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每天吃豆三錢,何須服藥連年”的諺語,意思是說如果人們每天都吃點豆類食品,不僅能夠遠離疾病的困擾,還可輔助治療一些疾病。那麼,人們每天必吃的五大豆類都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傢詳細介紹一下。

每天必吃的五大豆類

紅豆

紅豆具有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的功效,可治療小便不利、脾虛水腫、腳氣癥等,李時珍稱紅豆為“心之谷”。將紅豆和鯉魚煮湯食用,對水腫、腳氣、小便困難等有食療作用,還能治療肝硬化、肝腹水,補體虛;紅豆與冬瓜同煮後的湯汁是全身水腫的食療佳品;紅豆與扁豆、薏苡仁同煮,可治療腹瀉;紅豆配連翹和當歸煎湯,可治療肝膿腫;紅豆配以蒲公英、甘草煎湯,可治療腸癰等。

綠豆

綠豆含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有降血壓的作用,同時對疲勞、腫脹、小便不暢有很好的功效。綠豆粉可以治療瘡腫燙傷,綠豆皮可以明目,綠豆芽還可以解酒。夏季常喝綠豆湯,不僅能增加營養,還對腎炎、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腸胃炎、咽喉炎及視力減退等病癥有一定的療效。

黃豆

黃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還有卵磷脂及多種維生素。與其他食品比較,僅蛋白質一項黃豆比瘦肉多1倍,比雞蛋多2倍,比牛乳多1倍。據研究,黃豆中的皂草苷可延緩人體衰老;黃豆中的卵磷脂可除掉血管壁上的膽固醇,軟化血管;黃豆中的抑胰酶,對糖尿病有一定療效;黃豆中磷含量可觀,對大腦神經非常有益,神經衰弱及體質虛弱者,常食有益;黃豆中富含的鐵質,對缺鐵性貧血患者大有裨益。

黑豆

中醫認為,黑豆味甘性平,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的功效,特別適合腎虛者食用。黑豆營養豐富,有“豆中之王”、“營養之花”之美稱。古代養生傢認為:“每晨吞黑豆十四枚,謂之五臟谷,到老不衰。”黑豆有補脾腎、益陰活血、安神明目、利濕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久服黑豆還可防止皮膚產生黑斑,能使皮膚變得細嫩有光澤。腎虛導致的腰痛、耳鳴者可取黑豆50克、狗肉500克一起煮爛,加入調味品食用。

此外,黑豆還有“烏發娘子”的美稱,用它制成的豆漿、豆腐等,是腎虛導致的須發早白、脫發患者的食療佳品。

豌豆

豌豆有補中益氣、利小便的功效,是脫肛、慢性腹瀉、子宮脫垂等中氣不足癥狀的食療佳品。《日用本草》中有豌豆“煮食下乳汁”的記載,因此,哺乳期女性多吃點豌豆可增加奶量。此外,豌豆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食用後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有潤膚的作用,皮膚幹燥者應該多吃。但豌豆吃多瞭容易腹脹,消化不良者不宜大量食用。

蕓豆

蕓豆又叫菜豆、四季豆,味甘平、性溫,有溫中下氣、利腸胃、止呃逆、益腎補元氣等功效。它不僅富含蛋白質及鈣、鐵等多種微量元素,還有高鉀、高鎂、低鈉的特點,特別適合心臟病患者和患有腎病、高血壓等需低鈉及低鉀飲食者食用。

蕓豆還含有皂苷、尿素酶和多種球蛋白等獨特成分,具有提高人體自身的免疫能力,增強抗病能力,激活淋巴T細胞,促進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等功能,對腫瘤細胞的發展有抑制作用,因而受到醫學界的重視。其所含的尿素酶應用於肝昏迷患者效果很好。吃時註意必須煮熟、煮透,否則會引起中毒。

常吃奶類豆類食物的好處

1、多吃奶類食物的好處

奶類食物是鈣最好的來源食物,奶類的食物除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外,還含有人體必需維生素A、B族。有營養專傢說,人在一生的膳食營養中都需要喝牛奶及吃一些奶制品。有報道,日本人在每天的飲食中有牛奶還有奶制品,所以現在很多年輕的日本人都長得比長輩高,可能跟這種飲食的習慣有關系。

不知道這是否是真是假,但是由於奶含鈣量高,而且吸收好,鈣和磷的比例也是比較的合適,所以,奶類食物是促進青少年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黃金食品。

