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血虛就是貧血。貧血是臨床最常見的表現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種獨立疾病,可能是一種基礎的或有時是較復雜疾病的重要臨床表現,一旦發現貧血,必須查明其發生原因。貧血癥狀的有無或輕重,取決於貧血的程度、貧血發生的速度、循環血量有無改變、病人的年齡以及心血管系統的代償能力等。那麼,血虛吃什麼好呢?讓我們來看看下面介紹。

血虛吃什麼

中藥材裡的當歸、熟地、何首烏、枸杞、龍眼肉、四物湯等,對血虛體質很有效,這類體質的人平日可以喝些具有補血功效的四物湯,加人參、黃耆,以及可補脾胃之氣的四君子湯,改善消化及吸收功能、增加營養吸收、刺激骨髓造血,有促進紅血球生成的作用。

養生鱸魚湯

材料:黃耆1把,人參須3~5根,枸杞1小把,紅棗8顆,當歸1~2片,鱸魚1尾,薑片4片。

做法:

1.先將黃耆、人參須、枸杞和紅棗洗凈後丟入沸水煮20分鐘,再將薑片放入。記住,當歸經過熬煮後會呈現苦味,因此最後再放。

血虛吃養生鱸魚湯

2.鱸魚處理洗凈後切成小段入鍋煮,最後再加入當歸,起鍋前加入少許米酒和鹽調味即可。

功效:黃耆補氣,紅棗補脾益胃、益氣生津,枸杞也能補血補氣、明目,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

誰不適合喝:如果正好遇上月經期,或是感覺有感冒、肝火旺、上火或有發炎現象,先暫停食用。

還可以這樣做:如果平常沒時間買魚、處理魚,也可以改成“黃耆枸杞紅棗茶”,以黃耆2兩、枸杞1兩、紅棗5顆的比例,加水煎成茶。可將紅棗切開或搗碎,讓營養更容易散開。

丹參菊花茶

材料:丹參3錢,菊花適量。

做法:直接以熱水泡茶飲用。

功效:中醫認為丹參“入心”,是最著名的活血化瘀中藥,通常被廣泛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具活血去瘀、清熱瀉火的作用,有利高血壓、冠心病及高血糖癥狀的預防及輔助保健。

血虛吃丹參菊花茶

誰不適合吃:為避免幹擾胚胎的著床及隨後在母體內的正常發育,懷孕婦女應避免使用丹參。

還可以這樣做:還可以與枸杞一起泡茶喝。

血虛的癥狀有哪些

1血虛指的是人體內陰血虧損的病理現象。可能是失血過多,或久病陰血虛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所致的。由於氣與血有密切關系,所以血虛容易引起氣虛,而氣虛不能化生血液,又為形成血虛的一個因素。

2或有偏食、厭食及消化、營養不良,或有各種出血,或患鉤蟲病,或有接觸有害理化因素、藥物等病史;有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疲乏無力,食欲不振,腹脹腹泄,月經失調等現象;面色白或萎黃,唇、眼瞼色淡,舌質淡胖或舌光無苔,皮膚幹皺,發枯易脫,指甲色淡等

3血虛會導致面色發黃或蒼白,頭暈疲倦,心悸氣短,稍微活動一下就會喘息不止,精神萎靡等。並且血虧還會產生其他的並發癥如心肌缺血,心慌,心絞痛。以及使其他臟器功能下降。

註意事項:

血虛的人在平時就要多加註意吃一些補血的東西,類似紅棗,木耳,豬肝等,讓自己通過飲食,慢慢的補足自己的氣血,讓身體更加好。

血虛怎麼辦

(1)體質特點

面色蒼白無華或萎黃、唇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舌質淡、脈細無力。

(2)中醫體質養生方法

起居調攝:要謹防“久視傷血”,不可勞心過度。

飲食調養:可常食桑堪、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卜、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參、平魚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均有補血養血的作用。

飲食調養

藥物養生:可常服當歸補血湯、四物湯、或歸脾湯。若氣血兩虛,則須氣血雙補,選八珍湯。十全大補湯或人參養榮湯,亦可改湯為丸長久服用。

精神修養:血虛的人,時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註意力不集中,故應振奮精神。當煩悶不安、情緒不佳時,可以聽一聽音樂,欣賞一下戲劇,觀賞一場幽默的相聲或啞劇,能使精神振奮。

血虛血燥的治療方法

(1)健脾和胃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飲食有節,脾胃運化功能正常,則血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斷。所以,補血必須先健脾胃,脾胃強健則生化之源不絕。常用的方藥有四君子湯、四物湯、當歸補血湯等。

(2)益氣生血

血液的物質基礎是精,而促進精化為血,則以氣為動力。在臨床用藥時,依據“氣能生血”,常在補血藥中,配以益氣之品。常用的方劑有歸脾湯、當歸補血湯等;常用的補氣藥有黃芪、人參、黨參、白術、黃精、山藥、大棗等;配以養血之藥,如當歸、白芍、阿膠、熟地等。

(3)補腎生血

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常用補腎藥有鹿茸、鹿角膠、阿膠、龜板膠、巴戟天、鎖陽、淫羊藿、補骨脂、菟絲子、附子、肉桂、首烏、熟地、枸杞子、紫河車等。

(4)祛瘀生血

無論脾胃所化之營血,或精髓所化之血,都必須通過經脈和髓道進行釋放和傳輸,並循環全身。如氣血瘀阻,脈道不通,就會造成骨髓乏養而枯竭,致使血液生化無由。常用方劑有桃紅四物湯、補陽還五湯、血府逐瘀湯等。常用活血化瘀藥,如當歸、川芎、丹參、三七、丹皮、香附等。

(5)解毒生血

中醫認為,不管內傷七情或外感六淫,鬱久均可化火,火熱之氣最易耗血傷陰。再者,象化學性、物理性、生物性邪毒內陷,下及肝腎,可直接造成精髓虧乏,以致生血無源。因此需要清熱解毒。臨床多用於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溶血性貧血等。

血虛與貧血一樣嗎

在門診經常聽到病人說自己“血虛”,是貧血癥。實際上,中醫說的“血虛”和西醫的貧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貧血在西醫中一般是指血色素濃度低於正常值。如在平原地區,成年男性低於120克/升;成年女性低於110克/升就可診斷為貧血。

而中醫所說的“血虛”是對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面色蒼白或萎黃、婦女月經量少、閉經等一系列癥狀的概括。在內、外、婦、兒各科的病癥中都能見到“血虛”,不可簡單地等同於西醫的某一種病。因為中醫所指的血,不僅包括血液,還有高級神經系統的許多功能活動。中醫所診斷的“血虛”證,絕對不等於西醫的貧血癥;但西醫診斷的貧血癥一般都屬於中醫“血虛”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