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是純食草動物,所以羊肉較牛肉的肉質要細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膽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一,可收到進補和防寒的雙重效果。下面來瞭解一下羊肉的做法大全。

羊肉的功效與作用

1、羊肉性溫,冬季常吃羊肉,不僅可以增加人體熱量,抵禦寒冷,而且還能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修復胃粘膜,幫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2、羊肉營養豐富,對肺結核、氣管炎、哮喘、貧血、產後氣血兩虛、腹部冷痛、體虛畏寒、營養不良、腰膝酸軟、陽痿早泄以及一切虛寒病癥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補腎壯陽、補虛溫中等作用,男士適合經常食用。

3、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中醫認為羊肉有補精血,益虛勞,溫中健脾,補腎壯陽,養肝等功效。對虛勞嬴瘦、腰膝酸軟、脾胃虛弱、食少反胃,頭眩明目、腎陽不足、氣血虧虛、產後虛冷、缺乳等病癥有不錯的效果,尤其適合於老年人、體虛的男人和產後的婦女食用。

羊肉的做法大全

胡蘿卜燒羊肉

原料:羊肋條肉750克,胡蘿卜200克,蔥段、薑片、料酒:醬油、白糖、鹽、醋、胡椒粉、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胡蘿卜洗凈切成滾刀塊,放人沸水中氽一下,撈出放入冷水浸透,瀝水待用。羊肋條肉洗凈、瀝水切成骨牌塊。

2、炒鍋放到中火上,放人少許植物油,待油溫達到六成熱時放入蔥段、薑片煸炒幾下。

3、放入羊肉塊、料酒、醬油、鹽、白糖、醋和少許清水,燒開,撇去浮沫,轉小火,燒至五成熟時,放人胡蘿卜塊,燒至汁濃,撒少許胡椒粉,裝盤即可。

大蔥爆羊肉

原料:羊肉250克,大蔥25克,水淀粉35克,醬油、精鹽各2.5克,雞蛋1隻(取清),料酒15克,花生油500克(約耗50克),麻油5克,味精適量。

做法:

1、將羊肉片成厚1.2厘米的片,兩面用刀交叉刮上深、寬各0.5厘米的刀紋,再切成寬1.2厘米的長條,頂刀切成方丁。

2、加入雞蛋清、水淀粉(20克)、精鹽拌勻;大蔥劈為兩半,再切成長1.5厘米的小段。

3、炒鍋內放入花生油,用中火燒到六成熱時,將羊肉丁放人,用筷子撥散,再放人蔥段攪散,迅速撈出,鍋內留油25克。

4、將羊肉丁、大蔥、精鹽、醬油、料酒、味精、水淀粉(15克)、麻油放人,在武火上攪炒,顛翻3~4次,盛入盤中即成。

生薑羊肉粥

原料:排生薑10克,羊肉100克,大米130克,鹽3克,雞粉少許,胡椒粉少許。

做法:

1、將生薑去皮切成米,羊肉切成小片,大米用清水洗凈。

2、取瓦煲一個,註入適量清水,待水開後,下入大米,用小火煲約20分鐘。

3、再加入羊肉片、薑米,調入鹽、雞粉、胡椒粉,續用小火煲30分鐘即可食用。

當歸玉竹燉羊肉

原料:當歸30克,羊肉400克,枸杞5克,玉竹10克,生薑10克、蔥10克,鹽8克,胡椒粉少許,紹酒3克。

做法:

1、將枸杞、玉竹洗凈;當歸、生薑切成片;羊肉切成塊;蔥切成段。

2、鍋內燒水,待水開後,投入羊肉塊,用中火煮盡血水,撈起備用。

3、取燉盅1個,加入羊肉、當歸、枸杞、玉竹、生薑、蔥,註入適量清湯,調入鹽、胡椒粉燉約2小時即可。

羊肉怎麼做好吃

煮制時放數個山楂或一些蘿卜、綠豆、炒制時放些蔥、薑、孜然等佐料可去膻味。吃涮肉時務必涮透;夏秋季節氣候燥熱,不宜吃羊肉。羊肉中有很多膜,切絲之前應先將其剔除,否則炒熟後肉膜硬,吃起來難以下咽。要註意,對其過敏且會誘發濕疹者慎食。

羊肉的做法有許多種,怎麼做好吃,首先要看個人的口味,燉、涮、爆、烤這幾種是羊肉的常用做法,而且每種做法都各有風味。除此之外,還要註意烹調方法。

1、燉羊肉

燉羊肉是營養損失最小的,在烹調過程中保留瞭原湯原汁。選用砂鍋,將羊肉和蘿卜一起燉,能起到益氣補虛,下氣化痰的作用。

2、涮羊肉

涮羊肉也是大傢熟悉的做法之一,涮肉選料一般選擇上腦、大三叉、小三叉,磨檔、黃瓜條五個部位較適合。自己在傢涮羊肉的話,需先把羊肉用冰塊壓去血水,再切成薄片,才能保證肉質鮮嫩,不膻不膩。涮羊肉可搭配一些海產品,如海帶等,還可加入豆腐或具有清熱降火作用的蔬菜等,一同搭配,也能發揮出營養價值。

3、爆炒羊肉

爆炒羊肉的營養效果相對較小,主要是羊肉放入鍋中旺火急炒,加入蔥等調味物,具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還兼有發汗解毒之功。

