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連性中耳炎又名慢性卡他或纖維性中耳炎。粘連多位於中鼓室後份,鼓膜變厚,與鼓岬粘連,聽骨可單個或完全被粘連在卵圓窗周圍,纖維組織將鐙骨和砧骨長腳一起包埋在卵圓窗上,卵圓窗可部分或完全被封閉。出現粘連性中耳炎要怎麼辦?下面來詳細一下。

鼓膜粘連

粘連性中耳炎又稱不張性中耳炎,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中耳傳音結構之間及其與鼓室壁纖維化、粘連形成,從而引起中耳傳音結構系統運動障礙,導致傳導性聾。粘連多位於中鼓室後份,鼓膜變厚,與鼓岬粘連,聽骨可單個或完全被粘連在卵圓窗周圍,纖維組織將鐙骨和砧骨長腳一起包埋在卵圓窗上,卵圓窗可部分或完全被封閉。組織學檢查黏膜上皮下為堅實的纖維組織,其內可有鈣化或新骨形成,但比鼓室硬化少得多,兩者病理很難區別。聽骨亦可部分吸收,聽骨鏈中斷。

粘連性中耳炎是中耳內纖維組織增生或瘢痕形成,是既往中耳炎癥的結果。常於兒童時期發病。

鼓膜粘連日常註意

1.有感冒發生,尤其是有鼻塞時,切勿輕視,要及早治療,以免加重中耳炎病情。

2.經治療過的中耳炎病人,仍要接受定期檢查,有無再發現象,瞭解聽力改善程度,並接受指導如何且何時作中耳充氣治療。

3.均衡飲食與生活習慣。減少使用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可能傳染感冒的場合,都可以保持鼻、咽及耳咽管的健康,進而防止中耳炎的惡化。

4.中耳炎病人要保持周遭環境的安寧,不可運動過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氣球,隨時漱口保持口腔衛生,盡量用鼻子呼吸,睡覺側躺時將病耳朝下,擤鼻涕時不可過猛,並且適當的運動也有助於鼻道耳咽管暢通,維持中耳的排泄與通氣功能。

5.養成正確的醫療習慣,遵照耳鼻喉科專科醫師的指導與治療絕不可自作主張,認為癥狀減除而自行停藥,中止治療,以致病情轉為慢性或產生副作用。

6.在慢性中耳炎有耳膜穿孔者,特別要防止不潔的水經外耳道進入中耳,造成發炎的加重,必要時可用耳塞塞住耳道來預防,若水進入耳朵時,可用吹風機吹幹,或側跳使水分流出,避免挖耳朵使其再受傷害。

鼓膜粘連偏方

中耳炎偏方一:取豬苦膽一個,大尼片二角錢的量,白礬適量,芝麻油適量。

制作方法:首先將豬苦膽弄破,取出膽汁,然後將大尼片研成細末,最後將白礬枯熟,研成細末。將大尼片細末與膽汁混合,加白礬末攪拌成軋面條用的面穗樣,涼幹,研細,過篩,入瓶,備用。

治療方法:在酒盅裡加入5-6滴芝麻油,放入藥粉,用火柴棒攪拌成粘稠糊狀。將患者耳孔內滴入兩滴雙氧水消毒,然後用火柴棒沾藥糊滴入患者耳底3-4滴即可,每天滴2次,連滴4天。過幾天再滴2次,即可治愈。主治化膿性中耳炎和一般性中耳炎。

中耳炎偏方二:黃連10克,冰片1克。

制作方法:先研黃連,然後加冰再研勻,裝瓶。用時,先按常規消毒(用3%雙氧水,或生理鹽水,或濃茶水清洗外耳道膿液和藥痂,並用清潔藥棉擦幹)。

治療方法:用麥、草管或小紙管將藥末吹入耳內,每日2—3次,一般3—5天見效。本方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中耳炎偏方三:黃連15克(打碎),冰片1克,乙醇(75%)100毫升。

