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認為肌肉萎縮引發的肢體運動障礙的患者經過正規的康復訓練可以明顯減少或減輕癱瘓的後遺癥,有人把康復看得特別簡單,甚至把其等同於“鍛煉”,急於求 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導致關節肌肉損傷、骨折、肩部和髖部疼痛、痙攣加重、異常痙攣模式和異常步態,以及足下垂、內翻等問題,即“誤用綜合征”。

肌肉萎縮怎麼辦

一、肌肉萎縮的康復治療

不適當的肌力訓練可以加重痙攣,適當的康復訓練可以使這種痙攣得到緩解,從而使肢體運動趨於協調。一旦使用瞭錯誤的訓練方法,如用患側的手反復練習用力抓握,則會強化患側上肢的屈肌協同,使得負責關節屈曲的肌肉痙攣加重,造成屈肘、屈腕旋前、屈指畸形,使得手功能恢復更加困難。其實,肌肉萎縮肢體運動障礙不僅僅是肌肉無力的問題,肌肉收縮的不協調也是導致運動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誤以為康復訓練就是力量訓練。

在對肌肉萎縮患者運動功能障礙的康復治療中,傳統的理念和方法隻是偏重於恢復患者的肌力,忽視瞭對患者的關節活動度、肌張力及拮抗之間協調性的康復治療,即使患者肌力恢復正常,變可能遺留下異常運動模式,從而妨礙其日常生活和活動能力的提高。

實驗及臨床研究表明,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存在可塑性,在大腦損傷後的恢復過程中,具有功能恢復的可能性。目前國內國際上一般建議在日常的傢庭護理康復治療中,使用傢用型的多功能肢體運動康復儀來對受損的肌肉萎縮肢體運動恢復。它本身以以神經促通技術為核心,使肌肉群受到低頻脈沖電刺激後按一定順序模擬正常運動,除直接鍛煉肌力外,通過模擬運動的被動拮抗作用,協調和支配肢體的功能狀態,使其恢復動態平衡;同時多次重復的運動可以向大腦反饋促通信息,使其盡快地最大限度地實現功能重建,打破痙攣模式,恢復自主的運動控制,尤其是傢用的時候操作簡便。這種療法可使肌肉萎縮的肢體模擬出正常運動,有助於增強患者康復的自信心,恢復肌肉萎縮患者的肌張力和肢體運動。

二、中醫解讀肌肉萎縮

1.若肌肉萎縮患者肢體瘦削枯萎、運動無力、不能步履,臥床階段可采用臥位被動練功,隨時變換姿勢,防止“畸型”發生。

2.當病患可下床活動,應采取主動練功訓練,如坐位,立位和步行練功,防止肌肉萎縮病癥的加劇,同時配合治療。。

3.根據病情,肌肉萎縮病患可選用相應的按摩、導引、氣功以及五禽戲、八段錦等傳統體育鍛煉方法。

4.若肌肉危害患者病癥幾種與上肢活動障礙,則可采用寫字、接球、彈琴、編織、投擲、撥算盤等,若下肢活動受限者,采用踏三輪車、縫紉等作業訓練方法。

肌肉萎縮的飲食護理原則

肌萎縮患者由於肌肉萎縮、肌無力而長期臥床,易並發肺炎、褥瘡等,加之大多數患者出現延髓麻痹癥狀,給患者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肌萎縮患者除請醫生治療外,自我調治十分重要。

一、肌肉萎縮的護理原則

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

較強烈的長期或反復精神緊張、焦慮、煩躁、悲觀等情緒變化,可使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縮發展。

合理調配飲食結構

肌萎縮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飲食補充,提供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質,以增強肌力、增長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並積極配合藥膳,如山藥、苡米、蓮子心、陳皮、太子參、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煙、酒。

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營養、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為主,並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維護患者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

勞逸結合

忌強行性功能鍛煉,因為強行性功能鍛煉會因骨骼肌疲勞,而不利於骨骼肌功能的恢復、肌細胞的再生和修復。

嚴格預防感冒、胃腸炎

肌萎縮患者由於自身免疫機能低下,或者存在著某種免疫缺陷,肌萎縮患者一旦感冒 ,病情加重,病程延長,肌萎無力、肌跳加重,特別是球麻痹患者易並發肺部感染,如不及時防治,預後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胃腸炎

胃腸炎可導致腸道菌種功能紊亂,尤其病毒性胃腸炎對脊髓前角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從而使肌萎縮患者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復或加重。肌萎縮患者維持消化功能正常,是康復的基礎。

二、肌肉萎縮的飲食要求

飲食宜高蛋白、富含維生素、鈣、鋅,瘦肉、雞蛋、魚、蝦仁、動物肝臟、排骨、木耳、蘑菇、豆腐、黃花菜等可適當多食,少吃或忌食過辣、過咸、生冷等不易消化和有刺激性食品。

飲食狀況與痿證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饑餓,長期營養不良,四肢肌肉失於水谷水氣的稟養,萎而無力,可成痿證,若恣食膏梁厚味、肥甘之品而不運化,則脾濕阻滯、筋脈弛縱而成痿證。因此,痿證的預防,必須做到合理飲食,謹和味,避免偏嗜,按時節量,以五谷為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五畜為益,嚴禁過食五味,尤其是食勿過咸。既要攝入足夠的蛋白和脂肪,又要防止恣食膏粱厚味,大忌饑飽失常,飲食不潔,恣食生冷。平時要戒煙淡茶,飲酒則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量。

