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減壓術(MVD)治療面肌痙攣的理論基礎在於面神經在橋腦角部被血管結構壓迫,引起一種可逆性病理生理改變。目前,微血管減壓術是外科治療面肌痙攣的首選方法,多用於藥物治療效果不滿意或無效的患者。

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

手術方法為:患者仰臥,頭側向健側,全身麻醉。在耳後發際內側或乳突尖下端做3~4厘米的小切口,在枕骨乳突縫交點處下方或緊貼乳突緣鉆孔,然後用咬骨鉗擴大約1.5~2厘米的骨窗,外側達乙狀竇內緣,上方到橫竇下緣。懸吊硬腦膜,冷光源照明,在5倍手術放大鏡或顯微鏡下進行手術。首先放腦脊液,待小腦下陷後伸入0.5cm寬的腦壓板,擴大顯露范圍,確認內耳孔後,將小腦絨球小結葉向後抬,顯露前庭神經及面神經根起始段,銳性分離小腦橋腦部蛛網膜,在面神經根起始段表面仔細探查,細心遊離壓迫的動脈,使其與面神經根起始段分離。然後用滌綸片墊在面神經與血管之間,兩端用銀夾固定。基本完成手術,徹底止血後,逐層縫合切口。

微血管減壓術也有一些並發癥,常見的有同側聽力減退、耳聾、面肌無力等,應註意預防。

面肌痙攣有哪些治療誤區

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半面痙攣,是指一側面部陣發性、不自主、不規則的肌肉抽搐,無神經系統損害的其他陽性體征。很多患者由於反復註射藥物造成面神經不可恢復的損害而出現永久性面癱。

生活中,很多人都很有可能出錯面部肌肉僵硬、眼皮跳等現象,這些現象也就是面肌痙攣,面肌痙攣這種疾病,會造成的危害很大,面癱也是面肌痙攣的表現。患者朋友應該要積極地進行正確合理的治療,但是千萬不要誤入面肌痙攣的治療誤區。

目前國內許多地方還在用封閉與藥物註射法來治面抽。很多患者由於反復註射藥物造成面神經不可恢復的損害而出現永久性面癱。

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半面痙攣,是指一側面部陣發性、不自主、不規則的肌肉抽搐,無神經系統損害的其他陽性體征。

治療方面,病情輕時,可試用藥物如:卡馬西平,每天600mg左右,分3次口服,或苯妥英鈉,每天300mg左右,分3次口服,或氯硝安定,0.5-1mg,每日3次,對部分病人可能有效,但需持續用藥,停藥後可以復發。

目前國內許多地方還在用封閉與藥物註射法來治面抽。就是通過藥物對神經的毒性作用來阻斷神經傳導,在阻斷異常傳導的同時也破壞瞭正常的神經傳導,而出現治療後面癱,面癱恢復後面抽又會出現,根本不可能徹底治愈。很多患者由於反復註射藥物造成面神經不可恢復的損害而出現永久性面癱。另外要註意將面肌痙攣與其它原因引起的面部抽動進行鑒別,如單純眼瞼痙攣癥、面神經麻痹後陣攣等這些情況不屬於血管壓迫造成的抽動,手術治療無效。

很多疾病,患者朋友都很容易誤入治療的誤區,從而讓病情演變得更加嚴重,造成無法補救的措施。患上面肌痙攣也不另外,建議患者朋友應該要謹慎對待,不要耽誤病情治療,也不要忽略治療。

面肌痙攣與面癱是一回事嗎

面肌痙攣和面癱不是一回事

面癱和面肌痙攣都是面神經的問題,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治療方式也是不同的。面癱是指面肌癱瘓,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面神經受損而引起的病灶,主要表現為面部表情肌運動障礙,如嘴歪、做表情時眉頭抬不起來、沒有額紋、眼瞼閉合不全、患側鼻唇溝變淺、嘴歪向健全的一側、不能鼓氣、喝水漏等癥狀。而面肌痙攣是一種陣發性不自主的面肌肌肉抽動和跳動,通常先出現眼瞼的不自主跳動,進而發展到口角,嚴重時可擴展到整個半側臉部。如果癥狀持續三個月,便可被診斷為面肌痙攣。總之,面癱是面部肌肉運動功能障礙,面部痙攣時肌肉陣發性的抽動。

