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懷孕後,總聽到有人說,孕婦不能喝酸奶,隻能喝牛奶。其實不然,隻要不是妊娠反應過大的孕婦,兩者交替著喝補鈣效果更好。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什麼吧!

補鈣牛奶怎麼引用

真相:先來說一下補鈣。補鈣,主要指的是補骨鈣,人體中有99%的鈣存在於骨骼中,另外的1%則參與人體的各種生化反應。但是,並不是所有吃到肚子裡的鈣都能輕易地補到骨頭上。首先,人體攝入的鈣首先要能被吸收,其次,這部分被吸收的鈣還要真正能被用來“補”到骨頭上,而不是隨著尿液被排出體外。因而,補鈣的過程取決於三個因素:攝入量、吸收率、生物利用率。

鈣含量高不一定能補鈣

單純看含鈣量,100克牛奶含鈣110毫克左右,在各種食物中的確不能算是最高,一些海藻,幹的小魚小蝦,芝麻等的鈣含量都比牛奶要高。但是要知道,首先牛奶中有90%都是水,如果把這部分水去掉,其鈣含量可以提高接近10倍,也因此一些奶制品的鈣含量會大大提高,比如100克的埃門塔爾奶酪含鈣量高達1000毫克。其次,牛奶中的鈣的吸收率達到32%以上。因為牛奶中三分之一的鈣是以遊離態存在的,直接就可以被吸收,另外三分之二的鈣結合在酪蛋白上,這部分鈣會隨著酪蛋白的消化而被釋放出來,也很容易被吸收。最後,牛奶中的鈣的生物利用率也特別高。當同時吸收鈣和磷的比例在0.5到3之間的時候,鈣被保留在骨頭上的效率最高。而牛奶中鈣和磷的比例在1.3。可以看出,牛奶的確是人類膳食中不可多得的優良鈣源。

至於蔬菜,首先並沒有多少蔬菜的含鈣量高於牛奶。其次,由於大多數蔬菜中都含有草酸,而草酸會降低包括鈣在內的許多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吸收,使得蔬菜中的鈣的吸收率較牛奶要低得多,比如菠菜中鈣的吸收率隻是牛奶中鈣的六分之一。蔬菜中唯一的一朵奇葩,就是卷心菜。卷心菜中的鈣的吸收率和牛奶一樣高,但是其中的鈣含量僅僅為每百克30毫克。也就是說,如果你執意要通過吃卷心菜來補鈣,別人早晨隻需要喝300毫升牛奶(有點多,好歹還是能喝下去)或者吃30克奶酪就能攝入300毫克的鈣,而你得吃一公斤的卷心菜!

喝牛奶導致鈣流失?

流言中提到,一旦喝牛奶或者吃肉食就可能會導致體液變酸,然後骨鈣就會被釋放出來中和酸性。這樣的說法完全沒有科學依據。

首先,所謂的食物的酸堿性會影響到體液的酸堿性沒有任何科學根據。引起體液變酸的主要“元兇”是氫離子。人體中氫離子的來源主要是糖類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溶於水產生的碳酸氫根和氫離子,這稱為呼吸性酸。次要來源則是含硫和磷的一些化合物以及代謝產生的有機酸(比如乳酸),這些稱為代謝性酸。呼吸性酸的量遠大於代謝性酸的量。健康情況下的機體有一套完整的機制可以將體液維持在一個正常的酸堿范圍內。這套機制主要包括血液中的緩沖系統以及肺和腎臟的調節作用。血液中最重要的緩沖體系是碳酸氫鈉緩沖溶液(NaHCO3/H2CO3)。肺可以通過改變呼吸的頻率來改變帶走的二氧化碳的量以調節血液中碳酸的濃度,而腎可以通過改變對碳酸氫鈉的重吸收作用來調節其濃度,從而最終使血液pH值維持在一個正常的范圍內。血液中還存在其他的緩沖系統,但都不會需要鈣離子的參與。血液中的鈣離子主要是參與一些神經組織的活動。由此可見,體液有其自身的酸堿調節機制,一個健康的人不會因為攝入的正常食物導致體液酸堿失衡,更不會導致分解骨鈣。

其次,人體骨骼總量是增長還是減少,取決於造骨細胞和蝕骨細胞的共同作用。通常從出生到青少年階段,造骨細胞起主導作用,其合成骨骼的速度大於蝕骨細胞分解骨骼的速度,因而人體骨骼會變粗變致密。到三四十歲左右人體骨骼重量達到巔峰,之後蝕骨細胞對骨骼的侵蝕速度快於造骨細胞合成骨骼的速度,人體在慢慢地流失骨質(女性在更年期之後由於荷爾蒙的原因,骨質流失速度比男性更快),最終導致骨質疏松。與流言中提到的所謂攝入高蛋白含量的酸性食物會導致骨質流失相反,有大量研究表明,提高蛋白質的攝入量,不論是動物性蛋白還是植物性蛋白,不僅不會導致骨鈣流失骨質疏松,反而有助於骨骼健康。因為攝入的蛋白質會刺激胰島素生長因子IGF-I的生成,從而刺激骨骼形成,增加骨重量。

