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低是很多人的通病,並且,有時候血壓低還伴隨著貧血。血壓低嚴重者可以使人喪命,輕者也無大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食物對於改善血壓低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同樣有些食物是不適合血壓低患者吃的。那麼,怎麼辨別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不可以吃呢?下面,跟小編一起去瞭解一下吧!

低血壓的人吃什麼好

血壓低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嚴重的會出現輕易頭暈、昏倒等現象。因此,血壓低的患者要多吃一些能夠補氣的食物,如桂圓、大棗等。此外,血壓低患者剛好和血壓高患者相反,應該多吃一些富含鈉、膽固醇高的食物。此外日常生活中,註意保健也是十分重要的。

1、多吃一些補齊和健脾腎的食物,如蓮子、桂圓、大棗、桑椹、幹果等食物,因為它們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的作用,可常食用。人參燉瘦肉、當歸煲羊肉、田七燉雞等對低血壓患者均十分有益。多煮一些湯喝,可以適當加入一些蓮子、大棗、桂圓等等。並且多飲水,可以適當加一些鹽。低血壓患者應該加強營養,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2、由於血壓過低可能會伴隨貧血的發生,所以應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於緩解血壓低,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癥狀。

3、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調味品,如薑、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4、與高血壓病相反,血壓低的人可以多吃一些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但食鹽攝入量亦不可太高)。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血壓低的人不能吃什麼

低血壓病人同樣需要註意自己的飲食,血壓低的人不能吃什麼?

1、忌食生冷及寒涼、破氣食物,如菠菜、芹菜、冬瓜、赤小豆、冷飲等。

2、蜂王漿,血壓低患者不宜食用。蜂王漿雖然滋補作用較好,但有降低血壓的作用,故血壓低患者不宜食用。

3、胡蘿卜:血壓低患者不宜食用,胡蘿卜中含有“琥珀酸鉀鹽”的成分,可以使血壓降低,尿中排鉀增多,血壓低者食用有病情加重之慮。

4、番茄:血壓低患者不宜多食。番茄有降低血壓的作用,血壓低的人食用,可使血壓更為低下。出現頭暈目昏等癥狀。

5、蓮子:血壓過低患者不宜食用。蓮子心所含的生物堿具有明顯的降壓作用,低血壓的人食用則會加重病情。

6、荸薺:血壓低患者不宜食用。荸薺有降低血壓的作用,高血壓患者屬中醫肝陽上亢或炎熱所致者適宜,低血壓的患者食用容易加重病情。

7、山楂:血壓低患者不宜食用。山楂具有通血脈、軟化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高血壓伴有血管硬化患者適宜食用。低血壓的人多食,必加重病情。

血壓低的日常預防常識

1、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癥狀。

2、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平時養成運動的習慣,均衡的飲食,培養開朗的個性,保證足夠的睡眠、規律正常的生活。

3、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起立時不能突然,要轉身緩緩而起,肢體屈伸動作不要過猛過快,例如提起、舉起重物或排便後起立動作都要慢些。洗澡水溫度不宜過熱、過冷,因為熱可使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冷會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壓。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

4、飲食上,少吃赤小豆、葫蘆、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籽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低血壓的治療方法

對於有低血壓的患者來說,那麼這需要根據自己的具體的情況來進行治療的,是可以選擇食療的方式的,對身體有好處的,一般低血壓的患者治療的方式有很多,不要怠慢的,發現後及早的進行治療這是很重要的。

1,需要準備六百克左右的牛腩,蓮藕要準備五百克的量,紅棗準備十五克,生薑需要準備四片,還有蜜棗要準備兩個,這要準備好後切成塊,放在一起在鍋內來進行燉煮,開始的時候用大火來進行燉煮,煮沸後,換成文火來進行燉煮三個小時的時間,放入簡單的調味料就可以瞭,這對於有低血壓的患者,貧血的情況,氣血不足的問題都有很好的改善的作用的。

2,何首烏要準備二十四克的量,這需要準備好後去除核,之後紅棗要準備十二個,雞蛋準備兩個,這要準備好後需要雞蛋煮熟後去除殼子,之後洗幹凈,放在鍋內一起來進行燉煮,開啟文火來燉煮三十分鐘的時間就可以瞭,簡單的調味料就可以瞭,之後準備蜜糖一起服用,對於有低血壓的患者,肝病的患者,眩暈,失眠的情況這都有很高的改善的效果的。

有低血壓的患者,那麼是可以選擇食療的方式的,效果是不錯的,但是需要堅持的吃上一段時間才有效果的,尤其是低血壓的情況比較嚴重,那麼不妨檢查一下,看看是否身體還有其他的問題所導致的,並且隨身攜帶藥物是很重要的。

低血壓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到底低血壓有哪些發病原因呢?低血壓根據其產生的原因不同,大致上可分為:

1.生理性低血壓狀態

生理性低血壓狀態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壓測值已達到低血壓標準,但無任何自覺癥狀,經長期隨訪,除血壓偏低外,人體各系統器官無缺血和缺氧等異常,也不影響壽命。

2.病理性的低血壓病

除血壓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癥狀以及某些疾病。低血壓病可分為:

(1)原發性低血壓病

指無明顯原因的低血壓狀態,如生理性低血壓(體質性低血壓)和病理性低血壓(低血壓病)。

(2)繼發性低血壓病

是指人體某一器官或系統的疾病所引起的血壓降低,這種低血壓可在短期內迅速發生,以致出現虛脫和休克的征象,稱為急性低血壓。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創傷、感染、過敏等原因所致血壓急劇降低,而大多數情況下,低血壓為緩慢發生,可逐漸加重,如繼發於嚴重的肺結核、惡性腫瘤、營養不良、惡病質等所致低血壓,其防治主要是針對原發病。

低血壓的發病機制是什麼?

原發性低血壓病的發病機制至今未明,多數學者認為可能屬於中樞神經細胞張力障礙有關的疾病,由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血管舒縮中樞的抑制過程加強,血管收縮與舒張動態平衡發生障礙,血管舒張占優勢,最終導致動脈血壓降低。此外,內分泌功能失調,體內某些調節血壓的物質排泌失衡,如血管緊張素-腎素-醛固酮系統、兒茶酚胺類等升壓物質分泌降低,而緩激肽、組胺、5-羥色胺等舒血管物質增多,也可能參與低血壓病的形成。至於遺傳因素、年輕時患過某些傳染病,慢性扁桃體炎、咽峽炎、營養失調如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B1和維生素B6缺乏,以及氣候、地理環境、風俗習慣、職業等等對低血壓病的產生也可能有關。

大傢看瞭以上的介紹,應該更加清楚地瞭解到低血壓的發病原因吧。大傢在平時的話就要多加註意自己的飲食各方面的生活,從而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