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時常是發生在老人身上的一種常見的疾病,腦血栓的發生和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等這些疾病有著密切的關聯,往往老人的血液粘稠度越高,老人就越容易發生腦血栓這種疾病的風險,那麼我們今天要給大傢講述一下老年睡前多喝水可以預防腦血栓。

不同類型的腦血栓的癥狀表現

一、進展型:少數經過緩慢,癥狀進展歷時一兩周以上。由輕變重,直到出現對側肢完全性偏癱和意識障礙。臨床經過類似顱內占位性病變。

二、急性型:占大多數。一般無意識障礙和頭痛及嘔吐等顱內高壓癥狀。神經系統損害癥狀多在數小時或1至3天內達高峰,以後不再發展。且由於側枝循環的建立及梗塞區周圍水腫的消退,癥狀可逐漸減輕。

三、暴發型:少數,癥狀出現快,多為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或較大動脈主幹急性血栓形成。由於大片腦缺血水腫引起對側松馳性偏癱,常伴有意識障礙或很快轉昏迷。有時出現抽搐、嘔吐或病灶側腦氙形成,臨床經過重,類似腦出血。

老年人睡前多喝水可預防腦血栓

腦血栓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疾病。它的發生不僅和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有關,也與老年人的血液粘度增高密切相關。老年人的血粘度越高,越容易發生腦血栓。

血液在人體血管內流動,就像是河水,流速越快,沉淀越少;反之,流速越慢,沉淀越多。血粘度增高勢必導致血液流速減慢,血液中的血小板、膽固醇、纖維蛋白等物質便會在血管壁上沉淀下來,久而久之,沉淀物越積越多,若再合並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就會導致腦血栓形成。

研究證實,人的血液粘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變化著,並有一定的規律:在早晨4點至8點血粘度最高,隨後逐漸降低,在凌晨達到最低點,以後再逐漸回升,至早晨再次達到峰值。這種規律性的波動在老年人身上表現得更為突出。此外,腦血栓的發病時間多在早晨至上午期間,說明血粘度增高和腦血栓的發生有一定關系。

專傢建議,養成睡前飲水的習慣可以降低血粘度,維持血流通暢,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腦血栓的形成。

治療腦血栓的方法主要有幾種

(l)一般支持療法:腦血栓急性期必須臥床休息,加強調養護理,給予低流量吸氧,每天補充足夠的水及營養。昏迷患者應註意呼吸道通暢,及時吸痰、翻身,防止吸人性肺炎 肺炎及褥瘡,有發熱及合並肺部感染者,應及早應用抗生素進行抗菌。

(2)改善腦的血液循環:恢復血液供應一般采用擴容和血管擴張劑治療,可以改善腦的血液循環,增加腦血流量,促進側枝循環建立,以縮小梗塞范圍。目前臨床常用的藥物有低分子右旋糖酐、7O6代血漿、煙酸、罌粟堿、維腦路通、654-2、復方丹參液、川芎嗪、抗栓丸、己酮可可堿、培他定等。腦血栓急性期有腦水腫癥狀,如頭痛、嘔吐、意識障礙,不宜用擴血管藥和擴容藥。

(3)防止腦水腫:大面積的腦梗死以及頸內動脈血栓形成等,均能產生嚴重的腦水腫,使顱內壓升高而誘發腦緬,危及生命。所以對於腦血栓急性期,提倡降顱壓治療。目前臨床應用最多的是高滲液、利尿劑及自由基清除劑。

(4)抗凝療法:適用於高凝狀態的患者,目的是防止血栓擴大而加重病情。但抗凝治療時必須每日測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及活動度、纖維蛋白原測定。

(5)溶血栓療法:國內常用鏈激酶、尿激酶溶解血栓以及蝮蛇抗栓酶。國產尿激酶2萬單位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靜滴,每分鐘50滴,每日1次,10天為一療程。

常見的腦血栓診斷方法

常見的腦血栓診斷方法有:

1、腦電圖:兩側不對稱,病灶側呈慢波、波幅低及慢的α節律。

2、腦血管造影:顯示動脈狹窄、閉塞及病灶周圍異常血管等。

3、腦超聲波:病後24小時可見中線波向對側移位。

4、CT掃描:梗塞部位血管分佈區域出現吸收值降低的低密度區。

5、血液流變學:全血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強,體外血栓長度增加。

腦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腦血管病小常見的類型、占急性腦血管病的40%,是由於某些原因導致血液在腦動脈管腔內凝集,且在逐漸增多造成管腔狹窄或閉塞,在側支循環不良的情況下,該動脈所供應的腦組織發牛缺血變性壞死,出現相應的神經系統受損表現或影像上顯示出軟化灶,因90%的腦血栓形成是在腦動脈硬化的基礎上發生的,因而也常稱之為動脈硬化性腦血栓形成。

腦血栓病人的飲食宜忌

控制總熱量:如果膳食中控制瞭總脂肪的攝入,血脂是會下降的,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體重也會下降,最好能夠達到或維持理想體重,這樣對全身各內臟的生理功能有益。

適量增加蛋白質:由於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適當增加蛋白質。

限制精制糖和含糖類的甜食:包括點心、糖果和飲料的攝入。

科學飲食:腦血栓的病人有的合並高血壓病,食鹽的用量要小,要采用低鹽飲食,每日食鹽3克,可在烹調後再加入鹽拌勻即可。

多飲水:腦血栓的病人要經常飲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間,清晨飲水可沖淡胃腸道,水分入血液後,隨活動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晚間活動量小,睡眠前飲水的最大好處是可以稀釋血液,防止血栓栓塞。

增加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的食物:其中包括粗糧,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