此外,骨骼作為鈣質的“倉庫”,對於維持血液中鈣的濃度有著重要的作用。當通過飲食攝取的鈣質不足以維持血鈣濃度的時候,蝕骨細胞則會分解骨骼釋放鈣離子以維持血鈣濃度。因此,保證日常飲食能攝取足夠的鈣質,一方面可以在青少年時期“深挖坑,廣積糧”,儲存足夠的骨質以應付未來的骨質流失,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中年以後盡量維持血鈣濃度從而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

至於流言中作為“證據”提到的不同國傢和地區的飲奶量和骨質疏松情況的對比,關鍵的問題在於是否有可比性,因為不同地區的人的生活習慣和環境都很不同,很難直接確定飲奶量和骨質疏松情況之間的關系。就拿經常提到的亞洲人喝奶少卻少見骨折和骨質疏松為例。首先很多亞洲國傢都屬於發展中國傢,醫療衛生條件相對落後,因而對於骨質疏松情況的檢出和統計的數據不一定準確。而在醫療條件相對發達的香港和新加坡,腿骨骨折數量僅僅略低於美國。其次,與北歐人種相比,東亞和東南亞人種的體型也相對較小,較小的體型相對更不容易骨折。

相反,對於同一地區或同一人種的研究則表明,飲用牛奶和奶制品可以顯著提高青春期人體的骨骼增長,對維持骨骼總量也有用處。比如一項持續12個月的對48名11歲白人女孩的研究表明,每天通過乳品攝入1200毫克鈣的女孩的骨密度的增加量比對照組(日常飲食)有顯著的提高,而且增加乳品攝入與體重增加和體脂肪含量沒有聯系。一項對北京地區649名12到14歲女孩的調查研究也顯示乳品攝入有益於增加骨重量。而另一項持續3年的對200名55到59歲的絕經後中國婦女的研究顯示攝入高鈣奶粉有利於預防骨質流失。

結論:謠言破解。牛奶是不可多得的優質鈣源,既有較高的含鈣量,其中的鈣質又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和利用。和流言所說的相反,喝牛奶或者吃乳制品不但不會缺鈣,反而有助於增加骨重量,預防骨質疏松。

孕婦應把純牛奶酸奶交替喝

自從懷孕後,總聽到有人說,孕婦不能喝酸奶,隻能喝牛奶。其實不然,隻要不是妊娠反應過大的孕婦,兩者交替著喝補鈣效果更好。

牛奶本身含鈣豐富,且容易被機體吸收,因此,孕婦最好每天喝250―500毫升牛奶,以滿足孕期對鈣需求量的增加。

而酸奶是鮮奶經過乳酸菌發酵制成的,在營養價值上不僅和鮮牛奶一樣,還有抑制腐敗菌繁殖、減少它在腸道中產生毒素的作用。

在妊娠中後期,孕婦每日需要的鈣攝入量又有所提高,所以建議在選擇奶制品時,最好牛奶和酸奶交替喝。

牛奶需要煮嗎

忌加糖煮。不少人在煮牛奶時就把糖加進去,以為這樣能使糖盡快溶化,殊不知加熱時放糖是很不科學的做法。因為牛奶中含有賴氨酸,白糖中含有果糖,這兩種物質在高溫下會形成結合物——果糖基賴氨酸。該物質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破壞瞭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更糟糕的是它還可能對人體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牛奶加熱時千萬不要放糖。若想喝加糖牛奶,可以在牛奶稍涼後再加糖。

忌與橘子同食。牛奶在胃中,在胃蛋白酶和胰酶的作用下分解,然後進入小腸才能被吸收。如果牛奶與含果酸較高的橘子等水果同食,奶中蛋白質與果酸及維生素C發生復雜的生化反應而凝固成塊,這樣會影響奶中蛋白和橘子中維生素C等的消化吸收,而且還會出現腹脹、腹痛及腹瀉等不良反應,所以兩者同食是得不償失的。

忌加巧克力。有人喜歡把巧克力加入牛奶中同食,以除去牛奶中的怪味,這是不科學的。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與巧克力一起吃時,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結合,形成不溶的草酸鈣,人不但無法吸收,時間長瞭還會出現頭發幹枯、腹瀉、缺鈣等現象。因此,喝牛奶和吃巧克力的時間要分開,喝牛奶時最好吃些餅幹、面包之類的碳水化合物。