面肌痙攣如何防治

面肌痙攣多是特發性的,和遺傳沒關系,主要是由於血管的動脈硬化、神經病變,造成瞭在神經腦幹的區域,神經發生短路,造成單側眼瞼、面部的表情肌陣發生不自主的跳動,患者應該到正規醫院接受微創手術,千萬不要盲目治療,局部肉毒素治療都是有可能造成周圍性面癱的損害治療,治標不治本。目前的最佳治療就是微血管減壓術。

微血管減壓術

該手術需在全麻下完成。於患側耳後、發際內縱行4cm的直切口,顱骨開孔,直徑約 2cm,沿面神經下方打開外側延髓小腦池,進一步放出腦脊液。充分顯露所要探查的顱神經全段及腦神經入腦幹段,仔細遊離與顱神經關系密切的血管,尋找壓迫腦神經入腦幹段的責任血管及用Teflon棉墊開,不僅要使責任血管移開腦神經,更要註意與腦神經入腦幹段處的腦幹面隔離開。術畢嚴密縫合硬腦膜,難以嚴密縫合時取外科生物補片修補,做到滴水不漏;骨窗缺損部分予以骨水泥或鈦網修補一期成形,並以耳腦膠粘合;逐層縫合皮膚。

微血管減壓術可徹底的解除面肌痙攣抽搐的現象,同時對面部感覺不會造成破壞。治療徹底,不易復發,治愈率高,目前是唯一可以根治的方法。

面肌痙攣針灸穴位有哪些呢

面肌痙攣屬中醫“筋惕肉”、“內風”、“顏面抽搐”等范疇,多因邪氣久留筋脈,阻滯氣血運行致氣血瘀阻,脈絡不通,或素體脾胃虛弱,氣血化源不足,筋脈肌肉失於濡養;或肝腎陰虛,陽亢風動等內外因素而發病。中醫古籍《備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針灸資生經》、《普濟方》、《針灸大成》等都提到瞭針灸治療面肌痙攣。

常取下關、顴髎、合谷等穴疏通經絡,祛風止痙,調和氣血以恢復局部神經肌肉的功能;陽陵泉為膽經“合”穴,又是筋之“會”穴,刺之有舒筋活絡,緩解痙攣的作用;百會位於頭部正中,歸於督脈,入於腦,腦為元神之府,刺之有開竅寧神之功;上星、印堂作用與百會相似,均為醒腦開竅針刺法之主穴;足三裡是多氣多血之腧穴,刺之具有強壯全身的作用;合谷配太沖能通調二經氣血,古稱“四關”穴,具有較強的鎮靜解痙作用;下關、瞳子髎、地倉、頰車等穴能疏通局部氣血,使經氣通暢,筋肉協調而促進疾病的康復。

面肌痙攣屬本虛標實之癥,針刺的同時如能配合耳貼、口服中藥等治療,可增強療效,縮短療程。

以上幾段文字內容就為我們很好地介紹瞭面肌痙攣針灸的一些穴位,在此我衷心希望有這方面疾病困擾的朋友們都能認真閱讀上面的內容,這樣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針對這種癥狀的時候得到更好的幫助和解決.當然我想提醒大傢的是,面部有很多血管和神經,所以進行針灸的時候一定要在專業的人士下進行操作.

面肌痙攣患者要適當運動

1保持心情舒暢、平靜,切忌沖動、生氣、惱怒、精神緊張、激動,避免受驚。

2生活、飲食要有規律,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避免過度勞累、緊張。

3多用溫水洗臉、熱水洗腳,避免冷風直接刺激面部。

4適當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5堅持治療,不要隨便停藥,以求根治。

6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是一定會康復的。

專傢提示,出現面肌痙攣患者要正視自身的病情,要保持一顆樂觀平和的心態,做好膳食的營養搭配,多吃有營養健康的食物,還要適當的鍛煉,保證足夠的睡眠,避免身心的過度疲憊,持之以恒的堅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