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食。它物美價廉,食用簡單,但若“煮開就喝”,就會犯一些“想當然”的錯誤,使牛奶的營養價值大大降低。下面為大傢簡單的介紹一下喝牛奶易犯的誤區。我們一起看看吧。

怎樣喝牛奶更營養

1、每人每天喝多少牛奶好?

牛奶作為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食品,喝少瞭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喝多瞭則難以消化吸收,所以大傢應根據年齡、體力和腦力的消耗量以及自身經濟條件來確定每天的飲奶量。一般來說,成年人一天應喝400~500毫升,即兩瓶牛奶,建議至少要喝250毫升,即一瓶牛奶。經濟條件許可最好三瓶即750毫升左右,但不宜超過1000毫升。簡單地說,就是“保證一瓶,爭取二瓶,最好三瓶,不超四瓶”。

2、什麼時候喝牛奶好?

牛奶是一種基礎食品,以飯後飲用為宜。一天一瓶以早餐喝為好,一天兩瓶以早晚喝為佳,也可根據個人生活習慣在三餐之外的時間喝,但要註意先吃點富含淀粉的食物後再喝,以使牛奶在胃中有較長的停留時間,有利於營養素的全面吸收和利用。簡單地理解,就是“早中晚都行,最好飯後飲”。

3、喝牛奶對胃有保護作用嗎?

由於牛奶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良好的保護層,所以它可緩解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對胃黏膜的侵蝕,減少胃部疾病的發生。日本早已有喝奶人群胃癌發病率較低的研究報道。相反,飲酒尤其是酗酒會增加內臟器官的負擔,誘發或加重胃部疾病的發生或病變。因此,我們還是倡議“多喝奶、少喝酒,最好以奶代酒”。

4、鮮奶與奶粉哪樣更好?

奶粉是鮮奶經過濃縮、噴霧、幹燥後制成的微細粉粒,其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等主要營養成分變化不大,但氨基酸的利用率有所下降,部分維生素和免疫球蛋白等活性物質遭到破壞,尤其是維生素C、B1破壞嚴重。因此,有條件的情況下,以喝鮮奶更好。但奶粉便於儲存、運輸、攜帶,對於野外工作者、偏僻和缺乏冷藏設備的農村居民仍是較好的營養食品。值得一提的是,“奶粉事件”以後,廣大消費者選購奶粉時要選擇質量信譽度好的品牌和廠傢,謹防假冒偽劣產品。

喝牛奶易犯的誤區

(1)飲袋奶不加熱:牛奶極有利細菌繁殖,是細菌的天然培養基。袋奶采用85℃左右的巴氏滅菌法,沒有高溫瞬間滅菌徹底,故袋奶中殘留有細菌,這部分細菌在適宜的溫度下繁殖極快。因此,喝袋奶必須煮開瞭再喝。

(2)空腹喝牛奶:空腹飲用牛奶會使腸蠕動增加,牛奶在胃內停留時間縮短,使內部的營養素不能充分吸收利用。喝牛奶最好與一些淀粉類的食物,如饅頭、面包、玉米粥、豆類等同食,有利於消化和吸收。

(3)食物搭配不當:牛奶不宜與含鞣酸的飲食同吃,如濃茶、柿子等,這些食物易與牛奶反應結塊成團,影響消化。牛奶與香菇、芹菜、銀耳等配合食用,對健康大有益處。

(4)喝牛奶的時間安排不當:經驗表明,喝牛奶以早、晚為宜。因為清晨飲用牛奶能充分補充人體能量,使精力倍增;晚上睡前喝牛奶具有安神催眠功效,並能充分消化吸收。

(5)偏愛高加工牛奶:並非高加工的牛奶營養都比鮮牛奶好。牛奶還是選用接近天然狀態的為佳期。因為經過多次加工,加入瞭多種其它成分,如微量元素或無機鹽類對身體並非均為必需,有時還會過量。其實喝些價廉物美的普通鮮奶,便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素瞭。

寶寶喝牛奶的9種飲法會傷身

1、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許多人的“共識”。加糖是為瞭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給的熱量,但必須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

牛奶裡加什麼糖好呢?最好是蔗糖。蔗糖進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後,變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葡萄糖甜度低,用多瞭又容易超過規定范圍。

還有一個何時加糖的問題。把糖與牛奶加在一起加熱,這樣牛奶中的賴氨酸就會與糖在高溫下(80℃-100℃)產生反應,生成有害物質糖基賴氨酸。這種物質不僅不會被人體吸收,還會危害健康。因此,應先把煮開的牛奶晾到溫熱(40℃-50℃)時,再將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2、牛奶加巧克力

