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是一個結構復雜、穩定性差的關節,人們常說“人老腿先老”,而腿老就是從膝關節開始的。其實,隨著人們生活狀態的改變,很多人的關節會提前“告老”,不光中老年人,年輕人患骨關節疾病的數量也越來越多。而膝蓋疼痛除瞭患骨關節疾病以外,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也密切相關,如長期翹腿,不註意膝蓋的保暖等,要想治愈膝蓋疼痛,必須從以上幾個方面來調節。

膝蓋疼痛的原因

1.勞損、不良姿勢引起的膝蓋關節疼痛

對膝關節疼痛,患者也可采用熱療、水療、超聲波、針灸等物理治療方法減輕急性發作時的疼痛。也可采用以活血化瘀為主要作用的中成藥緩解疼痛。

2.運動損傷引起的膝關節疼痛

如果我們在運動的時候出現瞭膝關節酸痛的情況的話,就要立即的停止運動,這樣能有效的避免損失嚴重,而且二十四小時內要及時的給予關鍵冷敷。

切忌熱敷、按摩、推拿或用藥。24小時後配合鎮痛消炎的外用止痛藥扶他林乳膠劑,采用推拿進行舒筋活血,溫經通絡。

3.骨關節炎引起的膝關節疼痛

可運用物理療法溫和而有效地緩節膝關節的疼痛和僵硬感。常規的理療方法有超短波、微波、離子透入、紅光照射、經皮神經電刺激等

4.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膝關節疼痛

也可以采用熱熨和熱敷,推拿和按摩等物理治療方法減緩疼痛。與此同時,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除瞭可以采用中醫、西醫治療,物理治療外,還可以輔以飲食療法,加快康復進程。

如何緩解膝蓋酸痛的癥狀

伸展運動讓關節“活"起來:緩解翹腿誘發的膝蓋痛

有的女性在上禮儀課上,老師一定會教給女士幹萬不要叉開腿坐,要一條腿歪歪搭在另一條腿的膝蓋上,交叉起來才足夠優雅。生活中,隻要你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無論是大明星還是電視上的主持人都模范展示傾斜翹腿坐姿,而大部分辦公室白領為瞭禮貌和安全起見,也會翹腿坐。其實,這種看似優雅的坐姿卻並非是健康的姿勢,反而會導致各種疾病和疼痛。

翹腿後,脊椎骨為保持身體的平衡,會自動協調作出補償性弧度,比如說,當你翹右腿時,腰椎會向左側彎,上半身就會右傾,令頭部保持平衡的正中點,而身體長時間傾斜就會讓腰、頸肌肉處於緊張狀態,疼痛便這樣產生瞭。

其實,翹腿造成的疼痛問題有很多,如頭痛、椎問盤突出、脊椎側彎、坐骨神經痛、膝關節痛等。

梅子一畢業就在外企做秘書,後來轉為總裁助理。工作4年後,她的膝蓋開始酸痛,不過當時她也沒放在心上。但是,上個月她和老板參加一個重要的董事會,突然感到膝蓋劇痛,腳抬不起來。第二天,梅子請假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她患瞭退化性膝關節炎。

醫生問梅子是不是經常翹腿,她感到莫名其妙。因為,她的工作經常要穿套裙陪上司參加會議,無論是為瞭儀態優雅還是防止走光,都要一條腿搭到另一條腿上斜坐著,經常一坐就是一個小時左右。醫生說,這就是你疼痛的根源。

退化性膝關節炎多發病於老年人,有的年輕人之所以未老先衰,提早出現,就是因為被壓的腿長期承受另一條腿的壓力,久而久之.不正常的外力導致膝蓋組織退化磨損,膝關節自我修復趕不上磨損的速度,膝蓋的毛病就會出現。

因此,有翹腿習-限的人一定要戒除。尤其是久坐後站立腿伸直時膝蓋疼痛者!

為瞭健康,建議有翹腿習慣的人做一個練習——坐姿單腿屈伸,以鍛煉膝蓋上部的肌肉,提高肌肉和韌帶的彈性和韌性以及關節的靈活性,對預防膝關節病有幫助,在傢中、辦公室中都可以練習。

