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分為慢性和急性兩種,其中急性化膿中耳炎最為嚴重。急性化膿中耳炎常見於春冬兩個季節,容易出現比較嚴重的化膿感染,因此平時需要多加預防感冒及咽喉炎的出現,這些極易誘發中耳炎。聽力下降、自聽增強。頭位前傾或偏向健側時,因積液離開蝸傳,聽力可暫時改善變位性聽力改善。積液粘稠時,聽力可不因頭位變動而改變。小兒常對聲音反應遲鈍,註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而由傢長領來就醫。那幾個壞習慣會讓寶寶患上中耳炎?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幾個壞習慣會讓寶寶患上中耳炎

讓寶寶聆聽這個世界的一切美好,是媽媽們的心願。但是,您在生活中的一些“小動作”,卻極有可能傷害寶寶耳朵健康,一定要註意!

寶寶的聽力開始得很早,甚至起始於胎兒期。近年來,兒童早期教育研究者認為,胎兒在母腹內已有聽覺,早期聽覺刺激是胎教的主要方法之一。

可是,你們知道嗎? 父母們的一些壞習慣總是會導致一些難以令人察覺的危害發生。為瞭寶寶們的健康成長,媽媽們一定要密切註意瞭。以下這7種壞習慣,隨時會讓寶寶患上中耳炎!

1、提捏鼻子

傢長都希望寶寶長得乖巧可愛, 對於鼻子有點“塌”的寶寶,傢長總覺得經常提捏他的小鼻子能改造鼻型,讓鼻子“挺”一點。可是,原來這提捏小鼻子的小動作卻很有可能會導致寶寶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究竟鼻子離耳朵那麼遠,怎麼就捏出瞭中耳炎呢?

分析:大人經常捏孩子的鼻子,既可能損傷鼻腔的黏膜與血管,降低鼻腔自身的防禦功能,增加細菌、病毒感染的機會,又容易使鼻腔中的分泌物因受到擠壓,通過咽鼓管侵入鼓室而引起中耳發炎。

防范之策:“拔苗助長”?No!媽媽們也要提醒傢中長輩戒掉隨意提捏孩子鼻子的習慣。

2、躺著喂奶

有些奶水不足的媽媽便會用奶粉補救,常理認為,人工喂養的孩子發育一點也不會遜於母乳喂養同齡兒的。其實,人工喂養跟母乳喂養的寶寶是沒有太大差別的,可是媽媽們必須要註意的是喂養的動作,如果平時習慣躺著喂奶,那麼寶寶可是很容易會患上中耳炎的!

分析:小寶貝腸胃發育不完善,加上進食時吞進一些空氣,故在喂養過程中或喂食後不久,常常會反胃,致使食道或胃裡的食物反流入咽喉、口腔或鼻腔中。如果這時孩子處於平臥位,這些被污染的反流物就很容易通過咽鼓管侵入耳內,引起耳內黏膜發炎。

防范之策:媽媽喂奶要有一個好體位,如斜抱位、半臥位或坐位都可以,不可圖省事而將孩子平放於床上喂食。

3、亂擤鼻涕

寶寶一旦得瞭鼻炎,鼻涕增多,傢長便會經常給他擤鼻涕,可是,你們知道嗎?這很有可能會讓寶寶患上中耳炎,原因是擤鼻涕的方法不當惹下的禍。

分析:不少媽媽們為孩子擤鼻涕的方法不正確,常用兩手指捏住兩側鼻翼,用力將鼻涕擤出。由於孩子的兩側鼻孔都被捏住,鼻涕的出路被堵死瞭,便在外力的迫使下向鼻後孔噴出,通過咽鼓管而侵入中耳,其中的細菌、病毒趁機繁衍而引起炎癥。據統計,大約有1/3的中耳炎患兒就是這樣“造就”出來的。

防范之策:積極防治鼻炎;提倡正確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孩子一側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對側鼻孔的鼻涕,再用同法擤出另一側。如果孩子鼻腔發堵,鼻涕不易擤出,可先用小兒專用的麻黃素滴鼻液滴鼻,待鼻腔通氣後再擤。

4、濫用奶嘴

很多新媽媽都愛用沒有奶瓶的“安慰奶嘴”讓孩子安靜入睡。可是,糟糕的是一段時間後,孩子莫名其妙地得上瞭中耳炎,迫使她放棄瞭安慰奶嘴。

分析:在調查瞭100位半歲到1歲半的小寶寶後,專傢們發現連續6個月使用安慰奶嘴的寶寶,患上中耳炎的幾率比不使用者高出30%以上。原因就在於:孩子頻繁的吸吮動作很容易使病菌從鼻腔後端潛入咽鼓管,進而引發中耳炎癥。

