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上下樓梯時經常會覺得腿發軟,如果不趕緊用手扶著支撐物,好像不由自主地要跪下去,膝關節部位的疼痛也會加重,尤其在半蹲位時疼痛難以忍受。更有甚者,在活動時膝關節突然不能屈伸,經輕微活動後,髕骨下出現清脆的“咔嚓”的響聲。那麼老人怎麼保護膝關節?下面我們將做具體的介紹。

老人怎麼保護膝關節

除瞭經常從事半蹲位工作的人群如田徑、登山運動員、舞蹈演員等,老人也是髕骨軟化癥的多發人群。多年前入骨損傷引起的退行性變化以及老年動脈硬化、局部血供不足,都是引起此病的原因。

預防這一疾病的發生,要避免長期、用力、快速屈伸運動,減少對膝關節的持續壓力,改善軟骨的營養。但除瞭機械性因素對關節軟骨的慢性損傷外,內在因素是老人關節軟骨本身的退變,與年齡等因素有關。因此,一旦出現膝蓋發軟的癥狀,老人們無需害怕擔心,可以到醫院做一個檢查,有助於早期診斷。

很多老人對膝蓋發軟不當回事,休息一下或吃點止疼藥就緩解瞭,因此任由病變在“隱蔽狀態”下不斷發展,直至發展為關節炎,追悔莫及。建議初期出現膝痛或伴有膝關節腫大時,要註意休息,避免持續性蹲位和劇烈的運動,如爬山、爬樓梯等膝關節用力的鍛煉。

熱敷或者按摩對改善癥狀很有幫助,老人可以在傢自己進行。同時註意減肥,合適的體重能降低作用於膝關節上的重力,肥胖則會增加膝關節的退行性疾病的危險,形成惡性循環。此外,補充軟骨營養,多吃含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如水果、青菜、肉類、海鮮等。註意保暖防寒,天氣嚴寒的季節,要給關節保暖,防止風寒入侵。髕骨軟化癥的鍛煉應以直腿上抬操練為主。可以坐在凳子上,下肢伸直抬高,使大腿離開凳子約1公分,每天堅持,可以鍛煉股四頭肌

老年人如何鍛煉膝關節

蹺腿、盤膝坐不利保護膝關節

現在,很多人缺乏運動,導致膝關節周圍的肌肉耐力下降。膝關節勞損也容易導致膝關節不穩。如果膝關節損傷,其周圍的韌帶和軟骨恢復得非常慢,因此要把預防放在首位,如少盤膝坐、少蹺腿。而肌肉力量訓練是預防老年人膝關節肌肉萎縮、提高力量最佳的方法。

在很多情況下,膝蓋乏力不單是膝關節的問題,病根很可能出在脊柱、骨盆或足踝上。也就是說,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肌肉骨骼的問題我們需要從生物力學的角度去分析,當脊柱或者骨盆出現問題時,人體的力學結構發生改變,問題常會波及下肢。比如說,一個人左側下腰痛時,他為瞭避免牽拉到損傷處,會采取左側屈姿勢,脊柱向左邊傾斜,導致骨盆右高左低,下肢整體往左傾斜,左側膝關節負重增加,左側股四頭肌負荷加重。久而久之,膝關節會加速退化,導致肌肉萎縮、力量減弱。

膝關節已受損很多運動要喊停

訓練膝關節肌肉力量的思路基本隻有一個,就是因人而異地進行康復治療。要控制體重,處於非炎癥期時,在不增加膝關節垂直負荷、擠壓磨損的情況下,要適當增加股四頭肌的負荷訓練。如果膝關節已經出現問題瞭,不要跑步、騎車,爬樓梯、跳、深蹲和打太極拳,因為這些運動會加大膝蓋軟骨不可修復的磨損。

有針對性的鍛煉常常需要一些輔助設備,比如沙袋、訓練球、彈性帶等。肌肉力量訓練前,最好先讓專業康復師對膝關節功能進行臨床評估,采取專業的量表分析功能受損程度,確定是否適合肌力訓練。有些問題比較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先進行藥物、針刀、理療控制病情後,再接受肌肉訓練。

鍛煉股四頭肌保護膝蓋

鍛煉前,熱身運動是很有必要的。可用推拿的方法放松膝關節周圍的肌肉,避免其過度緊張疲勞,以防止損傷,或者使用肌肉牽伸(垂直和側向壓腿)的方法放松肌肉。

鍛煉時,可以躺著做緩慢的無負重練習。在抬腿30度的位置上維持10秒或更多時間,反復數組。這種練習效果明顯,也比較安全,慢慢可以過渡到仰躺騰空慢速地做騎單車運動(屈伸膝蓋)。

老年人膝關節疼痛要怎麼治療

中老年人的膝關節疼痛,大多屬於原發性骨性關節炎,除與關節本身的老化,關節過勞損耗有關外,與平時膝部的活動過少、血液循環較差、受寒受潮以及體型肥胖等因素也有密切關系。膝關節是人體主要承重關節,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器官功能的逐漸減退,關節腔黏液分泌減少,關節軟骨幹燥,逐漸磨損、變薄,關節骨質增生,加之關節周圍的肌肉生理性萎縮,韌帶彈性減弱,膝關節的活動能力逐漸減退。隨病情發展可逐漸出現始動痛、負重痛,無活動痛、夜間痛、休息痛。疼痛可因活動過多或天氣變化而加重。膝關節可出現畸形,或因關節積液而出現關節腫脹。同時伴有關節活動障礙,關節活動時有響聲、有摩擦感。X線片可見關節間隙變窄、內外間隙寬窄不等或消失,髁間嵴邊緣及髕骨下級骨刺形成,個別可見關節內遊離體。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周才勝

