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不能直接改善骨髓的造血功能,所以再障不是脾切除的適應癥,特別是有嚴重出血或感染的患者。但有人認為脾臟可能存在對骨髓造血有害物質,切脾後可去除這種物質,使骨髓恢復造血功能;也有人認為脾是產生抗體的器官,自身免疫在再障發病中有一定作用,切脾可減少抗體的產生。此外,脾臟是紅細胞破壞的場所,切脾可以減少紅細胞的破壞。請看下面介紹。

脾切除手術步驟簡介

1.體位:平臥位,左腰部墊高。

2.切口:脾臟腫大不顯著時,常采用左上腹正中旁切口或經腹直肌切口,操作方便,並可向上延長,充分顯露常有粘連的脾上極。當脾較大或估計粘連較重時,可采用左上腹L形切口或在上述切口的基礎上補充作橫切口,以更好的顯露脾臟。亦有的作左肋下斜切口或上腹橫切口。

3.檢查:擇期手術進入腹腔後,需檢查的項目有:①肝:大部分脾切除是用以治療門靜脈高壓癥的,故應常規檢查肝。如肝已萎縮,屬晚期病變,就應盡量減少手術操作,減輕病人的負擔。必要時切取肝活組織,作病理切片檢查。②脾:主要瞭解脾臟的大小和周圍(尤其是與膈肌)粘連的情況,有助於防止分離粘連時出血。此外尚需瞭解副脾的位置和數目。③腹部其他情況:如腹水的多少,膽道及胰腺有無病變等。④測定門靜脈壓力。

4.結紮脾動脈:對於脾臟較大者,應結紮脾動脈,使脾縮小,便於操作,減少血液的丟失,使脾內大量的血液流入循環血內,成為最好的自體輸血。操作時,先切開胃結腸韌帶和胃脾韌帶,一一結紮韌帶中的血管,進入小網膜腔,顯露出胰體、尾部。在胰上緣觸到搏動的脾動脈,並在胰體、尾交界處選一脾動脈隆起部分,切開後腹膜,用直角鉗仔細分離出脾動脈,並繞以粗絲線結紮。結紮脾動脈時須紮兩道(兩道相距0.5cm左右),結紮不要過緊,以能閉合管腔為度,以免撕裂動脈壁;但也不能太松,以免起不到阻斷血流的作用。此外,還要註意盡量避免損傷其下方平行的脾靜脈。

5.分離脾臟:當脾動脈血流阻斷後,將脾稍加按摩即可迅速縮小50%以上,一般不必再註射腎上腺素等藥物。先將脾向上推開,結紮、剪斷附著在脾下極的脾結腸韌帶。再將脾拉向內側,剪開、結紮脾腎韌帶。此時脾已大部分離,即可用右手伸入脾上極的後方,抓住脾臟向下內方柔緩牽拉旋轉,將其輕輕托出;另一隻手可協助托絀上極。脾膈韌帶處的膜狀粘連可被鈍性分離,如粘連帶較粗時,應用止血鉗鉗夾、切斷並結紮,即可將脾托出。在處理胃脾韌帶上部和脾膈韌帶時,最好在直視下進行,否則常易損傷胃大彎部組織或撕破胃短血管,招致出血。

6.切除脾臟:將脾托出切口外面,即刻向脾窩內堵塞大紗佈墊,既利止血,又可防止脾又重新滑回腹腔。然後清理脾蒂周圍的結締組織,將脾門動、靜脈分別結紮切斷(近端血管需結紮加縫紮)。如脾較大,脾蒂較厚,則應在脾門處用3把大止血鉗平行鉗夾脾蒂,在遠端兩把鉗間切斷,在餘下兩把止血鉗近端用粗絲線結紮,然後再在兩把鉗間縫紮一道,如血管較粗,則可將脾動、靜脈分別結紮處理。在處理脾蒂時,應註意避免損傷胰尾。

