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老人來說,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動作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做瞭,就會給老人健康帶來隱患和威脅。所以,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做一些禁忌動作。所謂人老腿先老,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動作做的並不那麼利落,強行做反而有傷身體。那麼老人做哪些動作要小心呢?日常生活中老人應該如何養生鍛煉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老人做下蹲動作有哪些好處

經常下蹲確實對心臟有益,下蹲時,通過雙腿肌肉對血管的擠壓作用,能加快靜脈血液回流,站起來時,雙腿肌肉放松,動脈血又快速流入原來被擠壓的下肢血管裡。這樣一蹲一起、肌肉一緊一松,相當於為血液循環增加瞭一股動力,可以減輕心臟的負擔,可以使下肢血脈通暢,筋脈得到濡養,故有“氣行則血行,血行風自滅”之說。下蹲運動還可緩解動脈硬化、降低血脂、消耗脂肪,因此,它也是一項很好的減肥方式,特別是腰、臀部、腹部減肥。我腰圍最大時達3尺2,現在隻有2尺6,效果很明顯。同時,下蹲運動又是一種很好的內臟按摩,能有效促進靜脈血液回流,緩解腹部瘀血,緩解視力疲勞,防止近視及視力衰退。它對改善心、腦血管功能,穩定血壓,調整內分泌紊亂,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等都起著積極的作用。從中醫理論來講,下蹲可使人體經絡相互擠壓,從而形成自體經絡按壓的狀態,有利於氣血流暢,可減少冠心病和腦中風的發病率。

下蹲運動還能健肺。常做下蹲運動對改善肺功能、預防肺部疾病非常有好處。下蹲時,下肢血液會更快地回流到心臟,從而可促進心肺血液循環,增加肺活量。另外,下蹲動作使腹內壓增大,膈肌上抬,胸腔縮小﹔起立動作使腹內壓減小,膈肌下沉,胸腔增大,如同在給肺臟做按摩。我堅持下蹲運動幾十年,經體檢發現膈肌活動范圍增加瞭5厘米,增加肺通氣量達1500多毫升,對改善肺功能非常有好處。

下蹲動作簡單,做起來也有一定講究:兩腿分開,略比肩寬,挺胸收腹,目平視,自然站立;腳尖的方向基本是倒八字形,以腳的第二趾方向為準。雙臂前伸,松腰屈膝慢慢下蹲,上身盡量保持平直,停留10秒鐘左右,兩手收回,叉腰緩慢起身(若體力較弱,可將雙手按於膝蓋上,借助手臂力量緩慢起身)。同時,要配合適當的呼氣吸氣,深吸氣的同時慢慢屈膝控制下蹲,蹲起時將註意力集中在腿部並用力,同時呼氣。重復下蹲10至15次,休息片刻,每天可進行一至兩遍。註意下蹲時,膝蓋的方向要在第二趾的延長線上,這樣做起來比較自然,不吃力。註意避免猛蹲猛起,以防出現頭部缺血現象。整個蹲起過程要保持重心穩定,腳不能移動。初練下蹲時可做半蹲練習,隨著時間的延長,循序漸進,逐漸將大腿與小腿蹲靠。下蹲次數要視自己身體狀況、年齡大小而決定,要循序漸進,不要急於求成,以免出現身體不適。我由12次到現在50次。需要註意的是高血壓、嚴重心臟病患者,千萬不要超負荷運動。為瞭平衡上肢及胸腹部肌肉的鍛煉,還可配合做俯臥撐(老年人可扶床做俯臥撐)、仰臥起坐、啞鈴操等運動項目。

騎馬蹲襠式,即“站樁”10-20分鐘,每天一次,要領同下蹲。然後雙手掌拍打膝蓋正面、左右側面各54下,這有助於保養膝蓋骨和滑膜,強膝壯骨。

下蹲的速度大致是5秒鐘1次。年齡大的人下蹲時,最好不要深蹲,膝關節彎曲的角度不要小於60度,否則起身時容易頭暈眼花。動作不要過猛,膝關節彎曲的角度可以由大到小,循序漸進。鍛煉的次數以1天做30次為宜。體弱的人開始少做,有體力的人可多做。患高血壓、糖尿病和關節有問題的老人做下蹲運動,更不宜多做。若下蹲時,應手扶床頭或者門框進行鍛煉,速度不能太快,應緩慢平穩。

老人做哪些動作要小心

忌說話快速:老年人說話莫要高聲大嗓、頻率過快。應保持穩定的情緒,否則易使血壓升高,也會加重心臟的負擔。

忌吃飯過快:有些老年人仍保持年輕時狼吞虎咽的進食習慣,不要忘記食物需細嚼才能有助消化,飯吃得急,還易噎著。

忌過分仰脖:老人往往樂意坐沙發上看電視、與人交談,時間一長易壓迫頸部動脈使血流不暢,易感到頭暈、惡心,甚至得半身不遂。

忌猛然回頭:老人走在街上,常遇熟人呼叫或聽到異常聲響,極易猛然回頭。但因老人多有頸部骨質增生,頸骨急扭很易壓迫血管,造成頭部供血不足,出現眼黑摔倒。

忌褲帶過緊:老人褲帶最好用松緊帶,不然褲帶太緊,易使下身血流不暢,尤其是肛門,因毛細血管多,供血不好易得痔瘡。

忌站著穿褲:老人站著穿褲,這很危險。因老人骨質已疏松,一旦站不穩摔倒瞭,後果很糟。

忌用力排便:老人常有便秘癥。應按時排便,排便不順時,應借助藥物,不能硬排便。因人在排便時血壓易升高,過分用力,會暈倒休克以至腦溢血,甚至還有生命危險。

對老人來說,這些禁忌動作都可能會帶來健康威脅,所以,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做這些禁忌動作。老人要想身體健康,就要註意日常的保健和養生。我們今天介紹的禁忌動作,隻是老人日常養生的一小部分,老人可以通過學習更多養生知識,打造更健康的身體體魄。

