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是一類慢性、進行性精神衰退疾病,其病程隱蔽,緩慢進展。不僅對患者的健康危害很大,也增加傢庭的經濟負擔。患老年癡呆癥的患者特別需要照顧,傢屬應該多註意護理方面的措施,以免帶來生活上的困擾。希望下面對老年癡呆的護理措施的介紹能幫到大傢。

如何預防老年癡呆癥

前段時間隨同學一起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其中不少老人都是因為有老年癡呆癥,所以子女們才會把他們送來這裡,看著他們的樣子心裡莫名的就會感覺很淒涼,一個人到暮年,辛苦瞭一輩子,老來時也沒個人在身邊說說話,孤苦伶仃的。下面我向大傢分享一下如何預防老年癡呆癥。

1首先是防止動脈硬化。老年人可常吃一些健脾補腎類食品,如山藥、大棗、薏米。其次是註意身體的訓練。多動腦,多活動手指等關節。

2然後要註重心情保持開朗。時常保持樂觀情緒,減少憂愁和煩惱有利於大腦的運轉, 最好是加強鍛煉。進行一些自己喜愛的、力所能及的體育運動,如慢跑、遊泳、爬山等活動。

註意事項:最後啊,防止老年癡呆癥的最好方法當然是及早開始右腦的鍛煉,培養工作以外的生活嗜好,打打牌,溜溜鳥,種種菜等等,最重要的是能夠以輕松的態度和玩遊戲般的心情去從事活動,如果能夠找到一起分享的同伴更佳。對有一些特定異性對象的老人,黃昏戀也是預防患癡呆癥的好方法。

如何護理老年癡呆癥患者

姑婆得瞭老年癡呆癥以後,就由我們傢照顧,為瞭讓姑婆生活得好,我們做出瞭很多努力,那麼我就和大傢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吧。

1我們先確定瞭姑婆屬於老年癡呆的第幾階段,然後再按照階段的癥狀制定護理姑婆的方案,這樣比較容易實施。

2在護理階段,我們會時不時鼓勵姑婆要保持舒暢的心情,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動怒,這樣對護理階段起很大的作用。

3在姑婆行為有些不正常的時候,我們會慢慢的引導她好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激動,用語言安慰過後,總算鎮靜瞭下來。

4在交流的過程中,言辭盡量避開“癡”“呆”“傻”等詞,否則會加大對患者的刺激。

5在護理過程中,我們會把一些危險用具放好,不能讓姑婆接觸到,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傷害。

老年癡呆癥怎麼辦

盡量保持患者生活環境中的各種事物恒定不變,必須改變時要采用緩慢漸進的方式。癡呆患者學習新事物的能力很差,生活環境的改變會使其不知所措,加速自理能力的下降。但現實生活中變化總是難免的,老年癡呆的護理應盡量使這一變化小一點、慢一點,並反復教導和訓練患者適應新環境。

提供適當的幫助。照料癡呆病人並不等於替他做一切事,那將使其生活能力迅速下降。老年癡呆的護理應鼓勵他去做力所能及的所有事情,同時給予必要的幫助。癡呆患者就是在做最熟悉的事情時,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也可能遇到困難而產生挫折感,進而退縮回避,並最終喪失做此事的能力,適當的幫助可避免此種情況的發生。

自我調適。老年癡呆的護理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為護理人員提供良好的生活和社會支持,將有助於他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避免因他們的情緒波動帶給患者額外的壓力。

簡單原則。生活是復雜的,不要試圖訓練癡呆患者去完成那些復雜的工作,如做飯、用洗衣機等,那隻會加重他們的挫折感,引起不必要的情緒反應。老年癡呆的護理應告訴患者在哪裡上廁所、在哪裡睡覺也許更重要。另一方面,在訓練患者做那些簡單的事情時,應使程序和步驟減到最少。

老年癡呆癥的臨床表現

該病起病緩慢或隱匿,病人及傢人常說不清何時起病。多見於70歲以上(男性平均73歲,女性為75歲)老人,少數病人在軀體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後癥狀迅速明朗化。女性較男性多(女∶男為3∶1)。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癥狀和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下降。根據認知能力和身體機能的惡化程度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1~3年)

為輕度癡呆期。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判斷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對事件進行分析、思考、判斷,難以處理復雜的問題;工作或傢務勞動漫不經心,不能獨立進行購物、經濟事務等,社交困難;盡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對新的事物卻表現出茫然難解,情感淡漠,偶爾激惹,常有多疑;出現時間定向障礙,對所處的場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對所處地理位置定向困難,復雜結構的視空間能力差;言語詞匯少,命名困難。

第二階段(2~10年)

為中度癡呆期。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計算不能;出現各種神經癥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情感由淡漠變為急躁不安,常走動不停,可見尿失禁。

第三階段(8~12年)

為重度癡呆期。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征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終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並發癥。

