苦難受的表情。由於是胃中的食物全部被排空,吐奶的量也比較大,嚴重時還可能出現呈噴射狀吐奶。如果到瞭這種程度,就需要爸爸媽媽小心瞭,應盡快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寶寶喝奶後一切正常,可是,大約十幾分鐘以後,嘴角突然有一口奶流瞭出來。這種情況,不需過度緊張,因為從寶寶吐奶的量看,不屬於吐奶而是溢奶(漾乳)。

而溢奶則是指吃奶時將空氣帶入胃裡,因胃中壓力,將一小部分奶水擠壓出來,導致胃中的奶不由自主地被逆流到口腔外的情況。溢奶的量比較少,多發生在剛吃完奶時,一般吐出一、兩口即止,這種情況請放心,其實小寶寶隻是打瞭一個嗝,從而使少量奶液從嘴角溢出而已。

需要提示的是,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這種情況將會有明顯地改善,通常寶寶的溢奶現象,到開始食用固體食物後就會逐漸有所改善。

在寶寶感冒時給寶寶喂奶要特別小心,速度一定不要太快,要確認寶寶已經咽下口中的奶水後再喂下一口,並盡量做到"少量多餐"。

仰臥喂奶可能是怕寶寶累著,或是便於喂奶,不少傢長都是采取寶寶仰臥時喂奶的方法,其實這是不太科學的。由於寶寶胃結構的特殊性,仰臥時,很容易造成奶水在胃裡滯留,很容易導致吐奶。比較正確的姿勢是抱起寶寶喂奶,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裡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就能有效減少因躺著喂奶而造成吐奶的幾率瞭。

喂奶時空氣進入抱著寶寶喂奶時,一是動作盡量要輕,不要劇烈晃動寶寶的身體。二是在喂奶時,要讓孩子的嘴裹住整個奶頭,不要讓空氣乘虛而入。用奶瓶喂時,還應讓奶汁完全充滿奶頭,盡量避免空氣在喂奶時帶進孩子的胃裡造成吐奶。

與大人相比,新生兒的喉頭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們含乳頭的方式比較笨拙,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這樣在打嗝或晃動身體時很容易出現吐奶。

要特別留意的是,喂完奶後一定要讓寶寶打個嗝: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後背,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裡的空氣,再把寶寶放到床上,這樣也就不容易吐奶瞭——這個“放”也是要講求技巧的哦,專傢提示我們,喂奶後最好能讓寶寶多立一會兒,放下時的最佳姿勢是右側臥位,枕頭略抬高點,這些小措施都能有效地減少吐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