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我們就吃多瞭,但你留意到雞的哪些部位不能吃嗎?其實雞的四個部位不能吃,它們是雞頭、雞尖、雞皮、雞脖。到底雞的哪些部位不能吃,為什麼不能吃呢?下面小編為你詳細解答。

哪些食物和雞肉相克

1、雞肉與鯉魚:雞肉甘溫,鯉魚甘平。雞肉補中助陽,鯉魚下氣利水,性味不反但功能相乘。魚類皆含豐富蛋白質、微量元素、酶類及各種生物活性物質;雞肉成分亦極復雜。

2、雞肉與李子相克,食則拉痢。解救:吃雞尿白。

3、雞肉與菊花相克,食則死亡。解救:細辛一錢,川蓮五分水煎服。

4、雞肉與糯米相克:同食會引起身體不適。

5、雞肉與大蒜:大蒜性辛溫有毒,主下氣消谷,除風、殺毒。而雞肉甘酸溫補,兩者功用相佐,且蒜氣熏臭,從調味角度講,也與雞不合。

6、雞肉與芝麻相克:同食嚴重會導致死亡。

7、雞肉與芥末:這兩種食物如果同食後,會傷元氣。因芥末是熱性之物,雞屬溫補之品,恐助火熱,無益於健康。

8、雞肉與狗腎相克:會引起痢疾。

9、野雞與鯽魚:鯽魚屬甘溫,性熱,為下氣利水,而野雞甘酸微寒,為補中益氣健脾,故兩者性味功能皆不相合。鯽魚與野雞肉皆含有各種氨基酸及酶類激素、微量元素等,故兩者不宜同煮,因其生化反應較為復雜。

雞的這四個部位不能吃 你知道嗎

1、雞頭

雞頭不能吃比較少聽聞吧,但其實民間有句話:十年雞頭勝砒霜,雞越老,其實雞頭毒性越大,主要因為雞在啄食中會吃進一些有害的重金屬。這些重金屬主要儲存於腦組織中,雞齡越大,儲存量就越多,毒性就越強。

食用者在享受雞頭美味的同時,也攝入瞭重金屬毒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會引起中毒反應。所以,雞頭不宜多吃。鴨頭、鵝頭等也不宜多吃,其道理大同小異。

2、雞尖

又稱“雞屁股”、“雞臀尖”,指雞屁股上端長尾羽的部位,肉肥嫩。這個部位是淋巴腺集中的地方,因淋巴腺中的巨噬細胞可吞食病菌和病毒,甚至還有致癌物質,但不能分解,因而毒素都會沉淀在臀尖內。時間一長,雞尖就成瞭貯存病毒、病菌的大倉庫。所以,雞屁股不能食用。

雞屁股普通市民一般不吃,因為嫌臟,但近年來有些人專門用雞屁股加工成美食,很多人趨之若鶩。雞屁股那裡的確有很多淋巴腺和油脂腺,吃瞭對身體不好。加上雞屁股那裡幾乎都是脂肪,吃瞭對身體沒有太大的好處,因此,建議最好不吃。

但是很多人仍然很想念雞屁股的美味,專傢說,如果實在要吃也可以,就是把雞屁股裡的兩團球狀物的囊體去除,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脂肪,可以適當吃一些。

3、雞皮

雞身上絕大多數的脂肪貯存在雞皮裡。脂肪的高熱量會影響人體健康,其脂肪酸構成對人體來說也不合宜。另外,雞皮中還有一些淋巴組織,這些淋巴組織是不適合食用的。還有,雞皮中還容易蓄積大量的寄生蟲,如果處理不幹凈,很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

尤其是烤雞,經過烤制後,雞皮中的膽固醇被氧化,形成膽固醇氧化產物,對人體造成較大危害。若溫度控制不當,還有可能產生致癌物。因此,吃雞時最好去掉雞皮,更不要用雞皮來做菜。

在烹飪雞肉前要去皮?其實,在雞皮和雞肉之間有一層薄膜,它在保持肉質水分的同時也防止瞭脂肪的外溢。因此,如有必要,應該在烹飪後才將雞肉去皮,這樣不僅可減少脂肪攝入,還保證瞭雞肉味道的鮮美。

對於高血脂患者來說,一定要少吃雞皮。高血脂患者一般較容易患上高血壓,對於高血脂而言,雞皮含皮下脂肪及皮脂較多,高血脂病人要少吃,平常註意吃雞肉的時候不要帶上雞皮,減少高血壓並發癥的發生。

4、雞脖

這個部位肉很少,但血管和淋巴腺體卻相對集中。偶爾吃些解饞是沒有問題的,吃時最好去掉皮,因為淋巴等一些排毒腺體都集中在頸部的皮下脂肪,這些腺體中有動物體內的毒素、飼料中的激素等。

