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癥是一種表現癥狀極為繁多的心理疾病,通常會表現為頭疼、失眠、記憶力減退、情緒低落等等。隨著人們對心理健康的不斷重視,到醫院接受抑鬱癥的治療的患者也越來越多瞭。但是很多時候抑鬱癥都容易被誤診,那麼這是為什麼呢?下面來看一下吧。

抑鬱癥經常誤診的原因是什麼

抑鬱癥誤診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抑鬱癥的發病癥狀和很多心理疾病或軀體疾病相類似。具體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首先是患者自身對抑鬱癥的不瞭解。患者對抑鬱癥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分型等等的不瞭解,造成草率的自我認定。有些認為自己是神經衰弱的,也有誤認為自己是焦慮癥的。盲目進行自我調節和治療,其結果當然是誤入歧途,適得其反。

其次是醫生的臨床經驗不足。在出現心理疾病之後,應及時到正規的精神類醫院進行就診治療,因為正規的專科醫生對精神類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經驗都非常的豐富。而一些非專科醫生在精神類疾病確診時往往不夠專業,對抑鬱癥的知識瞭解的不夠全面,對癥狀不能做出準確的分析,從而造成誤診。

還有一些情況是因患者自身所導致的。有些患者認為抑鬱癥是屬於嚴重的心理疾病,是精神病瞭。所以感覺羞於見人,不願承認自己患病,更不願接受治療。這樣的想法或行為也很容易給旁人一種“健康”的錯覺。傢屬會覺得既然沒事那自己調節一下情緒就可以瞭。這是典型的將抑鬱情緒和抑鬱癥混淆瞭,是缺乏對抑鬱癥的足夠認識所造成的。

對抗抑鬱癥最有效果的幾種食物

1、香蕉

香蕉含有一種稱為生物堿的物質,可以振奮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維生素B的最好來源,這些都可以幫助大腦減少憂鬱情緒。

2、菠菜

菠菜除含有大量鐵質外,更有人體所需的葉酸。人體如果缺乏葉酸,則會導致精神疾病,包括抑鬱癥和早老性癡呆等。研究發現,那些無法攝取足夠葉酸的人,個月後都無法入睡,並產生健忘和焦慮等癥狀。

3、南瓜

南瓜能制造好心情,是因為它們富含維生素B和鐵,這兩種營養素能幫助身體所儲存的血糖轉變成葡萄糖,葡萄糖正是腦部惟一的燃料,能幫助人體維持旺盛精力。

4、櫻桃

櫻桃被西方醫生稱為自然的阿斯匹林。因為櫻桃中有一種叫做花青素的物質,能夠制造快樂。美國密芝根大學的科學傢認為,人們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吃20顆櫻桃比吃任何藥物都有效。

克服抑鬱癥的幾種方法

1、 每天一定洗澡,註意衣著和儀容的整潔,美觀。即使沒有人註意你的外表,仍要為自愛,自尊,保持心理健康之故,註重個人儀容和衛生。

2、 飲食要有節制,起居,運動,睡眠都定時。

3、 每天運動。走路、跑步、有氧舞蹈、到健身房訓練,都是最有效的抗抑鬱秘訣。運動時腦中所分泌的生化傳導物質像抗抑鬱藥物一般,能減輕抑鬱。運動不隻可健身,增加免疫力,同時也使你的心理堅強起來。

4、每天規定自己用一定時間鋪床疊衣,把傢裡打掃整潔,使一切井井有條。我再一次強調,這樣做不是為瞭別人,仍是為自己而作。

胖人要小心患抑鬱癥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研究發現,肥胖的人並不快樂,肥胖與抑鬱癥和其它情緒性失調癥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是肥胖導致這些癥狀的產生,還是因為這些癥狀造成瞭肥胖,研究人員對此還不清楚,但這兩個論點卻都有理論依據。

西雅圖群體保健合作社的研究人員對9000多名成年人進行研究後發現,肥胖者患抑鬱癥等情緒失調和焦慮疾病的比例要比正常體重的人多25%以上。不過,濫用藥物的情況卻例外,肥胖者濫用藥物或酗酒的較少,比較瘦的人低近25%。

發表在7月份出版的《一般精神醫學文獻》上的這項研究稱,該項研究結果表明,認為肥胖的人較快樂,這一說法純屬人們的想象,與事實根本不符。因此,醫生們在對肥胖病人進行治療時,應註意病人是否患有抑鬱癥。

以前已有研究顯示,肥胖者很少有濫用藥物和酗酒問題,這個論點在這項新研究中再次得到證實。原因之一可能是味美的食物和服藥,都能在腦部起同樣的作用。至於為什麼有些人喜歡吃味美的食物來穩定情緒,而有些人則用服藥或飲酒來穩定情緒,目前還不清楚其中的原因。

研究人員說,抑鬱癥患者往往不願意參加活動,而有些用來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會導致人的體重增加;另一方面,肥胖往往被看作病態,體重超重的人經常會受到別人的嘲笑,從而會導致抑鬱。

春季如何趕走抑鬱癥

專傢這樣分析:春天是各類精神疾病的多發期,抑鬱癥也不例外。春季日照和氣溫變化較大,容易影響人的情緒,一些本來並不起眼的小事,趕上這個季節便會誘發情緒中的不穩定因素。所以專傢提倡在早春到來之時,要關註自己和傢人的精神健康,別讓情緒過於波動,一旦發現自身及傢人有精神方面的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醫。

一般說來,性格比較內向、不合群、不愛說話、獨往獨來、孤僻的人比較容易患抑鬱癥,他(她)們平日裡比較沉默寡言,喜歡沉湎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不願與人交往。但專傢也告誡:性格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一些臨時突發的事件也可能導致性格開朗的人處於抑鬱狀態。處在抑鬱狀態的人很少主動找別人傾訴,很多因素限制瞭他們。周圍的人如果仔細觀察,就不難找到出現在他們身上的抑鬱癥癥狀,他們的某些行為是有共同點的。從醫學角度看,他們就是“患者”,但不幸的是無論他們自己還是身邊的親人,都不具備相關的醫學常識,沒有意識到同樣的生活對於他們是多麼不同……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加劇、經濟結構的變化,種種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礙均呈上升趨勢,對人類的健康構成潛在的威脅。國際勞工組織發表的全球勞動者精神疾病調查報告指出,全世界共有三四億人患抑鬱癥;

抑鬱癥是人類死亡和致殘的第二號疾病;對於女性,則是“頭號殺手”。當這個春天到來的時候,請關註自身和傢人的精神健康,不要讓“殺手”在身邊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