防范之策:一般半歲後,最遲再過10個月就應該讓小寶貝停止使用安慰奶嘴,媽媽們可以用毛絨玩具來吸引孩子睡前的註意力,讓他靜靜抱著入眠。

5、遊泳不當

有些孩子在幾歲大的時候,已在爸爸的言傳身教下成瞭遊泳高手,遊泳池裡經常可以看到父子倆的身影。不過,遊泳不當,是很有可能讓寶寶聽力下降的。寶寶或許會有明顯疼痛,耳朵裡像灌瞭水一樣咕嚕咕嚕作響,喉嚨也不舒服。沒錯,這就是“急性中耳炎”瞭。

分析:孩子在遊泳過程中容易嗆水,池水趁機通過鼻腔-鼻咽-咽鼓管的途徑侵入中耳,導致細菌感染而發炎。另外,池水還可直接流入耳朵,感染耳膜,進而株連中耳。

防范之策:選擇清潔衛生的遊泳池。遊泳時戴耳罩,防止池水流入耳道。盡量避免嗆水。

6、亂掏耳朵

有些有潔癖的父母,對寶寶耳朵的衛生也很講究。除瞭天天洗浴外,還定期給寶寶掏耳朵。理由是耳屎不僅臟,而且妨礙聽聲音,必先除之而後安。終於有一天麻煩來瞭——寶寶發燒、耳痛,患上瞭中耳炎。

分析:耳屎的學名叫耵聹,是有生理作用的,它充當著耳道“門衛”的角色,阻止蟲子、臟水等異物入侵;發揮“消聲器”的作用,防止劇烈聲波損傷鼓膜等。亂掏耳屎既破壞瞭它的生理作用,解除瞭耳道的“門衛”,為細菌隨異物潛入中耳開瞭方便之門,又可能損傷耳道黏膜或鼓膜導致感染,並蔓延到中耳發生中耳炎。

防范之策:耳屎是耵聹腺分泌的,一般可隨咀嚼、張口或打哈欠等活動,借助於下頜等關節的運動而自行脫落並排出於耳道,不必掏挖。如果確實過多,媽媽們可以為寶寶試一試較為安全的清除辦法:

(1)在孩子臨睡前滴入1~2滴耳藥水。讓孩子睡在床上或者抱在你的膝蓋上,側著頭,使得病的耳朵在上面,媽媽先將滴耳劑搖晃均勻,然後一隻手將孩子耳廓輕輕向後下方牽拉,使外耳道變直,另一隻手將藥液滴入2~3滴於耳道後壁,保持這種姿勢2分鐘,防止藥水流出耳外。

(2)在得病的那隻耳朵裡塞一個用消毒棉球做成的耳塞。次日取出耳塞,耳屎一般會粘在上面而被清除掉。如果耳屎完全沒有被清理掉,可以帶孩子去醫院進行專業處理。

7、吸入“二手煙”

有些寶寶患上瞭滲出性中耳炎,病因很可能就是爸爸經常在傢裡“吞雲吐霧”,致使孩子吸入瞭大量的“二手煙”。

分析:滲出性中耳炎是兒童中耳炎中的一種特殊類型,多見於2~6歲的兒童,是造成聽力損害的一個重要因素。究其癥結,就在於香煙中的有害物質對兒童嬌嫩的中耳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使中耳內分泌的黏液增加、變稠,也使咽鼓管不通暢,從而造成中耳內積液,聽力隨之下降。時間長瞭,黏稠的積液會造成鼓膜粘連,發生傳導性耳聾。

防范之策:爸爸要戒煙,至少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吸煙,也不要在孩子經常活動的室內吸煙,以杜絕“二手煙”之害。

中耳炎的小偏方

治療中耳炎,在生活中,可以通過一些小偏方,達到輔助治療的效果,這些小偏方,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很容易的實現,所以患者和患者傢屬都應該利用這些小偏方進行輔助,幫助患者早日擺脫中耳炎帶來的一些危害。

1.將鮮雞血藤搗爛取汁。先用藥棉將耳朵內的膿液擦幹,再將藥液滴入耳內,每次4~6滴,每天2次。

2.將雞蛋黃放在鍋內慢慢地煎出油,將油取出後加冰片少許,滴入耳內,每天3次。

3.取僵蠶、枯礬、冰片各3克,共研細末,吹入耳內。

4.將穿山甲片燒炭存性,加入麝香少許,吹入耳內。

5.取斑鳩糞、夜明砂各等量,共燒存性,研細末,吹入耳內。

6.取五倍子1.5克、冰片1.2克,共研細末,用藥棉擦幹膿液後將藥末吹入耳內,每天3次。

對於這些小偏方,作為輔助治療的效果還可以,但是也要因人而異,需要強調的是,這些食療的方法隻能作為輔助治療,發病後,患者還是需要及時到專業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才能早日從中耳炎的危害中康復。

中耳炎哪些食物是禁忌

中耳炎反復發作,經常困擾著我們。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也造成瞭困擾。中耳炎患者的飲食一定要以清淡的飲食為主,不要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疾病在患病時都會有飲食禁忌,那麼,中耳炎患者的飲食禁忌有哪些?