喝牛奶會胖嗎

“喝牛奶會發胖”的說法已經存在許多年瞭,不少女士專門買脫脂奶粉堅決不要全脂奶粉也正是出於“喝牛奶”會發胖的考慮。這真是不白之冤。專傢說,牛奶並不屬於高熱量食品。

專傢說,牛奶中大部分是水,一罐250毫升的全脂牛奶中熱量大約為90~100卡路裡,而一碗白米飯中含有200~300卡路裡的熱量。這麼說來,一罐牛奶隻相當於半碗米飯。而對比一下,吃100克餅幹就會攝入熱量450卡路裡左右,這才是高熱量“催肥”食物。

所以,“會發胖”並不是拒絕牛奶的理由。實際,從營養角度分析,牛奶中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都很豐富,是大傢每日不能缺少的營養食物。隻要遵照營養金字塔,成人每日喝2、3杯牛奶不會存在過度的問題。

揭密牛奶的六個謠言

誤解一:不喝牛奶,就能減重

正解:錯!

牛奶是增肥食品?加拿大奶 制品協會的註冊營養師Sandra Bourdeau告訴你,這是個絕對錯誤的觀念!如果你的飲食一直遵循著“低卡、低脂”的原則,那在餐單上加點兒牛奶反而更能防止體重增加,因牛奶中的蛋 白質可以減輕饑餓感,讓“少吃點兒”變得更加容易。加拿大營養學會建議,如果想控制體重,不妨在下午4點左右喝一杯無脂牛奶,晚餐的進食量會很容易就會縮 減掉1/3。

誤解二:巴士滅菌法會毀掉牛奶中的營養物質?

正解:錯!

巴士滅菌法是一種利用低溫殺死鮮奶中致病細菌的消毒方法,它讓牛奶變得更安全的同時,也保留瞭其中的營養成分。研究顯示,鮮牛奶在經過巴氏滅菌的過程中會損失極少 的維他命B,但鑒於牛奶中Vb的含量極為豐富,所以這部分的流失幾乎可以完全忽略不計;更重要的是,巴士滅菌法對牛奶中最重要的營養成分——蛋白質和鈣元 素——完全沒有任何影響!

誤解三:咖啡中加奶油,等於喝瞭牛奶?

正解:錯!

在加拿大衛生部 公佈的營養指導《加拿大飲食指南》中,專傢們從“營養成分的含量”這一角度出發,為大眾瞭提供瞭一些可以替換牛奶的飲食,比如“250ml牛奶=175g 酸奶=50g奶酪”等,其中並沒有提到另一種常見的乳制品——奶油。奶油之所以不受健康組織的青睞,是因為它其中含有極高的熱量和脂肪,有些奶油產品還被 人工加入瞭大量的糖分和果味添加劑。所以,如果實在喜歡奶味濃鬱的咖啡,可以試試拿鐵。

誤解四:晚餐喝杯牛奶,可滿足身體對乳制品的一天所需。

正解:錯誤,可達成目標要求的一半,但並非全部。

對於18歲以上的成年人,一天喝2-3杯牛奶便可得到一日所需(一杯≈250ml),2-8歲的兒童需要2杯,而9-18歲的青少年則需要3-4杯。其實, 也不用隻盯著牛奶,奶酪和酸奶都是同樣優質的營養來源,或可以改變一下喝牛奶的方式,比如用它做奶昔,或者在做燕麥粥和甜湯的時候用牛奶來代替水等。

誤解五:低脂牛奶對血壓沒有影響。

正解:錯!

低脂奶和低脂低鹽的 乳制品對控制血壓很有效。由美國健康專傢提出的DASH飲食法(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因能有效的降低血壓而風靡歐美,它包括2~3份無脂或低脂乳制品,8~10份蔬果以及每天不能超過2300mg的鹽份,而乳制 品則是這個飲食法的關鍵,因為牛奶中包含許多能降低血壓的營養物質,比如鎂、鈣、維他命D和鉀元素等等。

誤解六:有機牛奶更健康。

正解:錯!

有機牛奶和普通牛奶所含的營 養成分一樣多,比如蛋白質,維他命D等,它們之間最主要的區別在於農場的養殖方式。有機奶牛的飼料是沒有用過農藥、也沒有加入過人工成分的純天然牧草,但 這並不意味著普通奶牛食用的就是不好的飼料。就營養成分而言,如果有能力支付有機牛奶,那自然好;如果不是“有機控”,普通牛奶也沒有什麼可特別擔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