將切除的脾放置在無菌漏鬥上,任脾內血液自然流入含有抗凝保養液的貯血瓶中,備自體輸血用。

7.止血、檢查:脾切除後(特別是門靜脈高壓癥脾切除後),腹膜後和脾膈韌帶、脾腎韌帶處,常有撕裂的曲張靜脈滲血,造成術後膈下積血、繼發感染和膈下膿腫,故術中出血點要一一結紮止血。特別是在膈面和左腎上極後腹膜處,要用左手將胃向右側推開,再用長持針器夾針間斷縫合出血點。此外,還需將胰尾部創面縫合,並用後腹膜縫合覆蓋。然後將大網膜放在左腎區和脾窩內,以建立側支循環,還有利於結腸脾曲的復位。

有門靜脈高壓癥的病人,在脾切除之後,需再測一次門靜脈壓力,和術前對比,以估計療效。

8.引流、縫合:由於病人肝功能較差,凝血功能不佳,即使術中止血徹底,術後仍有可能發生創面滲血,甚至術後發熱和膈下感染,應在脾窩處和胰尾處常規放置引流物。

一般在脾窩可放置軟雙腔矽膠管,胰尾處放香煙引流,均自切口旁另戳創口引出,註意引流口要寬松。雙腔管引流可酌情放置較長時間,必要時可安置負壓裝置,術後持續吸引,以減少膈下積血或積液的可能。香煙引流可在術後24~48小時拔除。如術中滲血嚴重,可於關腹前向脾窩內置入卡那黴素或慶大黴素,術後繼續通過引流管註入上述抗生素2~5日,對預防膈下感染效果很好。

切口各層用絲線間斷縫合。如皮下滲血較多,可於皮下放膠皮片引流,術後24~48小時拔除。

做過脾切除手術的病人適合吃什麼水果

對於我們很多的人來說對於脾切除手術並不陌生的,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的人做過這個手術,為瞭讓更多的人對於脾切除手術有所瞭解,同時也為瞭讓大傢更好的生活,我們下面就為大傢詳細的介紹一下做過脾切除手術的病人適合吃什麼水果?

脾臟切除保養不好會導致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的紊亂,影響腫瘤的發生和發展。

有些食物的成分能夠協助刺激免疫系統,增加免疫能力。如果缺乏這些重要營養素成分,將會嚴重影響身體的免疫系統機能。至於哪些營養素與提升免疫力有關呢?

詳細如下:

1、蛋白質:是構成白血球和抗體的主要成分。實驗證明蛋白質嚴重缺乏的人會使免疫細胞中的淋巴球數目大減,造成嚴重免疫機能下降。

2、營養素中以維生素C、維生素B6、β-胡蘿卜素和維生素E與免疫力關系密切。維生素C能刺激身體制造幹擾素(一種抗癌活性物質),用來破壞病毒以減少白血球與病毒的結合,保持白血球的數目。一般人感冒時白血球中的維生素C會急速的消耗,因此感冒期間必須大量補充維生素C,以增強免疫力。

3、維生素B6缺乏時,會引起免疫系統的退化。

4、維生素E能增加抗體,以清除濾過性病毒、細菌和癌細胞,而且維生素E也能維持白血球的恒定,防止白血球細胞膜產生過氧化反應。

5、β-胡蘿卜素缺乏時,會嚴重減弱身體對病菌的抵抗力。

除此之外,營養素中的葉酸、維生素B12、煙堿酸、泛酸和鐵、鋅等礦物質都和免疫能力有關連。人體缺乏時都會影響免疫機能,因此各類營養素的攝取必須十分充足,才能使我們的免疫系統強壯起來。

脾臟切除術適用於哪些再生障礙性貧血

脾切除不能直接改善骨髓的造血功能,所以再障不是脾切除的適應癥,特別是有嚴重出血或感染的患者。但有人認為脾臟可能存在對骨髓造血有害物質,切脾後可去除這種物質,使骨髓恢復造血功能;也有人認為脾是產生抗體的器官,自身免疫在再障發病中有一定作用,切脾可減少抗體的產生。此外,脾臟是紅細胞破壞的場所,切脾可以減少紅細胞的破壞。