應多食"還原食物"如菠菜、韭菜、南瓜、蔥、椰菜、菜椒、番茄、胡蘿卜、小青菜、大豆、核桃、花生、開心果、腰果、松子、杏仁等殼類食物以及糙米飯、豬肝湯等。

肌肉萎縮的常見分類

不管是什麼疾病,如果想要很好的預防和治療,就需要詳細的瞭解該病,瞭解該病的病情,肌肉萎縮這種疾病也不例外,首先要知道的就是肌肉萎縮的常見分類,瞭解該病以便於能更好的幫助該病患者,讓患者少受該病的傷害。

一、進行性脊肌萎縮癥

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其臨床表現通常是開始於頸下段和胸上側面的前角神經細胞,其首發癥狀為一側或雙側手指逐漸無力、僵硬、手掌肌肉萎縮,然後前臂和上臂肌肉收縮力降低,還會出現肌束鎮顫、無感覺障礙等。

二、肌萎縮側索硬化癥

這種也是肌肉萎縮的常見分類之一,該病還會隨著年齡的增加,其發病率也會有所升高。該病的主要特點為: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都受損害,上肢既有肌萎縮和肌肉震顫,又有深反射亢進,下肢常見痙攣性癱瘓。

三、原發性側索硬化癥

這種類型的肌肉萎縮,其臨床表現為:雙側錐體術有損害,並且呈雙下肢痙攣性癱瘓,肌張力增加,腱反射亢體,有病理反射出現,晚期有尿失禁。

四、進行性延髓麻痹

對於這種類型的肌肉萎縮,最開始是舌肌運動容易疲乏,然後還會出現吞咽困難、吞水可能嗆出。在檢查該病時,會發現舌不能伸,舌肌萎縮有肌肉震顫。

知道瞭肌肉萎縮的常見分類都有什麼,就能更好的對該病進行預防和治療,能讓患者受到該病最少的傷害,避免正常的生活受到太大的影響。

肌肉萎縮的診斷要點

肌肉萎縮的診斷要點是什麼?肌肉萎縮的發生主要與橫紋肌的營養不良有關。大多數人因為不清楚肌肉萎縮在發生時有什麼明顯的癥狀,而錯過瞭最佳的治療時機,造成瞭病情的加重。所以人們應瞭解肌肉萎縮診斷的方法,及早確定病情,及早治療。

1、註意肌肉體積和外觀

臨床上肌肉萎縮的診斷應兩側對比即肌肉萎縮的范圍分佈程度兩側對稱部位的比較觀察有無肌束顫動。

2、肌力和肌張力

肌肉萎縮多伴有肌力低下所以應註意肌容積與肌力的比較註意肌肉萎縮部位的肌力肌張力檢查時應在溫暖的環境和舒適的體位下進行應讓患者盡量放松可通過觸摸肌肉的硬度及被動伸屈患者的肢體時所感知的阻力來判斷肌張力減低時肌肉松弛被動運動時阻力減低或消失關節的運動范圍擴大多見於下運動神經元病變某些肌病如廢用性肌肉萎縮。

3、肌萎縮的伴發癥

如骨關節的變形皮膚癥狀沿神經走行有無壓痛及腫物等註意有無感覺障礙感覺障礙的分佈范圍和性質如深淺感覺障礙或復合感覺障礙感覺分離等萎縮肌肉有無自發性疼痛和壓痛等。

4、註意有無全身性疾病

如腫瘤,糖尿病,惡性病變等。

以上是確定肌肉萎縮病情時需註意的幾點,抓住以上幾點可有效的減少誤診的出現。一旦被診斷為肌肉萎縮患者,不要驚慌保持冷靜的頭腦選擇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可以獲得好的恢復的。

導致面部肌肉萎縮的真正原因

現實生活中有些肌肉萎縮患者的發病部位在臉上,一眼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面部的肌肉出現萎縮,給他們的容貌帶來瞭很大的不利影響。那常見的面部肌肉萎縮病因有哪些呢?下面就為大傢講講常見的面部肌肉萎縮的病因。

1、肌肉營養不良

造成面部肌肉萎縮的主要原因是橫紋肌營養不良,導致瞭肌肉體積縮小,神經肌肉疾肥大,是常見的面部肌肉萎縮的病因。但肌肉的營養狀況除瞭與肌肉組織本身的病理有關,還與神經系統有著密切的關系,如脊髓疾病也會導致肌肉營養不良,造成肌肉萎縮。

2、遺傳性肌肉疾病

造成面部肌肉萎縮的病因還有遺傳因素,是由於人體遺傳基因的異常所致,如肌營養不良癥、炎癥性肌病、代謝性肌萎縮等都可能導致該病的發作。、

3、神經原性

可造成神經原性面部肌肉萎縮的原因有很多種,如廢用、缺血、營養障礙、中毒等。而如神經根、周圍神經、神經叢的病變等都可能會可造成神經興奮沖動的傳導障礙,從而造成部分肌纖維廢用,產生瞭廢用性肌肉萎縮,同樣屬於面部肌肉萎縮的病因。

4、肌原性

面部肌肉萎縮的病因還包括肌肉本身的疾病,可能還一些其它因素,如脊髓型肌萎縮。還有就是由於當下運動神經元受到損害後,就會導致其末梢部位釋放乙酰膽堿量減少,造成交感神經的營養作用減弱,最終導致瞭肌肉萎縮。

以上就是得面部肌肉萎縮的真正原因,溫馨提示: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會碰到這樣或是那樣的不愉快,但是我們一定要保持一顆樂觀的心,積極的對疾病進行護理和治療,但專傢說,每一位患者的病因、病癥和病情不同,治療和護理的方法也存在差異,如果您想要瞭解關於您的治療和護理方法,您可以與在線專傢進行交流,專傢一定會給您一個詳細的解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