4、烤、炸羊肉

烤、炸羊肉雖然聞起來非常吸引人,但是它的營養成分卻是損失最多的一種,而且油分較大。如果切得厚薄不勻,或筋膜剔得不幹凈,吃時會有腥膻味。自己在傢烤羊肉時,一定要切得厚薄得當,並且用調好的配料浸泡好後才烤。

秋冬適合吃羊肉

羊肉被醫學傢稱為“血肉有情之品”,是進補的好食材。羊肉性屬溫熱,可以補虛勞、祛寒冷、溫補氣血,尤其適合在秋冬季食用。

羊肉做法有很多,燉、燜、涮、爆、烤最常見。

每種方法有其風味和特點,營養成分也不盡相同。專傢為大傢解答各種羊肉做法的營養區別以及如何才能吃對羊肉。

燉、燜、蒸:原湯原汁。

這能最大限度地保證營養成分不丟失,滋補效果最佳。燉時,營養成分部分溶入湯裡;燜、蒸時,營養成分基本還在肉裡,適合嗜肉族。燉湯時先用一些羊腿骨、脊梁骨大火燉半小時成奶白色湯,撈出湯骨,再將洗過的羊肉放入鍋中,加入蔥、薑小火燉制。如果用砂鍋燉,風味更好。

涮:膻味小。

很多人不喜歡羊肉的膻味,涮著吃就可以減少膻味。

此外,冬天將羊肉用冷水浸泡一夜,夏天泡一兩個小時,也可以把羊肉中的膻味物質浸出。需要提醒的是,麻辣湯底涮羊肉,吃瞭易上火。可同時吃些銀耳、梨等生津潤燥的食物,或喝點菊花茶去火。由於羊肉中可能存在病菌和寄生蟲,應選經過質檢的羊肉片,並且涮至熟透。

爆炒:能發汗。

以蔥爆羊肉為代表,選用鮮嫩的後腿肉或裡脊,切成薄片,配上新鮮蔥白,浸漬後用旺火急炒。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的作用,還能發汗解毒。

烤、炸:油大。

烤、炸羊肉的代表菜有羊肉串、燒羊肉等。這兩種做法油分很大,而且烹飪溫度過高,營養損失也最嚴重。百姓自己在傢烤羊肉時,可用孜然、香葉、鹽醃一小時後上鍋蒸,再放在180℃左右的烤箱中烤,這樣能減少油分。

最佳拍檔:蘿卜。

專傢說,羊肉性溫,吃時最好配些涼性、平性的蔬菜,如蘿卜、絲瓜、冬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等。但要說到羊肉的“絕配”,非蘿卜莫屬。一方面,葷素搭配能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蛋白質。

另一方面,蘿卜性寒涼,能潤燥清火、去油膩、有助消化。

凍得發白,不新鮮。專傢介紹,市面上的羊肉,分凍、鮮兩種。質量好的凍羊肉色彩鮮亮,呈鮮紅色。有時羊肉剛才冰櫃中取出,顏色發白,但放一會兒又變紅,也是質量好的。

脂肪部分應潔白細膩,如果變黃,說明凍得時間長。鮮羊肉摸上去黏手不打滑,說明沒打水。新鮮羊肉的肌肉堅實有彈性,切成厚片能立起來,而不新鮮的則軟塌塌“站不住”。

羊肉去膻味的十種方法

蘿卜去膻法

將白蘿卜戳上幾個洞,放入冷水中和羊肉同煮,然後將羊肉撈出,再單獨烹調,即可去除膻味。

米醋去膻法

將羊肉切成塊放入水中,加點米醋,待煮沸後撈出羊肉,再進行烹制,也可去除羊肉膻味。

綠豆去膻法

煮羊肉時,若放入少許綠豆,亦可去除或減輕羊肉膻味。

咖喱去膻法

燒羊肉時,加入適量咖喱粉,一般以1000克羊肉放半包咖喱粉為宜,煮熟煮透後即為沒有膻味的咖喱羊肉。

料酒去膻法

將生羊肉用冷水浸洗幾遍後,切成片、絲或小塊裝盤,然後每500克羊肉用料酒50毫升、小蘇打25克、食鹽10克、白糖10克、味精5克、清水250毫升拌勻,待羊肉充分吸收調料後,再取3個雞蛋的蛋清、淀粉50克上漿備用。放置一段時間後,料酒和小蘇打可充分去除羊肉的膻味。

藥料去膻法

燒煮羊肉時,用紗佈包好碾碎的丁香、砂仁、豆蔻、紫蘇等同煮,不但可以去膻,還可使羊肉具有獨特的風味。

浸泡除膻法

將羊肉用冷水浸泡2~3天,每天換水兩次,將羊肉肌漿蛋白中的氨類物質泡出來,也可減輕羊肉膻味。

橘皮去膻法

燉羊肉時,在鍋裡放入幾片幹橘皮,煮沸一段時間後撈出棄之,再放入幾片幹橘皮繼續煮,也可去除羊肉膻味。

核桃去膻法

選上幾個質量好的核桃,將其打破,放入鍋中與羊肉同煮,也可去羊肉膻味。

山楂去膻法

將山楂與羊肉同煮,去除羊肉膻味的效果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