坐姿單腿屈伸練習強膝防病

1.坐直,立腰,收腹.兩腿並攏.吸氣準備。

2.呼氣.兩手扶在椅子兩側,上體稍後移,兩腿向上抬起,大小腿呈90度。收腹,腰背挺直。

3.吸氣,身體保持不動,呼氣,左腿不動,右腿抬走,伸直,與地面保持45度,保持骨盆的穩定。兩腿交換練習。

4.還原。左腿不動,右腿向前伸直。

5.吸氣。保持上身穩定,右腿不動,左腿向前伸直。兩腿反復做5--10次。

要領

交換腿時保持身體的穩定,註意呼吸與動作的配合,保持動作的協調性。

你還可以這樣做

◆坐姿後撐

1.兩手扶在椅臂上,臀部坐在椅前1/3處,兩腿向前伸直,上體直立,收腹,吸氣。

2.呼氣,兩手支撐,兩臂伸直同時收緊腰背,臀部收縮。身體向前離開坐椅,上體和腿成一斜線。

◆盤坐壓膝

1.雙腳交叉盤坐,上身保持直立,吸氣準備。

2.雙手把膝蓋往下壓,同時呼氣,感到大腿內側肌肉有拉扯感,保持1O秒鐘。

3.重復練習10次。

◆兩腿屈伸

仰臥,兩腿膝關節同時進行一屈一伸的運動,每天堅持2--3次,每次3--5 分鐘。

減少翹腿損害身體的措施

1.如果因為習慣或者禮儀等原因,不能立刻改變,要註意左右腿交替搭,一次時間不超過30分鐘。

2.若已有膝蓋疼痛的癥狀,嘗試在膝蓋下方墊一個軟墊或者毛巾,以減輕對膝關節和神經的壓力。

3.翹腿的角度大予90度,也可以減小膝蓋壓力,減輕疼痛。

4.註意觀察自己身體的狀況,如走路出現輕微的“長短腿”,左右腳步幅不一致,一邊背部疼痛、腳麻痹或者穿吊帶,一邊肩帶經常滑落等,這些都可能是脊椎病變的癥狀,要及時就醫檢查。

陰天膝蓋酸痛食療方

1、地黃當歸金甲湯

組方:幹地黃95克, 當歸3克, 白金條(即人角楓)須根5克, 刺三甲5克。

制法、用法:將上藥切成薄片,加水800—1000毫升,煮約1小時,2次溫服,隔日1 劑。

2、三白皂剌熏劑

組方:鮮三白草1000克, 鮮皂角刺250克。

制法、用法:用沙鍋置火爐上,放入上藥,加水適量,煮沸後即直接熏蒸局部,或用多層紗佈覆蓋以助熏蒸。治療時爐火保持適度。1日熏蒸2次,每次30—60分鐘。如疼痛劇烈,治療時間可適當延長。

3、仙壹藥酒

主要成分;黃精、烏梢蛇、蝮蛇、木瓜、鬱李仁、沙棘、桑椹大黃藤、絞股藍、檸檬黃、亮藍等適量。

用法:每日飲藥酒25ml ,身體會燥熱, 消除濕毒。

陰雨天經常膝蓋酸痛的朋友,要做好膝蓋的保暖工作,避免膝蓋受寒,及時要醫院治療。

春季如何呵護膝關節

1五十歲以上人士易發病

骨性關節炎的特征是關節軟骨退行性病變,骨質丟失,關節邊緣骨贅形成及骨的硬化改變。膝關節是骨性關節炎發生最常見的部位。而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是最常見的人群,病因如下:

關節的退行性變: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的血液供應減少,關節軟骨會因營養不良而退變;關節靈活性及柔韌性的下降亦可導致關節軟骨的損傷。

過度負重:引起關節面的勞損;或膝關節內外翻畸形導致肢體生物力線的改變。

外傷:關節內的骨折、半月板的損傷等導致關節軟骨的破壞。

肥胖:體重的增加與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呈正比,肥胖亦加重原發病情的進展。

遺傳:某些傢族的骨性關節炎與染色體上某些基因異常有關。

2潮濕陰冷天氣癥狀加重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起病進展緩慢,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活動時膝關節疼痛:休息後減輕,隨著病情加重,疼痛發作的頻率與持續時間延長。另外,患者時有輕度晨僵癥狀、活動後緩解、但持續時間少於30分鐘。疼痛與晨僵在潮濕、陰冷或雨天天氣會加重。

活動受限:起初感覺關節活動不靈便,協調性變差,病情加重時自覺膝關節不穩當、易“閃失”;膝關節活動范圍縮小甚至呈屈曲或內外翻畸形。

膝關節活動時可感覺異常的響聲或骨摩擦音。

出現以上不適的應進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讓醫生盡早為您做出正確的診斷。您可能需要以下檢查:拍X光線片,為醫生判斷膝關節病變的程度及排除其他病因提供參考;驗血檢查,一般無陽性改變,主要用於和其他關節疾病的鑒別;關節液檢查,有助於診斷,抽取關節液呈淡黃色、粘稠、透明。

3易和其它疾病混淆

哪些疾病易與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混淆呢?馬教授指出有以下幾種: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有外傷史,膝關節腫痛,關節間隙壓痛,可出現“交鎖”現象,麥氏癥陽性,經檢查可顯示半月板損傷的位置和程度。

髕骨軟化癥:多見於女性,發病漸緩,表現為髕骨深面疼痛,屈膝、下跪或下蹲時加重,髕骨兩側壓痛,髕骨活動時可有摩擦音(感)。

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高峰是30-50歲,呈進行性加重,晨僵持續時間長、大於30分鐘,侵犯的關節除膝關節外,主要位於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及腕關節。病變關節腫脹呈紡錘形,對稱性,肌萎縮明顯。可有全身癥狀如發熱、貧血、消瘦等;化驗血沉明顯增高、類風濕因子陽性。