雞脖子的淋巴腺體最好少吃,如果實在要吃,就在吃之前把淋巴腺和雞皮都去掉。淋巴腺怎麼區分?其實很好區分,就是雞皮下的一些小顆粒,小疙瘩。去除幹凈後再吃,就沒什麼問題瞭。

如何挑選優質的雞肉

1.看雞皮顏色

健康雞做成的雞肉,雞皮顏色應該介於乳白到深黃色之間,絕不能呈暗灰或蒼白色。

2.看包裝

檢查包裝上的相關政府部門的檢驗標識,挑選完整無破損的包裝,同時也要註意包裝上表明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3.不買農貿市場來路不明的死雞

現在各地出售的豬肉都有嚴格檢疫檢測,而雞肉缺乏正規檢疫,監管差,再加上雞很容易病死,很多養殖戶不得不用藥來維持。因此建議購買有正規渠道、包裝上標有生產廠傢、日期等信息的雞。

4.看眼睛

燒雞的眼睛呈現半睜半閉的即可斷定不是病雞或死雞,因為病雞或者死雞的眼睛都是全部閉上的。另外,所有的燒雞都是用蜂蜜或紅糖過油而成的,因此看色澤很難分辨是否為死雞做成的。

5.摸、聞辨新鮮

如果雞肉外層微幹,不發黏、不沾手,用手指壓後會立即復原狀,無異味,則說明雞肉比較新鮮。

6.買活雞,別挑肉太多的

挑活雞,要選精神活潑、眼睛靈活、眼球充滿整個眼窩、兩翅緊貼身體、毛有光澤的。更重要的是,身上肉不要太多,肉多而肥的雞可能是激素催的。在吃法上講究吃肉挑公雞,燉湯用母雞。

7.看翅膀識別註水雞

雞肉註水,破壞瞭肉的組織結構,使肉失去瞭原有的品質和風味,更嚴重的是還會造成肉類寄生蟲、致病菌污染。可以看翅膀來辨別,如果發現上邊有紅針眼或烏黑色,那就證明已經被註瞭水。另外,可以用手指捏一捏皮層,若明顯感到打滑,可能是註過水的雞肉。

8.看皮下雞肉的顏色

如果雞的肉皮裡面的雞肉為白色,基本上可以斷定是健康的雞;因為病雞、死雞在死的時候,無法放血,肉的顏色會變紅。

9.看雞爪挑柴雞

柴雞、草雞等都稱散養雞,價格要貴不少。識別方法是看雞爪。一般散養雞的腳爪細而尖長、粗糙有力,而圈養雞腳短、爪粗、圓且肉厚。

推薦7款雞肉食譜

一、歸芪參棗雞湯

材料:當歸、黨參、黃芪各10克,大棗10枚,生薑30克,烏骨母雞1隻,調料適量。

做法:

1、將烏骨雞去毛雜洗凈切塊,諸藥佈包,加清水適量,同燉至烏雞爛熟。

2、去藥包,蔥、椒、鹽、味精等調味服食。

功效:

可補益氣血,滋陰育精,適用於精氣不足,每臨即泄,心慌氣短,肢軟乏力等。

二、龍眼紙包雞

材料:龍眼肉200克,胡桃肉100克,嫩雞肉500克,雞蛋清2隻,芫荽150克,火腿片15克,調料適量。

做法:

1、先將雞肉去皮,切片。核桃去皮,下油鍋炸熟,切作細粒,芫荽擇洗幹凈。

2、桂元肉洗凈,擇粒,蛋清加水生粉調糊。

3、蔥薑切粒,雞片加味精、食鹽、白糖、胡椒、麻油、蔥、薑、核桃、桂元、蛋清糊調勻。

4、取糯米紙放在木砧板上,先放一點芫荽葉,一片火腿,再把雞片放上,然後折成長方形包,待用。

5、鍋中放植物油燒熱後,把包好的雞片下鍋炸熟,撈出裝盤即成。

功效:

可溫中益氣,補腎固精,適用於男子性欲減退,虛煩失眠、記憶力下降等

三、二膠雞汁粥

材料:阿膠、魚鰾膠各5克,雞湯1大碗,大米50克,食鹽適量。

做法:

1、先將大米淘凈,加雞湯及清水適量煮粥。

2、待熟時調入二膠,烊化後,納入食鹽,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次。

功效:

可補益精血,適用於男子陽萎,早泄,精液量少等。

四、首烏燉雞

材料:何首烏30克,大棗10枚,生薑30克,母雞1隻,調料適量。

做法:

1、先將母雞去毛雜,洗凈,諸藥佈包,納入雞腹內。

2、放沙鍋中,加清水適量,文火煨至雞肉爛熟後,去藥包,納入蔥、椒、食鹽、味精等調味,煮沸,佐餐服食。

功效:

可養肝血,補腎精,適用於肝血不足,腎精虧虛所致的精液量少,無精等。

五、八珍肚雞湯

材料:黨參、雲苓、白術、白芍、當歸、熟地各10克,炙甘草、川芎各5克,黃母雞1隻,豬肚150 克,魚肚50克,豬肉500克,豬雜骨1500克,生薑30克,大棗10枚,調料適量。