2、多吃豆類食物的好處

豆類及豆制品食物都是我們身體所需的。而黃豆的營養價值是豆類中最高的,蛋白質的含量也是非常高,相比瘦肉、雞蛋、牛奶都高出好幾倍。生活中豆漿和豆腐都是很不錯的大豆制品。營養專傢建議,我們每天需要吃豆類及豆制品食物大概50克左右,因為每天都吃50克的大豆就可以獲得100毫克左右的鈣。雖然大豆的營養價值高,但是也不是可以大量的食用,像腎功能衰竭、腸胃不好的人平時就要限制。

豆類對人的壞處有哪些

 

豆腐是以黃豆、青豆、黑豆為原料,經浸泡、磨漿、過濾、煮漿、加細、凝固和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最廣、最大眾化的烹飪原料之一。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質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效價較高。 豆腐還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

中醫理論認為,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療赤眼、消渴,解硫磺、燒酒毒等。但是,豆腐雖好,多吃也有弊,過量也會危害健康。

問題1:導致碘缺乏

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種叫皂角苷的物質,它不僅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而且還能促進人體內碘的排泄。長期過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導致碘缺乏病。

問題2:引起消化不良

豆腐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不僅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癥狀。

問題3:促使痛風發作

豆腐含嘌呤較多,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導致痛風發作,特別是痛風病患者要少食。

可見,豆腐雖好,也不宜天天吃,一次食用也不要過量。老年人和腎病、缺鐵性貧血、痛風病、動脈硬化患者更要控制食用量。中醫認為,豆腐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瀉、腹脹、脾虛者以及常出現遺精的腎虧者也不宜多食。

問題4: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專傢指出,豆制品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轉化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會損傷動脈管壁內皮細胞,易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積於動脈壁上,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問題5:促使腎功能衰退

在正常情況下,人吃進體內的植物蛋白質經過代謝變化,最後大部分成為含氮廢物,由腎臟排出體外。人到老年,腎臟排泄廢物的能力下降,此時若不註意飲食,大量食用豆腐,攝入過多的植物性蛋白質,勢必會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增多,加重腎臟的負擔,使腎功能進一步衰退,不利於身體健康.

腎病患者可以豆類食物嗎

腎臟病患者的飲食應該控制蛋白質的總量攝入,且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食品應搭配食用。黃豆、大的青豆和黑豆等是優質蛋白,分解產生的是必需氨基酸,是機體合成代謝所必需的,可以吃但要註意量。

豆類食品的攝入應作為蛋白質攝入總量的一部分,透析患者不應超過總量的1/3,這樣對腎功能有好處。

腎病綜合征者每天蛋白質攝入量最好在40~50克左右;腎功能不全者、尿毒癥患者和腎功能衰竭者,每天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攝入總量不超過40克。如果已是終末期腎病病人,則更應嚴格限制。

吃這些豆類食物可以降低血糖

1.毛豆

粗纖維含量:2.1(每100g毛豆含2.1g粗纖維)

毛豆中的卵磷脂是大腦發育不可短少的養分之一,有助於改進大腦功用,富含豐厚的食物纖維,不僅能改進便秘,還有利於血壓和膽固醇的降低,對糖尿病心血管患者很有優點。

2.四季豆

粗纖維含量:1.6(每100g四季豆含1.6g粗纖維)

四季豆養分豐厚,粗纖維含量高,可是假如烹飪方法不正確,很可能導致中毒。四季豆本身富含必定的毒素,對胃腸道有刺激性,導致胃腸道部分充血、腫脹及出血性炎癥,能夠使人體紅細胞發作凝聚和溶血。但這些毒素並不可怕,隻需加熱至100℃以上,使四季豆完全煮熟,其毒素就會被損壞。

3.扁豆

粗纖維含量:1.4(每100g扁豆含1.4g粗纖維)

扁豆的養分成分適當豐厚,包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鈣、 磷、鐵及食物纖維。

4.豇豆

粗纖維含量:1.4(每100g扁豆含1.4g粗纖維)

豇豆供給瞭易於消化吸收的優質蛋白質,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可彌補機體的招牌養分素。此外,豇豆富含的磷脂有推進胰島素分泌,參加糖代謝的作用,是糖尿患者的抱負食物。

5.豌豆

粗纖維含量:1.3(每100g豌豆含1.3g粗纖維)

豌豆所含的止杈酸、赤黴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質,具有抗菌消炎,增強推陳出新的功用。此外,豌豆富含較為豐厚的膳食纖維,對糖尿患者是非常好的食物。

通常豆類,乳類都是低或較低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而谷類,薯類,水果常因品種和加工方式不同而引起血糖生成指數的變化,特別是令其中的膳食纖維的含量發生變化。蔬菜肯定是低食物生產的指數,特別是葉和莖類蔬菜。所以糖尿病飲食控制非常重要,而適當的豆類食品的攝入,對於病情的控制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