痛風性關節炎:發病急,疼痛劇烈,常見於足趾部位,亦可見於膝關節,關節紅、腫、熱、痛,可有尿酸或血尿酸升高;飽食、飲酒,受涼,潮濕為其誘因。

4可進行藥物和手術治療

當膝關節出現急性疼痛時,可選擇藥物治療,其功效如下:

控制癥狀:消炎止痛,包括口服抗炎藥,如雙氯芬酸、美洛昔康等;外用抗炎藥雙氯芬酸鈉乳膏等;關節內註射,如糖皮質激素,它有較強的抗炎、止痛作用,同時卻能阻礙軟骨的修復,應謹慎使用,主要用於伴發滑膜出現關節積液時;使用軟骨保護劑,此類藥物的機理是抑制基質降解酶,刺激軟骨細胞合成蛋白多糖以及滑膜細胞合成透明質酸,如臨床上常用的硫酸氨基葡萄糖。

關節內註射透明質酸鈉:有保護、營養軟骨,緩解疼痛及潤滑關節的作用。

膝關節出現酸酸痛痛,不影響日常生活時,可選擇手術治療。關節腔清理術,能清理炎癥因子及脫落的遊離體,修整損傷的半月板及關節面;截骨術,可治膝關節內、外翻畸形;人工關節置換術,適合於重度骨性關節炎,嚴重退變及關節功能毀損、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

5註意選擇合適的鍛煉方式

物理治療的同時要結合運動治療,目的是增加膝關節的肌肉力量和關節活動度,這樣的治療效果才會事半功倍。日常生活中應該註意如下幾點:

保持樂觀的情緒和積極的心態,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勞動強度,保護受累的關節,肥胖者應減輕體重。

寒冷的天氣,使用手杖、護膝等保護器具,註意膝關節的保暖和穩定關節的作用,外出鍛煉時可適當佩戴護膝等防護用品。

要適度鍛煉,註意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盡量避免跑步、登山、爬樓梯等劇烈運動,可選擇適當散步,打太極拳,避免關節過度的負荷,受寒要及時用熱水泡腳,以增強關節血液循環,如病癥加重,要及時就醫。

多見陽光,均衡飲食,註意補充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的食品,如奶制品、豆制品、雞蛋、海帶、魚蝦等,防止骨質疏松,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代謝。

開展體育療法,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並非活動越少越好,相反,適當的運動能增強肌肉的力量、改善膝關節的柔韌性和協調性,從而緩解膝關節的疼痛、減少可能帶來的關節損傷、防止病情進展。有益的運動包括遊泳、散步、腳踏車以及關節抗阻力訓練。不宜進行跳躍式運動、爬山、上下樓梯、長時間蹲坐,避免因膝關節的負荷過大而加重病情。

按摩犢鼻穴 治療膝關節酸痛

犢鼻穴詳解

犢鼻穴屬足陽明胃經穴位,出自《靈樞·本輸》:“刺犢碧者,屈不能伸。”又名外外膝眼穴。屈膝,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 該穴具有通經活絡,疏風散寒,理氣消腫止痛的作用。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腳氣。穴性屬土,在蜂針療法中,該穴應用十分廣泛。現多用於下肢癱瘓,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疾患等。

取穴方法

屈膝,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

別名:外膝眼穴。

穴義:胃經經水由此經過並帶走脾土微粒。

犢鼻穴操作

屈膝90,向後內斜刺0.5~1寸

犢鼻穴功能與主治

主治疾病: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膝骨性關節炎、外傷等各種膝關節痛患者,犢鼻穴為常用喻穴。膝部神經痛或麻木,下肢癱瘓,常為輔助用穴。

膝關節周圍圖片圖冊功能作用:清刷膝關穴節中的脾土微粒,保證膝關穴節的伸縮自如。

功效: 祛風濕,通經活絡,疏風散寒,理氣消腫,利關節止痛。

治法:寒則瀉之,熱則補之。

主治:膝痛,麻木,屈伸不利,腳氣。現多用於下肢癱瘓,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疾患等。

配伍:

配膝陽關、足三裡、陽陵泉,有溫經通絡的作用,主治膝及膝下病。

配梁丘、陽陵泉,有舒筋活絡的作用,主治膝關節炎。

配陽陵泉、委中、承山,有行氣活血的作用,主治髕骨脂肪墊勞損。

刺灸法: 直刺1~1.5寸。禁直接灸,艾條灸10~15分鐘。

首先按摩犢鼻。該穴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

伏兔穴: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的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6寸處。

梁丘穴: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的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兩寸處。

陰陵泉: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中。

陽陵泉: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

需要註意的一點是:按摩犢鼻穴的時候手法要輕一些,按摩范圍不可擴大。不然,因其下緣的骨頭較高,如果按摩的范圍稍大或者按摩手法過重,容易損傷皮膚。

上述分享的按摩犢鼻穴,治療膝關節酸痛這篇文章,通過學習,下次有類似癥狀可以嘗試一下,效果不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