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出現睡眠障礙等都是神經衰弱的表現,神經衰弱指的是大腦由於長期的情緒緊張和精神壓力,從而產生精神活動能力的減弱。積極治療,正確對待疾病,神經衰弱是可緩解或是治愈的。治療神經衰弱的方法有很多,中醫藥膳的調理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神經衰弱癥狀中藥調理

1、桂圓枸杞桑椹飲

枸杞子15克,桂圓肉30克,桑椹子15克。加水2000毫升,煮液1600毫升,分4次服下,日1劑,連用6天。

功效:養心、滋陰、安神,專治陰虛型神經衰弱癥。

2、龍眼肉西洋參湯

龍眼肉9枚,西洋參6克,加水900毫升煲湯,加白糖少許分3次食用,隔日或3日1次。

功效:益氣、養陰、安神,專治神經衰弱。

3、桂圓蓮子芡實湯

桂圓肉6枚,蓮子30克、芡實30克。加水2000毫升,煮液1600毫升,分4次服下,日1劑,連用6天。

功效:補血安神,專治神經衰弱之心悸、自汗、盜汗等癥狀。

4、蓮子芡實豬肉湯

蓮子肉50克,芡實50克,瘦豬肉200克,加水1600毫升煲湯,分4次食用。

功效:補脾固腎,專治神經衰弱引起的神疲乏力等癥狀。

如何有效的進行緩解神經衰弱

1、心理治療:可以通過解釋、疏導等向病人介紹神經衰弱的性質,讓其明確本病並非治愈無望,並引導其不應將註意力集中於自身癥狀之上,支持其增加治療的信心。另外還可采用自我松馳訓練法等。

2、藥物治療:較常使用的有抗焦慮藥及抗抑鬱藥,這些藥對穩定病人焦慮煩躁或抑鬱情緒有明顯效果,其中抗焦慮藥又多有改善睡眠作用。常用的藥物有阿普唑侖、黛力新與氟西汀、帕羅西汀等。

3、中醫治療:中醫認為神經衰弱多系心脾兩虛或陰虛火旺所致,治療時應按辨證施治原則,選擇不同的處方。此外,針炙、氣功、推拿、拔罐等傳統的中醫療法,對部分神經衰經也有一定療效,可在醫師指導下選用。

4、物理治療:有經絡導平治療、電磁場治療、腦功能保健治療、生物反饋治療等多種。

溫馨提示,大傢要註意疾病的發展,有效地進行保健,而且要註意心理變化,可以使用藥物治療,中醫治療,物理療法,這些方法都對緩解病情有很大的幫助,很多的藥物對這種疾病,有副作用,但是患者不能忽視其中的危害,科學地進行治療。

神經衰弱的具體癥狀有什麼

1.衰弱癥狀 這是本病常有的基本癥狀。患者經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腦,或腦力遲鈍,肢體無力,困倦思睡;特別是工作稍久,即感註意力不能集中,思考困難,工作效率顯著減退,即使充分休息也不足以恢復其疲勞感。很多患者訴述做事丟三落四,說話常常說錯,記不起剛經歷過的事。

2.興奮癥狀 患者在閱讀書報或收看電視等活動時精神容易興奮,不由自主地回憶和聯想增多;患者對指向性思維感到吃力,而缺乏指向的思維卻很活躍,控制不住;這種現象在入睡前尤其明顯,使患者深感苦惱。有的患者還對聲光敏感。

3.情緒癥狀 主要表現為容易煩惱和容易激惹。煩惱的內容往往涉及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感到困難重重,無法解決。另一方面則自制力減弱,遇事容易激動;或煩躁易怒,對 傢裡的人發脾氣,事後又感到後悔;或易於傷感、落淚。約1/4的患者有焦慮情緒,對所患疾病產生疑慮,擔心和緊張不安;例如,患者可因心悸、脈快而懷疑自己患瞭心臟病;或因腹脹,厭食而擔心患瞭胃癌; 或因治療效果不佳而認為自己患的是不治之癥。這種疑病心理,可加重患者焦慮和緊張情緒,形成惡性循環。另有約40%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現短暫的、輕度抑鬱心 境,以Hamilton抑鬱量表評分,常在10分以下。可有自責,但一般都沒有自殺意念或企圖。有的患者存在怨恨情緒,把疾病的起因歸咎於他人。

4.緊張性疼痛 常由緊張情緒引起,以緊張性頭痛最常見。患者感到頭重、頭脹、頭部緊壓感,或頸項僵硬;有的則訴述腰酸背痛或四肢肌肉疼痛。

神經衰弱有什麼保健方法

一、自我按摩法:如有頭痛者,可以擦顏面,摩太陽穴;如有頭暈者,可以加用“鳴天鼓”手法;如果有失眠、心悸者,可用擦湧泉法,臨睡前做。

二、擦湧泉:兩手握熱後,用右手中間三指擦左足心,至足心發熱為止,然後依法用左手擦右足心。一般以擦四次為佳。按中醫理論,湧泉穴位於足心,為足少陰腎經的起點,按摩這穴位,能引導虛火下降,有助於治失眠、心悸。

三、散步和旅行:根據實驗研究,神經衰弱患者作較長距離的散步(例如2-3公裡),有助於調整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減輕血管活動失調的癥狀(如頭痛、兩太陽穴跳痛等)。日常生活也有這樣的經驗,散步後精神較振作,心情較舒暢。

四、冷水浴:冷水的刺激有助於強壯神經系統,增強體質。因此,神經衰弱患者適宜於做冷水浴;在早晨起床後進行。早期先用溫水擦身,經過一段時間鍛煉,習慣以後改用冷水擦身,最後用冷水沖洗或淋浴,每次30秒到1分鐘左右;從夏天起可以參加遊泳,如能堅持到秋冬,效果更大。

為什麼會發生神經衰弱

一、神經衰弱病因

目前,臨床上,大部分患者都因精神因素而發病。發病多由緊張、焦慮、憂愁等不良情緒的精神因素所致。發病後,神經活動持續處於緊張狀態,暫時無法緩解,就會發生神經衰弱。過度疲勞、睡眠不足、持持續焦慮者神經衰弱發生的機率很高。他們在生活中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對現狀不滿意又無法改變現狀,且不積極適應現狀,經常精神緊張。神經細胞耐受性變弱,疾病就會發作。若神經細胞耐受性強,疾病不容易被誘發。疾病發作後,稍微休息癥狀即可緩解。

二、神經衰弱臨床表現

神經衰弱臨床表現多樣,不同人臨床表現不一樣。有的人用腦過度後會感到疲勞,有的人工作強度大時感到疲勞,有的人運動強度過大時感到疲勞,有的人在輕微的體力勞動後就感到疲勞。疲勞會伴有肌肉酸痛,肌肉強直等。有的人臨床表現多為精神層面的,焦慮、憂傷、緊張等。

神經衰弱雖並不為嚴重疾病,輕者無需治療,重者因治療。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常用藥物有抗抑鬱藥、抗焦慮藥。治療後,疲勞癥狀減輕,情緒穩定。治療後,若癥狀無法緩解,可適當通過體育鍛煉、旅遊等方法緩解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