因此,臨床上采用切脾術有一定的適應癥。慢性或亞急性病例因長期輸血後發生的含鐵血黃素沉著癥或因慢性炎癥引起脾腫大有脾機能亢進時,溶血成為貧血的一個重要因素。采用脾切除術後,紅細胞的生命可以延長,貧血因而減輕。此外,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認為:①髂骨骨髓增生活躍,紅系較多,血中網織紅細胞百分數較高者(一般高於2%),采用切脾術,多數療效好;②出血較重,各種內科止血方法無效,且危及生命者,術後出血好轉;③髂骨或多部位骨髓增生不良,經各種內科方法治療無效,病情遷延不愈者,也可試用切脾治療。

十年前做脾臟切除術現消化道出血有影響嗎

01脾臟切除之後首先血液中的有害物質就會得不到及時清理,患者會血脂高、高血栓;其次患者的免疫力急劇下降,特別容易感染各種流行疾病或者內科疾病;甚至部分患者會患上尿道炎癥以及消化道的疾病。

02脾臟切除的患者大部分都會有消化道的疾病,因為個體差異病情程度可能會不同。脾臟切除之後處理不當,就會導致胃裡面的東西流出污染腹腔或者消化道出血等。十年之後出現消化道出血可能就是因為少瞭脾臟的作用。

03切除脾臟的患者消化道出血是由於脾臟手術後,各項器官功能都會有所下降,膈下脾窩引流管的處理不當就會造成消化道出血。開始的時候可能隻是大便發黑,嚴重的情況下還會肚子疼,甚至腹腔感染都是有可能的。

脾切除術前準備和術後處理

術前準備

1.緊急手術 當脾破裂時須緊急手術時,應在術前準備的同時防治失血性休克,使手術在最短的時間內施行。嚴重脾破裂的病人,由於大量內出血,多伴有失血性休克,需大量快速輸血,必要時可行動脈加壓輸血,並充足備血。同時應註意其他臟器的多發性損傷,並給予處理。術前應作胃腸減壓,以免胃膨脹,妨礙顯露。還應給予足量的抗生素,以預防感染。當術前準備基本完成,手術器械備齊後,就應在抗休克治療下,盡早手術止血,不應等待休克糾正。2.擇期手術 除破裂之外的慢性脾臟疾病均應行擇期手術。註意改善全身情況,多次少量輸血,保護肝功能,糾正凝血功能不全,進行必要的化驗檢查(包括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計數、白細胞總數和分類、血小板計數、血管脆性試驗、出血時間、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等)。術前應作胃腸減壓,對於食管靜脈曲張的病人,應選擇軟質胃管,下管前應服少量液體石蠟,要特別留意,以防大出血。術前還應適量備血,作好輸血準備。亦應給予足量的抗生素。

術後處理

1.觀察有無內出血,常規測量血壓、脈搏和血紅蛋白的變化。觀察膈下脾窩引流管的情況,如有內出血傾向,應及時輸血補液,如確系持續性大出血,則應考慮再次手術止血。2.脾切除術對腹腔內臟器(特別是胃)的刺激較大,所以應置胃腸減壓管,防止術後發生胃擴張。術後2~3日再恢復進食。3.很多施行脾切除術的病人,肝功能較差,術後應充分補充維生素、葡萄糖等,如疑有肝昏迷時,應及時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4.註意腎功及尿量的變化,警惕肝腎綜合征的發生。5.術後常規應用抗生素,以防治全身和膈下感染。6.及時測定血小板計數,如迅速上升達50×109/L以上,則可能發生脾靜脈血栓,如再出現劇烈的腹疼和血便,則提示血栓已蔓延到腸系膜上靜脈中,須及時使用抗凝血治療,必要時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