有人以為,既然牛奶屬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時吃一定大有益處。事實並非如此。液體的牛奶加上巧克力會使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產生化學反應,生成“草酸鈣”。於是,本來具有營養價值的鈣,變成瞭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從而導致缺鈣、腹瀉、少年兒童發育推遲、毛發幹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病率等。

3、牛奶服藥一舉兩得

有人認為,用有營養的東西送服藥物肯定有好處,其實這是極端錯誤的。牛奶能夠明顯地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藥物的濃度較相同的時間內非牛奶服藥者明顯偏低。用牛奶服藥還容易使藥物表明形成覆蓋膜,使牛奶中的鈣與鎂等礦物質離子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非水溶性物質,這不僅降低瞭藥效,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藥前後各1-2小時內最好不要喝牛奶。

4、用酸奶喂養嬰兒

酸奶是一種有助於消化的健康飲料,有的傢長常用酸奶喂食嬰兒。然而,酸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雖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長,但同時也破壞瞭對人體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長條件,還會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腸炎的嬰幼兒及早產兒,如果喂食他們酸奶,可能會引起嘔吐和壞疽性腸炎。

5、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檸檬汁以增加風味

在牛奶中加點橘汁或檸檬汁,看上去是個好辦法,但實際上,橘汁和檸檬均屬於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質,就會使蛋白質變性,從而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6、在牛奶中添加米湯、稀飯

有人認為,這樣做可以使營養互補。其實這種做法很不科學。牛奶中含有維生素A,而米湯和稀飯主要以淀粉為主,它們中含有脂肪氧化酶,會破壞維生素A。孩子特別是嬰幼兒,如果攝取維生素A不足,會使嬰幼兒發育遲緩,體弱多病。所以,即便是為瞭補充營養,也要將兩者分開食用。

7、牛奶必須煮沸

通常,牛奶消毒的溫度要求並不高,70℃時用3分鐘,60℃時用6分鐘即可。如果煮沸,溫度達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會出現焦化現象,而焦糖可誘發癌癥。其次,煮沸後牛奶中的鈣會出現磷酸沉淀現象,從而降低牛奶的營養價值。

8、瓶裝牛奶放在陽光下曬,可增加維生素D

有人從廣告中得知:補鈣還要補維生素D,而多曬太陽是攝取維生素D的好方法,於是便照方抓藥地把瓶裝牛奶放到太陽下去曬。其實這樣做得不償失。牛奶可能會得到一些維生素D,但卻失去瞭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C。因為這三大營養素在陽光下會分解,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而且,在陽光下乳糖會酵化,使牛奶變質。

9、以煉乳代替牛奶

煉乳是一種牛奶制品,是將鮮牛奶蒸發至原容量的 2/5,再加入40%的蔗糖裝罐制成的。有人受“凡是濃縮的都是精華”的影響,便以煉乳代替牛奶。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煉乳太甜,必須加5-8倍的水來稀釋。但當甜味符合要求時,往往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也比新鮮牛奶下降瞭一半。如果在煉乳中加入水,使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接近新鮮牛奶,那麼糖的含量又會偏高。

得瞭腎病如何飲用牛奶

腎病專傢提醒廣大的腎病患者,一定要嚴格按照低鹽、低蛋白的要求來飲食。這是因為腎病患者常會發生腎功能不全,造成蛋白質代謝產物排泄障礙。所以,蛋白質攝入量必須和腎臟的排泄能力相適應,從而減輕腎臟的負擔。

特別需要註意的是,腎病患者要限制豆腐、豆制品等植物蛋白的攝入,因為它們會增加腎臟負擔,加重腎功能的惡化。然而,蛋白質在人體健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為瞭保證營養和機體的需要,腎病患者必須適量攝入優質蛋白,如牛奶、雞蛋、瘦肉等。特別是每天喝一袋(250毫升)的牛奶是必不可少的。

由於牛奶中優質蛋白的含量可占總蛋白含量的80%左右,它不僅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數量充足,而且蛋白質結構還與人體非常接近,更有利於營養的吸收和利用。除瞭蛋白質外,牛奶中其他營養成分對於腎病患者也非常有利。慢性腎衰患者身體中往往鈣磷比例失調,而牛奶中鈣磷比例合適,對糾正這種失調有很大作用。

