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不宜與哪些食物同食?雞蛋不可以跟味精一起煮,相信很多主婦都已經知曉。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雞蛋不可以跟糖一起煮或者吃雞蛋後吃糖也是不行的,小編今天給大傢介紹一下吃完雞蛋不能做的那些事。

常吃雞蛋有四大危害

多食雞蛋造成體內營養素的不平衡,從而影響健康。很多食物營養價值很高,不代表我們就每天要去攝取這種食物的營養元素,我們還是要合理搭配我們的飲食,全方位的攝取自己身體所需的營養元素,才能達到體內營養平衡。相反,如果我們長期食用一種食物,即便再好再有營養也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雞蛋也是如此。

吃雞蛋過多,還會增加肝臟與腎臟的負擔。一般來說,每日食用1~2個雞蛋就可以滿足我們人體所需的八種必須的氨基酸。多吃雞蛋隻會轉化成脂肪,導致肥胖,更重要的是分解下來的代謝產物和代謝後所產生的大量含氮廢物會加重肝臟和腎臟的負擔,不利於我們的身體。所以我們要控制好自己每天食用雞蛋的數量,以免過猶不及。

多食雞蛋,會使血膽固醇含量過高。雞蛋中含有大量的膽固醇,進食過量會造成體內膽固醇含量過高,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

多食雞蛋容易營養過剩、導致肥胖。在哺乳期的婦女,不需要刻意的去每天吃很多雞蛋來補充自己機體所需的營養,和平時一樣即可,雞蛋吃多瞭反而會使膽固醇含量過高,營養過剩,導致肥胖。產婦不必擔心自己少吃雞蛋會否營養不良等問題,隻需合理飲食,科學搭配,就可以滿足每天身體實際需要。

雞蛋不宜與哪些食物同食

1、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吃糖

很多地方有吃糖水荷包蛋的習慣,其實,那會使雞蛋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賴氨酸的結合物。而這種物質不易被人體吸收,所以會對健康會產生不良作用。

2、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吃柿子

吃完雞蛋後吃柿子輕則會得食物中毒,總則會導致急性腸胃炎還有肺結石。一般而言,這兩種食物同時吃會導致以上吐、下瀉、腹痛為主的急性胃腸炎癥狀。所以如果服用時間在1~2小時內,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鹽20g加開水200ml溶化,冷卻後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幾次,迅速促進嘔吐。或者可用鮮生薑搗碎取汁用溫水沖服。如果服用時間較長,盡快服用些瀉藥將有毒物質排除體內。

3、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喝豆漿

每天早晨,做媽媽的都會為孩子精心準備早餐。希望孩子可以在清晨得到充足的營養。所以很多媽媽都會在豆漿中打入雞蛋花。或者在孩子吃完雞蛋後讓孩子用豆漿解渴。其實,單獨飲用有很強滋補作用的豆漿含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它與蛋清中的卵松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

4、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吃鵝肉、兔肉

雞蛋還不能與兔肉、鵝肉等肉類一起吃。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雞蛋同兔肉食成泄痢。"那是因為兔肉性味甘寒酸冷,而雞蛋甘平微寒,二者都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共食會發生反應,刺激腸胃道,引起腹瀉。

5、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吃鱉肉

雞蛋還有很多禁忌,因為平時比較少去可以搭配而鮮為人知。比如,吃完雞蛋後吃鱉肉也會導致食物中毒。而鱉肉本身性滋膩,患有感冒或體內寒濕的人一般都不要吃。加上它性咸平,孕婦跟剛剛生完BB後消化系統不好的人都不能吃。

6、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吃消炎藥

雞蛋富含蛋白質,炎癥發作時要特別註意蛋白質的攝入。所以當炎癥發作時,切記不要在吃雞蛋後吃藥。特別是消化道疾病,有腹瀉癥狀的,更加不能吃雞蛋。因為雞蛋含蛋白質多,會加重胃腸負擔,相對對藥效有影響,特別是脂肪瀉。如果是其它炎癥,如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等,從西醫角度來說是沒有多大影響的。

7、吃完雞蛋後不要立即飲茶

有很多人喜歡在吃完雞蛋後用茶水解膩。特別是那些喜歡喝早茶醒神的人。但是這個時候,其實你忽略瞭一點,就是吃完雞蛋後喝茶會有害健康。因為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與蛋白質合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腸道蠕動減慢,延長瞭糞便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還增加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被人體吸收的可能性,危害人體健康。

雞蛋的功效與作用

1.健腦益智:雞蛋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很大的作用,其中含的膽堿可改善各個年齡組的記憶力。

2.保護肝臟: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肌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

3.防治動脈硬化:美國營養學傢和醫學工作者用雞蛋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獲得瞭出人意料驚人效果,他們從雞蛋、核桃、豬肝中提取卵磷脂,每天給患心血管病人吃4~6湯匙。3個月後,患者的血清膽固醇顯著下降,獲得滿意效果。