做法:

1、先將前述八味藥佈包;母雞去毛洗凈,豬肚洗凈,魚肚發開洗凈,豬肉、豬骨洗凈,豬大骨捶破。

2、同入鍋中,加清水適量。

3、武火燒沸後,去浮沫,下生薑、大棗、蔥、料酒、胡椒、小茴、桂枝、木香等,文火燉至爛熟。

4、去藥包,將肉、肚取出切片,放回鍋中煮沸,食鹽、味精調味服食,每周2-3劑。

功效:

可補益氣血,適用於男子腎虛所致的頭目眩暈,肢軟乏力,腰膝酸痛,陽萎不舉等

六、元肉當歸雞

材料:元肉、當歸各30克,母雞1隻。

做法:

1、先將母雞去雜毛、洗凈、放入沸水中氽一下,切塊。

2、文火燉至半熟後,下元肉、當歸、共燉至熟後服食,每周2—3劑。

功效:

可滋補精血,適用於遺精頻作,心悸,失眠,多夢等。

七、母雞滋補湯

材料:炙黃芪、山藥各30克,黨參、當歸各10克,老藕1000克,老母雞1隻,調料適量。

做法:

1、先將母雞去毛雜,洗凈;餘藥佈包,老藕切塊。

2、調味品如桂枝、小茴、生薑、胡椒等佈包,同放鍋中,加清水淹沒。

3、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燉至雞肉爛熟,去藥包及調料,食鹽、味精調味服食。

功效:

可益氣養血,適用於男子精血不足的食補、食療。

雞湯比雞肉更營養嗎

真相一:雞湯營養遠低於雞肉

在很多人眼中,喝雞湯最補,剩下的雞肉營養都已經被燉到湯裡瞭。軍事醫學科學院食品與營養系博士芮莉莉指出,燉完湯的雞肉營養要遠遠高於雞湯。雞肉為我們提供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還有脂肪、維生素和鈣等礦物質。在燉雞過程中,大量的鮮味物質會溶解到湯中,因此雞湯會變得好喝,但蛋白質、維生素和鈣等營養成分隻有一小部分溶解在湯裡。有數據表明,每100克雞肉和雞湯中蛋白質的含量分別是25.1克和1.37克。

真相二:雞心最安全

在崇尚美食的中國,雞身上的各個部位被烹飪成各種美味佳肴。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指出,雞的很多部位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應減少食用量,甚至不吃。首先,雞皮中的脂肪較多,膽固醇較高,最好少吃。其次,雞脖子是血管和淋巴腺體集中的部位,偶爾吃些解饞沒有問題,吃時最好去掉皮。再次,雞屁股的淋巴中暗藏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因此不建議食用。最後,雞胗負責儲存和磨碎食物,雞肝負責代謝、解毒有害物質,雞腎與有害物質排泄有關,因此,盡管雞胗、雞肝和雞腎營養美味,但應減少食用次數和食用量。而心臟與有害物質代謝無關,所以雞心安全性較高,可適量食用。

真相三:母雞燉湯,公雞快炒

人們在選擇雞肉時往往比較註重雞的品種及新鮮程度,對於雞的雌雄卻不太關心。楊力表示,公雞和母雞在吃法上略有不同,母雞一般用來燉湯,而公雞適合快炒。因為母雞脂肪含量較高,肉中的鮮味物質容易溶於湯中,燉出來的雞湯味道鮮美。反之,公雞的肉質較緊致,很難熬出濃湯。人們吃公雞更喜歡細嫩的“童子雞”,這時更要旺火快炒,保持其鮮嫩美味。另外,公雞和母雞在食療功效上也有所不同,中醫認為,公雞性屬陽,溫補作用較強,適合陽虛氣弱患者食用;母雞性屬陰,滋補效果平和、緩慢,適合產婦、年老體弱者食用。

真相四:與蘑菇和土豆是絕配

雞肉是一種比較百搭的食材,但美國普度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雲無心指出,雞肉與蘑菇和土豆是絕配。這是因為,蘑菇中含有豐富的鳥苷酸鹽(一種呈鮮物質),雞肉中則含有豐富的肌苷酸鹽,在慢燉的過程中它們都會釋放出遊離的谷氨酸鈉。三者協同作用,產生的“鮮味”要遠大於各自單獨使用時產生的“鮮味”之和。土豆含有較多的谷氨酸鹽,和雞肉搭配也會增強美味。

真相五:烹飪完再去掉雞皮

為瞭減少脂肪攝入,很多人在烹飪前就去掉雞皮。芮莉莉指出,在雞皮和雞肉之間有一層薄膜,它在保持肉質水分的同時也防止瞭脂肪的外溢。因此,應在烹飪後再將雞肉去皮。