因為腎病患者蛋白質攝入少,所以並不過分限制熱量的攝入。牛奶中的脂肪含量約為2%—3.2%,含有豐富的能量,且極易消化吸收,適合腎病患者,常喝還可使人皮膚潤澤,減輕患者因為疾病而造成的皮膚幹澀、毛發枯黃等癥狀。牛奶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為乳糖,有調節胃酸、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腺分泌的作用,還能促進鈣的吸收。牛奶中的乳糖含量不高,隻有10克左右,因此即使是糖尿病腎病患者,每天也可以喝1袋牛奶,不另加白糖即可,不會引起血糖波動。而對於慢性腎衰竭晚期的患者,因其常有浮腫、少尿等癥狀,必須限制飲水,牛奶含水分較多,也應算到飲水量中。

就目前的食療而言,在一般情況下,腎病患者每天喝250毫升牛奶,吃一個雞蛋(去黃),再加上60克左右的瘦豬肉,蛋白質攝入的量就比較合適瞭。可見,腎病患者是可以飲用牛奶的,隻是比常人的約束多些,但隻要飲用正確,便可為機體提供優質的蛋白質,其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腎病專傢提醒廣大的腎病患者,一定要嚴格按照低鹽、低蛋白的要求來飲食。這是因為腎病患者常會發生腎功能不全,造成蛋白質代謝產物排泄障礙。

所以,蛋白質攝入量必須和腎臟的排泄能力相適應,從而減輕腎臟的負擔。特別需要註意的是,腎病患者要限制豆腐、豆制品等植物蛋白的攝入,因為它們會增加腎臟負擔,加重腎功能的惡化。然而,蛋白質在人體健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為瞭保證營養和機體的需要,腎病患者必須適量攝入優質蛋白,如牛奶、雞蛋、瘦肉等。特別是每天喝一袋(250毫升)的牛奶是必不可少的。

由於牛奶中優質蛋白的含量可占總蛋白含量的80%左右,它不僅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數量充足,而且蛋白質結構還與人體非常接近,更有利於營養的吸收和利用。除瞭蛋白質外,牛奶中其他營養成分對於腎病患者也非常有利。慢性腎衰患者身體中往往鈣磷比例失調,而牛奶中鈣磷比例合適,對糾正這種失調有很大作用。因為腎病患者蛋白質攝入少,所以並不過分限制熱量的攝入。牛奶中的脂肪含量約為2%—3.2%,含有豐富的能量,且極易消化吸收,適合腎病患者,常喝還可使人皮膚潤澤,減輕患者因為疾病而造成的皮膚幹澀、毛發枯黃等癥狀。牛奶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為乳糖,有調節胃酸、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腺分泌的作用,還能促進鈣的吸收。牛奶中的乳糖含量不高,隻有10克左右,因此即使是糖尿病腎病患者,每天也可以喝1袋牛奶,不另加白糖即可,不會引起血糖波動。而對於慢性腎衰竭晚期的患者,因其常有浮腫、少尿等癥狀,必須限制飲水,牛奶含水分較多,也應算到飲水量中。

與牛奶不和的五種食物

橘子與牛奶

在喝牛奶前後1小時左右,不宜吃橘子。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一旦與橘子中的果酸相遇,就會發生凝固,從而影響牛奶的消化與吸收,在這個時間段裡也不宜進食其他酸性水果。

果汁與牛奶

牛奶中的蛋白質80%為酪蛋白,牛奶的酸堿度在4.6以下時,大量的酪蛋白便會發生凝集、沉淀,難以消化吸收,嚴重者還可能導致消化不良或腹瀉。所以牛奶中不宜添加果汁等酸性飲料。

牛奶與糖

牛奶中含有的賴氨酸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果糖反應,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賴氨酸,有害於人體。鮮牛奶在煮沸時不要加糖,煮好牛奶等稍涼些後再加糖不遲。

牛奶與巧克力

牛奶含有豐富蛋白質和鈣,而巧克力含有草酸,兩者同食會結合成不溶性草酸鈣,極大影響鈣的吸收。甚至出現頭發幹枯、腹瀉、生長緩慢等現象。

牛奶與藥

用牛奶服藥,這是大多數人都犯過的常識性的錯誤。牛奶中含有的鈣物質會分解藥的藥效,所以我們在吃藥的時候,不要為瞭方便就直接用牛奶服藥。吃藥還是要選擇用白開水,因為白開水裡面含有很少的礦物質,它不會改變藥物的結構,如果用牛奶服藥的話,不僅達不到補鈣的作用,同時藥效也沒有瞭,這樣是不利於健康的。

由於牛奶容易在藥物的表面形成一個覆蓋膜,使奶中的鈣、鎂等礦物質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非水溶性物質,從而影響藥效的釋放及吸收。因此,在服藥前後1小時也不要喝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