中耳炎的飲食禁忌,如下介紹:

1.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品辛散助熱可使內熱加重,病情加劇。

2.發物。魚、蝦、蟹、公雞、牛肉等食物具有一定的致敏因素,可使人體發生過敏反應,能使中耳炎的癥狀加重。

3.肥膩厚味食物。這類食物易聚濕生痰,助熱化火,可使體內濕熱內盛,癥狀加深。

4.生冷食物。如冰凍果品、飲料、冰激凌等,這些冷凍食品易傷脾胃,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受損,而降低人體免疫力,加重病情。

以上是關於中耳炎食物的禁忌。對於我們而言,我們要做好更好的事情並不是去在得病之後怎麼樣護理好自己,最好的事情是提前預防疾病的發生。但是,對於患有中耳炎的人而言,護理也就顯得尤其重要。

中耳炎出現後帶來哪些危害呢

目前中耳炎影響瞭很多的朋友,發病後就會讓他們的耳部方面遭受到瞭相當嚴重的傷害,而且帶給患者極多的困擾,大傢需要正確的認識中耳炎的知識,要將此病的危害關註起來,接下來為各位朋友介紹一下中耳炎的危害有哪些呢。

若化膿性中耳炎不及時治療的話,人體會出現發熱、怕冷、食欲減退、嘔吐、腹瀉全身性中毒反應,耳痛尤其劇烈,如果是小兒,往往會使患兒從睡夢中痛醒、哭鬧不安,當咳嗽、噴嚏、吞咽時,疼痛會加重。由於鼓室相隔頭顱很近,所以若不及時治療中耳炎的話很有可能並發如腦膜炎、腦膿腫、血栓性靜脈炎等嚴重病癥造成生命威脅,尤其是那些嚴重高熱、呼吸衰竭的病人必須緊急處理,不然很有可能死亡。

中耳炎也擺脫不瞭癌癥的陰影,若不及時治療很有可能拖延成中耳癌,中耳癌臨床上所表現的癥狀有持續性耳痛,耳鳴,重聽,劇烈時放射到面部,顳部或乳突部,流出惡臭水樣血性分泌物,耳內有菜花樣新生組織。往往是中耳炎患者並發膽脂瘤或乳突炎後也沒有怎麼及時的進行治療,久而久之就惡化成瞭中耳癌,所以患者一定要留心。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如果治療不及時、不徹底,則大多可能轉為慢性中耳炎,另外,如果有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及慢性扁桃體炎存在,細菌可能反復侵入中耳腔,並中耳炎潛伏下來導致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按患病時間、病情輕重不同分為三種:單純性,膿瘍性和膽脂瘤性。它們共同的表現是均有耳流膿,反復不止,有時膿液中還混有血性分泌物;另外,有耳鳴及聽力下降,如果出現並發癥,會有眩暈和頭痛。耳朵流膿和聽力下降,雖然讓人很煩惱,但對慢性中耳炎病人來講,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讓人擔心的是出現並發癥,在出現並發癥以前,病人往往毫無感覺,但如果出現,那麼病情往往較重,有的甚至有生命危險,因此,需要立即住院治療。炎出現後帶來的危害有哪些瞭,中耳炎十分嚴重,特別多的因素會誘發中耳炎的出現,希望大傢要將中耳炎警惕起來,需要提防自己耳部的變化,而且中耳炎的出現需要註意積極的治療。

中耳炎疾病會有哪些誤區呢

中耳炎是目前特別多見的一種耳部疾病瞭,極多的因素可以誘發中耳炎的出現,為此給患者帶來瞭困擾,大傢應當清楚的認識中耳炎的知識,要將此病的誤區認識透徹才行,接下來帶大傢認識一下中耳疾病的相關誤區有哪些呢。

