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參(學名:Panax quinquefolius)是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花旗參、洋參、西洋人參、American ginseng,原產於加拿大的大魁北克與美國的威斯康辛州,中國北京懷柔與長白山等地也有種植。加拿大產的叫西洋參,美國產的叫花旗參,服用方法分為煮、燉、蒸食、切片含化、研成細粉沖服等。

西洋參的功效與作用

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功能

西洋參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強中樞神經,達到靜心凝神、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作用,可適用於失眠、煩躁、記憶力衰退及老年癡呆等癥狀。

保護心血管系統

常服西洋參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強化心肌收縮能力,冠心病患者癥狀表現為氣陰兩虛、心慌氣短可長期服用西洋參,療效顯著。西洋參的功效還在於可以調節血壓,可有效降低暫時性和持久性血壓,有助於高血壓、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腦血栓等疾病的恢復。

提高免疫力

西洋參作為補氣保健首選藥材,可以促進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機體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生長,有效抵抗癌癥。

促進血液活力

長服西洋參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動脈粥樣硬化並促進紅血球生長, 增加血色素。

對糖尿病的輔助作用

西洋參可以降低血糖、調節胰島素分泌、促進糖代謝和脂肪代謝,對治療糖尿病有一定輔助作用。

西洋參的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木,

西洋參 主根呈圓形或紡錘形,表面淺黃色或黃白色,色澤油光,皮紋細膩,質地飽滿而結實,斷切面幹凈,呈現較清晰的菊花紋理,參片甘苦味濃,透喉,全體無毛。根肉質,紡錘形,有時呈分歧狀。根莖短。莖圓柱形,長約25cm,有縱條紋,或略具棱。

掌狀5出復葉,通常3~4枚,輪生於莖端;葉柄長5~7cm;小葉片膜質,廣卵形至倒卵形,長4~9cm,寬2.5~5cm,先端突尖,邊緣具粗鋸齒,基部楔形,最下兩小葉最小;小葉柄長約1.5cm,最下二小葉柄較短或近於無柄。

總花梗由莖端葉柄中央抽出,

西洋參 較葉柄稍長或近於等長;傘形花序,花多數,花梗細短,基部有卵形小苞片1枚;萼綠色,鐘狀,先端5齒裂,裂片鈍頭,萼筒基部有三角形小苞片1 枚;花瓣5,綠白色,矩圓形;雄蕊5,花絲基部稍寬,花藥卵形至矩圓形;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上部分離呈叉狀,下部合生;花盤肉質環狀。

漿果扁圓形,成對狀,熟時鮮紅色,果柄伸長。

花期7月。果熟期9月。

西洋參的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性味

性涼,味甘、微苦。[2]

功能主治

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用於氣虛陰虧,內熱,咳喘痰血,虛熱煩倦,消渴,口燥喉幹。用量3~6g。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治肺虛久嗽,失血,咽幹口渴,虛熱煩倦。[2]

驗方

1、熱病傷陰,消渴,口燥喉幹:配石斛、麥冬、沙參。

2、陰虛,血虛,體衰無力:配當歸、熟地黃、白芍、赤芍。

3、單味方(上海中醫藥雜志,1979,(4):29):主治腫瘤(如鼻咽癌)病人在接受放療和化療過程中出現咽幹、惡心、消瘦、胃口不好、白細胞下降等不良反應。每天取西洋參3~9g,水煎服。在放療前2周開始,直到放療結束。方中西洋參益氣養陰生津。[2]

4、單味方(廣東省藥品標準):主治肺虛咳嗽、口咽幹燥、潮熱盜汗、腎虛頭暈、肝虛貧血、中氣不足、脾胃虛弱等。取西洋參500g,研為細粉,裝入硬膠囊中,制成1000粒,每粒0.5g。每次服2粒,每天2次。服藥期間忌食蘿卜。方中西洋參補益扶正,滋陰生津。[2]

保健價值

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功能

西洋參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強中樞神經,達到靜心凝神、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作用,可適用於失眠、煩躁、記憶力衰退及老年癡呆等癥狀。

西洋參的臨床應用

西洋參具有滋陰補氣,寧神益智及清熱生津,降火消暑的雙重功效。古語雲:“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者皆可用之”。故補而不燥是西洋參的特別之處。

