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生氣的人更容易得癌”——大部分中國人都相信這是真的,但又說不出什麼科學道理來。身邊有人患瞭癌癥,回顧其日常言行,很多人會發現“他平時就有點想不開”、“老愛生悶氣,鉆牛角尖”。這些消極情緒是不是導致癌癥的罪魁禍首呢?怎樣容易得癌癥?情緒和癌癥有關系嗎?一起來看下。

怎樣容易得癌癥

1、得癌癥的原因不是單一的

也就是說多數情況下不是某一個原因就會導致癌癥的發生,而一般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也就是所謂的機體自身的因素與外在的環境因素一起作用的結果。外在的環境因素可以歸結為三大類,即化學方面的因素、生物方面的因素、物理方面的因素。內因機體自身的因素則包括機體的遺傳特性、性別年齡、性格心理、免疫狀況等。

2、癌癥是身心疾病

現代醫學不再隻限於肉體的生物因素,而是強調身心合一,強調生物、心理和社會因素的綜合作用。說得簡單一點,也就是說,病是“身病”,也是“心病”,看病不能隻看病本身,也要看心。癌癥的發生與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都密切相關,從這個意義看,癌癥可以說是一種身心社會疾病。生物因素也就是機體的肉體因素,就是組織器官等可見的肉體生理出瞭問題;精神因素也就是諸如情神、情緒和心理甚至是性格等,人是有精神情緒的,不良和負面的精神情緒會削弱機體免疫力,最終會損害肉體生理機能,產生疾病,樂觀快樂的人總是比較少得病;而社會因素是從更大的方面著手,人不隻是有精神的人,也是社會的人,生活在傢庭和社會環境中,人與人之間是相互影響的,這種相互影響也是發病的重要因素,一個好的傢庭環境和良好的社會大環境對人的精神和肉體均會產生正面的影響,反之則會導致不良後果而發生疾病。

3、癌癥是生活方式病

多數癌癥的病因是外源性的,而不是先天的或遺傳的,所謂外源性的,也就是外在環境的,包括客觀的大小環境,比如空氣、水、食品等,也包括機體自身的一些生活方式和習慣,如吸煙、飲酒、不當飲食等,而這些外在環境和不良生活方式是可以通過努力進行改變的,正因為如此,盡管癌癥真正的病因並沒有弄明白,但多數癌癥仍是有可能預防的。有的人認為得不得癌是命中註定好的,其實是他的生活方式註定好瞭的,有些人長期吸煙、長期有不良的生活方式,他就註定容易得癌,特別是肺癌,這也是一種“註定”。

4、癌癥是某種意義上的現代病

盡管癌癥古代就有,但那個時候還是相當少見的,隻是到瞭近現代,癌癥的發生率才大幅上升,這顯然與近現代的工業化發展、人口老齡化、環境受到污染、煙草消費、以及現代生活方式有密切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癌癥也算是一種現代病,更具體地說是現代環境病、現代生活方式病,認清這一點,也有助於我們更有效進行癌癥防治。

5、癌癥是基因病

現代醫學已經深入到分子基因水平,癌癥的研究也不例外,研究表明,多數的環境致癌因素最終都可能是通過影響基因而起作用的,基因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是癌癥發生發展的基本原因。外在的環境因素或機體內在因素,導致基因發生突變、變異,細胞生長失控、異常分裂增生,最終形成癌癥。癌癥從根上說是人體的基因發生瞭問題,是基因病。

情緒和癌癥有關系嗎

由於情緒因素導致患癌,隻是個案,還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呢?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何裕民教授很肯定,“不良個性和情緒是癌癥啟動和發展過程中的危險因素之一。”比如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國曾做過一次大型的食道癌調查,發現個性急躁、易怒的男性最易得食道癌。何裕民說,在臨床中也證實瞭這一點,得食道癌的患者十有八九都是固執、急性子的人。

另外,何裕民說,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國外就有瞭C型行為容易導致癌癥的研究成果。所謂C型行為,是美國學者1977年在研究哪些人易得惡性黑色素瘤時提出的一種性格類型,主要特點就是“過分耐心,回避沖突,過分合作,屈從讓步,控制負性情緒,追求完美”。“在國內的臨床研究中我們也發現,乳腺癌和中年患胃癌的人多是這種性格,愛生悶氣,自我壓抑,不擅表達。”何裕民指出。

“其實,‘抑鬱容易致癌’是西方醫學之父———古羅馬的名醫蓋倫早就得出的結論;我國南宋時期著名醫學傢朱丹溪的《格致餘論》裡也提到,女性和公婆、姑嫂不合,心情抑鬱,容易得‘奶巖’,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乳腺癌。”何裕民說,可見,“老生氣會得癌”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常務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張國璽教授則指出,中醫很早就有“情志”致病的說法,這種由內因導致的疾病與由風寒暑濕等外因導致的疾病不同,前者會直接損傷五臟功能,發病更加嚴重。