制作方法:先將黃連用適量乙醇浸泡1周後,用紗佈過濾,冰片加入濾液中,溶解,再加乙醇至足量,搖勻即可。

治療方法:用時,先按前法常規消毒,然後將本液滴耳,每次2滴,每日2次。本方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中耳炎偏方四:銀菊茶,銀花10克,菊花10克。

制作方法:開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方法:清熱解毒。主治化膿性中耳炎,屬肝膽火盛、邪熱外侵型,起病較急,耳內疼痛,並見耳鳴,聽力障礙,耳內脹悶感,伴惡寒發熱,頭痛,鼻塞涕流。

鼓膜粘連治療

1.積極預防和治療病因防止纖維性粘連。腺樣體肥大或鼻部炎癥妨礙咽鼓管功能時,應及早治療。分泌性中耳炎應及時作咽鼓管吹張、鼓膜穿刺或鼓膜切開,排出中耳積液,必要時可以留置通氣管。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時,抗生素的劑量要充足,用藥時間於癥狀消退後不得少於5日。

2.手術治療粘連形成後,治療困難,目前手術效果並不理想。有手術指征時,可在手術顯微鏡下松解鼓膜和聽骨鏈的粘連固定,清除兩窗的纖維閉鎖,重建含氣的中耳腔。為防止再度粘連,可在鼓室內留置矽膠或聚四氟乙烯薄膜,二期手術取出。

3.聽骨鏈廣泛固定時可配戴助聽器。手術效果不佳,咽鼓管必須暢通,否則手術一定失敗。采用耳內切口,酌情進行鼓室成形術,在顯微鏡下仔細將鼓膜與鼓岬處分離,勿撕破,分離後用矽膠薄膜或明膠海綿給以隔墊,勿使再粘連,局部可滴可的松溶解,6個月後再進行二期手術,進行聽骨鏈成形,如膺復物代替或聽骨移植,亦可試行開窗術治療,總之療效不確切。

鼓膜粘連飲食

【藥膳食療】

1,山藥白術扁豆飲:

[原料]白術8~15 g,山藥9~18 g,白扁豆10~20 g,紅糖適量。

[制法]先將白術以適量清水煎湯,去渣後,加入其他2味煲爛,然後放入紅糖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健脾化痰。適宜脾虛型中耳炎。

[服法]1劑/d,連服7~8日。

2,茯苓山藥薏苡仁粥:

[原料]茯苓10~15 g,山藥15~20 g,薏苡仁(惹米)10~20 g,大棗5~10枚,大米適量。

[制法]將茯苓、山藥、薏苡仁、大棗、大米分別洗凈。加適量清水,熬煮成稠粥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健脾化痰。適宜脾虛型中耳炎。

[服法]1劑/d,早、晚分2次服,連服7~8日。

3,黑豆煲豬腎:

[原料]黑豆30~60 g,豬腎1~2隻,食鹽少許。

[制法]將豬腎洗凈切塊,與黑豆一同放入沙鍋中煲熟,用食鹽調味,待溫服食。

[功效]補腎祛濕化濁。適宜腎氣虧虛型中耳炎。

[服法]佐餐服食,連服4~5日。

4,碎補腰子:

[原料]豬腎1隻,骨碎補6~10 g,蜂蜜適量。

[制法]將骨碎補去毛,切碎,加蜂蜜拌勻。上籠蒸約2小時後,曬幹,研細末,放入豬腎內,蒸熟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腎祛濕化濁。適宜腎氣虧虛型中耳炎。

[服法]1劑/d,早、晚空腹服食,連服4~5日。

5,紅糖綠豆黃豆粥:

[原料]綠豆80~160 g,黃豆40~80 g,紅糖60~120 g。

[制法]將上3味加入適量清水,共煮至爛熟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溫胃健脾。適宜脾胃虧虛證。

[服法]1劑/d,連用7~8劑。

6,薏苡仁山藥粥:

[原料]薏苡仁40~80 g,山藥30~60 g,粳米35~60 g。

[制法]先將薏苡仁加適量清水煮至爛熟,取山藥搗碎,加入粳米一同煮成糊粥即可。

[功效]健脾利濕。適宜脾虛濕困型中耳炎。

[服法]早、晚空腹溫熱服食,連服8~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