1、強化心肌及增強心臟之活動能力。

2、強壯中樞神經,安定身心並恢復疲勞,有鎮靜及解酒作用,增強記憶能力,對老人癡呆癥有顯著功效。

3、對血壓有調整作用,使暫時性或持久性血壓下降.抑制動脈硬化並促進紅血球生長,增加血色素的份量。

4、能調節胰島之分泌,因此對糖尿病有功效。

5、對肝臟有調節毒素之分泌,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6、能增強體力並對運動員具極大助益。

7、抑制癌細胞生長,增加免疫功能。

8、助長消化,對慢性胃病和腸胃衰弱有助效。

西洋參的服用方法

1、含化法

將西洋參放在砂鍋內用水蒸一下,使其軟化,再切成薄片,放在幹凈的玻璃瓶內或瓷瓶內。每日早飯前和晚飯後各含服2~4片,細細咀嚼咽下。

2、沖粉法

將西洋參研成細粉狀,每次使用5g參粉置於杯中,沖入沸水加蓋約5分鐘即可飲用,可重復沖服幾次至無味。

3、燉服法

將西洋參切片,每日取2~5g放入瓷碗中,加適量水浸泡3~5小時。碗口加蓋,再將碗置於鍋內,隔水蒸燉20~30分鐘,早飯前半小時服用。

4、蒸服法

將西洋參用小火烘幹,研成細末,每次取5g,將一個雞蛋拌入,蒸熟後服用。

5、煮湯法

將西洋參切成薄片,做菜湯時每次放入約10g共煮。

6、泡酒法

用西洋參30g置於凈器中,用米酒500g浸泡,密封7日後取食,每日兩次,每次空腹飲用20毫升。酒盡再添,味淡後取參食之。

7、煮服法

將西洋參切片,取3g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煮10分鐘左右。趁早飯前空腹,將參片與參湯一起服下。

西洋參的服用禁忌

1、禁忌喝茶。

因茶葉中含有多量的鞣酸,會破壞西洋參中的有效成分,必須在服用西洋參2~3日後才能喝茶,也最好不要喝咖啡,咖啡對西洋參的效果也有一定影響。

2、禁忌24小時內食用蘿卜。

西洋參為補氣(溫補元氣),白蘿卜是泄氣的(清熱解毒,清涼等作用),兩種食物自相矛盾,不但從營養的角度來講不能吃,而且這兩種食物是相g的,容易起過敏反應甚至中毒,而且從中醫的藥理上來說,白蘿卜不光不能和西洋參一起吃,和許多補品都相g,有點時候生病吃白蘿卜也會大大加重病情,比如感冒或者發水泡的時候。

3、警惕不良反應。

有的人服西洋參後,會出現畏寒、體溫下降、食欲不振、腹痛腹瀉;也有的會發生痛經和經期延遲;還有的會發生過敏反應,上下肢呈現散在性大小不等的水泡,瘙癢異常,停藥後,水泡可自行吸收消退。

4、中醫認為,西洋參屬於涼藥,宜補氣養陰。

如果身體有熱癥,比如口幹煩躁、手心發熱、臉色發紅、身體經常疲乏無力,使用西洋參類補品可以達到調養的目的。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有水腫等狀態時,就應避免服用西洋參,否則就會加重病情。另外,“非虛勿補”。如果身體並無不適,不宜經常服用西洋參含片。

5、西洋參不利於濕癥,服用時還要考慮季節性。

春天和夏天氣候偏幹,適合服用西洋參,不宜服用人參或紅參;而秋、冬季節更適宜服用人參。[1]

副作用

西洋參雖然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但並非人人都適合服用,如果藥不對癥,很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1、西洋參屬於涼藥,宜補氣養陰。

如果身體有熱癥,諸如口幹煩躁、手心發熱、臉色發紅、身體經常疲乏無力,使用西洋參類補品可以達到調養的目的。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者有水腫等癥狀,就要避免服用西洋參類補品,以免病情加重。

2、“非虛勿補”,如果身體並無不適,不宜經常服用西洋參。

西洋參不利於濕癥,服用時還要考慮季節性。春天和夏天氣候偏幹,比較適合服用西洋參,不宜服用人參或紅參,而秋冬季節則更適宜服用人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