膝關節痛的日常保健原則是及時休息,防止過勞,少負重,常活動,註意防止對膝關節的進一步磨損,避免長時間頻繁上下樓、跑步、爬山等對膝關節磨損較大的運動,避免跌打扭傷;膝關節要註意保暖,避免受寒冷、潮濕的刺激;身體過於肥胖者應減輕體重,必要時可選擇使用拐杖幫助分擔雙膝負重。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盡量減少關節負重,可以練習打太極拳等輕柔緩和的活動,盡量避免半蹲位體位。可適當進行膝關節的功能鍛煉,尤其是骨四頭肌的鍛煉,當然,要保持膝關節在不負重或少負重的情況下進行,方法簡單易行:做在椅子邊,將腿向前伸直,腳後跟著地,然後腿伸直向上抬,是腳跟離地10-15厘米,讓股四頭肌持續收縮,保持3-5秒,然後緩慢把腿放下。每天做2-3次,每次重復10-15遍,兩條腿可同時進行。開始練習時可以不負重或少負重,隨後可根據個人情況適當增加負重或延長時間。股四頭肌是大腿前面的大肌群,強健的股四頭肌對於穩定習慣節能起到重要作用。另外,有條件得話可以經常遊泳,因為遊泳時身體和地面基本平行,全身關節肌肉都能在不負重的情況下得到很好的放松,還能使心肺功能得到提高,但遊泳時應註意水溫要適宜,運動強度也不要超過身體可承受的水平。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的作用是消炎、消腫、促進血液循環、促進炎癥的吸收、改善膝關節功能,運用物理療法可以溫和而去有效地緩節膝關節的疼痛和僵硬感。常規的理療方法有超短波、微波、離子透入、紅光照射、經皮神經電刺激(TENS)等。新近應用於疼痛治療的沖擊波疼痛治療方法對於膝關節疼痛,特別是陳舊性膝關節軟組織損傷具有立竿見影的確切療效,深受老年朋友的歡迎。提醒老年朋友註意的是膝關節急性發作期,尤其是膝關節紅腫發熱時不要用熱敷的辦法消腫止痛,以免過熱反加重局部腫脹,外用可選擇止痛膏藥或穴位敷貼,也可選用扶他林乳劑或紅花油、正骨水等。

藥物療法

急性發作期應用消炎鎮痛藥盡管不能中止病情發展,但可緩解疼痛,減輕癥狀,通常口服非甾體抗炎鎮痛藥(NSAIDs),如芬必得、扶他林、西樂葆等,但此類藥物易刺激胃腸道引起並發癥,對腎功能有損害,所以此類藥應飯後服用,並且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還可加服維生素B1、維生素C、維生素E、補充鈣劑等,急性炎癥期還可給予抗生素治療。

中醫治療

中醫將本病列入痹證范疇,認為本病是由於正氣虛弱,外感寒濕,或跌打損傷致氣血瘀阻,痰濕內生,流註於肌肉關節而發病。可在中醫醫師指導下進行針灸按摩、中藥薰洗、中藥外敷、中藥內服等內外兼治加功能鍛煉的方法加以綜合治療。

日常要怎樣保護膝關節炎

防治膝關節炎的十個要點:

1、膝關節骨關節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盡量註意少上下樓梯、少遠足、少登山、少久站、少抱小孩、少提重物,避免膝關節的負荷過大而加重病情。

2、保持合適的體重,防止身體肥胖、加重下肢關節的負擔,一旦體重超標,要積極減肥,註意調節飲食,控制體重。

3、盡量避免穿高跟鞋走遠路,高跟鞋會改變下肢的力線。老年人日常活動中應首選厚底而有彈性的軟底鞋,以減少膝關節所受的沖擊力,避免膝關節軟骨發生撞擊、磨損。

4、參加戶外運動(如扭秧歌、打太極拳等)之前要做好準備活動,輕緩地舒展膝關節,增加下肢的柔韌度和靈活性,讓膝關節活動開以後再參加運動。練壓腿時,不要猛然把腿抬得過高,防止過度牽拉膝關節韌帶和肌肉組織;打太極拳時,動作幅度不宜過大、下蹲位置不宜過低,以防膝關節負擔過重發生損傷。

5、騎自行車是非負重下鍛煉膝關節的良好方法。但在騎車時,要調好車座的高度,以坐在車座上兩腳蹬在腳蹬上、兩腿能伸直或稍微彎曲為宜,車座過高、過低或上坡時用力蹬車,對膝關節都有不良的影響,應註意避免。

6、冬天溫度下降時,膝關節遇冷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往往使關節僵硬、疼痛加重,故在天氣寒冷時應註意保暖,必要時戴上護膝,防止膝關節受涼。

7、註意走路時的身體姿勢,不要扭著腰幹活、撇著腿走路,避免長時間下蹲。日常下蹲動作(如洗衣服、擇菜、擦地)最好改坐小板凳。避免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註意經常變換姿勢。比如,站立一段時間後可以抻抻腿、紮紮馬步,養成在日常生活中保護關節的良好習慣。

8、對膝關節骨關節病的早、中期患者,既要避免膝關節過度疲勞,又要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以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鍛煉腿部的肌肉,不僅能緩解關節疼痛,還能防止病情進展。不要認為隻有休息不活動,才能保護好患病的膝關節。據研究認為對膝骨關節病的患者而言,遊泳和散步是最好的運動,既不增加膝關節的負重,又能讓膝關節四周的肌肉和韌帶得到鍛煉。其次,仰臥抬腿、空蹬自行車,都是病人最好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