誤區1:中耳炎手術容易造成面癱,能不做盡量不做,由於耳科醫生的操作水平有差異,間或有手術後面癱的報道,且面癱影響面容易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由於面神經就走行在中耳鼓室和乳突腔,手術中從面神經表面剝離病灶難免會刺激神經引起水腫,隻要及時處理一般不會發生面癱。耳顯微外科技術越領先的地方面癱發生的幾率也是越低的,一般這種機構的發生率在幾百分之一到幾千分之一,最後不能恢復的就更少瞭。中耳炎手術可以完全恢復聽力並消除耳鳴,由於中耳炎病程多較漫長,長期炎性或膽脂瘤病灶的刺激和破壞可以影響內耳系統出現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害,並出現耳鳴,中耳炎鼓室成形手術雖可完全清除病灶達到停止流膿的效果,甚至可以聽骨重建,但也僅能部分或大部分恢復因聽骨損害鼓膜穿孔引起的聽力下降,對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害的部分卻不能提高,也不會直接減輕耳鳴癥狀。

誤區2:治療中耳炎,隻要吃吃抗生素就可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是要治療其誘因,如鼻炎、鼻竇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可用滴鼻劑中成藥抗生素等藥物,有鼻息肉、鼻腔鼻咽腫瘤、鼻咽重度增殖體肥大等要進行手術。急性中耳炎除用抗生素外,有耳痛的患者還要用滴耳劑,鼓膜未穿孔期可用草酚甘油消炎止痛,穿孔化膿就要用雙氧水和抗生素滴劑瞭,加用滴鼻收斂劑可加快病情的恢復。非化膿性中耳炎發病率低、危害小,非化膿性中耳炎的危害不亞於化膿性中耳炎。非化膿性中耳炎由於癥狀不明顯,常在“不知不覺”中導致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害,與“顯而易見”的化膿性中耳炎相比,患者的早期就診率低,治療不當或延誤治療容易發展成慢性中耳炎,危害更大。隱匿性膽脂瘤型中耳炎還會引起面癱、腦膜炎、腦膿腫等並發癥,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誤區3:中耳炎總是復發,是治不好的,這是不瞭解中耳炎治療近況的緣故,以往由於技術水平的限制,傳統的中耳炎也就是現在的慢性中耳乳突炎和膽脂瘤型中耳炎是以藥物治療為主的,少數行乳突根治術開放引流通道以防並發癥。目前由於顯微技術的發展,一些中耳炎是完全可以通過手術達到根治的,治療慢性中耳乳突炎和膽脂瘤型中耳炎常用的術式是鼓室成形術,可以徹底清除病灶又可聽骨重建鼓膜修復達到根治和提高聽力的效果,有經驗的醫師中耳炎的復發率可以控制在5%以下。傳統的中耳炎治不好反復發作的主要原因是藥物治療不能徹底根除炎性病灶,鼓膜不修復易中耳鼓室進水化膿發炎,乳突根治術僅起到部分清除病灶和開放引流通道的作用,治愈的效果差,不易幹耳仍易流膿,當然對預防並發癥還是有較大的幫助的。中耳炎手術後復發不幹耳仍是可以再次手術的,鼓室成形術不幹耳的原因比較復雜,多與病灶比較嚴重咽鼓管不通等有關。

誤區4:預防中耳炎隻要耳道防水就可以瞭,這種觀點比較片面,僅對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者有一定的效果,對其他類型的中耳炎預防效果則比較差。鼓膜穿孔耳道進水後細菌很容易進入中耳鼓室誘發中耳炎急性發作化膿,所以平時預防耳道進水是必要的,對這類人群有條件的行手術治療清除病灶修復鼓膜也是比較好的選擇。對分泌性中耳炎、急性細菌性中耳炎預防措施就不那麼簡單瞭,由於這類中耳炎往往和鼻子耳朵之間的咽鼓管阻塞有關,所以和咽鼓管相關的疾病都應預防治療,如鼻炎鼻竇炎鼻息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腔鼻咽腫瘤、兒童增殖體肥大等,藥物治療無效應及早手術,防止進一步轉化成慢性中耳炎或膽脂瘤型中耳炎。另外鼻塞感冒時盡量不要頻繁用力回吸鼻涕以防中耳氣體被吸走又不能很快補充引起氣壓下降鼓室積液。氣壓急劇變化如飛行下降時也易引起中耳炎,俗稱航空性中耳炎,盡量避免這種環境的發生或氣壓變化明顯時及時向耳內鼓氣、口嚼口香糖等也能避免或減緩中耳炎的發生。

各位朋友瞭解上面的內容之後,特別清楚的認識到瞭中耳炎的誤區是什麼瞭,這是耳部疾病當中較多發的一種疾病瞭,特別多的人會出現中耳炎的癥狀,從而會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希望大傢要將中耳炎瞭解透徹,中耳炎的到來應當積極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