4.預防癌癥:根據對全世界人類癌癥死亡率進行的分析,人們發現癌癥的死亡率與硒的攝入量成反比。而雞蛋中含有豐富的硒元素。

5.延緩衰老:不少長壽老人的延年益壽經驗之一,就是每天必食一個雞蛋。

6.美容護膚:雞蛋中還含有較豐富的鐵,鐵元素在人體起造血和在血中運輸氧和營養物質的作用。人的顏面泛出紅潤之美,離不開鐵元素。如果鐵質不足可導致缺鐵性貧血,使人的臉色萎黃,皮膚也失去瞭美的光澤。由此可見,雞蛋確是維護皮膚美的重要食品之一。

雞蛋適用人群

1.一般人都適合:雞蛋是嬰幼兒、孕婦、產婦、病人的理想食品。可以說,雞蛋是我們生活中既經濟又必不可少的食品。但營養如此豐富的雞蛋並非吃得越多越好,也並非人人都可以放心食用。

2.高熱患者註意:雞蛋中的蛋白質為完全蛋白質,進入機體可分解產生較多的額外熱量,稱之為食物的特殊動力效應。這種特殊動力效應以蛋白質效應最大,增加熱量的效應可達30%左右。所以,發熱患者吃雞蛋後體內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如同火上澆油,於退燒不利。此外,發熱患者消化腺分泌減少,各種消化酶的活力下降,應吃清淡飲食,少吃含高蛋白質的食品。者肝炎患者較多食用蛋黃會加重肝臟的負擔,不利於康復。這是由於蛋黃中含有脂肪酸和膽固醇,而脂肪酸和膽固醇均需在肝臟代謝。肝臟的負擔過重,不利於肝炎的恢復,因此,肝炎患者不宜吃蛋黃。

3.腎臟病患者:腎炎患者腎功能和新陳代謝減退,尿量減少,體內代謝產物不能全部由腎臟排出體外,若食用雞蛋過多,可使體內尿素增多,導致腎炎病情加重,甚至出現尿毒癥。高血壓晚期食用雞蛋會引起腎中動脈硬化,系統性紅斑狼瘡伴腎損害和各種慢性腎臟疾病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者,應慎吃蛋或遵醫囑。

4.老年人:雞蛋中含有較高的膽固醇,一般認為膽固醇可導致高脂血癥、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老年性疾病,這就產生瞭老年人不宜吃雞蛋的說法。但是,近年來一些科學傢通過試驗證明,雞蛋中雖含有膽固醇,但卵磷脂的含量同樣豐富,卵磷脂對心血管疾病有治療作用,卵磷脂被吸收入血可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小並保持懸浮狀態,從而減少瞭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的沉積。所以,血清膽固醇濃度正常的老年人每天吃一個雞蛋不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癥。相反,雞蛋的其他營養成分能帶來許多好處。

5.蛋白過敏者:有些人吃瞭雞蛋後會胃痛,這是對雞蛋過敏引起的。雞蛋的蛋白質具有抗原性,與胃腸黏膜表面帶有抗體的致敏肥大細胞作用即可引起過敏反應。肥大細胞顆粒釋放組織胺等化學物質,使胃腸粘膜充血、水腫、胃腸痙攣,引起胃痛或腹痛、腹瀉等過敏癥狀。因此,不吃雞蛋或含雞蛋成分的食物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雞蛋要怎麼吃才健康

雞蛋作為健康膳食的一部分,是多種營養素的優質來源。雞蛋中除瞭含有膽固醇之外,還含有多種營養素如不飽和脂肪、蛋白質、維生素b12、核黃素、葉酸和維生素d等。但有證據顯示,與健康個體相比,雞蛋中的膽固醇對不健康人群(如ⅱ型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的影響,因此這些特定人群仍應適當限制雞蛋的攝入量。

每天攝入不超過一個雞蛋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食物中的膽固醇攝入量對血液膽固醇水平的影響很小,因為大部分體內膽固醇都由肝臟合成。而與食物中所含的膽固醇相比,食物中其它成分如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的含量對血液膽固醇水平有更大的影響。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想吃多少雞蛋都可以。早些年就有研究發現:每天攝入不超過一個雞蛋並不會增加或者降低心臟疾病的風險,但更多的雞蛋攝入是否有損於心臟或其它器官的健康目前仍不清楚。

糖尿病患者吃蛋清比較合理

蛋黃包含蛋白質、膽固醇、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多種營養素,而蛋清則主要包含蛋白質。如果隻吃蛋清,就不會攝入膽固醇,但同時也錯過瞭其它有益的營養素。然而對於需要限制膽固醇攝入的個體如糖尿病患者,僅吃蛋清是合理的。

或許由於胰島素抵抗或脂蛋白水平的變化,可能會改變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膽固醇轉運。而這種改變會增加食物膽固醇吸收和代謝的效率,從而增加心臟疾病的風險。此外,高膽固醇血癥的患者也應減少膳食膽固醇的攝入。雞蛋,尤其是蛋黃,是膳食膽固醇的重要來源之一。然而,同時限制富含膽固醇和飽和脂肪的食物如紅肉,對於降低血液膽固醇水平和心臟疾病的風險則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