老年癡呆癥的檢查

1.神經心理學測驗

簡易精神量表(MMSE):內容簡練,測定時間短,易被老人接受,是目前臨床上測查本病智能損害程度最常見的量表。該量表總分值數與文化教育程度有關,若文盲≤17分;小學程度≤20分;中學程度≤22分;大學程度≤23分,則說明存在認知功能損害。應進一步進行詳細神經心理學測驗包括記憶力、執行功能、語言、運用和視空間能力等各項認知功能的評估。如AD評定量表認知部分(ADAS-cog)是一個包含11個項目的認知能力成套測驗,專門用於檢測AD嚴重程度的變化,但主要用於臨床試驗。

日常生活能力評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評估(ADL)量表可用於評定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損害程度。該量表內容有兩部分:一是軀體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即測定病人照顧自己生活的能力(如穿衣、脫衣、梳頭和刷牙等);二是工具使用能力量表,即測定病人使用日常生活工具的能力(如打電話、乘公共汽車、自己做飯等)。後者更易受疾病早期認知功能下降的影響。

行為和精神癥狀(BPSD)的評估:包括阿爾茨海默病行為病理評定量表(BEHAVE-AD)、神經精神癥狀問卷(NPI)和Cohen-Mansfield激越問卷(CMAI)等,常需要根據知情者提供的信息基線評測,不僅發現癥狀的有無,還能夠評價癥狀頻率、嚴重程度、對照料者造成的負擔,重復評估還能監測治療效果。Cornell癡呆抑鬱量表(CSDD)側重評價癡呆的激越和抑鬱表現,15項老年抑鬱量表可用於AD抑鬱癥狀評價。而CSDD靈敏度和特異性更高,但與癡呆的嚴重程度無關。

2.血液學檢查

主要用於發現存在的伴隨疾病或並發癥、發現潛在的危險因素、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癡呆。包括血常規、血糖、血電解質包括血鈣、腎功能和肝功能、維生素B12、葉酸水平、甲狀腺素等指標。對於高危人群或提示有臨床癥狀的人群應進行梅毒、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伯氏疏螺旋體血清學檢查。

3.神經影像學檢查

結構影像學:用於排除其他潛在疾病和發現AD的特異性影像學表現。

頭CT(薄層掃描)和MRI(冠狀位)檢查,可顯示腦皮質萎縮明顯,特別是海馬及內側顳葉,支持AD的臨床診斷。與CT相比,MRI對檢測皮質下血管改變(例如關鍵部位梗死)和提示有特殊疾病(如多發性硬化、進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統萎縮、皮質基底節變性、朊蛋白病、額顳葉癡呆等)的改變更敏感。

功能性神經影像:如正電子掃描(PET)和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可提高癡呆診斷可信度。

18F-脫氧核糖葡萄糖正電子掃描(18FDG-PET)可顯示顳頂和上顳/後顳區、後扣帶回皮質和楔前葉葡萄糖代謝降低,揭示AD的特異性異常改變。AD晚期可見額葉代謝減低。18FDG-PET對AD病理學診斷的靈敏度為93%,特異性為63%,已成為一種實用性較強的工具,尤其適用於AD與其他癡呆的鑒別診斷。

淀粉樣蛋白PET成像是一項非常有前景的技術,但目前尚未得到常規應用。

4.腦電圖(EEG)

AD的EEG表現為α波減少、θ波增高、平均頻率降低的特征。但14%的患者在疾病早期EEG正常。EEG用於AD的鑒別診斷,可提供朊蛋白病的早期證據,或提示可能存在中毒-代謝異常、暫時性癲癇性失憶或其他癲癇疾病。

5.腦脊液檢測

腦脊液細胞計數、蛋白質、葡萄糖和蛋白電泳分析:血管炎、感染或脫髓鞘疾病疑似者應進行檢測。快速進展的癡呆患者應行14-3-3蛋白檢查,有助於朊蛋白病的診斷。

腦脊液β淀粉樣蛋白、Tau蛋白檢測:AD患者的腦脊液中β淀粉樣蛋白(Aβ42)水平下降(由於Aβ42在腦內沉積,使得腦脊液中Aβ42含量減少),總Tau蛋白或磷酸化Tau蛋白升高。研究顯示,Aβ42診斷的靈敏度86%,特異性90%;總Tau蛋白診斷的靈敏度81%,特異性90%;磷酸化Tau蛋白診斷的靈敏度80%和特異性92%;Aβ42和總Tau蛋白聯合診斷AD與對照比較的靈敏度可達85%~94%,特異性為83%~100%。這些標記物可用於支持AD診斷,但鑒別AD與其他癡呆診斷時特異性低(39%~90%)。目前尚缺乏統一的檢測和樣本處理方法。

6.基因檢測

可為診斷提供參考。淀粉樣蛋白前體蛋白基因(APP)、早老素1、2基因(PS1、PS2)突變在傢族性早發型AD中占50%。載脂蛋白APOE4基因檢測可作為散發性AD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