老人養生保健四個小竅門

竅門一:常運動大步走

很多老年人總是為傢務瑣事糾纏,覺得自己沒有時間運動,實在運動就在我們舉手投足之間,比如在往菜市場的路上或者往接孩子的過程中,堅持有氧健康大步走,長期堅持就可以使自己手腳靈活,保持活力!

竅門二:枸杞參茶當水喝

在茶裡加少許西洋參和枸杞,可以利用西洋參味甘辛涼的性質,調整茶味,而且西洋參補陰虛效果很好,而枸杞子泡茶,有滋補抗衰的作用。

竅門三:冷水洗臉要堅持

通過冷水洗澡和洗臉,可以鍛煉和進步自身的抗病能力,堅持下往,身體的抵抗力會逐步增強,有益於抗病防病。

竅門四:再忙也要睡午覺

不管時間是非,不管睡著與否,好好躺著閉目養神對於體力和精力的恢復都是非常有益的。對於一些可自愈、癥狀較輕的疾病,能不吃藥就不要吃藥。比如感冒,可以通過多喝開水、適當運動等方式來排解,那麼就不要通過吃藥來治療瞭。

老人日常做運動註意5個要點

1.戒負重練習:由於老年人的肌肉有所萎縮,肌肉力量明顯減退;神經系統反應較慢,協調能力差,對刺激的反應時間延長,因此老年人運動宜選擇動作緩慢柔和、肌肉協調放松、全身得到活動的練習,如太極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適。

2.戒屏氣使勁:平時我們的胸腔內壓力低於大氣壓,稱胸腔負壓,這有利於靜脈血液流回心臟。而屏氣時胸腔內壓力驟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暢,心輸出量減少,因而腦的血液供應也減少,故易發生頭暈、目眩,嚴重者可發生昏厥。

而屏氣完畢時,血液驟然大量回心,會使心輸出量驟增,血壓上升,腦的血供也猛然增加,易發生腦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運動時一定要註意呼吸順暢自然,切忌屏氣使勁。

3.戒激烈競賽:一些比較激烈的運動競賽對老年人不適宜,一方面,由於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體力運動減慢,協調反應能力差,易發生運動損傷;另一方面,激烈的競賽易使情緒過分激動,誘發意外。

4.戒急於求成:活動量過大或增加過快往往是老年人發生意外損傷的原因之一。老年人由於生理功能降低,對體力負荷的適應能力較差,因而在運動時應有較長的適應階段。30歲以上的人,年齡每增長10歲,對負荷的適應時間約延長40%。

因此鍛煉時要循序漸進,對一定的運動負荷適應後再慢慢增加活動量,切忌操之過急而使活動量過大。

5.戒頭部位置變換:如前俯後仰、側倒旁彎、各種翻滾、頭低腳高、腳朝上的倒立等,都是屬於頭部移動的動作。這些動作會使血液向頭部流動,老年人血管壁變硬,彈力又差,一旦經受不住發生血管破裂,就會造成腦溢血,重者危及生命。

老人動作過猛 小心主動脈夾層

動作過猛小心主動脈破裂

主動脈是體循環的動脈主幹,是身體最大的動脈,直徑有2.5-3.5 cm。主動脈形狀如拐杖,弓形開端,向下直到骨盆區。主動脈大血管疾病是目前全世界發病率日益增多、病死率居高不下的危重癥心血管疾病之一。特別是主動脈夾層,它是繼急性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和大面積肺栓塞之後,另一種可致猝死的常見病。據瞭解,近年來主動脈夾層有逐漸增多的趨勢。

為什麼拉伸背部沒拉傷腰背,反而傷瞭血管?其實,形狀如拐杖的主動脈是先向上,然後向後彎曲,再向下。健康人的主動脈柔韌性好,一般的拉伸活動不會造成損傷。但是,老年人及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血管的柔韌度比較差,猛烈牽拉有可能造成內膜和外層分離,形成“主動脈夾層”。

這時候,主動脈極易發生破裂,一旦破裂,人就會立刻陷入失血性休克,像上述案例中的老王,發生心痛等癥狀後,馬上就昏迷不醒。由於治療難度大,主動脈夾層的死亡率甚至超過心肌梗死,達到30%~40%。

突發主動脈夾層

可參照心肌梗塞處理

突發主動脈夾層,癥狀與心肌梗塞比較相似。在診斷不明的情況下,可以按照心肌梗塞的急救來處理。先讓病人平躺,立刻呼叫急救車,有條件的可以吸氧,但服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一般無效。

由於疑似主動脈夾層的患者要在30分鐘內明確診斷,所以送院要及時。此外,送院過程中,要讓病人處於持續鎮靜狀態,嚴密監測心率、血壓及心包腔壓力,維持生命體征平穩。有手術條件的話,主動脈夾層病人從診斷到急診手術時間最好少於90分鐘,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