癌癥患者吃什麼好

蝦仁炒木耳

原料:蝦仁、木耳

做法:蝦去頭去尾挑出蝦線洗凈,木耳泡發,蝦仁開水焯變色撈出,爆香後放入木耳一起炒制,炒熟即可。

煎南瓜餅

原料:南瓜、糯米粉、白糖、紅豆餡

做法:南瓜去皮切片蒸熟,取出後在容器裡加入白糖搗成泥狀,加入糯米粉,將其做成一個個南瓜面團,包宏實現後壓成餅狀煎熟即可。

雞丁四季豆

原料:雞肉、四季豆

做法:雞肉切丁,四季豆洗凈切段,蔥薑蒜爆香後將雞丁炒熟,放入四季豆一起煸炒,加入適量鹽,熟瞭即可。

薏米排骨

原料:薏米、排骨

做法:薏米淘洗幹凈浸泡1小時,排骨洗凈切塊,開水焯出血沫,然後燉熟加入薏米和鹽,將薏米燉制軟爛即可。

銀耳鮮棗肉丸湯

原料:肉餡、銀耳、棗

做法:買肉餡或自己做,將肉攪碎,加入雞蛋攪拌到有彈性,捏成一個個肉丸子,加入水、調料、銀耳、鮮棗煮熟即可。

肥胖可以致癌嗎

許多致癌因素難以改變,比如基因等,但肥胖這一因素,隻要采取行動,完全可以降低患癌風險。合理膳食與堅持運動是首選。科學飲食計劃: 早上吃的營養點,中午吃的豐富點,晚上少吃或隻吃水果和蔬菜。每周 堅持運動5、6次,每次最少40分鐘,例如:慢跑、健身操、跳繩、快走、瑜珈。一個月能減個10斤左右。一定要註意制定科學減肥計劃,包括:藥物調理計劃、飲食計劃、鍛煉計劃和時間計劃等。

有研究表明高脂攝入者結腸癌發生風險是低脂者的3.26倍。而攝入紅肉是結腸癌發生的一個強危險因素。專傢建議,減少食物中脂肪含量,特別是盡量少吃煎烤後的棕色肉類,有助於減少結腸癌的發生機會。

“絕經後雌激素的一個重要來源是脂肪組織,所以絕經後的女性,更要少攝取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潘戰和主任建議,多吃新鮮蔬果,每天最好食用五種以上不同的蔬菜水果,同時堅持運動。

一動不動,百病侵。堅持運動的好處,不僅體現在防癌上,還體現在抗癌上。根據上海市疾控中心對上海市乳腺癌患者的一項超過1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堅持每周至少兩個半小時中等強度體育鍛煉的患者相對放棄鍛煉的患者,診斷後3年內的死亡幾率減少36%。

當然也不是越苗條越好,最合適的BMI指數(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為18.5~24.9,低於18.5同樣有損健康。

如何喝酒最易得癌

最近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相關的刊文內容報告結果指出,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每年大概都有1000至3000起新癌癥病例的出現,而且這些癌癥的陰氣的原因都是和喝酒有一定的關系的。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在這項名為安大略省癌癥風險因素:酒精的報告中指出,約1/3的加拿大人都瞭解喝酒與癌癥間的關系。

報告估計,2010年安大略省新癌癥病例中,因喝酒引起的約占2%至4%。

根據相關人士的調查報道稱,加拿大的某個統計署以前就已經做過一項相關的調查,調查的結果顯示,絕大部分的加拿大成年人都有飲酒的習慣。

調查中,隻有18%男性及26%女性在調查的前一年內滴酒未沾。對此,安省癌癥照護預防及控制部副總裁表示,研究已證實喝酒會導致口腔癌、食道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及乳癌。

而美國腸胃學期刊在刊載的一篇評論文章也指出,喝酒的人患食道癌的機率會增高。

對於每日飲酒的程度,世界癌癥研究基金及美國癌癥研究所都建議,如果必須喝酒,男人每天應不超過兩杯,女人每天不超過1杯。

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經過談論也正準備考慮將酒精列入國際的一級致癌物當中去,酒精的致癌級別是和石棉、紫外線的致癌程度是一樣的。

混著喝酒更易得癌

在酒桌上越來越流行 三中全會:即“先喝白酒,再喝紅酒,末瞭喝啤酒漱口”, 對於這種白酒、紅酒、啤酒混在一起喝的現象,醫學專傢們表示擔憂。

近來,已有大量研究顯示,酒精與肝癌關系密切,飲混合酒患肝癌的機會是飲單一酒或不飲酒的6—10倍。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常識,喝的酒都要在肝臟中解毒排泄。在肝臟,95%的酒精完全被分解,剩下的5%隨呼吸、尿、汗液排出體外。

肝臟對酒精的處理速度每小時不超過一罐啤酒,如果喝得過量就超過瞭肝臟的解毒上限,會導致肝細胞對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謝停滯,引起肝內脂肪沉積,造成脂肪肝。

而各種酒混在一起喝,首先就會讓我們不自覺地飲酒過量。除此以外,兩種以上的酒混著喝還會表現出某種“協同作用”,對人體傷害更大。

以白酒和啤酒為例,如果放在一起喝,由於啤酒中含有二氧化碳和許多水分,可促進白酒中高濃度的酒精在全身滲透,更易對腦、肝、腎、胃造成損害。

且二者混合飲用更容易使醉感提前到來,難受程度明顯大於單喝一種酒,而且更容易引起頭昏、惡心、嘔吐,以及其他中毒癥狀。

不同度數、不同香型的白酒同樣不建議混著喝。原料不同的酒也不要同喝。同樣容易讓人醉得快,而且更容易傷害肝臟細胞,損害肝臟代謝功能。

為健康考慮,飲酒一要適量,二不可混飲。飲酒的底線是指血液中酒精濃度在19毫克/100毫升以下。男性在1小時內喝1小罐啤酒或120毫升紅酒或25毫升白酒,即可達20毫克/100毫升。

因此,為保護好您的肝臟,請不要酗酒,尤其要戒除混合飲酒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